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献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与献帝-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操笑道:“如公所言,孤何以当之?荀攸,你又跃跃欲言,何讲?”

荀攸说:“郭嘉十胜十败之说,正和愚见相合。袁绍兵虽众,又何足惧哉?”杨刚跃跃欲言,看左右又止。曹操说:“杨刚有何话要讲?”杨刚说:“郭嘉兄‘十胜十败’之说的确精辟。我如丞相所说,新来乍到,但仅举一条,就知袁绍必败、丞相必胜。袁绍那里,沮授、田丰死谏,若袁绍最终兵败,证明沮授、田丰之见正确,袁绍决断错误,袁绍脸上挂不住,必杀二人;而丞相方才讲,派刘备领兵去徐州一事是自己错了,认错之言坦坦然然,无丝毫脸上挂不住一说。”白芍一直在不停书记,这时瞄了曹操一眼,插话道:“穷才怕人说没钱,丑才怕人说难看。”众人不解。曹操转头问:“主簿此言何讲?”白芍一边书记着一边说道:“丞相平日足智多谋,高人一筹处多了,认一两次失策,无损于明公之号,还落个‘谦虚大度’之名。”曹操先一愣,而后笑了。杨刚一直注意着白芍,听完此话说道:“杨刚一到许都就听说主簿出语不凡,果然。”

曹操站起思忖着踱了踱,站住说道:“看来诸位大多建议我坚决迎战袁绍。李典、许褚、张辽,你们以为如何?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二虎将,袁绍那里颜良、文丑是虎将,你们与战如何?李典先说。”李典拱手道:“张飞丈八长矛别人怕,我独不怕,张飞我包了。”曹操说:“许褚讲。”许褚拱手道:“关羽用刀,我也用刀,刀对刀,我将关羽抵了。”曹操说:“张辽呢?”张辽拱手道:“颜良、文丑和我是一个师父学出来的,必为我手下败将。”

曹操刚点头,郭嘉那里却一阵晕厥,荀攸在一旁将他扶住。曹操问:“郭嘉,这是为何?”荀攸替郭嘉解释道:“郭嘉母病,前几日夜夜守护,昨日母亲刚好,又连夜谋划迎战袁绍。”曹操点头:“累着了。”郭嘉扪了下额头,站定,正神,说道:“袁绍虽地广人多势大,但反应迟缓,明公将强兵精,又多谋善变。只此两方相对,如久稳不动,对袁绍有利;若动起来,越乱越好,丞相便可寻机变化。正值此时,万不可踌躇,错过时机。郭嘉愿死战。凡进攻,愿督前军。凡后退,愿督后军。”荀攸说:“攸也愿随丞相死战。万不可错失良机。”

曹操深肯地点头,而后问白芍:“主簿认为胜负如何?”

白芍说:“我不懂军事,但感觉能胜。”曹操问:“为何?”白芍说:“但看丞相手下,个个心齐无猜忌。《易经》说,‘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孔子注释此语:‘一人行,三则疑也。’意思是:一个人独行其是,比较简单;两个人也还可以;三人以上必生猜忌、相疑。这里文臣武将如此心齐,实因丞相为人质朴简约,至正至均,调理得当。”曹操备受鼓舞,说道:“好,孤有战捷,立刻驰信报许都主簿这里。”白芍说:“我要随军。”曹操愣了:“孤没有想过让你随军。战事多危险。”白芍说:“我不怕。打起仗来,你们一走,相府挺闲的,一人在此无趣,不如去看丞相怎样打仗。”荀攸说道:“若主簿随军,实能鼓舞全军士气。”曹操说:“为何?”荀攸一笑:“容攸戏言:丞相把镇府之宝都带上了,还不是说明胜券在握?”曹操笑了:“荀攸鬼才,言之有理。好,”曹操对着白芍说,“你本相府主簿,现中军主簿你也兼吧。”

说到这里,曹操又当中坐下,对众人郑重说道:“孤决定出兵,迎战袁绍。既然得失已然权衡,胜败已然清算,就不再生疑,须鼓舞全军上下同仇敌忾!”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六章

第一节

袁绍出兵,曹操迎战,两军相持几个月并未打起来。这让汉献帝十分郁闷。

这晚用膳时,他用筷子对摆满面前的佳肴戳戳点点一番,一撂筷子烦躁说道:“一个袁绍,一个曹操,两军相战,居然几个月不开打,都是干什么吃的?弄得朕吃饭都吃不爽。”董妃在一旁胆战心惊地看着汉献帝。伏皇后劝道:“皇上已经吃了七八分了,也可以了,不高兴时略少吃些好。”汉献帝一下站了起来,说道:“这是什么话,莫非还嫌朕吃得不够少吗?撤、撤、撤,今晚用膳就到此了。”说着背手一站。黄福哈腰立在那里看看伏皇后,没敢立刻叫人来撤。汉献帝冲他说道:“去宣国丈进宫见朕了吗?”黄福说道:“启禀皇上,早就派人去了,这会儿可能已到宫门了。”汉献帝回转身一甩袖对伏皇后说:“我说撤,怎么还不撤?”伏皇后这时一扬下巴对黄福说:“撤吧。”黄福一招手,侍立四周的太监宫女们上来撤膳。汉献帝对黄福命道:“待会儿国丈来了,汝等一概都与我退下,再不可在朕这里搞什么隔墙有耳。”黄福一边看着众人鱼贯出入地撤膳,一边点头哈腰地说:“奴才明白。”他看撤膳已完,便随最后几个太监宫女一同小心退出了。

汉献帝看看宫内没了下人,便对伏皇后、董妃说道:“朕发火并不是冲你们的。”伏皇后说:“我们无所谓,只要陛下凡事想开就好。”汉献帝一甩袖子说道:“我有什么想不开的,这天下早晚都是朕的天下,现名分已归我,以后名副其实做堂堂天子也终不会落空。如今外线刘备伙同袁绍没有进取,内线国舅这里也数月不见动静,朕当然着急。但又着不得急,俗话说,再湿的柴只要火大也能点燃。此火盖出于朕。今日召国丈来就是再点一点这把火。好了,你们也都退下吧。你们在场,反倒影响朕的发挥。”

正值此时,伏完在几个打着灯笼的太监引领下匆匆行走在皇宫内,穿过一些院门、亭阁,终于来到乾安宫。黄福在一旁出现,迎道:“国丈到。”伸手引到了门口,高声禀报:“国丈伏完叩见皇上。”听见里边汉献帝的回话:“宣他进来。”黄福引着伏完进到宫里。伏完叩拜道:“臣伏完谨祝陛下万岁万万岁。”汉献帝正背手站在那里,这时一抬手说道:“国丈平身吧。”而后让黄福等退下。

汉献帝伸手赐伏完坐,自己则先当中坐下了,开头第一句就说道:“早说袁绍、曹操要打,几个月来竟毫无动静,这是何故?”伏完说:“启禀陛下,据臣所知,袁绍进兵黎阳,曹操也引兵至黎阳,两军相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之所以相持不战,听说袁绍本人又犹豫开了。他三个军师,审配、郭图两个军师领兵,另一个军师许攸未得领兵,在袁绍中军帐中闹不服。还有,奋武将军沮授反对出战,恨袁绍不用其谋,亦不图进取。袁绍虽兵多将广,但内部不和,可不就停那儿了。曹操见此干脆吩咐郭嘉总监大军,屯兵官渡,把守全线,自己引领一半军马回许都了。当下就是这个形势。”汉献帝说:“外线一僵持,刘皇叔那里只能无所作为了。朕这次宣你,是想知道,你向朕举荐国舅董承密举大事,朕还亲自刺指洒血写了血诏,为何至今毫无进展?曹操前几个月不在许都,朕还轻松一点。他这一回来,朕天天上朝若芒刺在背,想起大汉社稷居然被奸邪把持,竟无奈何。这内线之战,国丈是总监,你莫非不为朕分忧吗?”

伏完听此话诚惶诚恐,离座拜倒在汉献帝面前:“回禀陛下,臣日夜想为陛下分忧,但实未能为陛下分忧。臣无能而有罪。曹操前几个月领兵黎阳,国舅在许都够不着他,自然无法对其下手。”

汉献帝说:“曹操在许都时不见对其下手,曹操不在许都了又无法对其下手。照此,朕只能坐以待毙了?”

伏完叩头撞地,发出咚咚响声:“陛下如此责臣,臣真可谓诚惶诚恐又诚惶诚恐。臣的话还没有说完,现曹贼又回许都,这次国舅这里或许能有所作为了。”

汉献帝坐在那里看着伏完叩头撞地,毫无不忍,说道:“你去国舅那里传告,朕为此夜难入眠,日难进食,焦心如焚。”伏完拜伏在那里重复道:“臣定传告董承,陛下为此夜难入眠,日难进食,焦心如焚。”汉献帝又接着说:“不能为天子分忧者,何为社稷之臣,何为忠义两全之士?”伏完拜伏在那里,又重复道:“不能为天子分忧者,何为社稷之臣,何为忠义两全之士?”汉献帝接着说:“授诏数月,未建寸功,究竟忠在哪里?诚在哪里?智在哪里?勇在哪里?”伏完接着重复道:“授诏数月,未建寸功,究竟忠在哪里?诚在哪里?智在哪里?勇在哪里?”汉献帝接着道:“朕已两日粒米未进。”伏完拜伏在那里,这时震惊抬头:“陛下……”汉献帝严厉地说道:“接着传告他,朕已两日粒米未进。”伏完立刻低头重复道:“陛下已两日粒米未进。”汉献帝接着说:“汝等为臣若安居无为,有何面目面对天地祖宗?”伏完重复道:“汝等为臣若安居无为,有何面目面对天地祖宗?”最后,汉献帝说道:“两军相战勇者胜,唯死战者方无敌。钦此。”伏完拜伏在那里,大声重复道:“两军相战勇者胜,唯死战者方无敌。钦此。”

汉献帝这才一抬手说道:“起来吧。你连夜去国舅那里,一句不漏背诵传旨,可曾记好?”

伏完连连叩首:“如此圣旨,句句如天上雷霆,臣铭刻在心,绝不会漏记一字。”伏完起身说道:“那臣就退了,连夜去国舅处传旨。”汉献帝点点头,高声道:“来人。”外面立刻进来几个太监。汉献帝说:“送国丈出宫。”伏完随几个太监走了。

黄福又进来问:“皇上要何侍候?”汉献帝意气舒展地背着手在宫里走了几个来回,说道:“传膳。”黄福仰脸看着汉献帝愣了。汉献帝说:“与国丈说话,朕高兴了,再夜宵一下。去看看皇后董妃干什么呢,若没事,也过来陪朕。”

坤宁宫灯火通明,伏皇后与董妃正坐着说话。伏皇后挥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