成了太白一行人面临的首要难题。
一定不能让“基维”人的行星被摧毁!这是扎根于太白内心深处的信念。当初提出这个构想本来就是为了挽救“基维”人,现在绝不能用自己的构想来毁灭“基维”人。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作“基维”人的杀手!
在这一信念之下,经过简单计算,太白决定顺势把“恒星透析罩”的罩口对准另外一颗并未处于衰老期的恒星,利用恒星巨大的引力来抵消“恒星透析罩”的透析能力,先取得暂时的平衡再说。实在不行的话,到时候完全可以把整个透析罩炸毁。
当然,太白也只是这么想一想而已,如果炸毁的话,那么整个“基维”人的未来恐怕也就随之毁掉了。毕竟现在时间已经过去60多年了,即使再想用超距离航行撤离的话,恐怕也没有多大可能了,现在的衰老恒星已经处于“不稳定期”了,尤其是在透析后更是如此。对“基维”人来说,不管成功与否,现在的这条冒险之路也只能继续走下去了。
在这里,虽然后来的“基维”人从来没想到过这一点,但事实上就是如此,“基维”人中的天才太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计算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处于生命旺盛期的恒星和处于衰老期的恒星在结构上是不同的,而且这两颗恒星的结构稳定性也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好不容易才把“恒星透析罩”的罩口固定在壮年恒星的方向,这个时候的太白才突然意识到事情可能有些不对。于是他马上命令所有人员全部离开,尽可能地返回“基维”人居住的行星,通知大家可能有危险,马上逃离。
而他自己,则决定留在“恒星透析罩”的控制舱中,守护着“恒星透析罩”,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与整个“恒星透析罩”共存亡。
不明所以的“基维”人工作人员纷纷离开“恒星透析罩”,在他们看来,太白只是因为工作需要让他们离开,这样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在有危险的时候太白总是把他们赶回行星,而自己则留在控制舱中进行操作。这次应该也不是意外,虽然太白让他们通知大家逃命。
不过随后的事情让他们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除了一些能够坚决服从命令的战斗队员执行了太白的命令,飞回“基维”人居住的行星发出了通知外,其他人乘坐的飞船则自觉地留在了“恒星透析罩”的附近,观看着太白进行透析罩的调整操作。对他们来说,这可以是一次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就这样放弃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
这一次却是和期望不同,在他们看来,如此剧烈的偏离太白都能够想办法把它调整过来,相比之下自己与太白之间的差距确实太大了!不过这一感慨并没有持续多久,随后飞船上的监测仪就发现了非常不妙的情况——那颗壮年恒星上突然出现了巨大的耀斑,伴随着巨大耀斑发生的是更加恐怖的高达上百万公里的日珥。
巨大的光华扫过太空,然后便直冲着“恒星透析罩”的方向奔来。远远望去,巨大的日珥好像一把死神的镰刀,在太空之中挥舞着,张牙舞爪地冲了过来。
这个时候那些观摩的“基维”人才意识到不好,原来这次真的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原来太白对自己的嘱咐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警告!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恒星透析罩”再度转动起来,看来太白也意识到了这点,他正在努力地调整着透析罩的方位,以便尽可能地避免这场灾难。
这一调整显然起了作用,巨大的“镰刀”光幕在离飞船仅仅1万公里的地方扫过,然后便向离它最近的一颗行星罩了过去。即使用“基维”人那并不算发达的肉眼也可以看到在那颗星球上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那都是“基维”人在那颗星球上建立的基地,本来是想等以后“基维”人的生活空间不足的情况可以转移居住的星球就这样被无情地摧毁了。
而飞船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不知道为什么,这次飞离恒星的日珥居然带有密集的高能粒子,让停留在太空之中的几艘飞船瞬时之间就被这些高能粒子穿身而过。呆在里面的观摩人员没有一个人能够生存下来。相比之下幸运的是,他们的死亡是非常迅速的,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全身器官便全部坏死,强悍的“基维”人身体也无法抵御高能粒子的冲击。
“恒星透析罩”的调整并没有完全地消除影响,作为充满活力的恒星,那颗壮年期的恒星可不像衰老期的恒星那么稳定,那么容易欺负。不知道是为了报复“恒星透析罩”对它的骚扰或是蔑视,巨大的日珥不断地爆发着,一拨又一波热浪就这样洒向太空之中,整个“唐卡”星系充满了炙热的死亡威胁。
而受到恒星肆虐影响的“恒星透析罩”再度变得不稳定起来,它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旋转着,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方位。这些都是控制舱内机器的自动调整,因为呆在控制舱内的太白这个时候早已经被刚才扫过的高能粒子杀死,他已经没有能力影响透析罩的动作了。
更加不幸的是,太白在临死前根本没有来得及关闭“恒星透析罩”,以至于它始终在工作着,不断地从其所面对的恒星和行星上面透析着元素。而这种行为更是加剧了恒星的肆虐,也让恒星和行星的轨道变得更加的不稳定起来。
这个时候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作为自动滑向引力平衡区的“恒星透析罩”来说,其在太空中滑行的过程是非常恐怖的,不断引起恒星与行星的颤动。这种短距离的颤动虽然对恒星来说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但这种颤动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它预示着本来较为稳定的恒星轨道变得不稳定起来,这也就是说,这样下去恒星可能演变成为“彗恒星”。
所谓“彗恒星”,指的是非常罕见的恒星失去了本来的稳定性,反而像普通的彗星一样在太空中游荡,直到重新建立起来稳定的平衡为止。这一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要知道这种“彗恒星”的存在必然会引发宇宙中的局部甚至全局性的结构变化,其带来的一连串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太白当初考虑过这种情况,并且始终在极力避免着这种情况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它还是成为了现实。
恒星的颤动越来越强烈,它们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呆在星系中原来的稳定区域,就连来自遥远的其他恒星的万有引力现在也无法束缚它们运动的冲动。在不断的越来越强烈的颤动之中,三颗恒星都脱离了原来的轨道,相应地“唐卡”星系的行星也都离开了原来的轨道。
不幸之中也是有着幸运存在的,宇宙之母并不是不肯眷顾“基维”人。在如此巨大灾难的情况下,它还没有忘记给整个星系保留一颗恒星,只有那棵肆虐非常的壮年恒星和衰老的恒星甩了出去,向不知名的前路奔去。
同样幸运的是,由于强大的母星系引力,那颗壮年的恒星只跑了一光年左右便再次处于平衡点上,不过它还是倔强地带走了几颗“唐卡”星系的行星作为自己的伙伴。而新形成的这个星系就是后来蝗虫出现并进行重元素透析的那个星系。
另外一颗衰老的恒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逃离的方向没能够让他在短距离之内找到平衡点,就这样一直漂流了下去,形成了难得一见的真正的“彗恒星”。不过对于“基维”人来说幸运的是,由于引力平衡的改变,这颗“彗恒星”最终是被外在的强大引力场扯碎的,而没有变成一颗红巨星,而这可以说有着太白很大的功劳,是他改变了该恒星的内部结构。
如果让它在旅途之上爆发的话,那么恐怕所有的“基维”人还是会被其产生的高能射线杀死,毕竟就算是再强悍的“基维”人也还没有能力和高能宇宙射线相抗衡。
而对于“基维”人来说,这次天文灾难造成了行星空气失去大约一半,地壳发生剧烈变动,整个算起来,“基维”人的人口损失居然达到了70%左右。这和当初通过超距离航行迁移的数字居然正好巧合,这一巧合不能不让“基维”人常常感慨宇宙的公平性,虽然“基维”人通过这种方法度过了灾难,但却没能够改变只有30%人口逃脱的结局。
这次事故引发的“唐卡”星系震荡持续了足有100万年,在这100万年的时间里,一个“唐卡”星系分裂成了两个星系:一个就是现在“基维”人所生存和居住的“太白星系”;另外那个则是由那颗壮年恒星带走的几颗行星构成了一个较小的星系。
而之所以“基维”人把自己所居住的星系命名为“太白星系”,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基维”人中不世出的天才,虽然因为他的失误让“基维”人的总人口损失了大约70%,整个“基维”人所载的生物圈中物种数量下降了50%以上。
但对“基维”人来说,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在他们看来,这种自然的选择才是最理想的选择,它要比“基维”人主观地确定哪些人可以迁移,那些人不可以迁移客观的多。也正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挂念,才让“太白”不但没有被其后人忌恨,反而永久地记住了他。
太白所造成的星系崩溃也让整个“基维”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就拿星系本身来说,之前的“唐卡”星系包含着20多颗巨大的行星,这还不算那些规模较小的行星和大行星的卫星等等。但在灾难之后,可怜的“太白星系”只包含了不到6颗行星,以及一些较小的卫星。
当然,这些卫星原来多是别的行星的卫星,在灾难的过程中重新被俘获的,还有一些本来属于小行星,也在灾难之中改变了原有的属性,由行星的位置降到了卫星的地位。而一些较大的卫星则幸运地转换成了行星,它们应该算是大灾难中的受益者之一吧。
而在大灾难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基维”人了。虽然同样损失了巨大的人口,但毕竟此时的“基维”人还是“基维”人,是自然的“基维”人。在这种客观的筛选下,至少保障了“基维”人社会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