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献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与献帝-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一个出头挑毛病的,我管他们杀他们就更有由头了。这一点皇上看不到。还有一点,你们能看到真正制衡我的是什么吗?荀攸,你说说。”荀攸说:“外有袁绍、袁术之流。”曹操说:“内有呢?”荀攸说:“议郎赵彦之流。”曹操摇头:“这谈不上。”荀攸接着说:“国舅董承那里必有密谋。”曹操说:“那也监视着即可。真正制衡我的正是这个皇上。他自幼称帝,十年来磨炼于动荡之中,心思不浅。外有强兵,内有这个皇上,这才是真正制衡孤的两大势力。供着这个皇上,就要受制于他。天下没有白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宜事。但正是这两大制衡,才令孤日复一日不敢懈怠,才可能步步有理有节而最终得以取天下。”荀攸点头:“丞相英明。”

曹丕在一旁说:“今日便宜了杨彪,没有把他除干净,本该下狱问斩。”

曹操哈哈笑了。曹丕不解:“父亲笑什么?”曹操说:“问二位军师吧。”曹丕看身旁走的郭嘉。郭嘉说:“今日上朝丞相原本就只准备请旨免杨彪官,削爵回乡。”曹丕不解地又看曹操。曹操说:“我本就不想杀他,杀他太过分。罪不当诛而诛,众人必说我暴戾。这样处置恰好。”曹丕仍不解:“那父亲为何……”曹操说:“天下做事有两种,一种叫一口价,如那日审袁术密使,有信不交就杀,交了如何处置由我不由你——不容对方讨价还价。还有一种叫讨价还价。今日我一启奏就开了个高价,下狱问斩,最后折中出个免官。如我开奏只提免官,那上有皇上,下有赵彦、孔融反对,再加上刘备之流抹稀泥,弄不好连官都免不成,很可能只落个对杨彪停职省过。”

曹丕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曹操接着说:“杨彪这封回信,正如孔融所说,只是对袁术谋逆的‘暧昧响应’,本不合杀头之罪。又肯定查不出袁术的来信说了什么——杨彪绝不会交代——也即所谓‘没有上下文’,那能定多大罪?再说,谅杨彪也就写了这么一封信,还来不及干更多的事,此案接着审也审不出什么‘新罪行’来,所以免官去职也就到此了。往下所谓接着办杨彪案,不过是放放空炮而已。”

曹丕茅塞顿开。

曹操又笑着添了一句:“有这么个下狱问斩的说法悬在杨彪头上,他免了官绝不敢眷恋许都,十日限期不到,就溜之乎也跑回老家去了!”

曹丕慨叹道:“父亲真是十韬九略。丕若处在父亲这位置上,真还斗不过这位献帝呢。”曹操说:“好好学吧。”

第七节

四五个太监并二三十个羽林军将士护送两顶宫轿在丞相府大门外停下,抬轿的是宫中苦力太监。大门外森严而立的守卫刚要上去拦挡盘问,黄二从第一顶轿中下来,指着自己身上穿的褂子:“看明白点,是宫里来的。”又一托举手中的一卷黄绫卷轴:“是宣皇后懿旨来的,快去告诉你们管家,通知相府主簿白芍接旨。”门吏站在高处已听见此话,赶紧折身往里跑。这边黄二丢下两顶轿子并羽林军,率领四五个太监径直往大门里进。

黄二领人穿过庭院,登上大厅前台阶转身背北向南朝着庭院立定。朱四早带着一群家仆赶来:“噢,是宫里黄二爷黄大人。”黄二人模人样地手托懿旨:“皇后懿旨,快让你家主簿白芍接旨。”朱四问:“何旨?”黄二说:“朱管家,这是你打听的?”朱四被堵,咽了。扭头示意快去叫人。家仆说:“说话就到。”黄二在大厅前台阶上居高临下背手而立,左右站着四五个太监;朱四立在庭院,左右四五个家仆。这样尴尬僵持了一会儿。白芍来了,后面跟着四个戴盔穿甲、身带佩剑的女将士。白芍当院亭亭玉立。黄二瞄了瞄白芍,这是他头一次见,而后竭力提起宫里人的威严来,说:“你是白芍?皇后懿旨,还不跪下接旨。”白芍只得当庭院向着黄二跪下。黄二双手展开懿旨高声宣道:“今日特召丞相府主簿白芍进宫品茶赏花。”黄二宣完了,说:“主簿,接旨吧。”

白芍高举双手接旨:“谢皇后娘娘恩典。”而后站起。

黄二说:“轿子在门外,你跟上走就是。”

朱四上来阻拦道:“此事丞相不知,要等丞相下朝回来禀告后得丞相钧旨才行。”黄二立起眼了:“懂规矩不懂,是皇后懿旨大,还是丞相钧旨大?”朱四不慌不忙:“皇后懿旨自然大,丞相钧旨也不小。”他指了指黄二身上的宫服:“别看黄二爷穿着这一身躲在宫里,说句难听话,真要犯了忌讳,丞相杀你头也和砍西瓜不差什么。没看见前两日杨彪太尉之子杨雕的头在校场被砍得滚西瓜似的。黄二爷不怕?”黄二怔了怔,嘴硬,扯脖道:“有什么怕的。”朱四说:“黄二爷不怕,我朱四怕呀。我怎敢不得丞相钧旨就让您带人走?”

白芍已将皇后懿旨展开看过,也思量过了,此时对朱四从容说道:“朱管家,不争了。”朱四立刻说:“是。”白芍接着道:“我去就是。懿旨是真的,这位传旨的黄公公你既然认得,也就不假。”黄二得了台阶就下,说道:“我自然假不了啊。再说就是半晌的事,去去就回来了,怎么就如临大敌似的?”朱四只得听从白芍。他指着那四个女将士:“你们跟着护卫主簿。”黄二说:“我带着羽林军护卫呢。”朱四说:“各是各的事。你要向皇后交差,我要向丞相交差。”又问:“黄大人由哪个宫门进出?”黄二说:“后宫门。”朱四提高嗓门:“来人。”一个全副武装的家将出现:“管家有何吩咐?”朱四道:“主簿要同黄大人进宫,所带羽林军不多,今日街上又有李典等将军领军各处巡逻盘查,为壮黄二爷回宫声威并保一路畅通,你再领曹府亲兵百人,打上曹府旗号相随以增强护卫。”家将说:“得管家吩咐。”转身要去。朱四又接着吩咐:“护送到后宫门,你们便在宫门外等候,直到主簿出宫再护送她回来。”家将说:“是。”转身去调动了。

朱四又对白芍说:“主簿,我随即另派人去午门外等候丞相,他一下朝即禀告此事。”白芍点头,跟黄二等人起身往外走。

出了相府门,黄二一轿在前,白芍一轿在后,起轿而行。四个女将士分在白芍轿两侧,二三十羽林军护送这两顶轿子,一支严整的百人兵士打着“曹”字旗号跟随。

一路上白芍在轿中寻思,感觉此事深险。轿帘掀开一缝,不时可见巡逻布岗的将士。她明白伏皇后正是趁曹操不在府时召见她,但也只能这样去了。既是宫里羽林军护卫的轿子,又有曹府的亲兵将士跟护,一路自然畅通。到了后宫门,曹府卫队停下了,四个贴身护卫的女将士对白芍说:“主簿,我们一并在此等候。”白芍略掀轿帘点点头。两顶轿子进了后宫门,白芍透过轿帘边缝仔细观看着一路走过的廊亭宫殿。到了地方,轿子停下来。黄二挥手道:“来人,接皇后娘娘的贵客。”里面出来太监并宫女接白芍下轿。又用红纱巾罩住白芍头脸。左右扶着白芍袅袅娜娜往里进。白芍透过纱巾可以影影绰绰看见走过两个月亮门,一段长廊,几条甬道,到了一个宫门口。红纱巾被掀掉。听见太监禀报:“相府主簿白芍已到,叩见皇后娘娘、董妃娘娘。”听见里面传来声音:“宣她进来。”白芍被引导进了大门,迎面看见伏皇后、董妃已立在那里,便欲跪拜行大礼。

伏皇后和蔼笑道:“免了吧,你到我这儿没那么多规矩,今日召你是来说说话的。来,一起入座吧。”说着伏皇后在宫女们服侍下当中入座,董妃挨着她也入座。白芍拘谨地坐下。案上已摆满果品。伏皇后摆摆手,太监宫女们就都退到稍远处束手而立。伏皇后对白芍说:“早就想召你进宫说说话了。听闻你外祖父姓郑名玄,字康成,原籍北海高密县,是我早已熟悉的人物。”白芍有些没想到。伏皇后一边拿过董妃的手慢慢摩挲着一边说道:“我父亲伏完,就是郑康成的弟子啊。他说起郑公来赞不绝口。”白芍表示会意地微微一笑。伏皇后说:“这不是虚言。我父亲多次讲过你外祖父。这半年你到许都进曹府后,我父亲由你又讲到你外祖父多次。他说起几件事,你外祖父高风亮节,为人师表,了不得。”

伏皇后放下董妃手,拿起茶杯盖赶了赶茶水上的浮茶,没呷,又接着道:“一件,灵帝末年,大将军何进为你外祖父设几杖,礼待甚优。但你外祖父坚决不接受朝服,仍着布衣相见,后来居然不辞而别,弃官而去。当年你外祖父年已六十,从远方赶来迎接他的弟子多达数千人。第二件,后来将军袁隗又上表请旨封你外祖父为侍中,你外祖父又以父亲去世要守丧为由拒绝了。当时的相国孔融十分敬佩你外祖父,多次登门造访,并告诉高密县把你外祖父所在乡设为‘郑公乡’。”

白芍听到此不由得说:“孔融,当今这个孔融孔大人?”伏皇后说:“正是,你们近来见过面吧?”白芍想起什么,觉着有趣地一笑。伏皇后瞄了白芍一眼:“我知道你想起什么了,孔融曾与曹丞相在曹府后花园饮酒,孔融当曹操的面要明媒正娶你为新夫人呢。”

白芍吃惊。

伏皇后说:“你吃惊了?这都是常事。曹府的事,皇上这里会有所听闻;而宫里的事,曹丞相那里知道更多。哪有不透风的墙?不过,我说的这些话,你还是别提吧,免得别人猜疑。我估计你也不会提……孔融那日饮酒没对你提此旧交情?”白芍摇头。伏皇后说:“那时你还小,不过几岁。再说第三件事,董卓当年把持朝政迁都长安后,又有公卿举荐你外祖父做官,你外祖父又推辞了。第四件更不一般,建安元年,也就是三年前,你外祖父由徐州回高密探亲,遇黄巾贼数万,见了你外祖父即拜,不敢入高密县境。你看看你外祖父,朝野乃至叛贼都敬畏如此。这你都知道吧?”

白芍点头表示知道。

伏皇后接着说:“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