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点,项秀认为必须做好完全之策,最好在梦容怀孕之后提出身份问题,在随既表示理解主动化解“误会”,因为项秀潜意识的认为梦容,绝对不会给自己关于身世的解释,再然后提出代管楚氏商行,在那个时候,项秀估计梦容只有投降一途。
可是想到梦容那个在银钱上小气惯了的人,一下子被自己抱走下金蛋的鸡后会如何发火,项秀对能够用位分获得谅解的可能性打了折扣。
但转念一想,自己是这个天下的皇帝,天下都是自己的,不就是拿了后妃的嫁妆嘛,也木有什么了不起的。项秀自我安慰了一会,便和宁珍默契的转换了话题,这天项秀留在了永寿宫。
喜欢就收藏吧,点击推荐有啥给啥·······
第八章嫡福晋求后位
第八章
自项秀从坤宁宫离开后,尚可喜打发了扎眼的众女,打发了亲信后,尚可喜独自来到小书房,对着满架子的书翻翻拣拣神游天外。
尚可喜对于项秀如此之久不临幸**感到疑惑,白天可以说是忙于朝政,但是晚上总会有时间的吧,而且项秀以前还是个垂涎美色的极品王爷,不然怎么会纳了那么多极品美人。
对皇帝称呼问题,大秦采用的是后妃和亲密臣子等的一样的称呼,即称皇帝为官家。
官家的表述梦容的理解是既形象有实在,体现皇帝的无上权利,而常人称呼皇帝为圣人,或者圣上较为含蓄,也合乎大秦礼法。
尚可喜一直都知道,项秀对自己很有意见,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取得的成效,都比不过其他妾室的撒娇痴缠。所以尚可喜只有卖弄贤明,取得现任的孟古太后的理解,获得项秀某种程度上的默认。
即使得不到项秀更多的关心爱护,但作为嫡福晋,而且是先皇御赐的嫡福晋,项秀的女人没有人敢爬到自己头上,就算项秀有心分封那群“姐妹”们高等位分,也不得超过自己,对此尚可喜是十分放心的。
虽然尚可喜表面上,对于皇后之位犹如掌中之物一般,随时可取可用拥有极大的信心,但是实际上,尚可喜心里对于皇后之位项秀会不会给自己,是一点底都没有,但是却肯定,他不会让自己背上不孝之名,强行提升其他“姐妹”们的位分。
自家清贵,父族没有相应的权势为自己保驾护航,相反,还要自己为阿玛夺得世袭爵位出力谋划,父族的发展还要自己提拔,对此尚可喜在项秀成功继位后,感到危机与利益并存,要进一步获得项秀和蒙古太后的爱护之心。
而自己现在除了贤名以外,必须尽快再次怀有龙种,嫡庶自古不同,只要自己的儿子不犯原则性错误,皇位是传不到庶子手里,就像当年一样,庶子只会犹如当年的项秀一般当个备胎,只能靠着母妃提升地位。
而自己的儿子和去世的太子不同,他母亲健在可以打压**妃嫔。
想到这里,尚可喜想起先前让自家父亲在前朝所作的事情,是时候停下来了,估计跟着闹腾的那几个姐妹特,也没一个是蠢才,多多少少也会在最近停下来。
清明要到了,皇帝和后妃都要祭祖,所以项秀必须在清明之前册封**,按所以照自己的估计,册封也就明后这几天了,自己必须做好准备。
尚可喜思路飞到这里,瞬间倒带,想到要在这几天里,获得项秀和蒙古太后进一步的信任和谅解,那么这几天里有什么捷径可走呐。
项秀登基后忙于政务,现下不说天下归心但至少是朝堂无大事,民间无大灾,一片盛世前象。然而项秀并不如他的父皇一样多子多孙,是故孟古太后和项秀在关注民生,也十分关注子嗣。
毕竟如果没有了后继之人,那么项秀的江山也是会断代的,虽然项秀其他兄弟子嗣众多,总有可以立嗣的存在,但哪里比得上自己的子嗣呐,香火传承,大概在孟古和项秀心里,也是更注重自己一脉吧。
尚可喜一手托着腮,另一手抚着书卷歪倒在榻上,眼睛滴溜溜的转着,“有了”尚可喜突然灵机一动,皇室已经过了孝期。
前些天御花园不是在休整么,一会问问做的怎么样了,要是好了,就在御花园搞个赏花宴,让“姐妹”们穿上华服“冲冲喜”也勾勾项秀的魂,如此美艳的“姐妹”组合就不信官家不沾火气。
不过不可做的过火,毕竟先皇仙去不久,而清明将近,要是过火了不说官家丢不起那个脸,连孟古太后也不会放过自己,要知道孟古太后最是维护官家的名声了。
尚可喜想着不妨先去孟古太后那里说道说道,要知道现在两位太后,可是教养着自己的小儿子安康啊,就算平时孟古太后喜欢安静,免了大伙的请安礼,但是自己前去是从没被关在没外过。
两宫太后如非大节日时不想见到任何外人,孟古太后也一直和圣母皇太后,缩在寿康宫和慈宁宫里,但对于尚可喜是不得不见,而且两位太后还是很喜欢安康的,连带着对尚可喜也多了几分回护之情。
尚可喜想着,前些天两位太后还召见了自己,觉得在两位太后面前,自己还是有几分脸面的,于是起身,叫了红袖和含玉等其他宫女太监,一齐向着两宫方向进发。
对于两位太后自进宫以来,就关系粉好的传闻,尚可喜表示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暂时持保留态度。
后妃之间的友谊大多是利益的结合体,而且当年圣母皇太后(原皇后)还抢过生母皇太后(皇帝他妈)的儿子呐,这件事可是众所周知的,而且据说当年先皇的头,为此还被生母皇太后打破了呐。
作为生母而进位皇太后的孟古太后,和圣母皇太后无论是在做后妃时,还是当太后时,关系都是极好的。
当年为了让儿子得个更好的出生、更好的前途,孟古太后忍痛求了刚生下死胎的皇后抱养自己的孩子,但是先皇不想给太子制造麻烦,不允,为此孟古太后仗着宠爱和先皇大打了一架。
圣母皇太后起先单单暗恨先皇,先皇当年为了生病的太子,不顾自己即将临盆,强行拔了营寨急行回宫,让自己在路上动了胎气,又得不到照顾。
直接导致了自己回宫后,生下的男婴是个死胎,自己更是日后再无身孕,心中多年抑郁不安,就怕先皇听从了臣子或者后妃的蛊惑废后。
而在多年以后的一天,先皇醉酒失言道出的真相,更是令圣母皇太后咬牙切齿对太子愤恨不已。
原来,当年先皇为了太子的地位能够稳固,想让皇后无法生下其他的嫡子,要知道嫡妻,大秦皇帝只有皇后一个,皇贵妃、贵妃只是平妻而已。
先皇便故意带了皇后出行,又在皇后即将临盆的时候,给太子下药让太子病重,不得不返回宫中医治。
而后又在途中,给皇后下药,想让即将生产的皇后流产,可惜皇后身体健康、硬朗,硬是挺了过去,在皇后生下死胎之后,为了杜绝日后再次出现“嫡子事件”,威胁太子,先皇直接给皇后下了绝孕药。
要知道在“死胎事件”之后的几年里,还是皇后的圣母皇太后为了子嗣,不知道流了多少泪,虽然先皇待她一如既往,甚至更好。
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没有子嗣,而怎么样,更别说先皇几次三番打压后妃的流言蜚语了,先皇的种种作为令圣母皇太后极其感动。
可惜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在圣母皇太后知道真相之后,立刻和当初想让自己抱养孩子的孟古太后联手统御后宫。
第九章两宫太后
第九章
至此两位现在女子中的最大BOSS结盟,打压太子,联手推项秀上位,而最后她们成功了。
自从两宫太后搬到寿康宫和慈宁宫后,皇帝就下令打通两宫,好方便两位太后日常交流。
两位太后嫌弃自己还是后妃时,其他后妃唧唧歪歪的争宠面孔丑陋不堪,便制止了皇帝后妃的日常请安活动。
为了不让两位太后太过无聊,项秀随后的一天,让人把皇二子安康抱给了两位太后教养。
然而按照大秦法制,这位皇二子安康如不出意外,也就失去皇位继承权了,要知道大秦历来,对太后都是十分警觉的,生怕又出了个彪悍的查查太后。
要知道那个查查太后,可是依仗孙儿差点登基,成为大秦第二位女帝的彪悍存在,要不是大臣和皇室反抗得太过厉害,而查查太后又不想日后落个恶名,恐怕日后梦容就不是大秦的第二位女帝,而是第三了。
尚可喜带着宫女太监浩浩荡荡到达目的地时,两位太后正在教安康学习百家姓和三字经。
作为风流成性的先皇的宠妃爱后,两位太后的学识自是不凡,虽不说和草间隐士相比能如何如何,单单是启蒙个小皇孙还是木有问题的,单看项秀的才学就晓得两宫太后的本事了。
此间安康正在背着三字经,两位太后一个坐在榻上嗑瓜子,一个坐在椅子上吃点心,两宫太后还时不时的打量对方一眼,这不榻上那位刚刚就给椅子上那位翻了个白眼。
作为**最终的胜利者,两宫太后在项秀登基之后,迅速处理了木有皇嗣,而以前又给自己小鞋穿的宫妃,在让她们集体给先皇殉葬之后,随后就打发了有子女的宫妃陪子女去了。
两人和老实的太妃们,霸占了寿康和慈宁两宫,虽然以前是对手,但现在大家都还处得不错,胜负都出来了也就木有什么好争的了。
这不,前几天太妃们,才从两位牌运奇差的太后那,赢走不少银钱乐得不得了,连带着对谁都笑嘻嘻的。
作为两宫唯一的小皇孙,太妃们那是宠到天去了,当然在两位太后管教小皇孙的时候,太妃们为了不吃排头是轻易不敢插嘴的。
这不,书房门廊旁边,那一串带着吃食玩具的太妃们,正在无聊的等待,两位太后放小皇孙出来玩呐。
当安康背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时怎么也想不起下面的了,急得满头大汗。
门廊外面的太妃也跟着急起来,想起两位太后对于小皇孙的教育是如何严厉后,更是有心急的太妃为了小皇孙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