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佳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意佳婿-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之一句话,考举人竞争太大了,说是千里挑一也不为过,刘青并不敢说她哥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但是她哥哥还年轻,尽管这次落榜,以后还有很多机会,他就是考到三十岁还没成为举人,也没关系,完全可以继续考下去。

    这个时候,家里的人心态就很重要了,说得严重点,她们的态度也有可能影响到她哥的心态。

    刘青现在见她娘心态不错,这才放心了,料想她娘到底比她年长,这些道理她应该清楚。

    她哥嘴上不说,心里最在乎的也就是她们母女,只要她们不给他压力,信任他鼓励他,他应该就能保持平常心。

    刘青答应了她娘,第二天找师傅打听情况,不过运气不好,她并没有找到她哥不在的时间,单独问师傅。

    刚好她师傅去书院,她哥和曹声扬还在书房,刘青在院子里碰到从外边回来的江景行,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了,“江大哥记得帮我问问师傅,我娘在家都快坐不住了。”

    江景行笑道:“你就不关心香水的事?”

    “有江大哥张罗,香水没什么不放心的,倒是哥哥这么久还没有消息,委实叫人担心。”刘青的言外之意是,现在什么事都比不上她哥乡试的结果重要。

    只是她说的比较委婉,又顺便奉承了江景行,江景行听了也舒坦,便没有计较,点头道:“晚上我问问三叔,不过刘伯母也不必担心,省府到江州距离远,官差就那么多,却有那么多人家要走,都是不同县不同村,路上耽搁几日也正常。”

    刘青并没有被安慰到,她反驳道:“可之前府试院试,也不见他们耽搁?”

    “那时延宁是案首,自然第一个通报。”

    刘青这才恍然大悟,“多谢江大哥指点,我回去就告诉娘,让她放宽心。”这个说法至少能安抚她娘几日了,再过几天没消息,应该也不必指望了。

    “我晚会儿也和三叔提一提,看能不能派人去打听一下。”

    刘青并没有客气,小秘密的道:“那就多谢江大哥了。”

    江景行拍了拍她的头:“不必客气,你去后边找曼桢吧,她现在一会儿不见你就要找。”

    刘青完成了她娘交代的任务,也放心的钻到后院忙自己的事了。

    不过,江景行还没来得及找江远辰,报喜的官差已经来了,依然是骑着骏马,敲锣打鼓。当然了,给举人报喜的阵仗,要比给秀才报喜的阵仗大多了,骏马上还绑着大红花,好像娶媳妇似的!

    这一回刘青就在县城,也感受到了满城皆知的热闹。

    官差一进江州的地界,就敲锣打鼓的问江州松林镇落水村的刘举人在城内还是在老家。他们之前去过落水村,老家的地址便不必再问人。

    听到江州又出了个举人,城口等着进出城的百姓都沸腾了,虽然举人老爷和他们没有关系,但有同乡之谊,这位举人老爷再争气点,指不定就成了青天大老爷,他们江州人士也跟着长脸不是?

    守城的士兵虽然对江州有头脸的人物都熟悉,但是听见刘举人的名号,也愣了一下,一时没想起来是哪家,官差也见惯了,慢悠悠的道:“就是先前的小三元,未及弱冠的刘延宁刘秀才,他这次非但中举,还是解元,连钦差大人都夸的少年英才。江州城还真是人才辈出,指不定咱们府里要出个真正的三元了!”

    官差一边恭维着江州城,脸上尤带着自豪的表情,刘解元这等人才,小小的江州困不住,就是整个洪州府也困不住。未及弱冠的解元,百年来洪州府也才出这一个,等刘解元走出省府,再报名号,就不是江州,而是洪州府了。

    是以,刘解元也是他们整个洪州府的希望和骄傲。

    官差的一段话说出来,百姓们更是哗然了,守城士兵里的将领听见消息,立刻派了士兵给官差们带路:“刘秀……不,刘解元并未回乡,他还在城内,也许这会儿还在江先生府中,两位大人先去刘家,我派人去江先生府上送个信。”

    刘延宁是江州的名人,虽然他回家后一直很低调,只两点一线,但他的动态也被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守城将领立刻派人去江家,与此同时,江州出了个年轻解元的消息,也迅速在城内扩散,刘延宁还没有到家,他们已经打听到刘家的地址,过去瞧热闹了。

    也有些是直接跟在报喜的官差后边过去的。

    报喜的官差既然知道刘解元可能不在家,为了避免扑个空,便预留了足够的时间,骑着骏马慢悠悠的晃进了城,身后跟着一长串百姓,而且队伍越来越长,他们也不着急,悠悠然打马走过长街,几乎在整个主城刷足了存在感,才终于到了刘延宁他们的院子。

    江府得到消息,虽然江远辰不在家,但也没有乱,管家井井有条的安排马车,送刘延宁兄妹先回家,江景行和曹声扬听见刘延宁成了解元,惊喜之余也难免想围观,便一起坐车走了,管家紧接着又派人去通知江远辰,心想爱徒成了解元,三爷应当也是惊喜的,叫他早点知道这个好消息也好。

    李氏那边同样,官差还没到,她已经知道儿子中举了,倒不是守城将领安排的人,而是消息通达的金氏出去转了一圈,得到这个消息,赶紧过来给李氏报信。

    “侄媳妇赶紧准备起来,官老爷就快到了,后边还跟着许多人瞧热闹呢!”

    猛然得到这个好消息,李氏也慌了手脚,一时愣道:“准备什么?”

    金氏被她问住了,她儿子连秀才都还没考上,自然不知道要如何准备,于是赶紧跳掉这个话题,“延宁还没回来吗?”

    李氏点头:“他们兄妹都在江先生那儿。”

    “这可不行,人家官老爷来报喜,延宁怎么能不在?刚好梅子她爹这会儿在家,我叫他跑一趟,去江先生那儿把延宁请回来。”金氏说着,转身就要回去找她丈夫。

    这个关键时刻,李氏也没有过多客气,感激的把金氏送到门口:“多亏了婶子惦记着,否则我一个人还不知道怎么办。”

    “这般大的喜事,你一时慌了神很正常。”金氏刚安慰了李氏一句,就听见不远处的动静,金氏脸色微变,“糟了,官老爷这么快到了?”

    李氏也跟着紧张了一下,不过等她看到驾车之人,就放松了,笑道:“驾车的是江先生府上的人,想来江先生也听到消息,送延宁回来了吧。”

    果然马车在院门口停下,车夫朝李氏抱手:“刘太太大喜。”

    刘延宁现在是举人,社会地位不一样了,刘大爷已经有资格称一句老太爷,李氏自然是太太了。

    不过李氏乍然听到别人这么称呼自己,也愣了一下,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车夫向李氏报喜的时候,车帘已经掀开,三个俊秀的少年陆续从车上下来,最后才是被亲哥牵着下车的刘青。

    站在旁边的金氏见到三个风姿各异的少年,眼神也被晃了一下,不过今天的主角是刘延宁,她这个年纪稳得住,立刻上前朝刘延宁笑道:“延宁啊,真是大喜,城里边都在说你中举了,还是解元呢!你娘惊喜的都不知道该做啥了,幸好江先生也知道了,送了你回来,不然等官老爷过来报喜,可要乱套。”

    刘延宁客气的向金氏道了谢,把众人迎进院子的时候,便朝金氏也拱了拱手:“金奶奶是延宁的长辈,平日对延宁照顾有加,希望金奶奶不要见外,随我们一道进屋吧。”

    金氏闻言眉开眼笑,她早早的来刘家,就是为的这句话,官老爷马上就来报喜了,纵然不是为她儿子,也不妨碍她替儿子沾沾喜气,指不定下回官老爷报喜的就是他们家呢!

    只可惜儿子还在书院,不能亲自过来。

    金氏高兴又带了些遗憾的跟着众人进了屋。

第一百二十八章 。() 
报喜的官差就两个,穿着百姓眼中气派的衣裳,各骑了一匹高大的骏马,也非常体面了,但是更让刘青他们回不过神的是官差身后的一大群百姓,几乎是蜂拥而至,险些把小小的院子都淹没了。

    这些人虽然和刘青他们素不相识,但是也不见外,一个个涌进来都笑盈盈的祝贺刘举人大喜,笑得真心实意的样子,刘青他们也很快去掉了拘谨,招呼众人。

    这么多人,自然不能全都迎进屋,只把官差和带路的士兵请进了屋子里面,刘延宁在院子里朝众人道了谢,才进屋作陪。

    官差吃过茶,得了李氏准备的辛苦费,又叮嘱了刘延宁几句,叫他记得赶紧收拾东西,明日去省府赴知府大人主持的鹿鸣宴,说完正事,官差身上还有任务,便也没有过多逗留,起身离开了。

    见着官差走了,看热闹的众人也满足了,抓了把新科举人家的瓜子儿,三三两两讨论着新举人年轻有为,一表人才,也各自回家了。

    金氏也有眼色,虽然还想多在刘家沾点喜气,但她家住得近,往后什么时候来都成,方才官老爷的话她也听着了,延宁还得收拾东西去拜见知府大人,那可是头等大事,她不便在这儿过多逗留,免得耽搁人家说正事。

    思及此,金氏也依依不舍的起身告辞了,只是借着恭喜刘延宁,抓着要送她出院子的刘延宁,好好的亲近了一回,金氏心满意足的回家等儿子了,心想一定要把这喜气传给儿子。

    见金氏走了,李氏才拉着刘延宁,有些担忧的问道:“那个官老爷说的鹿鸣宴,是何时举行?你叔他们不在,这会儿天色也晚了,送信叫他们赶车过来,少不得也要明儿中午才到城里,赶得上送你去省府吗?”

    刘延宁还没有作声,坐在旁边的江景行起身道:“伯母不必担心,我回去叫官家安排车,明日早些出发送延宁去省府,下午便能到,定不会耽搁延宁赴宴的。”

    李氏想到刚刚送他们过来的马车,江先生家的马养的好,赶路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