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饶命。小人的主子,乃是李侧妃。”
——侧妃李氏乃是礼部九品主吏之女,天香殊色,一付柔情似水的好性子,伺候的魏王极是妥帖,颇得几分恩宠,她为人寡义贪财,十分眼红百岁春的红火,见阿顾失了太皇太后庇护,竟财迷心窍打起了百岁春的主意。却忘记了阿顾本身再羸弱,却还有一个身为大长公主的母亲和玉真公主这位姨母。玉真大长公主不同于丹阳公主的和善绵软,是个性子明烈的,当年驸马聂风宠妾凌公主之上,公主便破夫家门而出,名镇天下。这位大长公主性喜诗书舞乐,在长安城中交游广阔,极盛之时有当年太平公主姬寰的的三分风采。主闻言发出一声嗤笑,“我还当时谁呢?原来不过是个庶孽小妾而已!”神态蔑视至极。
朱朗等人闻声不敢答话,将头埋在地上不敢抬起来。
玉真公主顿了一会儿,“既是魏王府的人,我便给四皇嫂一个面子,饶了你们一干小命。”朱朗等人闻言面上露出狂喜之色,耳听的玉真公主忽的声音转厉吩咐,“来人,将这些贱奴杖责三十,扔回魏王府去交到四皇嫂手中,将今日之事转告,让四皇嫂给皇姐和阿顾一个交待!”
七宝车旁侍卫恭敬应了,自按玉真公主吩咐行事。转瞬间,便听得百岁春前一阵噼里啪啦的杖责声,四周百姓纷纷走避,朱朗等人尖叫极其凄惨。凤仙源一脸素颜上前向玉真公主拜谢,“民女多谢玉真公主援手相助。”眼圈儿一红,眼泪险些滴下来,凄然道,“若非大长公主今日施救,阿凤今儿怕就下场堪忧了!”
玉真公主闻言抬头注视了凤仙源一番,“你倒是个知机的。”顿了顿,道,“百岁春是阿顾的产业,我视阿顾如亲女,百岁春若有任何烦难事情,皆可前往玉真公主府向我求助!”
凤仙源眼圈儿又深了一番,福拜下去,诚心诚意感激道,“多谢大长公主!”
暮色浅浅轻纱初初遮上长安天空,魏王姬坤从宗正寺归回王府,面上微带疲惫之色,沈王妃迎着姬坤如正院起居室,侍奉了一盏热茶,“……夫君在宗正寺劳累了一天,按说妾身不该拿着府中琐事烦扰您的reads;。只是今儿这事有些要紧,妾身拿捏不定,只得说于大王请您做主。”
姬坤面上闪过一丝讶色,“哦?”沈氏素性贤良,他虽这些偏宠年少丽色,但对发妻王妃依旧十分尊重,听着沈王妃肃然语气,不由态度慎重起来,“怎么了?”
“今儿玉真妹妹遣人将朱朗一干子人丢回府中,一干子人都受杖血淋淋的,瞧着极是凄惨。妾身一头雾水,使人问了,原来竟是李侧妃眼红宜春县主名下的那间百岁春,竟是指派了人上百岁春讹诈,要将这件衣肆收入囊中。恰逢玉真妹妹经过,为宜春县主出头处置了他们。妾身闻了消息大怒,将李氏中,只是李氏毕竟是上了宗牒的侧妃,又素有些骄纵,妾身不好妄自处置,只好请大王回来亲自发落。”
姬坤闻言面上露出震怒神色,“竟有此事?”
“妾身不敢欺瞒大王。”沈王妃道,“妾身已经私下提前查证了一番,此事十之*是真的。”
姬坤心中浮起重重烦躁之感,宜春县主阿顾是在宫中抚养过一阵子的,一手手书还是圣人亲自□□的,圣人心爱这个身世孤苦堪怜的表妹,特意赐下丰厚食邑与宜春的美号;她的母亲丹阳公主更是圣人姬泽的嫡亲姑母,且旁人多半不知,自己这个当宗正卿的却是知道的,丹阳公主当年对圣人有过一段庇护之恩,圣人感念这段恩德,对这位姑母极是敬重。李氏这番作死,可是为自己惹下了一个□□烦,心中钝怒,不由迁怒沈王妃,“李氏没有脑子,你却是做王妃的,统管整个王府后宅,怎么不好生管束于她,竟让她犯下这等大错?”
沈王妃闻言眼睛一红,忍了片刻终发言道,“大王这话可冤枉妾身了!妾身平日里也想管教李氏,只是李妹妹素日里仗着您的宠爱根本不给我这个王妃的面子。我这个王妃威严无力,如何管束的动她?”
姬坤闻言微微尴尬,李氏貌美无双,又惯爱小性服帖,自己平日里宠爱的多了些,偶尔便不免偏颇了一些,李氏在府中仗着自己的宠爱确实气焰嚣张。如此一想,自己倒真是苛责妻子了!放柔了声音陪哄道,“阿馨,是我说错话了,你别跟我计较!”
沈王妃低头不语,胸口微微起伏,显见得心襟动荡,过了片刻方道,“妾身能为你做一点事情,是妾身的福气。只李氏这一回确实做的过火了!妾身知道了此事,当真是羞愧的没脸见人!说来阿顾是咱们嫡亲的外甥女,她自幼孤苦,只有这么一家衣坊,是要以后当嫁妆的。咱们当舅舅、舅娘的,不说没有帮衬帮衬,还巧取豪夺外甥女的嫁妆。这名声实在难听!玉真妹妹更是个性烈眼睛不揉沙子的。这事情若是不处理好了。怕是会失了大王名声,更是得罪了六皇妹和十三皇妹啊!”
姬坤闻言冷哼了一声,“这事交给我就是,你在这儿候着!”
沈王妃柔声应了,暮色愈发深重,夜风轻轻吹拂帘幕,室中烛火微歆,沈王妃抬头目送魏王匆匆离开而去,唇角微微翘了翘。
第169章 二三:路遥日月促(之炎凉)()
初夏的阳光微微暖煦,南海池波光粼粼,王合雍伴着胞兄王颐走在太极宫长廊上,微笑道,“兄长其实不必为我挂心,我在宫中当真过的极好。”
她手中掌着一柄红宝扇,扇面红宝蹙成大红牡丹花开之状,华丽无匹,握着扇柄的手却比扇上红宝还要丰硕动人,风采端庄reads;。王颐却是不肯信,摇头道,“若你当真快乐,为何面上笑意越来越淡,神情也越来越疲惫?”
王合雍闻言身子微微僵了僵,面上泛着浅浅的微笑,完美无懈可击,随即唇角嫣然绽开,“阿兄这话总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回才好。其实圣人待我极好,是我自己要的太多了,一时竟有些自负,难免转不过弯来。”
长安天气晴好,天空湛蓝如同一块明净的宝石。一只蜈蚣风筝高高的挂在天上,微微徜徉,王合雍远远瞧见了,蹙起眉头问道,“是谁在这儿放风筝?”
小宫人行礼诚惶诚恐回答,“皇后回殿下的话,是薛修容。”
海池之畔,一名女子手中绾系着风筝轴,一身绛色的宫裳,华丽如同织云一般,满头乌凌凌的青丝挽在背后系成堕马髻,风流妩媚。细细的风筝线忽的断折,蜈蚣风筝一个倒栽葱坠了下来。薛采瞧着落在梧桐树间的风筝,微微蹙眉,吩咐道,“寻个人帮我将风筝给取回来!”
淑景殿圣眷深厚,宫人不敢违逆,屈膝应是,急急去了。
春风吹过薛采的发髻,薛采回头,瞧见了王合雍兄妹二人,微微一笑,“哟,原来是皇后殿下!”朝着王合雍道了一个福礼,姿态懒懒的,略一屈膝便起身来。
“薛修容。”王合雍淡淡道。
“听说皇后殿下今日接见娘家族人,”薛采凝了王颐一眼,盈盈赞道,“想来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王右丞了,果然人品殊胜,百年门楣,确实底蕴非凡。”
王合雍不欲与薛采勾扯,垂头淡淡一笑,“本宫和兄长这便自回延嘉殿,你继续在这儿放风筝吧!”
“还是不了!”薛采伸手挽了绾发鬓,“圣人这些日子忙于朝事,身子有些上火,臣妾在殿中熬了百合莲子羹,算着时间要熬好了,趁热送去甘露殿。这也该回去了!”面上盈盈灿烂至极,朝着王合雍再行了一礼,“臣妾告退。”
王颐不便直视后宫妃嫔,因此避在一边垂目等候,此时听着薛采嚣张的气势,气的微微发抖,“你就过着这样的日子,还能算好?”瞧着妹妹端庄秀丽的容颜,心中生出心疼之意,自家妹妹在家中自幼读诗书,心胸阔大几不输于男儿,如今却不得不陷入这等后宫妃嫔倾轧的日子中。如一只雄鹰困于笼子之中,纵然鸟笼打造的再精致,也不过是个囚牢。“这当真是你想要的日子么?”
“阿兄不必为我担心,妹妹心中自是有一杆秤。”王合雍唇边泛着一丝笑意,能够嫁给圣人做他的皇后,是阿鸾的福气。薛修容不过是个特例。”
“她是太原薛氏之女,这个出身注定她永远登不上后宫的顶端;可又比旁人尊贵,也不能受慢待。这等状况她自己心里也清楚,怕也是不好受,常日里便是略狂悖些。我能理会的下。”眸子中闪过一丝悲凉之色,太极宫深大,自己既独占不了所有恩宠,这宫中便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与其是旁人,她倒宁愿容忍薛采。
毕竟,薛采心底还守着一丝清明,不会当真做了什么蠢事去!
王颐闻言盯着王合雍片刻,口气含一丝悲凉之意,“夫妻不应当是这样的,‘妻者,与夫齐也’。一杯子中能结结发夫妻之缘,是天大的福气,当守望互助,互为背心。似阿鸾你这般委屈自己成全于他,实不是正常的为妻之道reads;!”
“阿兄的话自是道理。”王合雍目光静静凝视,“可我与旁人不同,阿鸾是大周皇后,除了是圣人的妻子外,首先是他的臣子,”五月初夏南风绵长,杨柳枝头柳絮飘舞,落入池水之中,随着泛泛水波缓缓流去。“再作为“君”“夫”,圣人做的实也不差。虽有一个薛采,我也受得!”她握着红宝牡丹扇,忽的故作欢快,偏头俏皮笑道,“阿兄心中信奉这般守条,我日后的嫂子,定是十分享福的。我可真是羡慕呢!”
王颐回过神来,不意妹妹竟调笑到自己头上,笑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中宫监刘树和走到玛瑙帘外,见着皇后兄妹正在说话,忙要退出去。王合雍瞧见了,忙唤道,“刘阿监请留步,你这会儿过来可是有事么?”
刘树和顿了片刻,方打起帘子进殿,对着主座王合雍行礼,“参见皇后殿下。”又向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