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须弥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千须弥界-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俗ㄒ等耸俊�

    群臣的议论很快就结束了,毕竟,如今顾源占有两地,祖上又唯有遗泽,本人更是没有当过什么官职,唯一能用来作为年的也唯有古之地名。

    “王上,陕西之地为古之汉中,又为古之秦地,山西则为古之晋地,然汉、秦、晋三前朝皆已用过,我等考察地理,降一等,又从陕西乾县取乾字,自扶风取风字,从山西定襄区定字,取用何字王上圣裁!”李处将群臣商议的王及来历一一奉上。

    “汉、秦、晋、乾、风、定!”顾源一一念过这几个字,内心似乎受到什么触动,“既如此,就以‘汉’为!”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应,李纯不是已经说了“汉”不合适吗,是李纯说的不够清楚明白还是王上没有听明白呢!

    感受着一个个望向自己的眼神,李纯眼观鼻,鼻观心,当做什么都没有看到。作为礼部主事,只要顾源不再使用“陕王”这个草头王称呼就可以了,就算当真以后称“汉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相反,李纯还从中感受到了顾源欲与两汉比肩的雄心壮志。

    眼看事情似乎就要定下,而李纯毫无反应,在场中地位最高的宁志明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王上,前朝已有两汉,是否在考虑一二?”

    “宁卿,你可是一个汉人?”顾源突然问道。

    “自然是!”宁志明斩钉截铁的答道。

    “李卿、安卿,你们呢?”顾源问道。

    “回禀王上,我们自然也是汉人。”

    “在座的有谁不是汉人?”

    群臣站起,“回王上,我等都是汉人!”

    看着眼前场景,顾源感慨的说道,“我等都是汉人,我取的‘汉’非汉中之‘汉’,而是汉人之‘汉’”,不等众人开口,顾源说道,“我想要建立的是一个汉人的王朝,在这里,汉人才是一等人,其他人才是下等人,古人有云,‘夷入华则华’,我非是拒绝其他族裔,而是要改造他们他们也成为汉人,这就有赖于诸卿努力了!”

    “臣等定不负王上所托!”慷慨激昂是声音响彻整个书房……

    王一定,自然是传檄四方,不论众人真实感官如何,至少“汉王”这个称呼总是比“陕王”这个称呼要强上许多。

    而在听到这个称呼,天下反应不一。

    金宣宗又摔碎了几个御品瓷器,誓要将这“汉王”千刀万剐。

    宋朝君臣不免嗤笑一声,“欲与两汉比高,不自量力!”

    至于蒙古,蒙古不懂其中含义,没什么反应。

    但是,对于顾源来说,“汉王”的称确实彻底消除了山西之地文武百姓的隔阂感,毕竟“陕王”的地域局限实在太强,常让山西人平白的矮了陕西人一头。

    如火如荼的山西大改造在缓慢有序的进行,凭借着佛门下死力在战乱中保存下来的卷宗,山西的重新丈量土地划分土地屯田等事宜进展神速,对于那些被剑公子强逼封山一年的势力此时更是无比的庆幸,若非信守承诺封山一年,战乱中哪有可能如此轻松置身其外!

    如果说顾源是此番攻略山西收获最大的人,那么收获次之的无疑就是佛门了。至少五台山的佛门得到了的赏赐,嘉奖其在顾源攻略山西中做出的贡献少林恒思看的眼红不已。只能期盼着什么时候顾源能打到河南。

    只是,那就是很远的事情了,至少在即将到来的冬天结束之前,山西无战事!

    你还在用网页版追吗?使用的,,、、

第三十二章 求亲() 
就连九五之尊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更不用说顾源这个新鲜出炉的“汉王”了。

    基业早已经不是初立的时候,虽然刚刚打下山西,事务繁杂,但这些自有丞相及六部官员处理,顾源虽不是甩手掌柜,对政务处理也仅限于大的方针政策,不会再理会细枝末节。

    王庭群臣自然不会在乎增加的工作量,反而是乐在其中,一个个如浸泡在蜜罐之中,虽是严寒渐进,也不能阻止他们脸上洋溢着的欢快。

    不过此时的顾源确是不好过,因为他马上就要“被成亲”了!

    身为王者,那是没有自己的自由的。在群臣三谏之下,就连顾源也不得不“从善如流”,将自己未来的幸福拿去当筹码,虽然不是很开心,但除非顾源能依靠一个人打天下,否则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妥协。

    虎视眈眈的蒙古,做当渔翁的南宋,磨牙利爪的金国,顾源的周边形势并没有变好,反而威胁更加强大。

    敌人只是被这恶劣的天气暂时阻挡在外,可以预想的是,开春之后,顾源与金国之间必然有连绵不绝的战争,这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毫无妥协的可能。

    而这时,蒙古、南宋的态度就实在是太了。他们的态度虽然不能决定初初成立的汉国的生死存亡,却也可以让顾源接下来的道路艰难百倍。

    这个时候,需要的自然是蒙古与南宋的,就算不,也不要敌视,就算敌视,也要换来两三年的和平安稳发展时间。

    那么,如何换取和平安稳的时间呢?在古代,这是一个定式——和亲。

    顾源需要做的就是向蒙古及南宋派遣求亲的使者。

    作为弱势一方,求亲自然少不得礼物,而对蒙古而言,最好的礼物恐怕就是武器了。

    五万柄钢刀,即使对顾源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想要从蒙古手中换取安稳的时间,这是最好的方法,反正蒙古装配五万钢刀西征花剌子模,回来后还能有多少完好的呢!

    而对于宋朝宋朝嫁个公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要小很多了,说到底,宋朝与顾源只见唯一能通的道路唯有四川蜀中,两者间暂时并无直接矛盾,反而还有着共同的敌人——金国,想要达成和平协议就要简单的多了,若不是让宋国出兵夹击蒙古,求娶宋国公主原无必要。

    至于求亲队伍,首先要有足够高的地位,而去往蒙古之人,必须要足够勇武,足够机智,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数遍顾源身边重臣,能达成这些要求的也唯有顾源的大将军,兵部主事李志常了。至于宋国,武力倒非必须,确是一定要有才华,本来宁志明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但顾源却需要宁志明这个丞相坐镇中央,剩下的如商部主事安逸清,恐怕以商人出身的他在宋朝朝堂毫无用武之地,刑部主事韩嘉,以他的身世,恐怕事情也要办砸,唯一能行的也唯有礼部主事李纯了。

    什么?同时迎娶两国公主的身份问题?这如何能难倒顾源手下济济一堂的人才,东西两宫王后之位就是为此准备的。

    一南一北两支求亲队伍的离去并没有影响到顾源两省之地的整合。

    事实上,当剑公子就是汉王的消息传开,不知多少地方大族靠着当年与剑公子所谓的“一年封山之缘”拐弯抹角的联系上顾源,在顾源出面安抚一番后,山西涌动的暗流随之一停。

    至于认为顾源一系列政策乃是挖世家大族墙角的虽然有,但敢不配合的却一个也无。常年生活在战乱之地,如今山西之地所谓的世家大族可没有多么硬气,更不敢跟官府作对,不论顾源拿了他的地还是抽了他的税,这些人统统是笑脸相迎。至于背后使绊子那就是另一回事,考验的是官府的能力了。对顾源来说,能明面上尊奉顾源的政策已经足矣,时间会让他们的一切小心思磨灭在风中。

    “什么,你要走?”宁志明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的顾源,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从眼前这个已经登上王位的人嘴中说出来的。

    “嘘!小点声,师弟,为兄只是暂时‘闭关’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政务你多担待一些!”顾源将右手中指竖在唇前,示意宁志明小点声。

    “不行,我不答应,如今正是百废待兴,这里离不开你,王上三思!”说着,宁志明便欲单膝跪下。

    顾源连忙拉起欲要下跪的宁志明,沉声说道,“我这次非为其他,而是拜访北地的帮派,尤其是河北山东二地。”

    见宁志明开始侧耳倾听,顾源心中一笑,面上却不露分毫,说道,“自金国迁都以来,河北山东两地就陷入了战争连年的境地。当地的汉人纷纷结社组军自保,各择‘主人’。这些人乱世不仅想活命,也想趁机割据一方,金国已经事实上失去了这两地的统治。”顿了顿,顾源向宁志常说道,“师弟,可知后来如何?”

    身为丞相,总管一切,顾源能得到的信息宁志明自然也不例外,见顾源问起,遂说道,“金国虽然失去了这两地的事实统治,但也不愿这两地落入他人手中,便做顺手‘人情’,选出九个势力最大的地方武装头目,全部封为‘公爵’,这九个人分别是:沧海公王福、河间公移剌众家奴,恒山公武仙,高阳公张甫,易水公靖安民,晋阳公郭文振,平阳公故天作,上党公张开,东营公燕宁。”

    “不错,甚至我当时那个什么破‘陕王’的称也是这么来的!”顾源背负双手,谈到“陕王”称时还不忘嘻笑一番宁志明的嘴角不由自主的抽动两下。

    没有理会宁志明那不自然的神色,顾源说道,“师弟认为这九人如何?”

    “当年蒙古大军压境,金国迁都汴京,北京被攻破之后,蒙古大将木华黎却没有像往日蒙古攻下的城池一般屠城,自此后,金国再无抵抗之心,金顺、成州、懿州、通州纷纷落于蒙古之手……”宁志明说着河北过往的战事,心中微动,已经明了顾源的意思。

    “不错,北京之战不过五年,当年他们既然能投降蒙古,如今又为何不能投降我们!金国指望这些人来抵抗蒙古,实在是大错特错了!”顾源笑说道。

    “太危险了!”宁志明的语气软化,明显已经不再反对顾源偷偷前往河北。

    “以我如今的武功,天下之大能困住我的地方有几个,但河北肯定是没有的!只是……”

    “只是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