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战旗-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乎是,穿新衣走老路,还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愣劲。

失去河北省会保定后,张学良也知道,再按照他的指挥思路,东北军就要败的渣都不剩了。

“曾将军,您看,石家庄保卫战,还有那些需要补充的吗?”张学良小心的问道。

他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曾一阳的性格,你不理他,他连看都不会看你,但是到他跟前说上几句好话,还是有用的。至少,曾一阳会认真的看过后,表中肯的论述。

就像,前几天,张学良对刘峙逃到河南很气愤,准备电报给蒋介石,要蒋介石对刘峙临阵脱逃的处理。不过战区电报给国防部,自然要曾一阳的签名。

曾一阳看了一眼电文,不但不签字,反而直接问了张学良三个问题。

如果刘峙有罪,那么战区司令是否也有罪?

如果战区司令有罪,那么总司令也是否有罪?

如果总司令有罪,那么怎么处罚?

三个问题,张学良一个都没有答上来,反而只能虚心请教曾一阳。

曾一阳低头想了想,在一张纸上写上了防空失利,装备不足,希望补充四门2omm高射炮,24挺高射机枪。

最后,张学良真的试着照办了,可是仅仅连天,蒋介石不但来了安慰的电报,说什么平津失利,根本就不是张的问题,中日而是实力差距,希望张学良不要有负担。还送来了一部分军饷,另外张学良要的所有装备都给足了。

张学良拿着收到的物资,顿时明白了蒋介石的想法。

没错,是感激感激张学良给他蒋某人留了面子,用一个很好的借口,掩盖了一个天大的丑闻。

面对日军1o9师团的咄咄逼人,张学良根本就没有开心两天,就又担心滹沱河防御工事,是否能够对付1o9师团。

曾一阳觉得,自己晾张学良也晾的差不多了,是时候给他画个饼了。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十一章搭戏台,唱大戏

第十一章搭戏台,唱大戏

“张将军,您和作战部的计划,我觉得太急了一些。日军近期不会对河北南部**进攻,反而会集结兵力对怀涞一线**进攻。主要的原因嘛……”曾一阳有些犹豫,他不想直接指出,华北的关键是被蒋介石困在山西的阎锡山,而不是国民政府的副总司令张学良。

如果,张学良面子上下不来,自然会为将来的作战带来麻烦。

“你们都出去。”张学良对偌大的作战室内说道,本来这里就是一个学校的礼堂,面积很大。

十几个作战参谋离开后,偌大的礼堂内只有张学良和曾一阳两人。

张学良找了张椅子,做到了曾一阳的对面,一言不的盯着曾一阳,就等着曾一阳将他的想法说出来。

都说吃亏是福,张学良自九一八之后,就一直专门背黑锅,而且这个黑锅是国民政府上下,除了他和蒋介石,所有人无法承担的那种罪责。吃亏的事情多了,人也就变得聪明了,这也就是张学良34年重新入主北平后,立刻就对蒋介石的安内政策大为反对。

处在当时的情况下,张学良如果同意了蒋介石的政策,那么东北军又要做一个艰难的选择。和红军对峙,对于红军的强悍,张学良已经领教过了,百万大军围剿,都是无法将其剿灭,更何况当时东北军连三十万都不到。

完全是一条死路。

也就是出现第二集团军主力撤逃之后,张学良心情上有些急躁,从而想让刘峙将河北战事不利的罪责扛下来。

曾一阳的反对,顿时让张学良惊醒,蒋介石根本就不会让刘峙认罪,因为最后会影响到蒋在国民中的声望,这是无论如何蒋介石都不会答应的,最后,只有东北军受罪。

好在,有曾一阳的提醒,让他改变了策略,不但给了蒋介石一个天大的人情,还缓解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所以,在张学良的心中,看重曾一阳是无奈,倚重曾一阳是其根本就没有好办法。

见张学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曾一阳坦然一笑,将报纸折好,放在一边,不紧不慢的说:“一战区的作战,在八月不会在河北南部展开,主要还是北京通往山西的通道上,汤恩伯和傅作义的两个军,七万大军在怀涞,这给了日军震慑山西的最好理由。逼迫阎锡山倒向日本人。”

“震慑山西倒是一步好棋,但让阎锡山投靠日本人,这不太可能,至少在近期内不可能。”张学良不解道,手握四十万大军,好好的土皇帝当着,凭什么去干二狗子?

傅作义的35军是一支杂牌部队,装备和武器弹药都要比一般的晋军差一些。但是傅作义是晋绥军中的领军人物,和杨爱源,徐永昌等人一样,在晋绥军中的地位很高。

近些年傅作义进一步脱离阎锡山的掌控,一方面是傅作义已经是绥远省主席,羽翼渐渐丰满,虽然绥远跟山西不能比,但好在出产马匹,骑兵的作战能力还是很强的,加上马匹多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变强,综合来说,35军的战斗力不弱。

张学良当年在中原大战时,被傅作义卡在涿州,五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涿州都打不来下,让他失了面子,多少对傅作义有些怨恨。

“那么说,日军在近期内的作战目标不是推进到黄河沿线,而是在于控制对山西的各个交通口?”张学良明白了曾一阳的意思,随即他想到了一个很严重问题,就是如果日军想要封锁山西,那么石家庄是正太路的始点,日军绝对不会放弃。

“没错,但近期内,日军由于兵力上的不足,无法威胁到石家庄,但是一个月后,就很难说了。”曾一阳想了想回答到。

“愿闻其详?”

“日军在热河、察哈尔、绥远的关东军和伪蒙部队,很快就会推进到长城沿线。到时候,汤恩伯和傅作义就会腹背受敌,退出南口也将是必然的。但是在这之前,日军进攻的重点还是在怀涞,从怀涞的新保安进入山西境内对日军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关东军则会挥师进攻山西北部重镇大同,这才是大战的序幕。”曾一阳道。

如果阎锡山能够放弃重要城市,将部队退守到周边的小县城,只打日军的小股部队。

如果日军大军围剿,那么大城市必然空虚,收复一两座大城市如同探囊取物。日军主力部队不动,那么就更好办了,控制其周围的交通线,和周边的县城,让日军只能眼睁睁的陷入四处是敌的困境中,最后黯然退出山西。

但是正是阎锡山的孤注一掷,才让日军第五师团成就了钢军的美名。凭借一个第1旅团,就敢往中央军晋绥军2o万大军布置的防御阵线上冲,就可说明板垣征四郎的赌性有多大了。

不得不说,板垣征四郎在运气方面真的很好。

张学良只知道日军进攻华北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具体日军有多少人,部队的番号等重要的军事情报都没有。

只能用和东北军作战过的日军做参考,这样的军情必然会误导主将。

“总司令,你知不知道日军6军海外作战的规律?”曾一阳对张学良询问道。

“什么规律?”

“除了常设师团之外,日军新组建的1xx大头的师团,都是日军常设师团的预备役,其编制虽然是两个旅团四个联队,配备了和常设师团一样的辅助兵种,但是真正出征的兵力,只有其番号编制的一半。”曾一阳见张学良不明白,才询问,看来张学良也被日军的部队番号给迷惑了,以为在保定的日军1o9师团是一个28ooo人的满编师团。

“因为考虑到日本国内的防御问题,很多非常设师团会留守一半部队在国内,成为师团留守部队。这也是日军的一种传统,在前线,如果出征师团损失严重,可以凭借留守师团的兵力快整补兵源。另外,在需要大量部队补充的时候,留守师团扩编也成了其最好的选择。”

曾一阳见张学良有些不解,继续道:“其实1o9师团就是金泽师团的在乡军人组建的,属于预备役的编制,由于都是老兵,除了重武器上,和第九师团有着天壤之别,但单兵素养上,几乎都差不多。”

“你是说日军在平津之外的河北等地,只有两万日军?”张学良答非所问的问道,他其实是被曾一阳气着了。

在这一区域,**至少有2o万大军,被两万日军赶着跑,这还不是亡国之兆?

“总司令,你不会是想全面反攻吧”曾一阳古怪的问道。

“这个……”张学良确实是存了这个心思,不过他不好意思说罢了,前期被日军的突然进攻,忙于应付,根本就不知道日军有多少人,这些好了,弄清楚日军的人数,心里顿时不服气起来。

但曾一阳这么一问,让张学良顿时惊醒,此一时彼一时,日军第五师团已经在大沽口登6,正在向北平进,此时进攻,日军必然不会怕。

“第五师团是常设师团,满员编制近三万人,还有一个野战第一炮兵旅团归指挥,总兵力不下四万人。”曾一阳就像是一个算命的先生,让张学良一步步走入了曾一阳给他设想好了的思维中。“华北已经失去了我军主动进攻的机会,接下来就要等。”

“等?”

“对,等。日军指挥部也明白一个道理,他们也知道在华北沿着平汉路进攻,要比在上海登6进攻南京容易的多。但是他们太急了,想要三个月到半年就迫使南京政府屈服,这显然是办不到的。另外控制上海,切断长江水运,对日军来说很重要,这条中国黄金水道一切断,那么南京政府从英法购买的武器弹药,就无法运抵,对南京政府也是断绝了南京政府的国外物资。”

“你的意思,等日军开辟华东战场,才是华北战场的转机?”张学良一想就能明白,两个战场,对于日军兵力上的要求必然是个考验。

如果战事不利,从华北抽调兵力,也是势在必行。

“如果日军在华北布置6——8个常设师团,那么华北战场沦陷,不过是时间问题。但是一旦日军开辟淞沪战场,在江南开战,日军的很多重装备将受制于江南多人蛛网般的水道,只要南京政府决心一下,拖住三十万日军也不是难事。”曾一阳当然很希望淞沪抗战早一天出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