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说出来,全场顿时一片死寂。
无数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曹操同样一脸不可思议:“如此有哲理的话,这是从子文口中说出来的?”
曹丕内心一震,倒吸一口凉气,心中竟然有些如丧考妣。
第六十章 从军()
曹操定住了一下神,转头看了在场的诸人,说道:“此次比武之事,万不可泄露出去,违者军法从事!”
他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当真是霸气外漏,在场的无论曹丕曹植,还是曹休曹真,包括许褚,都拱手施礼:“诺!”
这事当然不能说出去,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
公元201年的许昌城,有无数既孝顺又有志气的好青年,也有效忠曹操的将士,还有许多预谋废除曹操拥立汉室的理想者,更有无数打算跪舔曹操谋取荣华富贵的投机者。但是绝对不会有相信十三岁的曹彰一拳打飞许褚的人。
这事要是传出去,没人会说曹彰勇猛,而是会说许褚拍曹操马屁,故意输给十三岁小孩,接下来就是对许褚名声的无情鞭挞。
人要脸,树要皮,人家许褚还要继续为曹家效力,要是被留言逼着全家蒙着白布去护城河,再上哪里去寻找这般勇冠三军的猛将?
就算没人这么说许褚,“曹彰是妖魔转世,力大无穷”这个谣言也不好听啊!
所以众人都一致表示同意。
曹操对叶柯道:“都亭候徐公明治军严整,他部下有一千人督骑兵皆用长戟,你可去担任曲长。”
东汉末年,军制混乱,曹操此时的军队编制,大致是部,曲,屯,队,什,伍六级。伍辖五人,设伍长;什辖二伍,共十人,设什长;队辖五什,共五十人,设都伯。
屯辖二队,共一百人,设屯将;曲辖五屯,共五百人,设曲长;部辖二曲,共一千人,设千人督,亦称牙将。
部上设营,五千人,设校检校尉;两营为一军,共计一万人,设校尉。
叶柯虽然是曹操三子,但既然从军,就得依照军法,他有没有什么功劳,做个管辖五百人的曲长,已经很优待他了,不过叶柯压根不在乎。
他只想着赶快上阵杀敌,尽快杀够九百万。
三日后,司空府门外,来了两个军人,两人身材高大,腰杆挺直,双手粗大,浑身都是凶悍之气,一看就是历经杀伐的悍将。
其中一人抬头看了一眼司空府的大门,突然冷笑一声:“我们的曲长原来在司空府里住着啊,我还以为他另开一府呢。”
“陈牙将,曹曲长可是主公三子。”另一个轻轻点了一下。
“哼,我不管他什么来头。若是个公子哥,怎么能在我手下管辖部曲?岂不是耽误了主公的大业!”陈更冷哼道。
旁边之人见了,心中不禁暗叹。
他知道身旁的牙将叫做陈更,自曹操起家之时便来投奔,从一个小卒升到统管千人的牙将,可以说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便是曹操见了他,也能叫出他的名字。
如果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能够继续建功立业,陈更或许在主公曹操统一天下之后,也能得一个封妻荫子,公侯传承的完美结局。
不过陈更因为出身底层,颇有战功,性格也颇为耿直,又是治军严谨的徐晃部下,因此对于一些到军中镀金的世家子弟,很是看不上眼。
“于主薄,你说一个十三岁的毛头小子,跟随主公观战就好,到我们军中担任职务干什么?”
陈更有些愤然。
这也难怪,他们要上门接主公三公子,到自己的部队做个小小的曲长,换成是谁,都不会太高兴。
这马上就要北过黄河,再战袁绍了,虽说官渡之战,袁绍大输特输,然而毕竟他家四世三公,根深蒂固,来日的大战必然十分凶险。
你曹家三公子这个时候到下面来参军,到时候打起仗来我们一个曲的是不是得留下来保护你?怎么上前交战?怎么建功立业?到时候他三公子拍拍屁股走人了,其他人吃香的喝辣的,你一个曲的弟兄却只能干瞪眼,喝稀汤。可让他这个牙将如何给弟兄们交待?
“主公一向重视军制,断然不会因为三公子一人耽误打仗。”于主薄沉吟道。
“哼!或许吧!”陈更说道。
于主薄见陈更不大相信,也不禁暗中叹了一口气。
他是都亭候徐晃军中一名普通主薄,自然不能和徐晃的爱将硬扛,但也不能让这个悍将见到三公子的时候太过刚硬,毕竟人家三公子是主公嫡子,不容懈怠。
所以他道:“我听说三公子从小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想来已经出师,功力大成,主公才让他参军历练的。”
“那更离谱!”陈更嗓门瞬间就高到天上。“我七岁习武,十八岁才敢出山投奔主公,到如今十年有余,也不过多了一些征战经验,看着徐将军那样的武勇尚且望洋兴叹。”
“他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哪怕天分再高,最多也就也不过有些气力罢了,上的战场,一顿饭功夫就会气力消散。”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递上公文标牌,进了司空府,并在里面吏员的带领下去叶柯所在的院落。
一路无话,两人很快见到了叶柯。
虽然叶柯马上就会成为一个曲长,是陈更的下属,但如今人家还是曹家三公子,属于贵人。所以这二人躬身施礼:“见过三公子。”
叶柯点点头。这时候于主薄上前一步道:“三公子,下关于阶,为都亭候军中一个主薄,奉命请您前往军中报道。”
话随如此,眼神中却闪过一丝轻视,实在是这位曹家三公子曹彰实在是太年轻了,不过十三岁的年龄,吃饱了撑的去军中历练。
叶柯点了点头,对两人施军礼:“今日既入军中,二位便是我的上官,曹彰不敢失礼!”
他的军礼刚劲有力,毫无造作之风,于阶和陈更对视一眼,心中闪过一丝哑然。
这个三公子,倒挺认真的。
三人见过礼,叶柯便随二人离开府邸,前往徐晃军中。
一路上,于阶对叶柯说道:“三公子既然以军礼相待,那我等在军中就以曹曲长称呼了。”
叶柯点了点头,道:“家父说过,都亭候治军严整,有周亚夫之风,便是皇帝车驾也不得驰入,这个三公子称呼,二位忘掉就行。”
于主薄点点头,接着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便不客气了。不瞒曹曲长,某位都亭候军中主薄,主要负责和陈牙将这只千人督的钱粮、军械相关事宜,军中之事,曲长但又不明,皆可问之。”
叶柯淡淡一笑,道:“没有了!”
于阶和陈更对视一眼,再次闪过一丝轻视。
什么都不问就去报道,这哪里是参军啊,这分明是郊游!
第六十一章 扬威军营()
徐晃统领的军队作战士卒四千多人,驻扎在城西,古代的后勤体制比较落后,所以虽然士卒四千人,围绕他们而构建的训练、作战、后勤等单位,加起来有上千人之多,徐晃都以军法管理,井井有条。
因为曹操赞徐晃有周亚夫之风,故时人也称他治下军队为“细柳军”。
而此时,细柳营的校场之上,诸多将士正聚集在一起,等候着这位新任曲长的到来。
“果然是贵人之后,人家一来就担任曲长之职,位高权重啊!”一个高大的汉子说道。
“胡说,世家公子若是真要从军,至少也要从一个别部司马起,一个曲长,那是委屈人家曹三公子了。”说话的是一个身材偏瘦,但是确有一股子剽悍气息。
“那是,你升任副将了,自然这么高风亮节,不过说的也是,曹三公子这么高贵的身份,怎么到我们军中当一个小小的曲长呢?”
“这还用说,曹三公子武功有成,主公便安排他入军参加接下来的北伐之战啊!”
“可我听说三公子今年不过十三岁啊,怕是把长戟立起来,连月牙都够不着吧?”说话的是一个消息灵通人士,他家就在许昌。
“什么,刚刚十三岁?”
这消息大家第一次听说,不过大家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他们的主公曹操出生于后汉永寿元年,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六岁,大公子曹昂四年前战死在宛城,按时侯也不过二十二岁,所以如今曹三公子彰只有十三岁,是完全可信的。
那个高大的汉子说道:“虽说世家子弟要早点从军历练,二公子丕、三公子彰都常随主公征战,但毕竟住在主公附近,不和我们普通军士在一起,我听说大公子昂参与沙场的时候,都二十岁了,可如今三公子不过十三岁,是不是太着急了?”
曹操带领大家四处征讨,平定中原,治军又宽严得当,只要是立过军功的,都有大笔的赏赐,所以大家对主公曹操十分的钦佩,因此对于曹三公子这次十三岁就入伍,十分不解。
“是啊,十三岁的娃娃,要武功没武功,要智谋也没智谋,难不成曹三公子是来镀金的?”
“主公既然这么安排,我等服从命令便是!”
站在最前首的一个男子沉声道。
他大刀金马的站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把五十斤的大斧,稳稳的立在那里,纹丝未动。
“是,将军!”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肃然,拱手施礼。
此人正是徐晃,四千人中唯一真正的将军。
曹操手下良将之一。
自追随曹操始,便数立功勋,官渡之战时击败袁绍重兵,烧其粮草,功劳极大,被拜为都亭候。
众人在他的带领下,经历征战,立下功勋,得到赏赐的,因此,徐晃在军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三公子彰要是来镀金的,我看在这里待不了两个月。”先前的汉子说道。
“两个月?你可真能看重他,我们马上就要渡河与袁绍决战了,依我看,我们过河之时,便是三公子离开之日。”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