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我们应看重战争规律的同一性,也应看重其差别性。只有这样全面的看法,才能正确地批判与接受每个过去的与外国的外处的战争经验;把那些经验中与我们目前进行的战争共同的,则用来做我们行动的借鉴,把那些不同的,根据我们的特殊情形而给予变通。
六、战略之全局性与战术之局部性的关系
这里要说的是:战术服从于战略,所以战术指挥员应了解一定程度的战略问题,而全局为局部所构成,所以战略指导者也不可忽视局部的因素。
世界战争,世界是一全局;国与国战争,一国是一全局;敌后游击战争,敌后是一全局;一个战略区内的游击战争,战略区也是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与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反之,凡属全局之中之一方面、一阶段的战斗或战役,则都是全局中的 局部。
指导战争全局的为战略,指导作为战争之局部的战斗的为战术。
凡是建军与训练,根据地之创立与巩固,各种政策与军事之配合,各个战役之方针与相互关联,各个作战阶段间之关系,我方全部活动与敌方全部活动间之关系,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间之关系,……等等的关照,都属于战略范围,(就是说也都是战略指导者应注意的工作)都是全局性的东西。
至于战斗动作——进攻、防御、追击、退却,战斗勤务——侦察、 警戒、防空、防毒、防坦克以至行军、宿营等等,那都属于战斗的范围, 都是局部性的东西。
一时之胜败,一地之得失,都应从这种关系上去看它。至于说“一子错满盘输”,那是说带有全局性的有决定意义的“一”,关系全局胜败的局部,而不是带局部性的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东西。所谓“百战百胜,一败涂地”,那“百战”是不带决定意义的部分东西,那“ 一败”是带决定意义的全局的东西——也可说是锁链中主要的一环。指导全局者最应注意于最吃力的地方、时候,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抓住最主要的环节。
有的局部的胜利,有时对全局反为有害;有的部分的失败,有时却挽救了全局。这就是说:为了顾及全局,有时“见利不趋”,为了顾及全局,有时“牺牲不辞”。所以各级指挥员,都应了解战斗、战役以至战局的全般情况,最低限也应了解直接上级的任务与企图,否则一切“独断专行”都失了根据,都会弄成错误。另一方面,全局为局部所构成,因此不可忽视局部的因素与胜败,特别是有决定意义的带全局性的局部问题。
七、战略战术之斗争形式与军队之物质内容的关系
这里要讲的是军队之质量决定战法之高低;要提倡革命战法,就必须改进革命军队。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新的革命的战争,自然应该使用新的革命的战略战术。“从前那种作战的旧脑筋,必须要完全改变过来,而要真正能够运用革命战争的新战术新方法。”
然而为什么言者谆谆,唇焦舌敝,会议开了许多次,小册子也印发了万千,命令下了若干道,纪律约束了许多条,而其结果,仍然见到不断的“将士伤亡,挫顿而退”呢?为什么“计划周到”,“准备完全”,“部署适当”及“运用灵活”,还不足以取得胜利呢?原因很简单,任何运动形态,任何斗争形式,都由物质的内容来决定。空洞的方法方式,没有一定的内容,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新的革命的战略战术,必须有新的革命的军队出来表演,而且一般说来革命的战略战术,都是革命军队在斗争中创造与逐渐完成其体系的。很明显的,如果没有进步的抗日军,就不会有今天我们抗战中新的战略战术。那些只在口头上高谈“革命战术”、“革命战法”或“新战术”的军队,其所以不能战胜敌军,甚而采取避战的方针,不敢与敌周旋,就是因为它们军队机构没有改变,所以想学学不会,想做也做不好。如果要进行“反共”战争,那是货真价实的十足的反革命战争,自然更谈不上什么“革命战术”,也不必谈了。不过在另一方面,战法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军队,如果我们抗战将领都能领导军队坚决继续抗战而不是反共,并能够真正地研究与应用革命战法,那也可以逐渐影响到军队的改造。所以坚持抗战,反对反共,力求进步,是我国民族目前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全国抗日军队的最主要的任务。
什么是革命战术呢?有人以为它的特点就是“灵活”,善于打击敌军。其实一切较新的战术都有这个特点,但还算不上革命战术。所谓“革命战术”、“革命战法”,实际上是革命军队的战略战术,革命军队的战法,它与一般战略战术或战法的不同点就在于(1)它是服从于革命的政治,为革命战争而服务,为大多数人民利益而服务;(2)它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首先是革命战士的力量,及战地民众的力量,它以军队团结、官兵一体为基础,以军民一致能得民众帮助为基础。它不专靠武力消灭敌人的身体,而能以其进步的主张争取敌军士兵之同情(而不是利诱或欺骗)与瓦解敌军,减少自己作战 的困难;(3)它能正确地反映战争的发展规律,所以较能取得胜利。
现在让我们从几个具体问题上来说明:
第一,在政治工作(军队的政治保障)上。有人以为推动政治工作只是政工人员,“以民众教师为己任”,“对于当地民众予以组织训练”,“以沟通民间感情,取得民众的助力”就行了。其实,以“政工人员”担任民众工作,这巳嫌不足,而不发动民众,就无从组织民众,不给民众以抗日的自由,不改善民生,民众就发动不起来,也无法“取得民众的助力”。所以革命军队要与民众联系在一块,“成为民众的武力”,就必须从上至下都懂得并真正为民众利益而战争,民众工作,全体指战员(官兵)都参加,军队对民众的纪律,必须全体指战员一致遵行。革命军队不是“不干涉政治”,而是帮助当地政府去发动民众,组织民众,训练民众,武装民众,发扬民众之民主精神,帮助民众改善生活,领导民众与敌人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民众的助力
第二,在侦察警戒(军队的战斗保障)上。有人以为只要训练好依察与便衣队,就可以查明敌情。只要干部训练得好,有战术素质和实际精神,就可以使警戒严密。其实革命战争,尤其是我们中国今天抗日的革命战争,如果不依靠民众帮助,不依靠敌据点内敌伪军中进步的同情分子之帮助,而只靠军队自己侦察警戒,只靠自己有限的间谋机关(而且还不可靠的),则敌情绝难及时明了(山东曾有一个师长脱离其本军的掌握,而在敌“扫荡”时要求随一个连长行动,说:
“你们的情报好,我们则如同瞎子”,警戒也绝难做到严密。就是军队本身的侦察警戒,也须要战士自觉、奋勇、耐劳,指挥员的认真负责(自然也要有战术素养),以及政治工作人员之帮助(政工的保障),这些都非改善军队的机构与军事制度不可。只有在“官兵一体”的革命军队中,才能求得指战员之奋勇耐劳,而在保持军阀制度的军队中,是不能多见的。
第三,在供给卫生(军队的物质保障)上。有些人以为只要成立了军医处、军需处、兵站及野战医院、兵站医院等,则军队的供给卫生工作就算完事,结果到了冬天(如去年十二月)有些军队还没有棉衣穿,有些军队只吃两餐稀饭,以致有些士兵看到居民吃饭流下眼泪来。伤兵的救护运送与医药则更成问题。抗战初在晋北有过以汽车搬运大官们的家私不运伤兵的事,最近在西南也有以汽车从渝运金出国,而伤兵得不到及时运送的事(南宁失守前,也有过援军得不到汽车载运的事)。野战医院的工作是大家所知道的,自然也有进步的,也有好的,但坏的数目相当多,而像“蜕变”剧中所描写的好人的“监理员”却很少。但是在华北、华中敌后方极困难的环境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生活虽极艰苦,但却能及时易衣,及时待食,伤兵得到民众的救护与帮助,治疗的医术也有极大的进步。这没有别的办法,主要是依靠民众而得到民众的帮助(包括医生的帮助),所以革命军队的军事行动,时常都要注意到居民的政治条件问题,这也与一般战术不同的。
第四,在战略战术上,有人以为只要有特殊的技术,能跋山涉水,便可以“出奇制胜”。其实“出奇制胜”,或是用新发明的兵器(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之用毒瓦斯与英法之用坦克),或是新军队采用新战法(如八路军之在华北,由平型关到百团大战),如没有新的军队,新的兵器,“出奇制胜”很难成功。一般的战士,只能训练出一般的技术,特别在抗战中,我军训练时间之短促,更难要求其学会如何超群出众的特殊技术,过去所谓“飞檐走壁”的神技,现在是很难见到。至于破坏交通,革命军固然应尽量提高爆破技术,但还是依靠广大群众的帮助,才能做到。“改造地形”也是一样。华北的破路战中,曾动员整千整万的群众参加,甚至还有妇女参加,并有军队的有力配合,然后才收到效果。那里的缺点,就是爆破器材的缺乏,可是从来就没有人发给过。
总之,有些所谓“革命战术”,都由于片面的观察问题,只看到一些斗争的方法方式,而忽视了其余很重要的斗争方法与方式。其实革命战术,如果离开了民众的帮助,离开了民众武装的配合,离开了自己军队内人力的发扬,就没有真实的内容了。革命战争,虽是以武装斗争这一最高的斗争形式为主,但还必须要有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而武装斗争中,也还需要低级的形式与高级的形式之配合(如游击战与运动战之配合)。很显明,没有政治斗争,不能打破敌人的政治诱降;没有经济斗争,不能打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