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孩子既然都清楚那么就直接开门见山的好,卢比斯基说道:“我这次来确实是希望得到你们公司的一笔赞助,为了克孜勒大学的发展,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天文台。”

    “啥?”

    “我是说,我们希望建设一个天文台,但资金实在有限。”

    卢比斯基解释了一番,原来是他觉得很多大学都有一些厉害的科研机构,甚至还有天文台。图瓦位处高原,这里长时间干冷少于,天空的水分较少并且空气澄澈,在山包顶端建立天文台定是极好的。

    他这么一说大明来了兴致,再说图瓦的文化教育如今也确实到了不得不好好发展的地步。

    葛道夫斯卡亚,这是秋明州战争期间遇到的葛道娃和她收留的那些孩子的大社区,现在基本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集体农庄。一些年轻的移民被分配到那里,分给他们一小块土地种土豆等,还有一个暂时的住所。

    这个大村的孩子非常多,同时根据公司的高层诸如杨桃的大力支持,大量的其他联邦主体被收留的孤儿,他们正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图瓦,这个数字到了1999年的四月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人,对于图瓦简直是一场婴儿潮。

    食物消耗并不到,这些孩子就是图瓦未来的生力军。大明很佩服妹妹的展望,孩子再等上十年就可以成为工作者,届时这里的经济会大爆发。

    但在经济爆发之前,这些孩子们必须被教育成高素质的工作者,教育确实要发展。

    克孜勒城区正在建设新的综合学园,葛道娃带来的孩子们已经完成入学,大孩子不想继续深造的直接成为学徒工。

    卢比斯基希望建设天文台的事大明同意了,反正就是买个高级天文望远镜什么的就差不多了。大明稍微思考下又有了新的想法,干脆克孜勒大学也扩建一下。

    这个决定卢比斯基当然是非常高兴的,现有的教学设施实在老旧不堪,再者大学生也就区区二百多人。

    “以后考上大学的人会越来越多,师资力量必须得到加强,科系也需要增加,再者我希望这里成为我公司培育人才的摇篮。”大明如是说道。

    作为校长当然学生越多越好,卢比斯基经常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联邦主体唯一的一所大学的校长,学生们区区二百多人简直是巨大的讽刺。现在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愿意投资,未来真是一片光明。

    时间最好不要浪费,大明在送走了卢比斯基后直接就找到了普加乔夫。这件事他不反对,只要不损害切身利益随着大明怎么搞。另一方面,关于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支持建设大学的事议会非常欢迎,并且表示政府也需要出一笔钱。

    所以启动资金很快到位,在卢比斯基与大明交流仅仅三天后,一批工程队就去勘测划拨的土地了。

    到了这时候大明又想起了天文台的事,卢比斯基已经在地图上把自己希望的位置划定,当看了地图后大明乐了,这个地方他去过——奥兰德涅夫城堡的遗迹

第三百八十八章 城堡选址() 
奥兰德涅夫城堡的遗址,大明当然还记得那里,甚至那个猎人为了躲避风雪而挖洞的避

    难所。

    匪徒袭击事件已经过去很久,这里早已恢复了平静。那一次正值冬季,如今图瓦的春季

    温度适宜,奥兰德涅夫城堡周围郁郁葱葱。

    克孜勒大学想建立一个天文台,那么在图瓦的油田区附近的山区确实是最合适的地点。几

    百年前的俄罗斯探险家选择那个山头作为营地是有道理的,海拔较高,山头没有灌木丛完全是

    一片草地,周围的山坡也有可以直接使用是石材。

    大明决定去亲自看一下,既然建设天文台已经成为定局,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再搞一些

    别的,比如让城堡的废墟恢复原状。建立一座城堡,模仿古代的样子,就像一些油画里比如德

    国的那些在森林中的城堡,想必建成之后一定有别样的感觉。

    “给你妹妹的礼物,就是建设一个城堡?”普加乔夫抽着雪茄微微一笑,他想了一下问道

    :“你是不是打算把新的城堡作为你以后的家?”

    这个大明到没有仔细想,复制城堡搞得如同封建领主那样?或许这样也行,城堡作为正式

    的住所。自己有钱有势力,手头上还豢养着一百多人的保安,所谓的“武装家丁”。

    以后大家要是都住进城堡也能省去很多事,更重要的中古时代的风情也别有一番风味。

    就这么决定了!这件事大明要求普加乔夫先不要告知妹妹,这个就算是一个给她的惊喜吧

    大明跟着几位建筑工程师和一批测绘人员坐上了开往油田的火车。

    这火车就是公司大力营建的,第一期工程早已全面竣工,火车一直修到了油田区,岔路口

    则向北通向哈卡斯共和国,但对方对修铁路的事并不是很热衷,所以暂且只能修到边境。

    火车还是采用蒸汽车头,之所以选择这个还是因为构造简单。大明对铁路的事略知一二,

    首先用电力机车当然更好维护,速度也非常快。只是图瓦这个糟糕的地方,秋季下冬雨后对于

    电力枢纽都是很大的灾难,到头来还是老旧的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更靠谱,并且在极寒的情况

    下烧煤的蒸汽机更有优势。

    所以火车的速度不是很快,最快达到60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前往油田区也要行进四个小

    时。

    火车是客货混装,一些乘客是往返于图瓦的一些城市,火车方便的他们的出行,当然还有

    货物的运输。建筑材料通过火车运往油田区,修建那里的工业厂房还有温泉设施。大明想着,

    以后要搞天文望远镜,大型设备想必也是用铁路运输。

    火车顺利的停靠在油田火车站,现在这里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座小镇。

    大明在随行人员陪同下下车,他看到了司机司炉一脸黑的在喝水。“呵呵,这蒸汽机真是

    落后。”

    这蒸汽机车当然落后,本来这个车头就是买的老家伙,安装了新的炉子后继续上路,原本

    的车头有着五角星和cccp大牌子。鬼知道这东西是不是还参加过二战。

    总之油田镇的大家都非常忙碌,现在很多勤劳的中国工人在这里上班。普加乔夫别西卡重

    工也有油井在这里,这是大明的公司当然雇员里有很多中国人这无可厚非。这里也修建了一些巨大的原油储备罐子,更多的则是通过输油管道运到克孜勒进行深加工。

    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当下,石油工人的工资依旧是高薪,就连国营公司的工人也是如此,

    这一些都拜石油深加工所赐。

    刘根申还在这里监督着石油开采,得知杨明志来了,他也赶紧赶来。

    “这里一切都很好,现在每个井每天的产量八百桶,这里的开采条件可以说并不好。”刘根申介绍道。

    “一吨油就是七桶,咱们这儿的原油发粘含硫量还多,加工起来也挺费力。”

    “但如果要提高产量只能继续钻探建立新的油井。”

    大明摇摇头。“刘叔,我绝对没有不满意。俄罗斯的石油都是这个样子,最好的轻质原油

    还是在中东在伊拉克呀。”

    伊拉克,大明说这个三个字的时候马上想起了妹妹。美国人真的事为了抢石油,才借助那

    场大灾难才发动的战争?谁知道呢?她还说是因为那个人要拒绝使用美元结算而被美国搞掉。

    但伊拉克过于遥远,那里有好油也不是自己未来发展之路,以后继续在秋明挖油就很好了

    ,再说这图瓦的地下说不定还有石油呢?

    在油田镇住了一晚后,大明和勘探队向奥兰德涅夫城堡遗址前进。

    上一次前往这里是为了救援被匪徒绑架的孩子,现在通向山丘已经修了路。大明费解的问

    道油田镇的公司员工这路的缘由,回答也挺有趣,因为山区有现成的石材。

    “有石材就好,省得再从克孜勒运材料。”一名勘探队员说道。

    道路连接到了一个采石场,这些老毛子为了获取建筑材料在炸山,一面山坡已经被掏空了

    。大明趴在车窗看着,这些石材一定成为了整个图瓦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材料。

    车子停在了山坡下,小溪和当初的避难所都在。大明斗着胆子拿着手电再次进入那个山洞

    ,这里有人居住过的痕迹,想必又有猎人利用这里过夜了。

    当大明出来的时候勘测呀已经架起了三脚架,他们拿着激光测距仪瞄准山顶上的废墟。

    “以后建立城堡,生活用水应该就得用这小溪了。”一名勘测者对大明道。

    “恐怕只能这样,用水泵泵出地下水运到山上好了。”

    大明蹲在溪水边,小手摸着这还是很冰凉的溪水。这些水来自远方帕米尔高原并最终流入

    叶尼塞河,冰山融水很澄澈可以直接饮用,这溪水也差不多如此。

    在溪水边一行人吃了些干粮,有几个人则是蹲在溪边看看这里的野生动物。

    溪流底部有一些淤泥水藻,其他的小鱼则没有。这河流是季节性的,到了冬季溪流结冰,

    以后的用水还得挖井。

    勘测员吃饱喝足后扛着工具上山后重新假设遗弃,大明则游走在废墟之中。野草已经长出

    来,那个俄文的石碑被野草包围。以后这些遗弃被推倒就在原址上建设新的。大明已经联想到

    那些油画,郁郁葱葱的森林中突兀着城堡,高大的塔路鸟瞰着森林,一股童话的意味应运而生

    。妹妹还是个孩子,这就是给她最好的礼物。

    勘测结束之后大家回到了油田镇,对于这些勘测员紧张的数据汇总已经开始。这些数据会

    报告给克孜勒大学方面,当然工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