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妈毫不犹豫道:“回主子,那两个婆子都是大*奶的陪房,说是要替她们主子要个说法。若说没人授意就敢来闯清苑,恐怕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吧。”
璎珞不忿的撇嘴,“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就敢来清苑撒野,真是什么样的主子什么样的奴才,一窝子不懂人事的。若叫奴婢说,再敢这么拿咱们清苑当软柿子捏,就大棒子伺候。”
皇甫惜歌听罢这话抿嘴笑了一会儿,“好。去告诉守门的婆子们,都备好了大棒子。再想进清苑来也不是不行,叫她们先去请示了老夫人,得了老夫人的首肯再过来,进来前还要先搜身。”
“老夫人的同意与搜身若差一样儿,直接大棒子招呼,打死了人我兜着。另外别忘了告诉守门的婆子们,上手的个个有赏,有重赏。”这话恶狠狠的从她口里一说出来,令老道的吴妈妈也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璎珞别忘了将这话儿传出去。虽说我不介意打死个把的奴才,大年底下见血也不吉利。叫那些聪明的和自以为聪明的都离清苑远远儿得才好,非得自寻死路的我就只好挨个儿收拾了。”皇甫惜歌嘱咐着。
昨儿三郎回来得很晚。一向儒雅温文的他,听罢妻子学说的大爷大*奶所作所为也被气得不善,脸色铁青了很久才渐渐平缓下来,给他端上热腾腾的宵夜也没吃了几口就放到一边。
皇甫惜歌怕他气坏了,便反过来安慰他,倒将萧孟朗感动得要命。明明是萧家的人不省事,妻子却怕他心里不舒服,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于是当晚的红绡帐里又是一番小意儿温柔缠绵。
吩咐罢璎珞,皇甫惜歌又想起三郎事后的低语:若有可能,我真想带着你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寻个安静所在,快乐自在的过我们两人的日子。
捂了他的嘴,皇甫惜歌一样低声回他:为了我叫你逃避做家主的责任,你愿意我还不愿意。你放心,我还没那么弱不禁风。何况既是嫁了你,就得学会迎难而上。
话虽这么说,待萧孟朗酣睡过去,皇甫惜歌还是走困了。就像璎珞在外间听见的一样,真真儿的是辗转了半夜才沉沉睡去。而那辗转半夜思考的结果还是老生常谈,就是手段要硬的时候绝不能软,该翻脸时必须翻脸,这才有了这会子的大棒子之说。
吴妈妈与璎珞二人得了主子的话儿,便各自出了正房忙将起来。吴妈妈负责准备棒子交代守门婆子,璎珞则带着防风出去将话儿传给个各院儿里的包打听儿丫头们。
处置好外头的事儿,吴妈妈便回来请示,问主子可要给大*奶送些补品探望下,皇甫惜歌笑着摇头,“左右只差刀对刀了,就没这必要了。”
还真别说,自打清苑门口站了两个虎视眈眈手提大棒的婆子,快嘴儿丫头们把话儿也传了个遍后,这清苑方圆几十丈内便再也见不到人影儿,就算来正经禀事儿的仆妇们也是远远的打了招呼才敢缓缓走近前来,一边走一边躲着那两个大棒,生怕一不小心落在自己头上。
****
接下来的日子似乎如同流水般。腊月二十三的扫尘祭灶,除夕的年夜饭守岁放花炮,正月里的迎来送往熙熙攘攘……没了二房的大爷那两口子惹是生非,三房捎带着也老实了不少,倒是平静和美的过了个舒坦年。
正月初四那天,萧林氏就早早请示了老夫人,说是十二那日想要请些客人过府来玩玩儿,先问一下老夫人的意思。老夫人也没用想就同意了——正月里宴客本就是各府的惯例,没的萧府倒与众不同,大正月里拘着没个热闹劲儿。
萧林氏得了老夫人的首肯,便开始着手准备宴客之事。内院的管事娘子们被她指使的团团转起来,就连孙妈妈与习妈妈也总是被她借出来美其名曰要叫两位妈妈指点一二。
管事娘子们叫苦不迭。往年哪个正月里不办上几次大宴请小聚会的,外加一年四季里的赏花会鱼生会品蟹会,却哪次也没像这位这般拿着棒槌就认针,难不成老夫人意欲撒手叫这位管家了?
长期属于墙头草那一队的便开始纷纷倒向了萧林氏。得了吩咐都美不颠儿的去办差不说,心里也合计着若等她真管了内院儿,该当如何讨好新的当家主母以便换个更肥些的位子。
在这些墙头草的吹捧与鞍前马后效力中,萧林氏也逐渐认了真,真格儿的当她开春儿之后就要做上当家主母了。于是她有些后悔宴请的初衷——那银杏之事一定要再拖拖。若她着手打理的第一次宴请便被继子勾搭了贴身丫头,岂不会令老夫人质疑她的管家能力?
到了正月十二那一日早上,皇甫惜歌便早早起身梳洗打扮,打算给老夫人请了安回来便帮着萧林氏招呼招呼客人。以往关上门来如何斗那都是自家之事,眼下这种宴请外客的事儿却得好好将萧家的门面撑起来。
收拾好了正待往鹤年居而去,皇甫惜歌又怕等她回来后萧孟朗已是去了外院儿,便扭头嘱咐了几句,也就无外乎酒要少喝人要机灵一类的话。萧孟朗点头应着也不忘反过来叮嘱她:“大夫人没经历过太大的场面,二夫人处事还算圆滑眼下却不一定有心帮忙应酬,三夫人更是指望不上,你就多费费心。”
皇甫惜歌笑着应了,扶着璎珞的胳膊往外走去。到了鹤年居一见萧林氏也在,便主动请缨问她可能帮上什么忙儿。
萧林氏有些意外,偷偷打量了她好几眼,见不像是装出来给老夫人瞧的、倒像主动示好要帮忙,就微笑着嘱咐:“那惜儿就辛苦些,帮我招待招待岁数小的女眷们。你们年轻人坐在一起也有话儿说。”
“三郎也是这么嘱咐的,说怕大夫人一人儿应酬不过来,叫惜儿帮忙招呼年轻女眷呢。”皇甫惜歌轻笑着递话儿,“往内院儿引客人的媳妇子妈妈们您都吩咐好了?惜儿只需随着您往点翠阁去,在门口迎人便好吧?”
萧林氏听了她的话,心思又转了起来。三郎专门交代过?这两口子过了个年便愿意主动与她示好,是叫二房折腾怕了偎过来取暖、还是从老夫人那里得了准信儿知道她要当家了?无论如何这也是个好兆头。于是便走过去携了皇甫惜歌的手:“是啊,咱们娘儿俩一同往点翠阁去便好。”
皇甫惜歌被萧林氏这突如其来的挽手唬出一身鸡皮疙瘩。不过是帮个小忙,怎么换来她这么热情的举动?却也不好立时挣脱她的手,便只好屈膝向老夫人告退:“祖母您先歇着,差不多时惜儿再派人过来请您。”
老夫人瞧在眼里笑在心里,摆手叫二人退下。心道招待外客之时即便是假意的和美也是应该应分,否则便太不顾全大局了。今儿这长田媳妇还算灵醒,看来这几日的差事确实不白忙,也有长进了。
***
祝亲们平安夜圣诞节快乐啊~~六日有加更~~
第一卷 菡萏 第九十章 元宵
第九十章 元宵(加更)
话说正月十二那天,萧林氏亲自打理的宴请还算很是圆满。这种男客都在外院儿由爷们招呼、女眷在内院儿由夫人奶奶们作陪的事儿,本就不需太费心,因此满满登登的一天闹腾下来,也就是身子有些乏罢了。
才歇了一天,皇甫惜歌便接到了洛府外祖母的帖子——邀她正月十六带着府里的适龄姑娘们过府小聚赏梅。捧着帖子的皇甫惜歌笑着琢磨起来,外祖母这是要给哪个表兄表弟选媳妇啊?
笑罢后却也知道这是件正经事,外祖母能不嫌弃三姑娘四姑娘的实属庶出身份无疑是个好事儿,这满殷州城里还有几家家境能强过洛府萧府的?不说外祖母递来的红绳儿怎么着也得抓一下,至少她也能借机玩耍一天。
拿着帖子去了鹤年居,老夫人听说之后笑得合不拢嘴儿。一家有女百家求说得不错,二房三房里的两个姑娘家都到了差不多的年纪,若能与同为世家的洛府攀上亲自然是求之不得,何况这种赏梅会,还会有不少夫人们应邀前往吧。
可拐弯抹角的问过洛府里两个适龄少爷都是哪一房的,老夫人便有些沉默。洛五少爷是嫡出洛四老爷的庶子,洛六少爷是庶出洛五老爷的嫡子,无论哪个的身份都有些尴尬,而萧府的姑娘们可都是正经上了族谱的嫡女啊。
皇甫惜歌见老夫人忽然有些不快,寻思片刻便明白了缘由:“其实也不过就是叫姑娘们聚聚,赏赏梅花吟诗作对乐呵着互相结识下,往后也能多多走动——毕竟是姻亲不是?至于其他的,还是随缘的好。”
老夫人听罢这话倒觉得很有道理,她自己十几岁的时候也没少去出席什么赏梅宴吟诗会,手帕交颇是有几个谈得来的。去年府里上半年是晗姐儿出生下半年是三郎娶亲,将两个姑娘拘得不善,今年可是该好好放出去走动走动了,多结识些闺中姐妹也能多开些眼界。
想明白了的老夫人当下便叫习妈妈往两个姑娘院儿里去告诉,又专门叮嘱了说当天一定要带上个稳妥的妈妈跟着,出门前的装扮也要务必清雅端庄,最好来叫她瞧过才出门。
三姑娘婉绣一到外人跟前儿就成了个闷葫芦,还爱穿些淡出鸟儿来的衣裳,整日里老气横秋;四姑娘婉眉呢,叫三夫人给养得说话做事都带着股子小家子气,打扮上也与婉绣相反、总弄得像个花蝴蝶,若没个妥当的妈妈跟着提点一二,岂不是累得萧府随着丢脸。
待到了十五那天,晚宴摆在一泓轩。因了还未开始走菜,爷们在正厅里便山南海北聊将起来,女眷们都聚在偏厅里说话儿。
五姑娘婉灵才一坐下就从四姑娘口里得知了赏梅会的事儿,心里痒了好久终于向皇甫惜歌开口相求:“三嫂明儿能不能也带着婉灵一起去?”
那次的宫花之事过去后,萧林氏就提点了萧婉灵几句——无论如何也得和你三嫂搞好面子上的事儿,那对你只有好处没坏处。萧婉灵虽是心里头明白母亲说的是为她好,却在除夕夜见到众人头上的大红宫花后又生了一肚子闷气,因此又拖了一阵子,总不愿与皇甫惜歌主动示好。
可今儿听了四姐姐说的话儿之后,萧婉灵实在很是向往。她还不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