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唐-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韦后从中挑唆道:“皇上,您想想,你真以为太子这样做只是为了杀我等吗?他肯定是为了自己坐皇帝,到了那个时候,他可不会念及什么父子之情,皇上,到那个时候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李显看着李重俊问道:“太子,我问你一句话,你可要老实回答。”

李重俊说道:“父皇请说!”

李显问道:“你这次造反是不是为了代替朕,坐这大唐皇帝。”

李重俊气宇轩昂,一脸正气,郎声道:“父皇说的没错,大丈夫有什么说什么,没什么忌讳,父皇,您的确不适合治理国家,快下昭除去那两个妖女。”

李显一听,好家伙,你倒真是大丈夫,一言九鼎,好,我就成全你,怒道:“你等都给朕听着,你们本都是朕的臣子,这次谋反,朕知道你们均是受太子权威威胁,才不得已而为之,只要你们杀了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玮之、沙诧忠义等乱臣贼子,朕于以不究,反而还会加封众人,你们可要想好。”

其余兵士向四周看去,自己军中只有一百多人,而刘景仁却带着几千人围在外面,这肯定是个死。所以大多兵士都放下手中兵器,举起双手,准备投降。

李承况举起大刀就把为首一名兵士斩了,大声说道:“谁也不准背叛太子。”

刘景仁向城楼一看,韦后轻轻点了一下头,刘景仁说道:“给我杀。”

瞬时围在外面的兵士都朝李重俊等人涌了过去,李多祚抽出腰间宝刀,四路厮杀,大喊道:“保护太子出城。”

独孤玮之抓着李重俊说道:“太子,快走,再不走就走不了啦!”

李重俊说道:“大家好兄弟,要走一起走。”

沙诧忠义说道:“太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快走,我们给您顶着。”

李重俊一怒道:“少他吗给我废话,要走一起走。”

李重俊兵士一看对方人马太多,这样打下去,非死不可,与其这样以卵击石,不如早些投降,以求自保。过了一会儿,羽林军已把李重俊等人团团围在中间,李重俊等人身上均都挂彩,但是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真将军,一时之间,这几个小喽罗还要不他们的命。李多祚对旁边的李重俊说道:“太子,等一会儿,我们掩护你,由承况护送你出去。”

李重俊说道:“这怎么行,那你们怎么办?这不是等于送死吗?”

“我们死了不要紧,但你是太子,你不能死啊!再说,你留在这里,横竖也是个死,只要你出去,我就相信会有报仇的一天。”李多祚说完,纵身跃起,大声喊道:“承况,带太子走。”

李承况抽身跑到李重俊身前,抱着李重俊就向外走。李多祚、沙诧忠义和独孤玮之左右开工,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三人肩并肩,好兄弟,手握宝刀,怒喊沙场。

李承况见李重俊死活不肯离开,用刀把在他脑后一磕,李重俊身子一软,直跌李承况怀中。李重俊隐约能听见李多祚等人的喊杀之上,还能从眼缝之间,看到羽林军一刀又一刀的砍在李多祚、沙诧忠义和独孤玮之身上,只要有兵士向李重俊追来,三人就会抽身来挡。

这时,有五柄大刀同时插在李多祚肚上,李重俊想站起来,但身体不听使唤,手掌都恨的捏出了血。李多祚大喊一声,身子继续向前冲去,兵士看羽林军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奇。com书'心中虽然佩服,但也不得不抽出大刀,瞬时,李多祚鲜血喷了众兵士一脸。

李承况听着沙诧忠义和独孤玮之的惨叫声,一边背着李重俊向前跑去,一边斩杀围上来的少许羽林军。过了一会儿,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小,渐渐已经消失了。李承况终于连滚带爬的挨到了承天门,看到守在这里的李千里,说道:“千里,太子就交给你了,快带太子走。”

说完,李承况就向追来的羽林军砍去,李千里不及多想,急忙背起李重俊就向朱雀门跑去,身后还有几十个自己的兵士。李千里远远听见李承况一声惨叫,他知道,现在他的兄弟全都倒在了血泊中。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卷 雏龙舞唐阁 第50章 【乐蕃游,罗帐惜水】

王子书等人是在六月中旬到达吐蕃,算起来也有一个月了。今天两人打算出宫逛逛,王子书知道卧堂湖旁有个大昭寺,最为出名,所以就和江采萍向大昭寺走去。

王子书和江采萍都是唐朝人打扮,走在大街之上,自然会引起吐蕃人民注意。吐蕃人知道他们是送亲使者,所以以礼相加。要到大昭寺必经过八廊街,八廊街是大昭寺的转经道,也被吐蕃人民称为“圣路”,抱寺而建。街道两旁多以外来商人住宅为主,所以八廊街也就是一条商业街。

江采萍看着外国人象是有点害怕,指着一个印度人,说道:“子书,你看那个人,怎么脸上全是黑的,而且说的话很奇怪,有几句我能听懂,但是有些我就不懂了。”

江采萍因在醉云阁呆过好长时间,所以思想也比较开放和独立,和张姝完全不同,平时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姐姐架势,这时,王子书看江采萍努着小嘴,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不禁笑道:“哈哈……采萍姐姐,那应该是印度人,所以就长的黑,你不用害怕,他们不会伤害你的。他们和我大唐来往甚密,自然会几句汉语。”

江采萍点了点头笑道:“这世界可真奇怪,还有人一出生就是黑色的,呵呵……”

“采萍姐姐,我带你过去看看他卖些什么,肯定你在唐朝街市没有见过。”王子书拉起江采萍向那个印度人走去。

印度人十分好客,两人一走过来,就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笑道:“两位要些什么?”

现在商人多以地摊为主,上面铺个地毯,把所有东西摆放上去,这就算是一个店铺了。江采萍还真没见过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地毯上面多以吐蕃物品为主,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

江采萍左挑右选,拿起一个经幡旗,笑道:“呵呵……子书,你快看这个小旗子,上面文字很奇怪,还有一个菩萨,你不是说你晚上一个人睡害怕吗?把它挂在墙上,有菩萨保护你,你就用不着再害怕那些鬼神了。”

江采萍说完之后,有些后悔,两人虽都少年,但她毕竟是个女孩儿,自然有些羞愧,脸颊不由出现了一朵红云。王子书知道江采萍心中所想,那晚过后,第二天醒来,就闻到一股幽香,转身一看,才知江采萍搂着王子书睡了一晚,可也算王子书来到唐朝第一次和女孩睡觉。虽有邪意,但看着江采萍安静的脸庞,王子书觉得这样才是最幸福的。

江采萍拿着那个经幡爱不释手,王子书笑道:“采萍姐姐,就买它吧!”

印度人看两人只买了自己一件商品,好像有点失望,又对王子书说道:“今天我有一个新货,现在正流行,两位可要看看?”

王子书一听,说道:“好啊!什么东西?”

印度人很得以的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布袋,递给王子书。王子书闻到一股很熟悉的味道,打开布袋一看,才知是自己的茶叶。江采萍也凑了过来,知道底细,笑道:“子书,看来你这茶叶在吐蕃销路很好。”

王子书笑道:“那是当然!”遂就买下了这袋茶叶,便和江采萍并肩向大昭寺而行。

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廊”,也就是八廊街。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

寺内香火鼎盛,人山人海。比起唐朝,吐蕃崇佛更胜。王子书和江采萍刚进正殿,就看见一尊金身佛象,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少年。

江采萍皱着蛾眉说道:“子书,吐蕃国供奉的佛像怎么和我们唐朝不一样啊!”笑着又说:“看他年龄和你差不多,回去之后,也让皇上给你打上一尊,供奉在你家。”

王子书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刚说完,就见一个老和尚走了过来,佛袍并不是黄色,而是赭石色,用大环玉相系,慈面善目,长眉移耳,合十手掌,笑道:“阿弥托佛,想必两位就是随金城公主而来的大唐小使臣吧!”

王子书扭头一看,行礼道:“大师您好,大师认识我们?”

老和尚说道:“适才老衲正在两位小施主身侧,所言都已听在耳内。”

江采萍看来了一个行家,好奇心起,笑问道:“大师,请问这里为什么要供奉一个少年?”

“呵呵……这并不是普通少年,这是明久多吉佛祖的八岁童身,是松赞干布赞普迎娶尺渡公主时,从尼波尔带来的。”老和尚解释道。

“明久多吉是哪个佛祖?”江采萍疑道。

王子书说道:“明久多吉也就是我们汉语中的释迦牟尼,这是藏文说法。”

老和尚白眉一挑,笑道:“想不到小施主小小年纪不仅能成为大唐使节,对佛法还有研究,老衲佩服。”老和尚欠身说道。

“大师言重了。”王子书回礼道:“这些都是家师所授,佛法博大精深,子书只略知一二,说不上研究。”

老和尚心想:传言果然非虚,此少年言行举止得体大方,的确有过人之才。问道:“不知小施主师承何处?”

王子书说道:“家师是义净大师。”

老和尚一惊,说道:“义净大师是小施主的师父?果然是名师高徒啊!”

王子书万万没有想到义净名号如此响亮,就是吐蕃高僧都知晓,说道:“大师认识家师?”

老和尚好像想起了老朋友,笑道:“呵呵……老衲在印度求经之时,有幸和义净大师有过一面之缘!”

王子书恭身道:“还不知大师法号!”

“老衲明海。”

王子书和江采萍一一行礼,明海看着王子书说道:“义净大师收了一个好徒弟啊!”

“大师过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