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生了分裂。太祖带了五千队伍,而另一首脑带走了另一半,结果却被旧王朝的军队消灭在大渡口,那支部队的十个首脑的头颅被悬挂在城楼前达半年之久。”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完全掩饰了当年战斗的惨烈。他接着说道,“太祖的军队也被敌人在一处绝壁团团包围,后来还是多亏了一个神秘人物,他们才能脱险,重建根据地。”说到这儿,他好象在回忆,又停了下来。
倪明虽然对五代十国的历史不是很感兴趣,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他们是如何脱险的?不会是敌人全都睡着了吗?”
天机道人拍了拍他的脑袋说道,“哪会有那样的事情,敌人是瞪大了眼睛想吃他们呢,不过,也是天助太祖,那天晚上,果然起了大雾,他们就利用这样有利的天气安全逃离。”
倪明还是忍不住说道,“就是天气啊,原来也很简单啊,哪有什么神秘?”对于偷窃机密他是内行,对于行军打仗他就一无所知了。
天机道人斥道,“你知道那神秘人是谁吗?就是我们的祖师爷,本朝能够有今天,祖师爷功不可没!他当时就算准了天会大雾,又要求大家白天把山间的野藤扯来结成藤绳,趁着夜晚大雾的时候,一个个吊下谷底,然后才保住了大伙的性命。”说到这儿,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敬佩。接着他又说道,“后来,在祖师爷的提倡下,太祖大力提拔人才,放手让他们去干;起义队伍才又一天天壮大。两年后,太祖带着十八路诸侯军团团包围周王朝京都,迫使周王朝无条件退位,刀不血刃地占领了旧京,使人们免受战乱之苦,这也是祖师爷提的建议,后来太祖又收复了割据的局面,让唐后的混乱局面得到结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倪明听天机道人这么说,于是问道,“照师父这么说,我们祖师爷对本朝做了很大的贡献,那应该会被封王封侯才对啊!”
天机道人摇了摇头说道,“祖师爷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人,从来没有为自己打算过。所以在他生前从未得过任何赏赐,他总是把赏赐让他别人,这也赢得了其他开国元勋对他一致信任。”
倪明点了点头,心中暗想,这个世道真是太缺少这样的人才,不为名,不为己;跟汉代的张良有得一拼。他叹道,“没想到祖师爷这么伟大!”聊到这儿的时候,他还是不清楚天机道人到底想要告诉自己什么,不过他也没有追问,他知道师父在最后关头一定会告诉自己。他哪里知道,天机道人此时正在给他的大脑树立一个崇拜偶像,否则以他小偷见利忘义的思想又如何承担得起重任?
天机道人叹了一口气说道,“新国家建立起来了,却又出了新问题,太祖以前为了激励功臣打仗立功,册封了很多王、很多侯。结果敌人消失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谁也不服谁,就是太祖的帐也不买。弄得太祖也头疼的很,因为他们都是统兵一方的统帅,实权在握,随着可以带领本部人马进行大规模叛乱。当时太祖亲自掌握的军队不足两万。还是依靠祖师爷的计策,才让太祖解除了心头大患。”
倪明见天机道人挺会卖关子,也不能不附和,“那祖师爷又是如何让太祖解除大患的呢?”
天机道人好象亲眼看到一样,“当时祖师爷对太祖说道,‘圣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人大肆屠杀功臣,结果引起了内乱,比方说汉朝、晋朝、唐朝;所以我朝绝对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当时太祖就问,‘那依卿言,该当如何?’祖师爷说道,‘其实只要几杯小酒就行了!’太祖迷惑地问道,‘我经常请他们喝酒,吃肉,可他们还是争吵不休,弄得我头大了,你还说喝酒能解决问题?’祖师爷回道,‘喝酒不能光喝酒,还要谈心!’接着他就告诉太祖如何如何进行操作,太祖心领神会后,让祖师爷把权臣全召到一起喝酒,第二天就把那些不听话的大将的兵权全部剥夺了,还没有一个人敢于反对!”
倪明记得好象有一个典故也是说这事,于是问道,“师父,你说的那个是不是杯酒释兵权?难道那也是祖师爷想出来的点子?”
天机道长点点头说道,“是啊,后来的太宗不满太祖的作法,还是把那些功臣一一铲除了,结果又引起数十年的外患。”
倪明也知道这些年来,外族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壮大,比方说南方的大理,北方的西夏,还有辽人,已经严重威胁到王朝的生存,比起外戚来,还有过之。而王朝却还在醉生梦死当中,腐化堕落,相互倾轧,对外却只会纳贡,差不多已经成了外族的“内藩”。一想到这儿,倪明也生气了,虽然此时的他还没什么民族大义,但作为华人子孙后代,还是有那么一点民族气节。他站起来说道,“是啊,这一切都是倪家搞的,如果没有倪家,现在的朝廷也没有那么腐败。”他此时并没有想到,倪家的势力是最近十年才兴起的,他还以为倪家一直就是贵胄。
天机道长眼睛一亮,接口说道,“你说得对极了,现在国家积贫积弱,倪家起了主要的破坏作用,要国家强盛,就必须铲除倪家,你日后有铲除倪家的信心与信念吗?”
泥鳅从小到大就对倪家没有任何好感,倪明也对权贵抱无谓的态度。现在天机道人这么说,他就更加认同了。“是的,师父,我从小就特别恨倪家,只要是能够让倪家灭亡,我什么都愿去做!”
天机道人站了起来,满意地说道,“好极了,三年后,我希望你能够成为铲除倪家的第一勇士,从明天起,你就要离开这儿,进行三年艰苦的训练,到时你就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希望!倪明用力地点了点头,既兴奋,又自豪,他终于站在了历史的第一线,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奋勇前进。三年后,他成为天机门地位最高的卧底,他的命运也随即发生改变。
第02集 卧底 第024章 京都倪家
寒暑易度,春去秋来,转眼之间,三年即逝。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定国侯倪信的府邸今天正在操办大型宴席,以欢迎五年未归的儿子倪广的归来。
倪青生有二子一女,即安国侯倪仁,定国侯倪信;一个女儿即当今太后倪嫱。倪青现在是满门富贵,好不得意。安国侯倪仁生有三子二女,均以成婚。定国侯倪信却只生得一子一女,儿子倪广,今年十八岁,先天弱视,看不清身前任何东西。五年前,倪信找了一个专治眼病的江湖郎中医治,郎中却让倪信把儿子交给他,并保证治好他的病,倪信见过他高超的医术后,也只好死马当成活马医。结果五年过去,倪广却并未治好,无奈之下,倪信只好把他迎回家中。倪信的女儿倪裳,十六岁,生得国色天色,是众王公贵族追求的对象,但因为年纪还小,尚未许配人家。其实倪信已经打定主意要把女儿嫁给当今太子赵硕,那时倪氏一家两个皇后,将是他家莫大的荣耀。
虽然儿子有眼疾,但也是倪信的宝贝,谁让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心中那个急啊,简值如坐针毡。要知道这几年来,他还从未见过儿子一面,也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了?是不是还认识自己?倪信现在虽然也被封为公侯,但比起哥哥倪仁来,自己就差远了。倪仁的大儿子倪军是禁军的统领;二儿子倪臣荣登探花,已经外放三年即为知府,三儿子倪国现在虽然没有做官,但京中一帮贵族子弟全听他的号令,前程也不可限量。两个女儿,倪梅是权臣藩美的儿媳;二女儿倪菊是翰林院院士罗德成的儿媳。而自己呢,现在还依仗妹妹与老爹的权势,何时自己也能像哥哥一样满门富贵呢?自己不成,也就要看儿子与女儿,希望他们能有出息,而儿子这辈子是注定没有希望,他把希望都放在了女儿倪裳身上。
就在他坐立不安之际,倪李氏(也即倪信的唯一妻子)走了进来对他说道,“老爷,广儿怎么现在还没回来,真把我急死啦!”倪李氏是将门之后,武艺高超,性子极烈,凶悍无比,也就这个原因,倪信才不敢娶二妻。倪信看到妻子亲自来过问,连忙陪笑道,“是啊,我想应该快了。这个孩子,送信说早上到,现在到了中午也没到。”
倪李氏担心地说道,“不要是半路出了什么问题吧,真是急死我了。”三年前,用来治广儿的千年灵芝与千年雪猴就是被人半路劫走的。要是有两宝,说不定广儿的眼疾就治好了。想到有残疾的儿子,她也是一阵心痛。
倪信也跟着妻子叹了口气,这时一个身材高挑的绝色少女也走了进来问道,“爹,娘,哥什么时间到啊,我的脖子都盼长了。”说话的人正是倪裳,因为倪广小时眼睛不便,很多时候都是倪裳念书给他听,两兄妹的关系极好。
倪信急得在屋内直乱转,这时肥胖的管家倪福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叫道,“来了,来了,终于来了,十万火急的情报来了,少爷终于回来了!”一听到他的喊声,一屋子的人都高兴了起来。
倪信连忙对倪福说道,“快去告诉太爷,说广儿就要来了。”倪福连忙向客厅跑了过去,浑身的肥肉一颤一颤。
倪李氏连忙叫道,“快快擂鼓,鸣炮,欢迎少爷回来啊。”说着,她的眼泪都流了下来。为了这个从小弱视的儿子,她没少流泪,现在儿子虽然没治好,但毕竟回家了,哪个做娘的不高兴?
鸣炮声,锣鼓声,让大街小巷都知道倪家又有喜事了,而那些前来捧场的宾客也已经进了大院,准备一睹倪四公子风采。就是倪家太爷倪青,伯伯倪仁,以及几位堂兄弟也在另一房间等候,毕竟倪广的到来就好象是从天上掉下一个亲人一样,这一别就是五年的时间,也不算短暂。
在众人的簇拥下,一个翩翩少年出现在大院的门口,只见他头戴金冠,面如敷粉,身披黄色貂皮皮氅,脚蹬方靴,端得是丰神俊朗,俊绝天下,只是一双眼睛,照样是一片迷茫,对任何事情都是熟似无睹,就好象一块璧玉上面偏偏有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