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物语-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梅兰妮一听;觉着很合适;日后;三胞胎考功名有皇帝老师的推荐;不是能事半功倍吗?心里跃跃欲试了。

冬至节这天;华家依着往常的例;包了顿饺子;经过这些年的锻炼;梅兰妮擀饺子皮的功夫大有提高。

包饺子当然是人多好手快。保安队的孩子都洗干净了手;在大厨房里一起帮厨;梅香自然是当任指挥。梅兰妮和鲁妈都听她的调派。

席羽绢和绫子留在主屋里做针线活;绫子在这冷清的环境中;就想到那边的热闹;就有点坐不住了。羽绢看了她一眼;〃不如你也去那边帮忙。〃

〃那姐儿你一人留在这里。。。〃

〃这里又不是强盗窝;安全的很。〃说完这话;她咬住了下唇。

〃那我;去;。。。去看看?〃绫子迟疑地。

〃去吧;以后回家;就没这样的热闹了。〃

〃要么;姐儿;你和我一起去吧。〃绫子热切地。

〃我?〃羽绢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我正好趁这个机会把睡鞋做完了。〃

〃那我;去看看就回来;我把看到的告诉姑娘。〃

羽绢看着出门的绫子;走路都欢快了。她呆了;有一种凄凉孤独感弥漫在周身。

冬至这天的日头特别短;渐渐地;黄昏进了房间。

如果;没有羽绢;华家的人就要在大厨房里一起吃饺子;但是有客人在;不能怠慢。所以;梅兰妮把包好的饺子放在一个圆竹扁里带到小厨房。三胞胎和秦炼跟了过来。

梅兰妮刚把炉火捅旺;将一锅水烧上去;梅香又托着一竹篇的饺子进来;〃小师姐他们回来了。〃

家里人都很高兴;冬至节也能吃上团圆饭;江南俗语;〃冬至大如年〃。这个节日在江南也是个大节日的。

冬至的前一天;东岸三家相互送了食品。这年大灾;粮价还在飞涨;所以食品成为很珍贵的礼品。

晚饭后;一家人在起居室闲聊。几天分别;自然有些许话要说。

边峰这人向来是惜语的;除了必要的描述;一般不多话。

梅朵讲到她的专业有关;才会眉飞色舞;平时也没什么多话。所以他们的农场之行听上去也没什么特别。

只说是水利工程开展的很顺利。再有小林他们已经回到农场了;房屋的一期工程接近尾声了。

可这次跟了个水妮;事情有些不同。水妮虽然经历过了一场恶梦;但是;她和羽绢是不同的。首先她没有受过完整的封建家庭教育。加上事后有梅兰妮等人的正确开导;及她自身原有的江湖女儿的爽性。再有她和华家人生活在一起;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她很快就恢复了少女的活泼。

〃到了那里;我们在木框上糊上了桑皮纸;我也帮忙糊了;大家还说我糊的好呢。朵姐儿把那些木架子放到茶苗地里搭起矮房子;老农叔直稀罕。朵姐儿说;这叫简易暖棚;冬天给茶苗儿造的房子。老农叔说;怨不得朵姐儿在整地时;尺寸卡得很严谨;原来是为了造同样大小的房子。朵姐儿教他说;这叫做标准化生产。老农叔回去和农婶嘀咕说;朵姐儿的新名词让人记不过来;前些日子的‘流水作业‘;‘现在又是‘标准化生产‘;感情还真是高人的高徒。〃

梅兰妮问梅朵;〃桑皮纸经不起雨水吧?〃

梅朵道;〃下雨天;气温相对比较高;用不着暖棚;所以这叫临时活动简易暖棚。〃

梅兰妮笑道;〃别说是老农了;连我都倒不过来这些新名词。〃

梅香喜欢听人夸她的小师姐;倒了一杯茶给水妮润嗓子。

水妮接过茶喝了一口;〃庄子上现在可闹热的啦;村里很多人来帮忙。房子工地上进展的很快。那个林师傅还说;没想到才离开几天;你家人缘就这么好了。朵姐儿还让老农伯给帮忙的人发工钱;我就说不能这样。请人来和自愿来是不同的。乡里乡亲的常有造房子时;村里人相互帮忙。哪里要你的工钱;你给人钱;人家还说你外道了。就是吃饭上要大方;顿顿不能少了鱼肉。这事老农伯说我是对的;没照朵姐儿的意思办。〃

梅兰妮认真听后;说道;〃这事倒是水妮想的周全。梅朵到底是个孩子;办事不老道。水妮做得很好。〃

水妮的脸上全写满了‘得意‘二字。

梅兰妮问边峰和梅朵;〃张姑娘怎样了?〃

边峰说;〃老农叔说;等方便了;就托人过湖给她家里人捎信。张姑娘在庄子上生活的不错;和申妈妈及茶香相处的很好。〃

梅兰妮问梅朵;〃茶香怎么样?〃

梅朵说;〃挺好的;我看她做事做的有模有样的。〃

水妮道;〃茶香的志向可高了;她说她要把梅香比。。。〃水妮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刹住了。

梅香问道;〃她把我怎样?〃

水妮讪讪地;不再接话。

梅兰妮说;〃做人做事;自己尽心尽力就好;不用和别的人比;个人情况不一样;没法比较。就象;水妮你会撑船;到了船上你就是老大。可是;管理我们家这些杂事;我都没有梅香做的妥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齐逸见气氛有些严肃;他对边峰说;〃二哥;你不在的几天;我们又发现了新的人脉;我们去书房和你好好汇报一下。〃

男孩们去了书房;梅朵自然也是要跟去的;剩下的女人;正好聊些家庭琐事;梅兰妮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规矩和礼节;趁此机会向席羽绢好好的讨教了一番。

107 新的老师

席家派了席羽绢的大哥席羽平和她的奶妈王妈妈来接羽绢;由陈老板陪着过来的。

由于陈老板是第一次来华家;所以;他特地请了李芸相伴。

李芸这几日;因为李果外出访友;她不能随意出去串门;所以在家正闷气。见来了好的外出借口;自然踊跃。

失散的亲人相见;自有一场悲喜交加;众人之间也自然有一场相互认识;见礼。

席家大公子千万的感谢;终于把席羽绢和绫子接走了。陈步云随船而去;李芸则留了下来和梅兰妮闲话了一阵。

梅兰妮问了问李果的归期;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沈德潜的情况。

李芸是很不看好沈德潜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了;还没考上举人;一次次的上江宁考试;她说;〃等下一次再上江宁时;他都要六十六岁了;还要考进士;就算考上了进士;最多也是到哪个县里去当个知县。这举人都考了四十年;进士还难考。别人这个年龄都要告老返乡了。〃

梅兰妮没法和她说今后的事;象沈德潜这些要靠个人奋斗的人;自然不能和李煦这样抱皇帝大腿的人好比;他们一个肥差就能占了三;四十年不放。如果不是预知了沈德潜今后十几年的风光岁月;她也要把他当成现实版的&了。

十一月中;李果和沈德潜回到了苏州。

沈德潜住干将坊;与李果的住处由乘鱼桥相连。这次他被苏州地区荐举到博学鸿词科;可是他没有入皇帝的青眼;实在也觉的扫兴;想自己多年来的奔波;现已白首;可是前途依旧;实在让他鼓舞不起来。这次李果陪他到城外散心;可是秋景虽然美;但毕竟是一步步走向了冬天;〃到处是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心情非但没有轻松;反而更沉重了。

李果是个豁达的人;亲眼看过富贵荣华转眼成空的过程。所以对于浮名浮财并不放在心上。十一月十六日是他五十八岁的生日。这生日要说也不是什么大生日;所以;他家也并没什么操办;只是请了几个好友;来家吃了碗长寿面。

三胞胎是他的弟子;十六这日要读书;所以十五日就把寿礼送了过去。小弟子送礼是象征性;送的太厚了;李果也不便于收下;所以;三人只是送了一卷书画过去。

李果接过画卷;眼睛一瞄就知是新裱的。用的是丝绢托底。绢底颜色倒是古朴。〃长进了;知道用字画来做礼品了。〃

三胞胎一溜站在李果前面;楚源恭敬地;〃老师;我们是借您的花献您这尊佛。〃

李果好奇;大开画卷一看;是新裱的旧作&。这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三胞胎重裱后;又做礼品送回。等他戴上眼镜子;一看;这是件缂丝作品。在他的原来印章的下面;多出了一嵚〃梅氏女红〃。李芸也在一旁观看。

对于自己的作品;李果平时看习惯了;并没有特别感受;现在换了一种质材;用丝织物来表达;让他又从另面重新审视这件作品。

〃老夫这件画作;只是平庸之做。可是梅娘子这件缂丝之作;倒是一件传世的精品;老夫借光了。〃李果笑道。

齐逸最活络;〃如果画作本身不好;怎么缂绣都是一件庸品。这画虽然只寥寥几笔;可是这种苍远的意境已经全都表现出来了。〃

李果欣赏着自己的画的缂丝。突然想起一事;〃你们陈家表舅说;要在木渎赏一组缂丝图画;是你们母亲的作品吧?〃

齐逸说;〃正是。〃

〃那是什么题材的画?〃李芸问道。

〃是一组仕女题材的画;以十二月令来分的。〃

李果更感兴趣的是;〃谁的画稿?〃

齐逸说;〃原来我们在京城时;这些只是一些草图;并未成稿;听说是冷枚的。又说是陈枚的;我娘也不清楚。〃

〃陈载东?我倒是听说过;他是娄县人;雍正初年由陈善推荐;到宫廷供职;四年;他以娶亲借口请假南回;我们还见了一面。只是;他的画稿怎会到了你家?〃

齐逸道;〃原是这样的:我家的邻居朗世宁;和陈枚同为宫廷供奉。朗士宁擅长西洋画;但是;皇室诸人喜欢中国画。我娘说;朗士宁没事就独自琢磨中国画的画艺;由于他是洋人;很少和人有来往;他只好;把一些供院的画草稿拿回家来揣摩;这些草图就是这样来的;我爹在时;也是爱好书画的;略有些体会;就与他探讨;两人也投机。家母在绘画上的造诣虽然不高;但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也提了些意见;这组画其实是郎士宁的练笔。但是;西洋画也有长处;人物;动物逼真。我娘后来临摩了这组画稿;但稍加改动;朗士宁又在我娘的画上加了改动;家母又改动的临摩了一遍。在缂丝前;家母把这套画稿拿出来修改;我们也一起动手相帮;这才成了最后的稿样。〃

李果点头;〃原来如此;我说;宫中画稿管理很严;如何会流出来。听步云说;去年你们也售了一套十二张的美人图缂丝;十分的惊心动魄。他说;这套缂丝的画稿是出自宫廷。〃

齐逸说;〃也对;也不对。还是在康熙朝的时候;朗士宁参于为雍亲王画了一组美人图。朗士宁的人物;动物都十分逼真。他的人物画稿借给了家母临摹;至于画中的景物;都是拼凑而成的。〃

李芸笑道;〃原来;是假造的宫廷画稿。〃

楚濂正色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