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换了美人的形象。原来的她们如今怎样?她们就是这个时代的人;象金丝鸟一样圈养在精致的笼里;再也出不来。
边峰看着老乐;鲁妈和小甲;小乙几个人;照着图纸安放床和床头柜;其实没什么难度;清一色的床头在西墙。东墙是一墙的壁橱。房门在北面靠东;进门右手处是一个矮的抽屉柜;一共四层抽屉。住房的人一人一层。这样的房间从西排起;一共四间;只是到了最后的一间;只有两张床;两个柜。边峰把他安排给小甲;小乙住。
梅香天天在排房和主屋之间来回走;有什么动静她会告诉梅兰妮。所以;梅兰妮就算是宅在了主屋里;很少出去。园子里的消息也是蛮灵通的。
厅堂的屋外也要求抹上一寸厚的草筋黄泥;梅朵还拿出了一把一寸半的竹钉;让糊墙的时候插上。而且还是没有规律的。这插两根;那插两根的。
小林心里很是纳闷。问了;回说是要吊花篮。他想不出是怎样的情形;只好继续郁闷了。
那厅堂照传统的设计;一明两暗。其实;华家的房间没什么明暗;厅堂的北墙是一溜的玻璃大窗;在对门的处的北窗前立了木制壁墙。东西两侧用多宝格分出次间。南正面是门;两旁是玻璃窗;门前的抄手游廊和大门相连接。屋后有两间小小退步;是洗手间。屋顶是卷棚顶;这年头没有仿真茅草瓦;只好;在瓦上铺层茅草。
梁柱并不上漆;刷过桐油本色的木头。窗门也是原木色;并无雕花。看上去朴素大方;也不奢华。但其造价已超过了雕梁画栋的房屋。木头倒不是用什么名贵木料。只不过是榆木而已。地上是砖红色的地砖。里墙用松木的护墙板。自有一股清香。
原来的那口井还在;围着井修了一围矮矮的井栏。井台不远处种了几株香椿树苗。屋前做出一小块场地;在井的南面放置了一套石碾子。看上去象是个农家的庭院。它的设施也都的确是派用场的;并不是仅仅为了看的。
一般人家;在堂屋的中堂之上;挂上一匾;上书写着厅堂的名号。华家几个人商量后;决定也风雅一次;取个堂名。叫它〃宜稼草庐〃。
房子造好了;老乐带着秦炼几个验收;要说小林的工作态度是没啥可挑剔的。干的活也很仔细。秦炼几人很满意。
造好房子;要请暖房酒。但一般都可以延上几个月才请;因为;房间里的家具;设施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整齐的。
十月中;保安队正式搬入华家;那天老乐特地带着保安队的孩子去混堂里洗了个澡;剃了头;干干净净的来到华家。
边峰自有一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华家的前院里;热闹起来了。
床上铺着白色的单子;包着软和的褥子;一样的蓝布被面;白色被里缝制的棉被。一人一人羽毛枕头。边峰要求被子叠的四方;当然这要练上一段时间。
那些孩子们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的生活设施;不免多玩了一会;一天到晚装着洗手;去开那水龙头。没事也上厕所去冲水。弄得水塔里的水消耗很快。
鲁妈向梅香投诉。梅香原话转告梅兰妮。梅兰妮知道这是小孩心性;并不十分生气。将此事交边峰;秦炼处理。
梅兰妮说;〃别说这些乡下的孩子了。四九年大军进上海;听老一辈的人说;还有人用抽水马桶洗头。〃
梅朵忍着笑;〃昨儿;可不是;有个小孩在马桶里洗头;让小甲给拽了出来。〃
梅兰妮问;〃谁这么有创意?〃
边峰回答;〃金四郎;这家伙就是有点二百五。但人还忠诚老实。〃
边峰和秦炼训导了他们几次;这些孩子才慢慢地老实了。
以后;每天边峰对他们进行军事化训练。当然先从队列操开始。
梅兰妮每天买菜成了负担;拎的菜篮子很重;有时还要跑两次。边峰安排人每日帮忙。秦炼建议把驴牵去驮菜。大户人家;买菜也都有牵驴去的。小甲每日亲自牵驴;跟着梅兰妮;他不放心把驴交给其他人。
鲁妈也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忙;反而还轻松了些;每天都有值日生来帮忙。吃饭前帮着分饭菜;饭后;帮着洗碗筷。还帮着捡菜;洗菜。扫地抹桌。鲁妈知道梅兰妮要请人替保安队的人做单;棉鞋。自愿包下了全部鞋面。并帮助贴好鞋底;发出去请人纳。她的儿子天香;有了玩伴;镇日里跟在保安队的后面。有样学样的。
梅兰妮知道;按照这个时代;米面油盐都要管理。所以;她派梅香每日去管理这些琐事。梅香请教了师姐;每日记了帐。十天和梅兰妮对一次帐;也是井井有条的。
后来老乐去了乡间收购粮食。等他回来后;发现保安队的精神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了。心里骇然。
原来如散沙一般的乞儿;变成了很有纪律的一群。老乐想起了他弟弟给他讲过的孙武子练宫姬的故事。对边峰真正的高看了。
梅朵的突发奇想也让他惊奇不已。梅朵已在园子的西面划出了一块地。要种白腊树。
老乐不知这白腊为何树。
梅朵说;〃就是梣树。〃
老乐奇怪了。这梣树是山里人用来养蜡虫的;他过去走南闯北;听过这么一耳朵。梅朵小小年记怎么会知道?
梅朵说;〃是书里说的。〃
〃书里的话你就信了?〃
梅朵说;〃周密写的&里就写了这事。他是我们江南人;他写的应该总是靠谱的。徐光启的&也记了这事。〃
老乐惊奇地;〃姐儿小小年纪懂得恁多!〃
梅兰妮却对老乐说;〃这孩子喜欢读杂书;读后就想着试。这是好事;做了才知道书中些的对还是错。只要弄些梣树籽来;这也不花多少钱。〃
老乐听梅兰妮这么一说;想了想;也是这理。便道;〃只是;我虽然听说过这;并没有见过。〃
梅朵道;〃树皮被剥下来;可做秦皮。当药的。〃
老乐一听;〃哦;你说的是白荆树。那树到处都是。赶明儿我就能给你弄些果子回来;把籽弄出来;不知能不能种出来。〃
梅朵说;〃有了种子;就可以试一下。〃
老乐自出弄树种不提。
梅兰妮深有体会了;当一个小家的家;和当一个大家的家;是完成不同的。
过去只要管自家几个人的冷暖;饮食;现在要考虑一拨人的衣食住行。去年她只要养一家人;而现今;她要养一拨人。家里又没有置产。所以;心理压力很大。不是为了吃穿开销;最主要是怕这些孩子生病;这个时代孩子的死亡率是很高的。所以;她再三要求边峰他们要教育那些保安队员们要学会健康的生活。千万不能喝生水。尽管华家都是用井水。
华家的其他人也想办法帮她赚钱。可是;梅兰妮不许他们再卖宝石了。倒不是她的境界有多高。主要;是她怕引来祸事。苏州人是很精明的;一下子有这么多的宝石涌入市场;他们肯定要追根寻源。他们家的宝石是经不起推敲的。
边峰也极支持梅兰妮;〃卖那些宝石总让人有罪恶感。〃
楚源原本想辩解;资本的积累;就是血泪和罪恶的堆积。
被秦炼的一个眼神给卡住了。
可是;这几个;虽然是小孩的身体;到底还是成年人的芯子;要一个女人如此辛苦养家;心里总过不去。宝石这种暴利赚不到了。就脚踏实地的想招。
楚濂提议;〃卖火柴。这东西肯定好销;而且还是消耗品。〃
秦炼否定了;〃现在不能卖;这东西肯定是个赚钱的。但是;我们家现在无依无靠;没财没势的;靠几个儿童保安还不是给人当玩似的。我们都知道;火柴的出现;立马把火镰火石打到了文物类里去了。光说几千万人用火柴;一月一包;价钱便宜就两;三个铜板一包的话;你算算那是个什么数。不是傻子都得眼红。这满人还不立刻来抢;只皇帝要你献方;你敢说个不字;立刻灭了你全家。所以火柴生意要等我们强大了以后才能做。在这以前;尽量保密。娘做的就很好;只给了鲁妈火镰和火石。〃
楚源叹道;〃这宝石;咱不能卖;火柴生意;暂时咱也不能做。还能做什么?〃
突然;他想到了;齐逸也想到了;两人异口同声;〃做瓷。〃
067 鼻烟壶
楚源和齐逸都想到了做瓷;他们家还剩了些熟瓷土。正好可以利用。他们现在小胳膊小腿的;做大件是没那个体力。只得做小件。什么东西又小又值钱?
鸟食罐了;鼻烟壶啊;都是小巧的东西。这个时代;鼻烟传入中国不久;时髦族们已经人手一个了;开始还放在荷包里;随着洋货的料器瓶进口;鼻烟壶也多样化了;有玉石的;有景泰蓝铜料的;有玛瑙的;有木雕的;有竹雕的;琉璃的;象牙犀角的。但都是单个的。三胞胎商量着;用瓷的做成套的。那瓷肯定和做地砖的瓷不能一样。要细上好多倍。细瓷;这三个也能捣腾出来。洋配方;土配方都有。但是制瓷的料要细加工;这需要时间;至少要一个月以上。说做就做;拿了两公斤左右的剩下瓷土;折腾起来。要做好瓷;先要做好瓷泥;把那泥浆;釉浆陈腐的时间要长;起码一个月以上。他们的瓷泥已经陈腐了好几个月了。于是几个人翻模知范;忙忙碌碌。不明的人;只见他们玩着泥巴呢。
在建房其间;就在厨房的院子旁建了间间工作间;旁边做了个烧煤的迷你窑。买了煤。又去买釉彩。苏州不制瓷;但苏州的徽商们在苏州开了瓷料店;专门为烧瓷服务。所以;要买瓷的材料还是能买到的。
梅兰妮日日忙着缂丝绣花。
还操心家里孩子们的吃食。虽然家里还有一帮孩子;但梅兰妮对他们也就象幼儿园的儿童;吃饱穿暖;安全第一。但要他们吃得怎样好;就谈不上了。每顿保证一荤一素一汤。
但她对自家的孩子;就是那种甘为孺子牛的那种。虽然听上去有些自私;确也是实情;梅兰妮从来不想做圣母。她对自家的孩子;每日要科学的搭配。饭菜可口。边峰先是要和保安队一起吃饭。梅兰妮强烈的给制止了。保安队的饭菜;就如食堂的饭菜;鲁妈的厨艺不敢恭为。
梅兰妮说;〃千万不要搞什么官兵一致;这就是个等级社会;没有任何基础;讲平等;只会出怪物。你人比他们都小;一定要保持距离;他们才会对你有崇拜。〃
华家的其他人深以为然。认为这是梅兰妮屈指可数的‘警世通言‘。
梅兰妮的骨子里就是个上海小市民。很多人想象中的上海人是喜欢处处沾人便宜;其实不是那回事。真正的上海人为人处世有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明。常在嘴边的话就是〃亲兄弟明算帐〃。聚会的时候;大都采取AA制;钱算到分厘。
所以;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