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朱由检的圣旨,第二军和第三军本来就受袁崇焕节制,再说,现在袁崇焕的第一军已经收复了宁远和锦州,大明和建奴对峙的前线已经北移到锦州和广宁一线,山海关已经是大后方,不需要这么这么多的军队,假如前线需要,他还可以将第三军派过去,山海关有他的十万辽东军,已经足够稳固。

    如果不是当初向朱由检承诺,固守山海关两年,孙承宗都准备自己上锦州看看。建奴的骑兵太过强大,他的辽东军也只能依靠城墙和山海关这种险要的关隘与建奴勉强对峙,现在袁崇焕杀建奴夺城池,就像是在与小儿玩耍,到底是建奴的战斗力下降,还是大明的火器真的厉害

    孙承宗在给兵部和朱由检写军报的时候,也隐隐提出自己的担心,那就是袁崇焕的进军速度太快,粮草弹药人员可能面临不足的风险。

    此外,袁崇焕迅速收回宁远和锦州,甚至还有可能收回广宁,必然激起建奴的反应,皇太极的地位还不太稳定,为了保住他的大汗之位,为了保住努尔哈赤对外侵略的战果,为了在各个旗主中立威,表达他对大明的强硬态度,一定会对辽东派出重兵,不知道大明朝廷有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各种准备。

    杜文焕听说孙承宗将自己的第二军派往宁锦一线,兴奋得一夜都没睡好,自从达到山海关以来,所有的军功,都是袁崇焕一人的,他的第二军纯粹就是来消耗粮食的。

    孙承宗命令他的第二军去前线增援袁崇焕,终于给了他立功的机会。

    杜文焕没有按照孙承宗的要求,整个军押着粮草带着火炮一同前进。离开山海关之后,他将所有的辎重留给第五师和第六师,自己带着第四师,简装快行,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从前屯赶到宁远。

    在宁远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第四师离开宁远,赶赴锦州。

    在锦州见到杜文焕,袁崇焕十分意外,一问才知道,是孙承宗让他来的。

    “我既要镇守宁远,又要在锦州与建奴打仗,兵力是有点不足,多亏孙大人体谅,也辛苦文焕了。”袁崇焕虽然觉得杜文焕的到来,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又隐隐觉得不对劲,杜文焕来得太突然,自己一点准备都没有,再说,自己也没向孙承宗求援呀。

    “哪里,袁大人客气了,都是陛下的军队,为陛下分忧,应该的。”杜文焕笑嘻嘻地冲袁崇焕一抱拳。

    “那就好,”袁崇焕还了礼,“现在广宁的情况不明,我们也只能和建奴对峙,短时间不会有大规模的战斗,文焕就带着你的第二军,暂时驻扎在宁远,将我的第一师替换到锦州来。”

    “袁大人,这是什么话我第二军也是陛下的军队,难道不能在锦州会会建奴”杜文焕脸上的表情就有点不好看了。

    。。。

第155章 地球是圆的() 
“杜大人,你”袁崇焕一时语噎,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杜大人,陛下有旨,第二军和第三军都受袁某节制,你敢不听军令

    “袁大人不要随便给别人扣帽子,”杜文焕满不在乎,甚至还挑衅了袁崇焕一眼,“军令也不是你袁大人能一个人下的,最好是大家商量杜某这次是领了蓟辽总督孙大人的令,不知道是否算得上是军令”

    “你”袁崇焕有心要和杜文焕理论,又不愿双方闹得太僵,现在正是打击建奴的最佳时机,“杜大人,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属下没什么意思,属下就是奉了孙大人的军令,来锦州杀建奴而已。说,大明在什么地方”

    “在地图是中心,那一片大海的边缘。”

    “对,你说得很好,这儿的确是大明所在的位置。”朱由检用教鞭在大明的边界上画了一个圈。

    “啊这就是大明”

    “怎么这么小”

    “我们是住在海边吗”

    发现朱由检不反对他们在下面议论,学生仗着人多,胆子渐渐大起来。

    “我听见了你们的议论,不过,我希望你们说话的声音大一点让全班的人都能听到,现在我解答你们的疑问。”

    “刚才有谁说,大明这么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觉得大明太大了。那就要看你们跟谁比,大明是一个领土非常广阔的国家,但在整个世界上,大明所占的土地还是很小,你们看,这整张地图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而大明,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老师,除了大明,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吗”

    “当然有,所有的大块陆地上,都有人类居住,”朱由检在地图依次指点:“这儿,是大明的藩属国,朝#鲜;这儿是东瀛,他们现在的国名叫日本;这儿是南洋,有很多汉人在这儿谋生。”

    “朝#鲜这么小,难怪要依靠大明。”

    “日本人全部居住在岛上。”

    “南洋和我们隔着大海,汉人是怎么过去的”

    “当然坐船过去的,难道他们会飞吗你们看过西游记吗”说道飞,朱由检马上想到西游记,西游记已经成书多年,朱由检估计,这些学生大都看过。

    “看过,看过。”学生们显得相当骄傲。

    “那你们能说说唐僧取经的路线吗”

    “”

    “西游记上说,唐僧去西天取经,当然往西走。”朱由检在地图上找出西安,也就是唐朝时的国都长安,然后一路向西指引,学生们以为朱由检会一直指引下去,但朱由检的教鞭却向南一转,又缓缓指向东方,“最后是天竺的大雷音寺。”

    “这不是向南吗怎么叫西天取经”一名学生鼓起勇气,向朱由检发问。

    “对,天竺的确是在大明的南方他们现在叫莫卧儿王朝,但是它和大明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中间无路可通,所以唐僧才借道西方,经过无数的小国,最后才千辛万苦到达天竺。”

    朱由检又将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和成祖年间郑三宝下西洋的路线在地图上画出来,这两条线路的终点交汇在一起,“这就是欧洲,我们通常叫西夷,他们有很多传教士到达大明大明科学院就有来自欧洲的老师,他们能来大明,但大明的人却去不了欧洲。”

    “这是为什么既然他们能来大明,说明欧洲和大明之间有路可通。”

    “你说的很对,的确有路,但大明找不到,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圆的。”

    。。。

第156章 清水煎鸡蛋() 
“地球是圆的”学生们怎么也理解不了一个个将眼睛瞪得滚圆。

    朱由检将十个地球仪发给学生,学生立即分成十几个小集团,后排的老师们也是加入到学生的行列中,用手摸索着地球仪,又担心弄坏了,就像小孩子玩鞭炮,既爱且怕。

    朱由检并不阻止师生们的好奇疑问和各种猜测,这是引导学生甚至老师走向科研之路最强烈的火花。

    “同学们都看到了,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它的确是圆的。”朱由检的话立即压下了学生们的议论。

    “老师,可是我看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很平整的呀”一名学生弱弱地说。

    “这位同学问的很好,我们生活的地方,看起来的确很平整,那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太大,我们的视线不够远你们都被自己的眼睛欺骗了。”朱由检不忘幽上一默。

    “老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地球是圆的呢”刚才那位学生不依不饶,看来,他很有追求真理的潜质。

    “我当然可以证明给你们看你们当中,有谁的家住在大海边有谁曾经见到过从远处归航的帆船”朱由检的目光在学生中搜寻着。

    “我,我。”几名学生举起了手,朱由检感觉他们不是福建的,就是广东,方言特别浓重,难道闽南语和粤语在明朝时就有了

    “那我问你们,当你们站在海边,看到归航的帆船时,是先看到船上的桅杆,还是先看到船身,或者是整条船同时看到”以理服人以事实为依据,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才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也许在他们之中,出现几个麦哲伦哥伦布那样的大航海家也说不定。

    “桅杆,是桅杆,我在海边见过”一名学生边说边思索,最后下了结论。

    刚才举手的学生中,有数名学生点头赞同。

    “我是整条船同时看到的,我记得清清楚楚。”一名学生反驳。

    “你们说的都没错,”朱由检绝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如果船上的桅杆太矮,或者水域的面积过小,比如船只在江河里,我们就会同时看到整条船。”

    朱由检拿起石灰和粘土混合而成的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圆的球体,又紧挨着球体画了一条船和一个人,“你们看,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站在岸边的人,会先看到桅杆,然后才看到船身,如果地球的表面的平坦的,那站在海边的人,应该是直接看到整个船身。”朱由检有画了一条直线,和球体进行比较。

    简单又好懂,清晰又明了。

    学生们还在消化朱由检的所画的简图。

    “如果你们有机会去海边,认真观测一下远航归来的帆船,你们就会相信: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确是圆的;如果没有机会去海边,也没关系,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伟大的发现欧洲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西班牙有一个人叫麦哲伦,已经有过环球旅行的经验,他在指南针的指引下,从西向东,一直航行下去,最后回到自己出发的地方。你们说,地球到底是圆的,还是平的”

    学生们借助地球仪的指导,还在咀嚼朱由检的话,这些知识他们一时还难以全部消化。

    这些地理班的学生,也许成不了牛顿伽利略,但只要他们坚持对地理的兴趣,坚持他们的研究方向,朱由检相信,大明迟早会出现航海家。

    欧洲的崛起,不是起源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不是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而是起源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大发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