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西王连忙客气道:“哦,那还请多多教诲。”
应高看到刘卬提起了兴趣,清了清嗓子说道:“现在皇上任用奸臣,听信谗言,变更律令,侵削诸侯国土地,且征求逐渐增多,诛杀处罚善良的人一天比一天厉害,俗话说‘吃完了米糠,就会吃到米粒,’吴与胶西都是有名的诸侯国,同时被验查,恐怕不得安宁了。吴王身患内疾,不能上朝拜见天子已二十多年,常担心被人猜疑,没法自辩事实真相。现在即使光着膀子,绑上脚,向朝廷屈膝请罪,恐怕也不能被谅解。我私下听说大王因卖爵而获罪,现今诸侯们被削去土地,其罪还不至于有卖爵那么大,我想大王此事恐怕不仅仅是削去六县就可以了结的吧。”
“你说的不错,但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憎恶相同的人互相帮助,兴趣相同的人相互欣赏,情感相同的人互相完善,**相同的人互相趋赴,利益相同的人互相死难。现在吴王认为与大王有同样的忧患,希望借此时机,顺乎天理,牺牲自身,为天下除去祸患。不知大王您的意见如何呢?”
刘卬听到应高的意思后马上脸色大变道:“废话,陛下最近削我胶西国六县不假,皆因本王卖爵而致,让我做千古判臣,反对当今陛下,实在做不到,我是爱戴当今皇上的。”
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王国,蔽塞忠贤,朝廷之臣对他都有痛恨之心,诸侯也有反叛之意,朝廷大臣都已经感到困难重重了,对晁错都恨之入骨,但碍于皇上偏袒皆敢怒不敢言,最近天空出现流星,蝗虫也四处涌起,这些灾异表明这是万世难逢的好时机。因为忧愁劳苦的时候,正是圣人诞生之机。所以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名,在外追随大王车乘之后,走遍天下。所到之处都要投降,所占土地谁敢不顺从?大王若真能一句话答应下来,那么吴王就率楚王攻下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米粟来抗拒汉兵,修治军队的房舍以等待大王的到来。大王果真能降临的话,那么天下就可以统一,两位君主平分天下不也可以吗?”
“平分天下,吴王真的这么说过。”刘卬突然抓住应高的衣服问道,横眉冷对,仿佛要吃了他不可。
“正是吴王所说,绝无半点差错。”应高信誓旦旦的回答道。
“好,如若这样,本王愿意与吴王叔刘濞结盟,共取长安,以免除更多的灾祸。”
应高听到这里乐呵呵的笑道:“大王真的是千古明君,我这就回去向吴王禀报这件喜讯。”
应高笑嘻嘻的跑回吴国,向刘濞讲了刘卬的意思,平分大汉的意见刘濞居然也答应了,但是想了想接着问道:“刘卬雄猛无常,如果结盟,不愁大事不成,但是本王心中还是放心不下呀,担心他不守承诺。”
应高道:“那大王如果可以,就亲自到胶西国跑一趟,在苍天的面前共同盟誓,签下盟约,就不怕刘卬反悔了,大王意下如何?”
刘濞想了想说道:“好主意。”
于是刘濞又秘密潜到胶西国,与刘卬定下盟约,共同推翻长安的皇上刘启,然后平分天下。
刘卬面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皇叔刘濞说道:“我们这里盟约后,我会马上派使者去联系齐王刘将闾、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济北王刘志等,这些都是齐王的子孙,我的兄弟,一定会站在我们一边共同起事的。”
“贤侄这个主意甚善,只要加入皆有分江山的机会,好!”刘濞大笑道。
这一来二去,胶西国闹得动静很大,下面群臣都已经知晓,刘卬的大臣们就开始劝谏道:“我们的土地不到汉朝的十分之二,且做出叛逆的事会使王太后忧心,不是好主意。现今承奉一个帝王,尚且还这么不容易,假使您与吴王反叛大汉成功,两主为瓜分土地必有争端,祸患就更多了。”
刘卬拂袖怒道:“匹夫之言,不反不足以平本王心中怨恨,此事已定,谁与本王意见相左就砍谁脑袋。”
于是胶西国群臣皆哑口无言,刘卬速派使者去联络齐王刘将闾、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济北王刘志,由于皆出于先齐王刘肥(刘邦庶子)同宗,历史怨恨性格使然,皆摩拳擦掌答应了下来并签署了盟约。
应高忙完胶西王这件事马不停蹄又跑到楚王刘戊、赵王刘遂处,两王最近也正在为被削郡而恼怒,在应高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说服下,皆答应加入吴楚盟约,并且赵国这个抗击匈奴的边境国家,在刘遂的思考下决定去联络匈奴,一旦国内有变共击长安。
军臣大单于听到赵国使者的来意,不仅欢喜大笑道:“你们国内要发生政变,哈哈哈,这下够刘启这小儿吃一阵子的。”
赵使者道:“希望大单于能出兵助阵,到时可以满足大单于的金钱美女要求。”
在一旁的中行说插话道:“大单于,这么多国家发难长安,如果真的是多国胜利,我们找谁要金钱美女呀,谁说了又算呢。”
赵使者道:“这个放心,不相信我弱小的赵国,还不相信强大的吴国吗,吴王刘濞定然不会亏待大单于的。”
军臣大单于思考了一下决定道:“赵使者放心,你们尽管起事,我大匈奴会随时策应,保证扶上一个好皇帝。”
“好,小臣这就回去回复我家大王。”赵使者兴冲冲的返回赵国禀报了赵王刘遂,刘遂一时也是信心满满。
应高又来到淮南诸国,应高来到淮南王刘安的府第,说明来意。
刘安仿佛早有预料一样应道:“回去告诉吴王,如若起兵,我愿追随吴王,杀入长安,匡扶汉室。”
一旁的淮南丞相则附和道:“到时大王如果非要发兵相应吴王,臣愿为统军将领。”
“好样的,本王忠心之相呀,哈哈哈。”刘安笑道。
应高高兴的说道:“好,到时吴国起兵为号,一举改天换地,扶正汉室,微臣再去庐江王、衡山王处看看。”
“好,不送。”
应高走后,淮南丞相问刘安道:“大王,我们居在这富饶之地,吃喝无忧,为什么去冒这造反杀身的危险呢?”
“丞相忘了吗,先王(淮南王刘长)饿死流放途中皆因当今皇上的父亲先帝孝文帝刘恒引起,我有机会怎么不出口恶气,难道丞相要站在长安哪一边执行你的使命吗?”
“臣不敢,还是那句话,忠心追随大王,如若发兵臣愿为统军将领。”
“哈哈哈,好的。”
应高见到庐江王刘赐、衡山王刘勃,说明来意后,皆被严词拒绝,应高丢下狠狠的一句话道:“还请大王好好认真斟酌一下,到时天下大乱,吴王主导大局,大汉领土上的王国就是非友即敌了。”
但这二位胆小怕事并对朝廷忠心不二皆不为所动,并催促应高快点离开,以后就不要说来过这里。
第75章。吴王之谋(2)()
张佳扬和翁主刘欣转眼来到翠屏庵门口,刘欣轻轻敲打庵门,敲了好久没有一点反应。
“怎么没有人应答,莫不是这翠屏庵出什么事情了吧。”刘欣感到莫名其妙,转身对张佳扬说道,“你在门口稍等,我进去看看。”
“好的。”
刘欣向旁边走到一个低矮的墙壁处,纵身一跳轻轻跃上墙头,看到翠屏庵院子里异常安静,松柏落叶像针一样飘落在院子的地面上,至少今天没有打扫过,刘欣顿时心头一凉,心想母亲别出了什么意外,迫不及待的跳进院子,来到门口打开大门让张佳扬进来,然后把马匹拴到院子里面的柏树上,两个人跨步向院子里面的房间走去,前院正对一座大殿,两人轻轻推门,发现是虚掩着,走进去一看也是空无一人。
刘欣预感到翠屏庵可能出问题了,于是快步向后院走去,后院是一个三面房屋的院落,是庵内人员吃饭住宿起居之用,发现这个院子到挺干净,在正室内传出说话声:“兄弟,来,接着喝。”
“喝好了再到偏房找个乐子,在这荒山野岭,有酒有肉,还有众美尼姑做伴,真他妈给个皇上都不做呀。”
“哈哈哈,是呀,我们兄弟转身再到吴王那里领些银两,采购些必需品来,这里就是我们兄弟的**了。”
“大哥,今天我们没有兄弟把守山下的小路,会不会出问题呀?”
“放心吧,吴王整天在想着如何能做皇上,他才无暇顾及这座小山头呢。”
“大哥我听说那个年纪大点的尼姑是吴王的亲儿媳妇,你昨晚把她也办了吗?”
“哪有呀,兄弟,那老尼姑看着是有点姿色,可惜性格太烈,我怕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没有动。”
“大哥真仁慈呀,请大哥恩准让小弟过去办了他,小弟跟大哥这么久了还没有享受过呢。”
“哈哈哈,看你那个怂样,好,你过去享受去吧。”
听到这里刘欣和张佳扬连忙闪身躲到一个隐蔽的墙角处,只见正室的门哐铛一声被人踹开,从里面走出一个瘦瘦的小子,晃悠着微醉的身躯来到偏房,打开房门大锁,用力将偏房门踹开走了进去。
刘欣和张佳扬两人赶紧走到偏房的窗户下面,用手捅破窗纸,看到里边有一排休息用的低矮木床,有一个年逾不惑但颇有姿色的女人闭目盘腿坐在床上,嘴中还不停的念叨着什么,因房间昏暗看的不甚清晰,这个瘦小子走进房间呵呵的笑道:“老尼姑,听说你很年轻时就死了丈夫,也没有再嫁,一定很想男人吧。”
只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回答道:“混话,世间万物皆难逃天数,你们今天所做之恶,会在将来得到惩罚,积德行善也会被世间铭记。”
“老尼姑,说什么废话,人生在世活着就应该消遥自在,吃肉喝酒玩女人和男人,你们这群尼姑真的不会享受人生,整天吃那素食淡饭,有意思吗,今天就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