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 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进攻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但是,它的攻击力度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丝毫不逊色于南宋总结出来的那十三次军功。它甚至差一点点就完成了宋朝人梦寐以求的夙愿。

当时,伪齐已经把国都从大名府迁到了开封城,刘豫鸠占鹊巢,强占了北宋的皇宫。他征集了十余万乡兵,编为十二军,沿黄河、淮河两岸,及陕西、山东等地驻扎,进窥南宋。

看上去声势浩大,实际上破绽百出,每一条战线上都兵力薄弱。南宋只要发兵,肯定能打破壁垒,攻入淮河区域。

当时,很多人看清了这一点,可出兵的居然是襄阳镇抚使李横和河南府、孟州、汝州、唐州镇抚使翟琮。

这两人都不是宋朝正规军出身,他们是北方沦陷时自发形成的义军。哪怕这时有了宋朝的官衔,也仍然被排挤在主流之外。

历史证明,不管是在哪个时代,抗战最积极、行动最迅速的,都是非主流的人员。这是巧合吗?里面应该隐藏着巨大的问题!

李横、翟琮率兵北伐,这是南宋历史上第一次北伐。他们的部下有彭圮、赵起、董先、张圮、董震等人,还有一个人叫牛皋。

李横军渡江之后横扫两淮,直扑河南,连克汝州、颖昌、信阳等地。翟琮军进攻东至郑州、西到京兆之间的广阔区域,与李横军形成从西、南两面合围开封的态势。

攻势迅速,等到年后二月间,两军已经攻至开封城外围。这是出乎敌我意料的战绩,不仅刘豫没有料到,南宋方面也没有准备。其他友军,像长江防线上的刘光世、韩世忠两军,都相距甚远,哪怕是急行军赶过去支援,也来不及了。

可金国来得及出兵。刘豫慌了,他明知道求援意味着在女真人心里失去砝码,但也顾不得了。这正中金兀术下怀,真是盼什么来什么,想打仗就来了对手。他带着嫡系精兵出征,会和伪齐大将李成,组成近十万的强大联军,与李横、翟琮军在开封城郊的羊驰岗决战。

战线过长,补给不足。长期作战,让宋朝北伐军实力下降,羊驰岗之战是他们的终点。李横、翟琮被击败,事实证明他们真的尽全力了,因为之后他们再也没法支撑了。北伐军一路败退,失去了之前所夺的全部疆域。金、齐联军趁势反击,衔尾疾追,相继攻占了邓州(今属河南)、随州(今属湖北)、襄阳及郢州(今湖北钟祥)等地。

也就是说,北伐军连自己的根据地都丢了。

李横等人一直退到了洪州(今江西南昌)才稳住局势。这时,形势危急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伪齐不仅在长江防线上打开了缺口,让江南大片腹地处于危险之中,还切断了宋廷与川、陕之间的通道。他们可以溯江而上进攻蜀川,也可以顺流直下攻取吴越。为了必胜,刘豫还派人去联络洞庭湖里的起义军首领杨幺,预先埋下一颗钉子。

总之,南宋防线突然间千疮百孔,金、齐联军怎么打都行。可等了很久,金兀术却没有出现,他没有趁热打铁,反而带着兵跑到大西南的深山老林里练爬坡去了。

因为那边的机会更好,和尚原大败之后,留守在陕西境内的撒离喝居然突发神勇,正面击败了吴玠,打通了由陕入川的另一条通道。

这个消息让整个金国震撼,简直是飞来横财。还突破什么长江防线啊,先蜀后江南,这是最划算的攻击路线。不用犹豫了,马上调重兵支援撒离喝,把吴玠彻底击溃。

为了胜利进入蜀川,在蜀川安家落户,金兀术这次出兵,除了带着所有能调集的重兵之外,连重兵们的家属也一起带上了。

开战之前,先回顾一下刚结束的撒离喝、吴玠之战。这一次,他们争的不是和尚原,而是饶风关。我们看一下地图。

众所周知,陕西在蜀川的上方,是后者的天然屏障。以西安为参照点,可以清晰地看到宋、金两军这一段时间里的争斗路线。

西安平行向西,也就是宝鸡方向,一路上有诸多名胜,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蜀汉武侯逝世的五丈原、杨贵妃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陈仓古道等都在这条线上。到宝鸡之后,就是大散关、和尚原,吴玠大破金兵的地方。

这是一条线,是金兀术撞得头破血流的地方。撒离喝很聪明,他清楚自己的兵力不如四太子,勇气更差得多,所以,他把这条线放弃了。

他的主攻方向是西安的正下方,也就是南方,现今重庆市的方向。蜀川广阔,它与陕西的关界线绵延漫长,从这里照样能够突破。

这样,战争的重心一下子偏移了,并且脱离了吴玠的兵力中心。所幸吴玠是主帅之才,他对战争早有全盘估算,在这个方向也有所准备。

和尚原之战结束后,吴玠向宝鸡的后方稍微后撤,到达现在甘肃境内的徽县附近的河池,在这里设立大本营。他将和尚原交给二弟吴璘,派原八字军主将王彦驻守金州(今陕西安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可以各方呼应。

金州就是这次撒离喝出兵的攻击点。

时隔数年,王彦再一次成为战争的焦点。金州的位置实在太险要了,看地图,它的正下方是重庆市,谁都知道从重庆入四川全是水道,是逆流而上的湍急险滩。从这儿打,除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外,还必须得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这些都不是撒离喝所能承受的。

可是,绕过金州吗?它背后的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才是入蜀的正路,甚至再向前一点到阳平关,那里是三国时入蜀的官道。

这都是常识,撒离喝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就是不敢去直接攻打汉中,那样,河池方向的吴玠会快速顶上来,后边的王彦也会关门打狗,他就会死在汉中附近。

吴玠选中了金州,逼着金军强攻、王彦死守。这一战打响了。王彦虽然威名卓著,是南宋将领中成名极早、立身极正的名将,但是,他的实力已经不如当年渡江征战时的了。那时,他把八字军的精锐都交给了御营。从御营离开时,他除了愈加高大的形象之外,几乎是两手空空。

在西军中,王彦只是吴玠手下的一个普通将领,给他多少兵,他就带多少人。想一想吴玠本人的兵力也不到一万,他的战力又能高到哪儿去?撒离喝集结陕西境内的全部金军杀到金州,王彦率部死守,仍然无济于事。虽然金州城破,但他给吴玠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时间在这时是最值钱的。撒离喝的目标是兴元府。兴元府与金州之间有一座关隘,名叫饶风关。它设在崇山峻岭之间,险要之处与和尚原不相上下,是兴元府以东最后一道屏障。金军如果抢先占领它,瞬间主客易位,宋军得去扮演金兀术,拿人命去堆,才有可能抢回来。

兴元府主将刘子羽第一时间派兵去抢饶风关,同时急报吴玠请求支援。吴玠尽起精锐,亲自率军,一日疾驰三百余里,抢在撒离喝之前赶到饶风关。

这种速度差点让完颜撒离喝哭出来。这个完颜撒离喝其实很善战,并且超级耐战,他是第一代完颜中活得最长的一个,就是泪腺过于发达了些……可吴玠实在太过分了。河池远在甘肃,与饶风关之间的距离比金州足足远了一半以上,并且,先是兴元府求援,吴玠才带人赶了过来,里外相加。撒离喝想不通为什么是自己迟到了,难道女真战马退化了吗?

迟到之后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他不得不悲愤。他得像强攻和尚原那样,用人命去填满饶风关前面的深沟险涧。想想之前四太子是什么结果,他实在是恨得牙疼。

说什么都没用了,撒离喝下令金军强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道关卡突破。为了达到目的,撒离喝想了一个超笨的绝招。

他命令金军下马,身披重甲,全副武装仰攻。据考证,宋代制式重甲一般有五十八斤重,而宋代一斤相当于现代一斤二两,也就是说,女真士兵要负重六十九斤以上翻越秦岭山脉。

同时,还得面对宋军的弓箭、滚木、礌石。

回顾历史,这种活儿连完颜阿骨打时代的女真军都没干过,这时,女真建国快二十年了,起码换了三茬以上的新兵,这么搞,实在是太生硬、太强求了。

可撒离喝必须要这么做。饶风关之后,陕西境内就没有任何险阻了,除非去闯三国时的入蜀古道阳平关,不然一马平川,蜀中在望。

这也是吴玠必须拼命的理由。他要是失败了,等于葬送了整个蜀川甚至江南河山!双方都在拼命。整整六天六夜,战斗从来没有停息过,饶风关前躺满了金军的尸体,可后面的女真人踩着尸体继续强攻。他们真的是在用人命堆战绩,拼命压垮吴玠。

这个想法在第七天的清晨被撒离喝放弃了,他做得比金兀术更狠更硬,可惜对吴玠无效。六个昼夜的强攻,什么都没有得到,他不知道吴玠的承受极限到底是多少。

不过,他不再烦恼这件事,现实让他喜极而泣,这绝对是欢乐的泪水,他爱死汉人了,从此明白了四太子殿下为什么总是那么好运。

汉人会主动上门帮忙!

一个当地汉人,另有说法是吴玠军中的叛徒,告诉他有一条非常隐蔽的小道能绕到饶风关的背后,从那里居高临下,会使吴玠变成防御方。

饶风关与和尚原的最大区别是,和尚原是大散关附近的制高点,而饶风关修筑在半山腰。这个不知名的汉奸决定了这次战役的走向,当金军突然出现在背后时,吴玠真的是措手不及!

上下夹击,吴玠败了,饶风关失陷。

可是,撒离喝没法高兴,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没能活捉或者杀死吴玠,甚至连吴玠的部队都没有击溃。战后清点,搞得像吴玠从饶风关撤军了一样!

赢得很窝囊……不过,当年金太祖打败辽国皇帝的亲征大军也是因为意外啊,胜利就是胜利!撒离喝收拾心情,冲向了兴元府。陕西已经陷落,蜀川的大门在向他打开,他相信蜀川、江南的财富和美女一定会让自己高兴起来。

不过,等待他的是一场全城性的大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