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进宫的路,你们要去哪里?停车!停车!”晁错掀开车帘,发现并不是进宫的路,急忙大呼道。
但是为时已晚,此时无论是车夫还是身边的护卫,都已经换了一遍,根本就没有人听从晁错的命令。
马车继续朝着东市弃市飞奔而去。
汉朝的马车是从后面上车的,所以,即便晁错在马车内连连命令停车,但却始终无法干涉到车夫的驾车。
很快,马车便停了下来,晁错也被跟随在马车旁边的护卫从车上给拉了下来,而这时晁错才发现自己身边的人竟然被换了一遍。
“你们是谁?”晁错连连问道,但却无人回答他的话。
东市,弃市。即闹市,热闹的街道,多于人口众多,商业繁华的十字街口。
“晁错肆意挑起战乱,民不聊生……罪当腰斩,即刻行刑!”晁错被人从马车上拉下来以后。中尉立即从身上掏出一份圣旨,当众宣读。
而后,身边的侍卫将晁错的四肢用绳子绑住,使其无法动弹。
中尉拿着圣旨走到晁错身前,让其看清楚圣旨上的内容。而后,晁错直接被腰斩。
腰斩,即将人放于闸刀之下,腰部位置对准闸刀口,闸刀高高在上。众人一起放绳,闸刀重重落下,将人拦腰截成两段。
被腰斩之人,短时间内并不会死亡,而是会伴随着巨大的痛苦,直至失血过多而亡。所以,腰斩是极为痛苦的一种刑罚。
看到这一幕之后,武城郡无奈的摇了摇头。
关于这段历史。他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晁错死的时候是穿着朝服的。这一段历史在汉史研究当中,也是比较悲惨的一段。
随着晁错被杀,七国之乱理应到一段落了。
可事实并没有按照预想中的剧情发展,七国并没有停止战争,反而越打越烈,此时。汉景帝也意识到了错杀了晁错,但后悔已晚。
最终,汉景帝不得不怒斥袁盎,然后下令周亚夫出兵剿灭吴王。
第六集电视剧很快的也结束了,而原本抱着挑错心态来观看的武城郡。突然间发现自己好像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并没有找到什么重大的漏洞。
像什么道具服装之类的问题,武城郡压根就没有去找。即便找了,他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
毕竟现在所流传下来的汉代服饰,大多都是壁画之类的,谁也不敢肯定,汉代的服饰到底是怎么样的。而那些出土的汉代服饰,最多也就能够证明他们的衣服是采用的什么材质。
与此同时,与武城郡有同样想法的史学家还有不少。
他们无一不是抱着挑错的态度在观看的这部电视剧,但是同样的,除了在道具方面能够找到一些问题以外,剧情方面根本就找不出什么大的问题。
而他们这些史学家,如果拿着道具问题去找人家麻烦的话,那么也太掉身份了。
在网络上,同样的也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轰动。
虽然现在还没有演到他们最喜欢看的战争场面,但是就目前所看到的前六集电视剧,已经让他们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
至少,让所有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了历史上有晁错这个人,有晁错这个大忠臣被错杀的这件事情发生,知道了晁错的削藩策这一主张,知道了汉景帝因为错杀了晁错而感到后悔。
同时,也让人不由的唏嘘感叹,在古代,无论是普通平民,还是位极人臣,生与死,都是由皇帝的一句话来决定的。
而古代的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他们也有很多顾虑的地方,他们也需要去衡量一件事情的利与弊。
原本那些急于看到大场面的普通观众,此刻也开始逐渐的冷静了下来,开始重新审视了这一段历史。
央视大楼,一套的技术统计区内。
此刻所有人的脸上,均是一副满意的笑容。没有其他电视台那样兴奋的场面,没有高声的呼喊,也没有冲动的拥抱,似乎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应得的。
作为全力引进汉武大帝的一套负责人,欧阳此刻也重重的松了口气,三千多万的投资,可不是开玩笑的。
即便央视财大气粗,即便投资失败也不会影响什么。但是没有人想要失败,在这种环境里,一次的失败,就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未来。
破六的收视率,在央视一套,那也是很难见到的场面。
无疑,现在的成绩已经证明了一切,他们的投资是值得的。
而且根据他们的经验,如果这一收视率能够稳定下来的话,那么在几天以后,收视率还会继续的稳中增长。
收视率的增长,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即便只是保持着这个收视率,等到播放完的时候,他们的净利润也能够达到五千万左右。
这个收入对于央视来说,不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毕竟不算是最佳的黄金时段,不像新闻节目那样全国转播。
已经尝到甜头的欧阳,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显然,这种好事他是不可能经常遇见的。
如果他是其他频道的负责人,那还好说。
可他所在的这个频道,注定了他无法经常与王洛进行合作。
除非王洛能够继续拍摄这种正史类型的片子,或者是具有政治意义的片子。
就像前年最火的士兵突击,也没有能够在央视一套进行播放。而是在电视剧频道进行的第二轮轮播。
而这一次的合作,也完全可以说就是一次意外的巧合。国家最近很重视华夏古历史的传播,而王洛恰巧拍摄了这部电视剧。
央视那边在咨询了相关的专家之后,发现剧本剧情大多属实,而汉武帝时期又是华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可忽视的时代,所以央视这才决定引进的这部片子。
央视并不像其他的电视台那样,自主性比较高。他们所有的节目,都必须要跟上面的意思重合,这其中也包括了电视剧。
在晚八点的电视剧时间,央视这边也是不停的在国内挑选着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片子进行播放。
如果没有新片子的话,那么就会将老片子拿出来继续播放,至于肥皂剧什么的,压根就不要去想,那个是进不了央视的大门的,即便电视剧频道,那种类型的剧也进不去。
“主任,有不少的观众打来电话,希望我们能够对汉武大帝安排重播的时间。”央视一名值班领导说道。
“哦?有多少人?”欧阳愣了下,问道。
重播,在央视是很少发生的,而且观众们也很少打电话来要求重播某档节目的,而下面的人来汇报说有观众打来电话要求安排重播时间,这意味着打电话的人并不在少数,否则下面的人是不会来跟自己汇报的。
“目前为止大约有百十个电话,我们的邮箱里已经有数千封这类的邮件了。”小领导说道。
“先统计一下具体的数据,明天上班给我。”欧阳想了下,回复到。(。)
355:谈心()
随着《汉武大帝》的热播,国内也再一次的掀起了一股全新的潮流,而最高兴的当属那些历史学家。
因为他们惊奇的发现,原来一部好的电视作品,是可以将华夏古代的文明传播给百姓的。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历史专家们担心,王洛会是打着历史的名号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在电视剧里面乱搞。
但是当他们看完了前面的十多集以后,这种担心便彻底的消失了。
虽然电视里面的剧情,有一部分还有待商榷,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在这部电视剧里,目前所出现的剧情,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有据可查的。
而且还都是能够在史记,或者汉书中查到的。其余的大约有百分之十左右是出现在不同的野史当中的。
野史虽然不具备历史的传承资格,但是却有一定的参考性。有些时候,他们这些历史学家也需要去翻一番这些野史的。
于是乎,在汉武大帝热播的时候,历史学家圈子里也热闹了起来。
这些人辛辛苦苦的研究历史资料是为了什么?除了自己本身的爱好以外,更多的还是想挖掘华夏的历史,将这些历史传播天下,同时,也让自己能够名留青史。
可是搞文艺研究的人,注定是不可能像那些政客那样名留青史的,也不可能像那些娱乐明星那样,有着可怕的出镜率。
出名,谁不想?全国历史学家没有十万也有个七八万。能够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个。
在正门正路无望之后。这些历史学家们也开始想起了其他的方法。
比如。汉武大帝就给他们起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部某个省份,作为古代首都最多的城市,这里自然有着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这里,不仅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历史学家前来研究学习。
在一座酒店内,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一名将近六十的花甲老人,两人坐在酒店的咖啡厅内。静静的看着窗外。
“薄老,我们研究这些古代历史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只是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放在图书馆里,让那些有兴趣的人去看上一眼吗?”中年男子有些不甘心道。
“历史本来就是枯燥无聊的,只有能够沉得下心的人,才能够在这一行走的更远。你从事这一行的时间也不短了,难道还用我来教你?”薄老轻轻的喝了口茶,语气平淡道。
“我选择这一行,是因为我真正的喜欢这一行。而我们这一行里面,没有人不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喜欢这一行。而那些枯燥无聊的文字,只会让更多的人远离这一行。
汉武大帝给了我们这一行一个启示。同样的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让更多的人去接受,难道不好吗?”中年男子继续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