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电报,大眼一观即知原委,这一天终于是到来了,心中喜忧参半!再看看身边的这个兴奋的已经坐不住的儿子,袁世凯心中长叹,这个时候,急什么急?革命党祸乱中原。难道真的便是好事么?大清国大厦将倾,他这个全国上下皆知的权臣。难道就能落得个好?
他是个旧社会中走出来的人,虽然对新式的社会并不排斥。但并不意味着就能接受革命党的那一派做法儿,整天暗杀啊,起义啊,闹内乱啊!除了破坏个顶个的顶用,若是真的将国家交到他们的手里,难道他们就能治理的好?不见得!
建立起一个社会秩序万分艰难,但是破坏却有可能只需要一瞬!
“爹!您看!接下来,军机处的那帮家伙们,会不会放下架子便要来请您出山?”
“哼!不见得!”袁世凯没有好气的回道。
旁边袁世凯的西席杨士琦在旁边察言观色。也赞同袁世凯的判断。
“难,难!眼下,还不是东主出山的时机啊!”
袁克定,得了这个喜报,本是满心的希望,能够借此时机重新回到北京城那权力中心的地方,谁知自己的判断两个人都不赞同,自是有些沮丧!
“为什么?眼下各地军兵,都是自成一系很难调动。又被革命党渗透的厉害!唯有靠得住的只有爹的北洋六镇,为什么朝廷不来请爹出山。难道就靠他们,就能指挥得动那群丘八?”
“放肆,你个混账!谁给你说的北洋六镇是老夫一个人的。那都是国家的,老夫不过是一手将他们训练出来罢了,以后这种胡言乱语休要让我听见。也不许到外面那里乱说,听见没有!”老袁终于受不了袁克定的胡话。大声的训斥了几句!然后转过头来,对着杨士奇致歉:
“哎!都是往日忙碌。膝下小儿缺乏管教,如今竟教成了这样的狂悖之徒,让先生笑话了!”
杨士琦在心底里暗自撇了撇嘴,但看着旁边的袁克定一脸的不乐意,帮忙打圆场的话还是要说:
“其实大公子刚才说的话,也不算全错。武昌事变,确实是将大清国的江山打了一个窟窿,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平息,未来江南革命党蜂拥而起,谁知道未来的大清国会变成个什么样,就凭军机处的那帮人,是万万整理不了这个局面的!最终还是要靠东翁!
“只是现在,恐怕火候还不行!军机处的那些人,对东主在朝野中的威望忌惮甚深,好不容易将东主困在这里,,如果不是涉及到社稷危亡的大事,东主很难有机会再度出山,毕竟,谁都知道,如果这次,东主要是再度出山重掌军权,那可就是,虎入深山,龙游大海啊!那声势,朝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抑制的住了!所以,眼前这区区一个武昌事变似乎还不能让他们放手。”
“嗯,不错!”袁世凯点头赞同,这大清朝的孤儿寡妇的,对他袁世凯的忌惮已经到骨子里了,从当年的朝鲜事件起,他袁世凯的日子就没有好过过,和小日本斗,和朝廷斗,和革命党斗,一路走过来何其艰难!
如果不是最终各方打点,小站练兵,练出了一只足以自保的北洋新军,他袁世凯恐怕早就被当年的那个狠婆娘给鸟尽弓藏了,哪里还能活到现在,尸骨恐怕都化成灰了。在外人眼里,他袁世凯是个权臣,但谁又知道,这一个个权臣的骂名可都是被这时局给逼出来的。
如今总算将这那些该死的老家伙们给熬死了,看见了一丝曙光,却又被军机处的一群小儿们千防万防,他如何能够甘心!心底里的野望,早已经如同野火,燃烧的整个人都坐不住了,表面上他看不惯儿子的嚣张跋扈,但是在心底里他又何尝不想念那种手掌大权,唯我独尊的日子呢?
定了定烦乱的心绪,袁世凯问杨士琦道:
“不知在先生看来,何时才是我袁某拨云见日的时候呢……”
“等,眼下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等!”杨士琦停下了手中的扇子,回道。
“我等的力量,在于朝廷所面对的均势,只有危险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是我们的机会!出手的时机太早,我恐怕局势还没恶劣到一定程度,各方面的心思不一,我们就很难借的上力!出手的时机太晚,就像我刚才所说的,若是让江南革命党蜂拥而起,大势败坏,就是东翁亲自下手,恐怕到时候也难挡大局!
所以,其实眼下破局的时机,不在于东翁,也不在于朝廷,这整个天下大局的锁匙,只在一个点上,那就是武昌!”(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南边
嬗变的三国卷 第二十一章 南边
所谓的天下大局,尽在武昌,此话绝对不是虚言。
武昌起义一声炮响,不知惊醒了中华之地多少的草莽英雄,从昔日甲午之耻之后,历经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义和团动乱,八国联军,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一股脑儿的发生在了如今的中华身上,整个国家民族历经劫难。
谁不想推翻当今这个已经烂透了的满清政权,谁不想重新建立一个真正强大的新中国,从1900年前,革命党分子层出不穷,屡禁不绝,整个中华上上下下,其实已经无人不革命,无人不力求改变!走到这一步,一切其实已经是水到渠成了,只缺武昌起义的这砸在全天下人民心中的最后一锤!
如今武昌起义成功,无疑是给所有的中华人民心中打了一针强心剂,仿佛让所有的人看到了希望,一霎时,万众敬仰,全民呼声!都集中在武汉,集中在复兴党的身上,一场新的革命的高潮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正在全国的范围内,在暗地里酝酿!。 。
……
江浙一带,是光复会的大本营,其在此的地方上经营甚深,蔡元培章太炎等人,本就是这个时代中华激进知识分子中的中流砥柱,威望素著。再加上如今,和李哲的复兴党合作达成之后,在工商界的势力与日俱增,财政上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次再做起事来已经是顺利之极!
复兴党在这里和他们联系的人也是一个李哲手中的能人,重要的后备人物,名叫司马懿。当然,在这个时空。在认识到了自己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之后,他不得不更名改姓。如今名叫马毅。
作为当初在李哲三国时空的大明帝国中被压制对象的名门世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司马懿可是经历了好一番辛苦,才从一群的旧官僚中脱颖而出,加入了远征军的大名单,从而成为眼下的复兴党zhōng yāng十二执事之一的马毅。
这一段过程,其中单单是加入远征军之后,经历了加入仪式,从而知道了曾经的历史之后的震撼,就让他好长时间难以应付过来!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视颇高。手腕也不缺乏,在历史上的评价竟然是这个样子。不得不说,相比较,曹操、诸葛亮,周瑜,郭嘉等原本三国时空的佼佼者们,在李哲的时空帝国中,他的日子算是过得比较辛苦的!
不过现在,他总算熬出了头!四十岁的年纪。还不算太晚!
看着对面的陶成章,光复会如今实际的掌舵人,司马懿习惯性的眯了眯眼,审视了一下对方的眼神变化。才开口道:
“陶先生,今日红光满面,不知今天。给我带回来什么好消息!”
陶成章面对着司马懿,其实也有些不舒服。这个复兴党的联络人,据说是十二执事之一的马毅。为人不知怎么的,总是能让人感觉到有些阴沉,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让你思考半天,总觉得其中有些莫名其妙的意味。说实话,他不喜欢他!
但是,这个马毅的能力却又不可否认,自从光复会和复兴党的合作以来,从南洋货轮公司的走私,又经过长江内航的航运运到江浙的物资大批量的运过来,一路上顺利之极,从未间断,让光复会的起事准备的异常的顺利,就是偶尔谈起来学问,蔡元培和章太炎等人也对之极为推崇,称之为古文和书法方面的大家。
陶成章和其一路这样合作下来,这心底里的一点小小的不适也就习惯了!他回答司马懿道:
“呵呵,我们的新军训练已经完成,在贵党的帮助下,我们已经有了一只数目达到三百人的精兵,到时候起义的时候,足以改变局势,这样的消息,不知在马先生的眼里,究竟算的是好消息不算!”
“呵呵!当然要算,可是我知道陶公要告诉我的必不仅仅是这样的好消息,是吗?”司马懿轻笑着,不知怎么的,总是让陶成章感觉有些阴沉。
陶成章大笑着,指着司马懿道:
“你啊你!马兄!怪不得王子全同为复兴党员,却不喜与你说话,为何总是要故作深沉,这般不智!你知道我有包袱要抖出来,就不能配合一下么?”
这话,让司马懿有些尴尬,忙起身道歉,
陶成章大笑着挥手过去,示意并不在意,然后继续说道:
“孙文来电联系我们了!这才是我的好消息,他想通过我和贵党联系,商谈如何互相起义呼应的事情他们同盟会已经在广州四川布置好了,接下来就准备起义,还愿意在上海和江浙配合我们。清廷的大军即将南下,不知贵党认为,我该如何答复他!”
听到这消息,司马懿立刻心神一凛,坐姿越发端正起来!
和同盟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处,一直是复兴党zhōng yāng一个极为重视的问题,事实上作为复兴党在国内革命领导权的主要对手,从刚开始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远征军参谋部对其的研究就没有间断过,其的资料包括从现代时空带来的和在此时空的不断的情报研究,一直是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科室处理!不可谓不重视。
但是真正对这个时代进行了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同盟会其实压根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行动力极差,内部山头林立,关系复杂,还在很多方面一直在接受着在后世臭名昭著的日本特务机关的指导!
而后世著名的国父孙文先生,在这个时代也并没有众人想象的那样德高望重,也不过是早期的几个著名的先行者之一罢了,在国内的影响力,甚至还不及黄兴宋教仁和赵声等人。对同盟会内部的掌控力,更是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