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弘历一早就猜到,太后此番前来,必然是为了倩桑之事。“皇额娘不必为忧心,朕与皇后之间,不过是一些误会罢了。伤不着情分。”
“真的么?”太后并不赞同似的,惋惜一笑:“哀家不瞒皇上,年氏之死,从头到尾都是哀家的意思。为着这一件事儿,哀家的心口像是有一块巨石压着,怎么也透不过气。”
看着弘历有些凛然的目光,太后娓娓道来:“暂且不说先帝的威严何在,不提皇上该如何至孝。哀家想问一问皇上,您可曾记得敦肃皇贵妃当年所生的三子一女?”
弘历颔首:“当年先帝的年妃先后诞下三位阿哥,一位公主,可惜均是幼殇。致使先帝伤心不已,而敦肃皇贵妃也是英年早逝。”
太后虚了虚眼,凛一口寒气于心,不慌不忙道:“你可知何故?”
她这样一问,弘历着实唬了一跳。脑子里的第一个反应便是,太后为之!难道太后是为了自己的帝位,才不得意痛下杀手,将先帝宠爱之妃子的子嗣铲除干净,确保皇位稳稳当当的攥在自己手中?
俊朗的面庞浮现出一丝惨白,弘历难以置信的看着太后,艰难道:“并不知!”
太后沉浮于后宫数十载,一眼便看穿了弘历的心思,只微微一笑:“并非皇上心中所想,实乃是年氏一族有一种奇怪的隐疾,而这种隐疾只在年氏女子身上才有。侥幸存活下来的女子,诞育的子嗣却并不能如他们一样幸运。
这也正是为何敦肃皇贵妃的几个孩子都不得善终之故。起初先帝并不知情,还取刻意撇开了‘弘’字,改用‘福’字为名。可福泽深厚却没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隐疾心漏之症,迫使敦肃皇贵妃白发人送黑发人愈加的憔悴下去,最后终于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看得出弘历并不全信自己所言,太后郁然的叹了一口气:“年氏污损皇族血脉,这也是先帝之所以痛下杀手的一个紧要原因。哀家知道,皇上可能不信,也不要紧,数十年年氏的族谱不是还搁在那里。皇上着人去查,便能了然。
而哀家曾经请年氏倩桑入慈宁宫觐见,她孕时的脸色,与当年的敦肃皇贵妃根本无异。她也是年氏的血脉,她诞育的皇嗣必然如同先帝的皇嗣一般,绝活不了长久。”
说到这里,太后有些激动,语速也逐渐快了起来:“哀家只有皇上一个亲儿,哀家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好不容易才将你捧上帝位。弘历啊,为着一个根本养不大的孩儿,哀家不能让你背负起忤逆先帝,不尊礼数的罪名。
哀家更不能看着年氏玷污了皇族的血脉。这些话当初哀家不愿意对你说明,正是希望你永远也不知道先帝的心痛。可如今再不于你说,恐怕你与皇后的心结,是难以化解了。皇后也是不得已,才会听从哀家的吩咐。”
眼尾狡黠的冷光,太后掩饰的很好,痛心之余,她满面皆是为母的辛酸:“要哀家手刃亲孙,等同与取了哀家的性命。若不是哀家真的下不了手,也不会为难皇后去做了。她的初衷正与哀家如出一辙,是想保住咱们大清的基业,是想保全皇上你的龙威啊。”
弘历很是难以置信,原来从头到尾,皇后根本就知道来龙去脉,却竟然……
敛住满心的怨怼,弘历还是想听到太后亲口的证实:“皇额娘是说,从年氏入宫开始,皇后便已经是在遵照皇额娘的吩咐办事?而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年氏根本不可能诞下皇嗣,是么?”
第二百三十二章:逍遥本意离尘埃
太后略微浑浊的眼眸像是有说不尽的苦涩,好半天才泫然叹息:“哀家本想在年氏一入宫的时候,便对皇上您讲明原委。可那时候,人已经带进宫来了,无论是如何抉择对皇上都是不小的打击。或许哀家能为皇上思虑的,仅仅是留住片刻的美好。”
似乎也并没有说错,这段日子弥足珍贵,弘历与倩桑,像是体味到渴望已久的日子。朝夕相对,像极了王府中平淡相守的夫妻,总算是补偿了心上的空缺。而太后越是这么说,弘历越觉得,这像极了兰昕的主意。
一方面希望自己能与倩桑有这样一段日子,一方面又不让倩桑污损皇威,果然是设想周到。
至此,弘历轻轻闭上了眼睛,平和道:“自从先皇病重,朝堂内外流传太后并非朕嫡亲的皇额娘起,朕便是真的起了疑心。”
微微有些难过,但似乎是预料之中的事儿,于是太后眼中的冷光一凛,苍凉的声音不免带了一丝颤栗:“哀家知道,对哀家的中伤根本从未停止过。其实弘历啊,你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听闻了这个谣传吧?”
弘历猛然睁开眼睛,艰涩的而无奈的点了点头:“是。”
“当年随哀家一起入王府的,是近身伺候在哀家身边的家婢旋纽。哀家待她情同姐妹,可谁知道她竟然背着哀家与先帝珠胎暗结……”太后说的有几分无奈,唇角却微微卷起:“都是几十年前的旧时了,哀家本也不想提。何况先帝喜欢,也没有什么不可。
原本哀家是想成全了她,可就在这个时候,先帝被康熙爷指派出京办差,一走就是数月。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哀家也有了你。”
回想起那一段岁月,太后的表情有些扭曲。她轻轻抚了抚自己平坦的腹部,哀伤不已:“哀家的家婢引诱了王爷,令哀家在王府抬不起头来,私心来说,哀家自然是对旋纽充满了怨怼,恨不得她死。何况人总归是自私的,孕中本就艰辛的,府上那么多女眷明争暗斗,哀家拼尽了全力也得护住你周全,保住咱们母子的性命啊。正因为如此,哀家对旋纽逐渐冷待下来,甚至不闻不问。于是……她的孩子,已经成形了的孩子,就没有保住。”
弘历冷叹一声,心中其实已经清楚。太后所言,正与他暗中查探到的消息不谋而合。而更为确凿的证据则是,他在先帝还是王爷,与王府存档的起居录中也得到了证实,的的确确是有旋纽这么个侍婢。而有孕又落胎,也的确如太后所言,分毫不差。
“此后,王府里就传言说真正滑胎的人其实是哀家。而旋纽自觉心中有愧,将她嫡亲的骨肉抱给了哀家抚育。而旋纽却因为难缠伤了身子,不久便香消玉殒了。”太后难掩悲伤,心痛道:“毕竟是与哀家朝夕相伴了数十载的姐妹,人都已经死了,哀家也不愿意再多说什么是非。想着忍一忍事情总会过去。谁知风尘已久了这么多年的旧事,竟然会在你登基为帝前后再度给人翻出来。”
太后真真儿是伤了心的,眼里凄凉的光彩让弘历看着很是不忍。“是皇儿不好,竟然听信了讹传,以为皇额娘当真不是朕的嫡亲额娘,惹您伤心了。”
太后摇了摇头,并不赞同弘历的话:“不怪你,弘历啊,有一段时候,哀家都要信以为真了。你知道么,你的乳娘去而复返,再度入宫,求哀家收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儿。谁料她竟在在慈宁宫行窃,还刺伤了哀家,疯魔似的到处喧嚷,说你不是哀家的亲骨肉。一席话有板有眼,说的绘声绘色,甚至连哀家都觉得,您真是抱来养在我身边的。又何况是你会疑心。”
握着弘历的手,太后露出慈爱的笑意:“更何况从你很小的时候,心里就存了这个疑影。王府里多少人,眼巴巴的盼着咱们母子不和睦呢。当然,哀家也并非是个好额娘,哀家知道你不愿意入宫,不想和额娘分开,却还是硬气心肠,坚持送你进宫,让你皇祖父康熙爷亲授你课业。父母之为子女之心,弘历你可曾明白?”
“皇儿明白。若非得皇祖父亲自教抚,朕也没有今日。”弘历沉痛的叹息了一声,很是伤感:“可是皇额娘,幼时那段锥心刻骨之痛,皇儿如何能忘?每每想起,总觉得心头有一根长长的尖刺,刺得弘历几乎要痛哭起来。”
“额娘何尝不是?”太后终于落泪,那滋味儿当真是无法言说:“时至今日,对额娘诋毁中伤之言都没有消退尽。可额娘不是为了自己才担心,而是为了你啊。额娘怕你听信了这些话,越发觉得额娘对你没有情分。
你可知,额娘至今还收着你幼时的衣物,甚至你日日在宫里习字所用的宣纸,额娘都偷偷托人送出宫来,日日捧在心口看,总也搁不下来。”太后动容哀泣,诉尽苦楚:“每日盼着你回王府,盼的额娘摧心摧肝的疼。可面对你的时候,额娘有不得不硬起心肠,佯装不在意。
你所受的苦楚,额娘加倍历尝,时至今日,才总算是能对你敞开心扉了。”
幼年的同事,一直是弘历心头的大石,若非今日太后逐一说明,他不知还要搁在心里压抑多久。实际上,从奶娘死在自己面前开始,弘历就越发的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谜。而当年的人与事,能查到的蛛丝马迹,他也竭尽全力一一查清。
得到的答案,总算是没有让他失望。
母子二人算是得偿所愿,于这心暖阁中消除了数十年的隔阂。
李玉一直立在殿外,瞧着雅福端了糕点来,这才迎上去:“奴才替姑姑送进去吧?”
雅福并没有打算进去的意思,只缓缓笑道:“太后若是又吩咐,自然会唤奴婢进去的。难得能与皇上说说心事,咱们姑且待之就好。”
“是。”李玉没敢仔细听西暖阁里的说话,但隐约还是听见了些许,知道是关乎皇上身世的秘闻。联想起这些日子,皇上吩咐下来的事宜,他也是心中有数。却见雅福神色微豫,不免奇怪:“姑姑的脸色不大好,是不是站的久了有所不适。不如让奴才端着糕点,您往耳房歇一歇吧?”
雅福转了笑意,却没有动作:“伺候在太后身侧这么多年,岂会这么容易疲倦呢。什么磨砺都尝过的奴才,才最知道主子的心意。小李子啊,你到底还年轻些,往后跟着皇上精心的伺候,少不了你的好。”
“多谢姑姑提点。”李玉总觉得雅福有些不高兴,可因何而起,他有不敢问。就这么站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皇上才唤他备好凤辇,送太后回慈宁宫。
太后这一走,弘历便想起了永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