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博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同居博客-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清梵告诉丁宁,周倩今年会回家过年。

李清梵还告诉丁宁,周倩很想念他。

丁宁一下就蒙了,浑然没有去想李清梵此话是否属实。

事实上,李清梵这番话是标准的谣言。周倩同学根本没有这么跟她说那些话。她也没有回家过年的打算,因为,她正忙着。

李清梵之所以这么恶趣味,完全是因为她现在正处于感情方面绝对的低潮期。她郁闷,她不甘,坚强的她感觉到目前的痛苦以及哀怨是如此绵长没有边际。随着高凡老师的婚期越来越临近,李清梵就越来越感觉到绝望,并伴随一种窒息感,这样一个时候,拿另外一个人寻点开心。开点玩笑,看他糗状,实在是分散注意力的一味良方。

丁宁果然被李清梵的话吓到了。

他都没想过要再面对周倩。

再怎么也得过上几年,等到周倩一洗身上那纯真的味道,变得如同萧蔷那样妩媚成熟地时候吧。到那时候,丁宁再见到周倩,心底大致是平静的。

在丁宁所做的关于韩雪儿的梦中。最有可能把他拉到现实生活中的就是周倩。因为他们爱过。虽然那爱显得有些匆忙,有些游戏,有些幼稚,但是真实发生过的。

丁宁赫然想起,再过几个月又是年关,周倩真的可能会回来。

是的。没理由不回来,难道就因为自己就不回家吗?丁

丁宁有些慌。丁宁清楚地意识到他这个男人虽然有两个肩膀,但还达不到让两个女人同时依靠的地步;再说,他的心胸也没有那么宽广。而至为关键的是他的能量,他的经验都不足以应付群芳争艳地状况。试想,几个女人若同时出现,以丁宁为中心不要说话光是轻轻走上几步,丁宁也会觉得局面乱得不可收拾。

就在丁宁心志不够坚定的时分,安蔚的形象也窜了出来。

当然还有现实中最相宜的小叶,甚至包括已离去地阿雅。这几个接连不断地女性窜出来,正在丁宁有些迷茫的时候,于是丁宁就彻底的乱了。

似乎是年终盘点。仅仅是因为李清梵很无意很恶作剧的一个电话,让丁宁心中对他所认识的这几位女性进行重新的思索与估量。

丁宁重点思考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情与缘,哪一个更重要?第二个问题,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对于第一问题,丁宁思考良久,终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缘比情更重要,或者说更普遍。因为对于一个人而言,与之有缘分的人总是比有情分的人要多得多。世间许多夫妻,相互之间大多谈不上真正地爱情,有的只是一般意义的情感。这情感有爱情地成分。也杂糅了亲情等其它成分在在里面,与书本上的爱情其实很不对味。而一对夫妻于茫茫人海当中能够相聚。大多却不是因情而是因缘,很深刻的缘。世上夫妻常有互谓“冤家”之说,即是累世积累的缘而今世纠缠在一起,好也罢坏也罢总是在一起。丁宁是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这种累世的冤家之说于其所受的教育那是大大抵制的,但是他本人又受大德老和尚的影响,对佛法很有些兴趣,而佛法很是讲“缘分”二字,所以不得不对世间地缘分有些看法。

事实上,人在某一个特定阶段必然会去思索缘分地含义,譬如为什么此时此刻你与这个人相厮守?为什么在你的人生路上地关键时刻总会遇到一些特定的人,他们或者帮助你,又或者阻碍你?仔细思索起来,就会觉得在特定时候碰到那样人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最终会发出“缘分实在是人世间最为奇妙的东西”的感叹。

丁宁虽与李清梵、周倩同在春州大学,若不是安排他去上周倩他们的课,丁宁是绝少有机会认识这春大之花的,也不可能再认识李清梵的。

如果说丁宁与李清梵、周倩还存在生活的交集的话,那么阿雅呢?认识阿雅纯粹是自丁宁心血来潮的搞怪之举,还要依赖大德老和尚乐意与自己一起疯!如果这还算不上奇妙的话,那么韩雪儿,在网络上随便结识的一女网友就是大明星,这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几率是何等之小,但是,这些都的的确确发生了。这些原本都是极小概率发生的事件,在自己身上都发生了,这不用缘分解释又用什么来解释。

那么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反观周旋于各美女之间的表现,可圈可点的地方极少,充其量也就是个插科打诨的幽默小生角色。

丁宁觉得是自己是极矛盾的一个人,就像站在一面镜子往里面看,却始终看不清楚镜中的那个人。

在这等情况下,丁宁自然想起了他的精神导师可爱的大德老和尚。丁宁迫切希望在他这个迷茫有些找不到自我的特定时刻,与他有深刻缘分地大德老和尚出现。

大德老和尚依然在艰苦卓绝地跋山涉水,以一种昂扬坚定的高大的姿态,这姿态像锲子一般刻在丁宁心灵。

丁宁恰恰好拿起手机。其实他并没想到要打电话,只是就这么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手机的铃声正好响了。

丁宁一摁接听,大德老和尚特有的,暮鼓晨钟一般的声音立刻飘进丁宁耳里。

丁宁心想,看来自己果然隐隐有了某种神通,想什么人。什么人就出现。想到傲世独立,潇洒独行地大德老和尚,丁宁连忙按捺下复杂的思绪,愉快地说道:“老和尚,怎么想起我来了!”

大德老和尚却庄重无比地说道:“谛听谛听!”

丁宁耳根子一动,这老和尚搞什么。“谛听”是佛经里面经常出现的词,那意思就是说:认真听!认真听!

“老和尚,你说,我听!”丁宁立刻应道。意识到老和尚有正经话要跟他说。

“汝为说当世有情与无情之法!”大德老和尚说道。

丁宁听到这一句,就觉得脑袋“轰”了一声。

大德老和尚继续说道:“出世即无情,入世即有情。世间修行之人多从这两方面入手,以期达到了生死,脱轮回之目的。出世与入世可专修,譬如苦行僧,入森林,枯坐不动,永离凡世。也可以先出世后入世。以无情之心勇猛精进。以慈悯哀怜之心入世以拯众苦。世间之法,不外这出世入世两种;世间之人,亦不外这无情、有情两种。”说到这。老和尚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有一人,却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对人待物却在无情有情之间,处世态度却在出世入世之间。”

听到这,丁宁心中雪亮,老和尚这不就是在说他吗?老和尚真是有神通啊,时间掐得这么准。就好象知道自己现在心乱如麻。瞧准这个时候来点化自己一般。

“然亦有一种人,无情时能到极致。有情时也能到极致。”

丁宁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是说自己,转念一想,自己似乎还未达到这种极致。

“若不能做到了有情与无情的平衡,即达到两者的极致,是人癫狂。”

大德老和尚地声音朗朗,在电话那头说了十来分钟。

听大德老和尚的及时说法之后,丁宁呆坐在椅子上,额头禁不住滚落下许多汗珠来。

世人都在行某种道,或大或小道,或正或邪道,或神或鬼道,或佛或魔道,丁宁隐隐感觉老和尚话里面的意思就是世间上每一个人都是“修行人”,而他丁宁,就是那少之又少的行无情兼有情道,行出世兼入世道地。行的好,把握得好,知道什么时候该无情,什么时候该有情,什么时候该积极努力而为,什么时候该超然世外做逍遥神仙,他丁宁也就能得到某种道。行的不好,把握得不好,无情的时候冷酷而残忍,有情的时候泛滥而不知收敛,老和尚的意思即堕入魔道。

老和尚挑这个敏感时间给自己打电话,实在感觉到某种东西。

一想清楚这个,丁宁瞬间恍然大悟。回想前事,自己做得好的,事情发展顺利的不就是把握了这个道;做得不好,那些个所谓的犹豫徘徊以及给他人带来地伤害,也就是因为把握不了这个道。

丁宁被老和尚的话逼出了一通汗,立感舒畅极了,一脑袋的迷雾,自此被驱赶得干干净净。所谓身轻气爽,就是指如下状态。对于紧接下来该怎么办,丁宁仍然不知道,但是他已不紧张,不担忧。这种心境玄而又妙,远不是信心满满可以形容。

在被大德老和尚适时地点化之后,丁宁感觉到自己脱胎换骨。他对周遭的人与事有了更加明澈的了解与把握,因此对如何处理,如何对待有了更加明确的方法和态度,甚至对那不知的未来有了一定的预料。这代表什么?代表他的拥有不睡特异功能之后又有所进化?丁宁对此没有多想,不管怎么说,他心灵境界得到提升,乃至让他整个人与以往相比平添了一种自然潇洒、平和恬静的纯净味道。丁宁从前也带有这类似地味道,不同地是带有强烈的俗世间地烟火气。

第211章 侃侃答记者

对丁宁变化有直接感受的是小叶同学。

她感觉丁宁丁所身上的气质发生微妙的变化。

一般来说,对方忽然发生更好的变化,对另外一方自然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但是小叶却没有。在与丁所面对面的时候,从前的心跳加快,小脸微红的场景少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平静的欣喜与淡淡的快乐。

这真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如果对方的目光躲闪,小叶会认为他一是在拒绝,二是可能怕自己的魅力。这样的状况下,小叶的心思,或者胃口,要么被进一步吊起来,要么心头会升华传统怨妇的那种小哀怨,无论是哪一种,都会使得小叶在这场单恋当中陷得越来越深。

但是,丁宁现在的目光,他的气质,都透着一股浑然天成之感。小叶曾经单恋的终极目标是“得到”丁宁,但现在似乎只要能在丁宁左近呆着、看着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人的一辈子,必然会几次心境的转变,因各式各样的人与各式各样的事,突然就一下子那样,看透了许多东西,也放下许多东西,也就是老话讲的“知天命”,人一下放松下来,自然也就轻松下来,所言所行都有些接近“天道”的意味。

丁宁就清楚看到了这一点,当他把心里的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