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完全缺乏宽容与理性的江湖,一个彻底沦为丛林的江湖,它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
【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
—《笑傲江湖·后记》】
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笑傲江湖》之前的那些江湖也都是尔虞我诈、步步杀机的丛林。要在这样的丛林里生存,不择手段才是合理的手段。
于是就有了这一本小书,勾勒出《笑傲江湖》之前百年的那个江湖。
本书的论证过程虽然不是出自金庸,论据却全部来自《笑傲江湖》。这些蛛丝马迹原先散落在纸页中,将它们整理出来,裁剪成文字,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是一件沉重的事。因为它们太不像成人的童话,而是鲜血淋漓的历史。
楔子
故事里套故事是金庸惯用的技巧,其中有一种套故事的方法是:一切故事都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某个时点、某起事件,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当年那个种子开枝散叶的结果。
这种以点扩面、纠结成网的叙事技巧在金庸作品中多次出现,只是出现的面目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雪山飞狐》里这粒种子是李自成的宝藏;在《射雕英雄传》里是前公务员黄裳制作的一本非法出版物;在《倚天屠龙记》里是郭靖、黄蓉夫妇的一对冶金作品与阳顶天夫人的一段婚外情;在《白马啸西风》里是一张高昌国的宝藏图;在《书剑恩仇录》里是一出“狸猫换太子”;在《侠客行》里是一张来自侠客岛的请柬;《天龙八部》是个故事集,种子也有三个,分别是一个狂热的复国世家、一个风流的大理国王爷以及一个玩弄同门感情的前逍遥派掌门。
在《笑傲江湖》里,毫无疑问,万恶的源头就是前朝那个太监。
说起太监这个群体,国人的印象普遍都不好。好读书者受史书的影响,不好读书者受影视剧的影响,一提起“太监”两字,心中马上就浮现出这么一类人:面白无须,贼眼溜溜,长着一张二皮脸,对上谄媚对下阴鸷,浑身无处不散发“阴险”与“下贱”的奴才气息。他们嗓音尖细阴阳怪气,举止女性化,爱翘兰花指,性取向诡异,性行为变态。
这种人大多心理阴暗,心胸狭窄,是为了得到一根钉子不惜拆毁整座宫殿的小人。偏偏他们又离最高权力最近,最会奉承,最得宠信,于是就狗仗人势,任何卑鄙无耻的事情都不脸红,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都敢做。
总结起来就是:有政治野心的太监贪权,为祸朝堂;没有政治野心的太监贪钱,为祸民间。用一个词来归纳就是“宦官误国”。
但其实,事实未必如此。
要论中国史上第一祸国殃民的群体,不是五体不全的宦官,也不是裙带上得富贵的外戚,恰恰就是那些自喻饱读圣贤书的官僚集团。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论贪官污吏的人数,太监不如官僚的九牛之一毛;论无能虚伪的程度,太监不如官僚的九牛之一毛;论对于百姓的实际戕害,太监不如官僚的九牛之一毛。
除了皇帝有时无法控制,这些由读书人组成的官僚集团垄断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切资源,包括立法、司法、行政、舆论等等。他们与太监、外戚之间的斗争,实际就是争夺对皇帝的控制权。
在读书人幻想的乌托邦里,皇帝应该是与他们一条心的,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而皇帝本人又是神圣不可指责的,那怎么办呢?这些读书人于是迁怒于皇帝身边的人,他们指责太监这些“刑余之人”弄权蒙蔽皇帝,又指责后宫嫔妃这些“红颜祸水”掩袖工谗(对于皇帝的宫闱之事,他们的态度是矛盾而且可笑的。一方面,他们希望皇帝多子多孙,为王朝多准备几个储君候选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反对皇帝动感情,专宠某一个嫔妃。也就是说,他们心中理想的皇帝应该是一头种猪,只负责播种,不挑剔,不动情),还指责外戚靠裙带关系上位,扰乱了朝政。
这些读书人又掌握着历史的书写权。这是条令皇帝都感到害怕的特权,因为它可以鞭尸,让人遗臭万命,也可以谀墓,让人流芳百世。那些死后躺在棺材里被戳脊梁骨的人,未必真如书中所写的那么差劲,那些死后被搬入神殿受顶礼膜拜的人,也未必真如书中所写那么伟岸——是褒是贬,并非取决于此人生前的所作所为,而取决于写史者的好恶爱憎。史书中的太监、女主、外戚大多面目可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脸上被抹了油彩。
世人绝大多数是愚昧盲从的,容易被片面之词所欺骗,特别容易被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的片面之词所欺骗。古人如此,今人如此,后人也会如此。君子们几千年如一日地诋毁太监、女主、外戚,这三者就被妖魔化了。
这三者都是皇权政治的产物,后来皇帝被推翻,这三者绝了迹。女人与外戚还好,换个面目继续活跃在人间,太监这个群体却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就显得很神秘。一神秘又产生了种种骇人听闻的传说,以讹传讹,演化出无数匪夷所思的版本,后来被编入影视剧,妖魔化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好多武侠剧里的终极大反派就是个深藏不露的老太监。
前朝那个老太监如果落到传统文人笔下,肯定讨不到好,就是个妖孽。
金庸没有这样的偏见,在他笔下,老太监被处理成一个“谜”。这也是金庸另一个惯用的技巧:如果笔下人物超凡绝尘、非常人所能及,他会避开正面描写,而是尽量虚写,使人物如龙过天际,见首不见尾,只留人间惊鸿一瞥,无限遐想,例如黄裳、独孤求败、王重阳、少林无名扫地僧等。
那老太监也是如此。他姓甚名谁?籍贯何处?这已经没有人能知道。
他为何入宫?如何学到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没有人能知道。
他为何要学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身负血海深仇?士为知己者死?卷入了政治漩涡?还是天生武痴?没有人知道。
他将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施展于何处?复仇?暗杀?自娱自乐?他是正是邪,是大英雄是大反派还是打酱油的?没有人知道。
他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武学宗师在江湖上藉藉无名?没有人知道。
赵子龙一身是胆,老太监一身是谜。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本来没人知道他曾经来过,然而不幸的是,老太监文武双全,喜欢舞文弄墨,他将毕生所学写成了一本书,名为《葵花宝典》。
这就祸事了。老太监修炼的是纯粹的太监武功,这种武功对于正常人具有排斥反应: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尽管老太监留下了这么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江湖中人未必都会感激。所谓秘笈一向是不祥之物,掀起江湖腥风血雨无数,其受惠者一向远少于受害者。何况这《葵花宝典》还与其他秘笈不同。
后人完全有理由怪老太监多事。公公呀,你身为国家公务员,任职紫禁城,端的是体制内的金饭碗,锦衣玉食,老有所养,何不抓紧时间找些漂亮宫女对食,养几个干儿子送终,或者买个大宅院关起门整天玩SM游戏。人生乐事很多,没事你写什么书啊?
即使要写书,也学学前辈司马迁写点正经的,什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传唱了两千年,人人都跷大拇指,说:“这没卵蛋的家伙真是好样的!”你倒好,偏偏要写什么不上台面的,游离于经史子集之外的小众书籍,读者还只限定于黑社会。
黑社会里大多是不识字的粗人,少数识字的整天在刀口上过日子,内心早变得阴暗无比,最爱吃独食。所以《史记》这本书可以成为大众教材,无数人给它注释、注疏,补充完善;《葵花宝典》却只能从一个保险柜转移到另一个保险柜,并且在一次次转移过程中,掉了封面,脱落了封底,越来越薄,于是乎到后来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了。一场辛苦最后却落得没有著作权、没有署名权、没有稿费版税,到头来连名字都没被人记住,公公,您这是何苦来哉?
不过这样理解又可能失之肤浅。倘若老太监真想造福武林,以他的造诣,不可能写不出一部正常的秘笈。结果他却写出一部教人自残的《葵花宝典》。
这是为什么呢?
曾有人不负责任地猜想,说老太监是负责宫中人事工作的,《葵花宝典》其实就是个套,是为招聘工作服务的。完整的招聘广告词如下: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如不自宫,也能成功;即使自宫,未必成功;如已自宫,赶快入宫。后宫佳丽三千、美姬如云,恭候您的光临!落款:皇宫净事房。
这当然是个玩笑。任何一个朝代,皇宫大内都只会有大量冗员,绝不会缺少人手。每一个时代会都有不计其数的人甘心受那操刀一割,以交换富贵荣华。这一刀会砍在肉体上,但更多是砍在精神上,造成精神上的去势。
老太监写《葵花宝典》的用意,其实与他的公务员身份有关。这可在《葵花宝典》的书名中推敲出来。
《葵花宝典》可谓史上最低调的武学秘笈。别的秘笈,有叫《九阴》《九阳》的,有叫《北冥》《易筋》的,要么磅礴大气,要么充满文化气息,要么大吹医学上的牛皮,都极富广告效应,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由某位了不起的人物写出来的了不起的书。唯独这一本,却以植物为名,而且还是葵花这种极为普通平常,并且卑微脆弱的植物。
这是为什么呢?
某些内心邪恶的家伙会猜测说,这个书名寄托了修炼神功之后五体不全之人的人生理想。葵花者,向日也,向往恢复男儿阳刚本色也。
某些多愁善感的家伙则猜测说,葵花多子多孙,太监却断子绝孙。取名《葵花宝典》,是老太监在聊以遣怀,寄托内心的哀愁——在这个猜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测,就觉得老太监不怀好意。你老人家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