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相逼! (37)
这时候一个代表上台发言,“我的发言题目是,论中医与三个代表……”
“嗤!”萧小天报以一声不屑的轻笑,空空洞洞,言之无物。
五分钟念经时间过去,下一个代表上得前来,先是鞠了一个躬,才道:“我的题目是,中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进程中的应用。”
“嗤嗤——!”这个讲的已经有些阴阳顿挫了,比那一个多给一声嗤。
“这个我也会说呀!”潘伊茗皱着眉头:“还不如别放假呢。雯雯姐,咱们去逛街吧?”
“好呀!”于逸雯来了精神:“古城街那边有个卖化妆品的,我们去看看!”
“轻点,别吵醒张老。”萧小天叮嘱道。
于逸雯比划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拉着潘伊茗的小手便走了出去。
萧小天苦笑一声,中医现在这个状态,高登强如何能不头疼?
再看下面的主席台上,果然,高登强双手扶着太阳穴,强行坚持着。
这年头,当官也不容易的说。
说话间台上已经换了好几茬人,萧小天不得不佩服这蒋钟政的时间设定。还好一个人五分钟十分钟的,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还不至于令人心生烦躁。
“大家好,我是东江医学院的代表,孙大成。”
台上又换了一个人,萧小天直起身子,准备听戏——或者说念经。再怎么说这孙大成也是中医学院的老师,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大不了到时候嗤嗤嗤,多给一个嗤就是了。
“我的演讲题目是,论华夏医学的不可复制性。”
“众所周知,中医传承两千年,无不是师带徒的模式,有一种传承,叫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医,就是这样一门学科。”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现在中医学院这种传承的方式,我个人来说是不赞成的!”
场下立时传来一阵唏嘘声,孙大成作为中医学院的老师,这一句话便把中医学院推进了火坑。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两句诗有联系么?萧小天都有些糊涂了。
不发表一些特立独行的言语,好像就不能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似的。这是华夏国医生的通病,不仅仅是孙大成一个人这样。
萧小天记得,自己在市医院西医骨科做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个吃黑枣导致肠梗阻的患者,当时的时候还没有实行各科室自负盈亏,这种病应该是转入普外治疗。
后来再次遇到那患者的时候,那患者竟然说萧小天误诊了。萧小天不明所以,便问那患者,究竟普外给了个什么诊断?那患者说,是肠套叠。
以死相逼! (38)
妈妈咪的,肠套叠就是肠梗阻【的一种。高登按】,就像孙行者就是者行孙一样,一个猴子脸,至于起这么多名字么?
就像有一个人说,我没吃饭,我吃的馒头。
一样的不可理喻。
十分钟之后,那孙大成依旧在喋喋不休。
萧小天听得耳朵都有些起膙子了。就在这时,忽然听到一阵叽里咕噜的声音响起,一个半生不熟的蹦字儿普通话响了起来:“哦,no!no!汉医,不是这个样子滴!”
萧小天一听就知道,这是那个梅川酷头的声音。
再看梅川兄弟那边,蒋钟政正翘着二郎腿,脸上一脸的奸笑。
倭人就是倭人,连自己被当枪使了都不知道,果然是未开化的蛮子。
不过有一点,萧小天还是很敬佩大和民族的,这个族的矮子们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刻苦劲儿,尤其是考据派繁多。甚至17k某些大神的书评区里,都有这些倭人考据派假冒华夏人上窜下跳的身影。
说他们是考据派,萧小天是有根据的。总体来说在对待中医的态度上,倭人比韩国人好的许多。
至少,倭人对中医,一直尊称为“汉医”,多年来未曾改变。
那韩人却是不一样,不叫汉医,叫韩医,似乎改个名字,就成了他们家的一样。
甚至有韩人考证,什么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一类的人物,统统都是韩人血统。
这就有些强词夺理不可与之言了。
萧小天单独恶补过倭人汉医方面的知识。相对来说,倭人对汉医的传承更加古板。比如说,一个人畏寒发热,应用桂枝芍药汤进行治疗,那倭人就坚持用桂枝芍药汤,不肯有丝毫的更改,一两便是一两,三钱便是三钱。
不像国人那样,懂得个随症加减,虽然大多数时候,加减的不成样子,甚至连古方的踪影都难以寻觅。
古板,是他们的弱势,也是优势。
孙大成没有想到自己发言的时候竟然会有人打断,刚想发怒,却发现打断自己的竟然是两个老外,身高已经明显的暴露出这两个老外还是咱们的“友邦人士”,登时便没了思路,哑口无言。
那梅川酷头走上前来,一把抓过孙大成身边的话筒,道:“华夏人,中医,不行的!”
“你说什么?你个日本佬,有种你再说一遍?!”
立刻便有仇日派少壮站起身来,加以驳斥。
楼下一阵嘈杂的吵嚷声,不过除了那个仇日的少壮,再也没有其他人站起身来响应。
嘀嘀咕咕的本事都是有的,拿上台面的本事就有些欠缺了。这就是华夏人的劣根性。
以死相逼! (39)
“我说,中医已经没落了!正本清源,汉医在大和民族,发展的更加迅猛!”梅川酷头毫不畏惧的说道。
“你懂个屁呀。”
“就是就是。”
中医们展开反驳,吵嚷声打断了张东庭的睡眠,眯着眼不悦的道:“只知道骂人,有力的话不会说。”
萧小天知道,张东庭也是不喜欢倭人的,这句话不表示张东庭赞同倭人的意见,只是对族人无从反驳而开始骂街的不礼貌行为感到心痛而已。
高登强皱着眉头,仿佛一道道钢针,正不断的刺激着他的太阳穴。
痛,不仅是头痛,更多的是心痛。
第333章医学目的!
华夏人习惯把老祖宗挂在嘴边,习惯于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比如中医,比如南京大屠杀。
几个南京政府官员访日时候发生的事件,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们对倭人质疑的话语无从应对,落了个一衣带水,友好邻邦的结局。
中医,也是这样。
梅川酷头侃侃而谈,话说在世卫组织认证通过的五种中成药组方中,属于倭人提供的,就有四种。
如果另外一种是国人的,多少还算有些面子,可惜的是,那唯一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韩人的,而不是汉人的。
倭人在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中,已经先迈出了一步。
而不是像某个代表发言的时候说的那样,中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恰恰相反,却是现代化研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国人,真的慢了一步。
正治,终究还是政客们研究的,而不是中医。
“这倭人哪旮旯里冒出来的,让他下来,别再那里满嘴跑飞机!”
“这不是踢场子来了么?”
“让他滚。”
梅川酷头地道正宗的日语通过实时翻译装置,转化成汉语刺激着在场所有中医的耳鼓。而在场中医们的叫骂声,梅川酷头却听而不闻。
他不懂这些中国人,这些中医中的佼佼者,究竟在和自己辩论什么。在他自己的心目中,自己只是陈述事实。而且这事实,一直就是事实,没有什么值得辩论的余地。
“悲哀呀。说不过人家,骂人的水准却是一套一套的。”张东庭冷眼旁观,对萧小天说道。
萧小天在沉思,或者叫反思。
请这两个倭人来的目的,萧小天刚刚已经是听蒋钟政说起过的。且不说他用了多少心思才能把这两个倭人连哄带骗的骗到这里充当反面教材,单看下面那叽叽喳喳的中医们怒气冲冲的样子,蒋钟政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六七成。
化悲愤为力量,化怒气值为大杀招。
以死相逼! (40)
游戏中可以这样,现实中就有些,不现实了。
在下面骂人的多,站出来反击的少。孙大成脸红脖子粗的看着梅川酷头,这倭人的理论出乎他的设想之外,惊然无言以对。
场面几乎有些失控。
高登强揉揉太阳穴,站起身来双手虚按:“各位,梅川先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首先对梅川先生的到来表示感谢……”
“这老头是谁?”
“据说是卫生部的副部长。”
“这不是汉奸么?”
“……”
“诸位激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高登强缓缓的说道。“哪一位愿意站出来,当面辩论一番梅川先生?”
台下一片寂静。
“没有!你们没有!”高登强突然抬高了声调说道。“我一直在倾听你们的谈话,直到我无法倾听。”
“你们可以说我是汉奸,可以叫骂梅川先生,但我同样可以表示不承认你们的指责,因为你们只是在空谈,空谈懂么?!”
“如果你们觉得自己有道理,觉得自己不是在空谈,那好,请来主席台前,阐述你的理由,我依然愿意做一个倾听者。”
“现在这样子,吵吵闹闹,我,鄙视你们。”
高登强的目光缓缓扫过,在他的目光下,一众中医却都低下头去,没有人敢于和他对视。
杀手小丑! (1)
这就是中医,惨淡的中医。
“我去看看。”萧小天起身说道。
他知道,这一切的准备,都是在为自己造势。
中医的前景是光明的,这是萧小天一贯坚持的。
虽然现在,中医就是一只趴在玻璃窗上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
冲出一条道路,就是萧小天现在要做的事情。
一拳轰烂玻璃窗。不仅仅是中医面对的玻璃窗,还有中医与中医之间那层薄薄的隔膜。
在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中,萧小天站在主席台前,拍拍愣神的孙大成的肩膀:“你可以下去休息了。”
孙大成似乎受到萧小天的催眠一般,捏着还没有讲完的讲稿,落寞的身影,显得有些憔悴。
“你有多少根肋骨?”萧小天第二句话,却是对梅川酷头说的。
胖翻译在护城河里灌了一肚子河水,却端正了自己的位置,连忙把话翻译过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