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接近“天道”的意味。
丁宁就清楚看到了这一点,当他把心里的空间挪空的时候,也就是没有所谓的名利之心,贪欲之心,情欲之心,那么他自然少了相应的烦恼、苦闷。
心空则自在。
丁宁甚至放下追求韩雪儿的心思,但这时候的放下,绝不是放弃,更不是消极。应该说,大德老和尚关键时刻的点破,让丁宁脱胎换骨了。
与丁宁心淡如菊的情形不同地是。丁宁所领导的区域经济研究所呈现出一种别样地繁荣景象。
这不说高凡以及胖瘦头陀他们地热闹。所里两位埋头做课题地也弄出成果了。熟悉工业经济以及技术的那位和春州市一家机械制造公司的技术合作项目已经正式启动。而那位原来来自农科所的专家关于油茶林建设的课题胜利结束。那位专家研究油茶林已经二十年了,已经有了非常扎实地基础,可是,在原本的春州科研环境之下,老专家的科研难以为继。因为现代化的科研越来越突出团队合作地特点,而没有强大科研资金支持的话,是很难完成的,而这方面。区域经济研究所解决了资金问题,使得原本的科研可以顺利进行。
这是一个立足春州传统农业资源的好项目,丁宁当初也是看中这一点,通过接触了解农科所的专家是少数好保留老一辈知识分子研究精神的那种,欣然对其的项目大力支持。
一年前地支持,而现在算是正式开花结果。
成果出来,就不能束之高阁,区域经济研究所从某一方面而言就是要完成科技向生产力地转变。
李清梵家族企业正在房地产遭受重挫。在听取高凡“壮士断臂”的建议后。李清梵老爸对手头上房地产项目迅速展开抛、转、让地运作,正好这边老专家的成果出来。高凡就提议李家把眼光重新放到春州的传统优势项目上来。
李家原本就有一家油厂,有了研究所成果之后,油茶林单亩产量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更主要的是专家还就油茶行业的经济发展做了深入思考,有些想法以及措施已经相当成熟,这就是要以春州本土的李氏企业为龙头,向周遭县市辐射,在未来五年,形成一个巨大的茶油种植、加工、生产、研发、销售基地。这同样是一个很让人激动的宏伟计划。
区域经济研究所与李氏企业迅速签定了合作协议,专家被聘为技术总监,而高凡则聘为销售总监。
协议签定会的场面搞得很大,红地毯,漂亮的礼仪小姐来往穿梭,高官达贵一个个衣着光鲜。丁宁觉得动静弄得太大,觉得夸张,却并不知道李清梵老爸多少有冲高凡面子的意思。
合作协议签定会上,市里主要领导都出席,春州大学的校长与书记自然到场。
杨市长热情洋溢地简短讲了几句,然后就匆匆告辞,一个副书记也跟着离席,想是有别的重要事要处理。
周辉书记没来,因为他去省城去了,真是不凑巧。领导的讲话,丁宁对周辉书记是最有期待的,充满激情而且言之有物。
市委与市政府的头头都走了,况校长来了劲,他这个厅级干部有些找到了“头牌”的感觉,满脸红光的即兴发表了演讲,称高校就应该积极为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况校长罗嗦了一通,赢得象征性的噼里啪啦一阵掌声。
闪光灯一阵喀嚓喀嚓的,况校长很是享受,心头大概还在回味自己在某个段落遣词造句弄得好弄得妙
对于出风头的事,丁宁自然是躲着,端着一硕大的盛满红葡萄酒的杯子站在角落。可是啊,偏偏有人不让他躲清闲,萧蔷萧大记者笑盈盈地出现,一身漂亮得体的经典黑色小西装被那个傲人的身材衬托得成为全场的瞩目的焦点,特别的大胸脯上挂着个醒目的记者牌,然后拿着录音笔一本正经就朝丁宁发问。丁宁几乎没听清楚萧蔷大记者说什么,只觉得第一次见到职业场上的萧蔷形象觉得特别怪异。萧蔷这么抓着一个人问,其他的记者也闻风过来。
为什么?
萧蔷在省里面绝对算一号人物,抓新闻特快,而且有角度有新意,一开始,众记者主要围绕市领导,企业老总以及科研课题负责人转,眼尖的发现萧大记者追着一个名不经传的长相普通但仔细那么一看说不清楚怎么那么舒服的小伙子正在大问问题。于是赶紧跟进,这么侧耳一听。才知道主角是区域经济研究所的所长。
有的就暗拍脑袋。这么关键的人物怎么就遗漏了。科技成果快捷地转换成生产力这本身就是不错地新闻,而这个小小的春州大学能出这样地成果,可不就是这所长直接领导有方吗?朝他下手,一定能挖掘不出新东西。
就这点而言,记者都属“狗”地。鼻子特灵。
值得一说地是,这次来的记者还很上档次,这里面李清梵老爸动用老大关系了,把省里面的记者请来。甚至还包括一家国内比较知名报纸的记者。
记者当中有一个是省日报的“头牌”,看着丁宁就觉得眼熟,左看右看才记起上一次韩启明老教授来省委讲学这家伙可不就在旁“伺候”着,有了这么个重大发现,看丁宁地眼神就立刻不一样,而恰在这个时候,丁宁振振有辞回答萧蔷的提问道:“我们所是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领导直接领导下才取得眼下的成绩的。应该说。一开始,我们所就具有远大地理想。”丁宁笑了笑。这个时候他感觉很良好,因为现在围着他的也可能是围着萧蔷的记者越来越多,虽然有些出风头,但是也是区域经济研究所宣传的机会,再说,对着萧蔷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似乎也是件好玩的事。
丁宁这么一笑,记者当中的女性就觉得这家伙脸蛋平时不怎么样,这么一笑竟很有味道,看得都有些花痴了,就连自诩对丁宁熟悉到毛发地步的萧蔷也觉得丁宁这笑很有名堂,端得有过去在省博物馆看到山水画那种旷野幽静地绵长意味。
丁宁继续说道:“春州大学是所地方性综合大学,在我们省里门类是最齐全地,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仅仅还只能够满足教学,学术研究还远远不够,怎么办?”丁宁停顿了一下,眉头微微皱一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不经意地动作让周围人情不自禁跟着丁宁思路思考,萧蔷心道出鬼了,仅仅几天不见,这丁宁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就有如此高的突变。
丁宁说道:“我们市委书记拍板了,人穷这志不能短,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我们春州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一样也能做出一流的学问来。但是,不能吹牛,那么,怎么来保证这一点?我问一下诸位,我国改革开放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丁宁这时笑容满面的发问,有人立刻说道:“是承包责任制。”又有人说道:“是经济特区!”
丁宁说道:“对,就是特区!我们市里的书记,市长,学校的校长和书记非常开通,给钱给人完全不干涉,我们底子本来就薄,要想追他人,就得打破原有的学术框架,把那些限制学术发展的不好的制度都废掉,把那些不好的学术风气都扭转。现在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已经初具规模,一服务于政府决策;二服务于本地企业及经济发展,这一点诸位已经看到了。”
这个时候,那个省报头牌记者再忍不住说道:“丁所长,你还认识我吗?”
丁宁看了一眼这记者,想了想说道:“有些眼熟……”
“上次韩老来省委讲学,我作为记者出席,看到您在韩老旁边。”头牌记者已经悄悄的把“你”换作“您”了。
“哦。”丁宁调门高,拍了拍脑袋,说道:“想起来了,原来是你啊!”
省报头牌记者说道:“我曾经听说过,韩老受聘省内一家高校研究所,好象就在你们春州啊。”
这个消息省报头牌记者当时一听就敏感到这就是一则新闻,只不过当时好象有更重要的事要进行,这一忙也就忘了,这回被请到春州来跑新闻,大吃大喝大玩了一通之后,没想到居然发现了这么大一个新闻。
丁宁乐得有人提醒这事,点头道:“不错,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成立之初,就派专人到北京去请韩老教授出山,当我们的名誉所长,不仅如此,南京方面的齐老教授也答应受聘为我们所的首席专家,也就是国内经济届南北两位泰斗我们都请来了!刚才我说区域经济研究所是市领导,校领导大力支持关心才壮大发展起来的,但没有说我们北韩南齐两位老教授的支持,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一般不对外说。现在,借着这个隆重场合向大家透露透露。”丁宁心想,自己向来低调,偶尔抬出两位老家伙来,应该不为过,“这两位老教授对我们所在学术方面的支持与鼓励,那是非常巨大,现在我们所旗下的网站,关于区域经济的讨论已经是国内一流学术交流论坛!有兴趣你可以去登陆。”说到这,丁宁顺便宣传了一下区域经济研究所的网站。
果然有大新闻,省报头牌记者对两位大师级能够出任不入流的春州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的顾问,实在大感惊讶,忍不住问道:“请问,丁所长是怎么请到这两位的?据我所知,这两位很少担任社会上其他职务的。”省报头牌毕竟是头牌,各方面的信息很是了解。
“这就是秘密,但不外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然,更主要是两位教授十分看好春州的发展,更主要的是,作为内陆地区市,春州的发展能提供某种范本、模板,这是两位经济学家所关注的。”最后丁宁说道:“我相信春州的未来是非常美好的,特别是这一次知识能够为企业服务,能够开拓市场也证明这一点。”
丁宁的侃侃而谈到此结束,当他从包围着他的人群挤出来的时候,他看到萧蔷同学对他暗暗竖起了大拇指,顺着萧蔷白净的脸看上去,丁宁就瞥到远处主席台上仅有学校宣传部长陪同下的况校长脸色有些阴郁。
第212章 突如其来的宣传
丁宁客串了一次答记者问,很好地抓住了一次对外宣传区域经济研究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