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这么近,为了什么?最新型的坦克是T06,比起他们的T90来是进步了不少,可比起M1A3来还是有差距,如果放在团级系统综合作战能力的高度上考核,就比美军装甲部队差了一大截。
很快,战情计算机显示西北面的一个菱形被大片的雪花盖住,不见了,东北方的3个,中间的那个突然加速,
团长立即指令3架无人机飞进雪花区域搜索,命令全部6台“火雨”火箭炮以子母弹对东北3个菱形坦克组子母弹攻顶打击,2台打一组。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你3组之间拉开距离是为了分散我的子母弹打击密度,火雨火箭炮的公开精度是0。8%,你在计算火箭弹群飞到你那里有五六十米的偏差,你把坦克分组聚在一起是以为这样反而可以躲避火箭弹群的攻击了吗?你在计算现行误差下我全部火箭炮打一个组才能奏效吗?可是你错了,你知道美军最新型子母火箭弹是有简单末制导的吗?
962
68发155毫米火雨火箭弹的分布中心距离020车组形心只有11米,15000枚贫铀子弹头短促尖啸盖了下来,一下子4辆车都被击中了多发末端速度1300米每秒的100克贫铀动能子弹,子弹动能足以击穿59式坦克顶部3倍厚度的钢甲,
不过,没有1枚子弹头能钻进火力车顶盖哪怕1个厘米。
020车组开启了迄今为止世界最先进的被动装甲——垂直动量装甲栅,
……
(壮士笑谈注:作者不顾劝告发表了这段文字,俺不得不作出细节删节,请大家鉴谅)
这样,顶部加速旋转到预定转速的轻薄的上装甲栅给每一发穿越的子弹头都从侧面施加了一个500米每秒的与子弹方向垂直的动量,同轴相距3厘米的下装甲栅反向旋转给子弹施加了与上装甲栅方向相反的垂直动量,犹如太极拳拳理,5厘米长的子弹头穿越上下装甲栅时被拨转横偏,以轴向倾斜60多度的角度打在坦克仅仅一本书厚薄的顶盖上,发生了什么事?
动能穿甲弹正对70度倾斜装甲仍然有可能击穿装甲,这是因为穿甲弹接触装甲的一瞬弹头与装甲发生了一个热融合。其前提是:装甲尽管倾斜,但是穿甲弹不能倾斜,穿甲弹的轴线必须与飞行速度方向一致,如果,穿甲弹偏转过一个角度——轴线与速度方向有一个夹角,穿甲弹以倾斜姿态平移横飞,那会怎么样?高速摄像机下你会发现,这个角度只要很小就够了,……,何况现在的60多度!
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强驽之始动能足够的时候,横过身子来拍在鲁缟上能不能穿过去?
试试看就知道了。
打在火力车顶上的十几发贫铀子弹头穿越正反装甲栅之后斜拍在坦克顶盖上,一触,滑开,弹跳横飞而去,只在顶部钢板上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划痕。
963
022车组没有开启垂直动量装甲栅。刚才受攻击机机炮射击时没开是来不及开——启动加速旋转到额定转速需要一个时间,现在不开则是为了省着用。
计算和测试都表明,垂直动量装甲栅可以可靠抵抗至少5次各种口径的动能穿甲弹的攻击,抵抗破甲弹的情形,按概率计算如果破甲弹打在上装甲栅栅辐上而被触发,那么高温金属射流喷发的一瞬是随上装甲栅旋转并逐渐倾斜的,对反向旋转的下装甲栅相当于气焊切割,对距离几十厘米的坦克顶部则相当于熔热金属流喷镀,坦克顶部钢板就笑纳了,如果…
一枚大口径榴弹打在顶盖上是比较糟糕的情形,这枚榴弹会被装甲栅触发凌空爆炸,对坦克顶盖钢板是一个大面积垂直下压的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巨大,但由于作用面积很大,既不能把坦克顶钻透也不能把坦克压垮,但是会把垂直动量装甲栅炸飞,如果跟着就来第二发大口径榴弹还是正好打在顶盖上,没有了装甲栅的保护,这发打下来就不妙了,好在火力车里没人,控制车里虽然有人,但是顶部装甲等效厚度足够防御大口径榴弹,里面的人要被震昏过去,
不过,两发榴弹接连打在一辆坦克的顶盖上,这事出现的概率很低很低。这要同一门炮射击同一辆坦克,第二发是在对动态行驶目标修正的基础上打过去的,但是这门炮很可能打不出第二发——第一发打完,不管打着没有,己方位置暴露对方的炮弹跟着就过来了,人家也有炮,不是吃素的。
022车组一头钻进了一排废弃的宿舍,砖石哗啦啦塌了下来,钢骨水泥预制板房顶盖跟着塌陷,砸在坦克顶盖上,紧接着火箭炮弹呼啸喷发,千万条火蛇从天空钻落,如火雨般打在--宿舍的水泥顶盖上。
964
024车组行驶在一片开阔地上,不过也没开垂直动量装甲栅。这只是由于024车长的火爆楞子脾气。车长在部队里外号就叫“对着干”,除了对车组内自己的2位手下,对上级、平级干部都喜欢对着干,常常3句话不到楞子脾气上来就对着干起来,最高记录曾和副团长顶过嘴,再大的官会不会顶嘴不知道,原因是没机会接触上。
这会面对美国佬威胁巨大的反装甲武器——火雨火箭炮,车长楞子脾气顶上来,不管不顾的对着干上了:指令4部50机炮以最大射速拦截射击,4条炮弹流对着美军火箭弹群顶了过去!
上级对024车长的评价是粗中有细,有时被他当面顶了心里火大,过后想想这家伙说的却有道理,那次副团长被当面顶撞,回来生了个把钟头的气,就又回头找那楞子去了,见面就说:“把你那歪道理再给老子展开说说!”
车长这会认为自己做的完全符合战术条例,在则的。美国人的火箭弹飞到头顶要15秒钟,弹道是修正抛物线,起点在加工区A1区格,终点在老子头上,这曲线函数、起点、终点都是明明白白的,就和离心炮拦截美国人的洲际导弹群一样,有火控计算机帮忙自动射击,4门50机炮最大射速凭什么拦不住那群火箭弹?
计算机显示无人机测定的火箭炮炮口焰红外信号一出现,2秒钟,火控计算机报告来袭火箭弹群弹道确定,车长立即按下自动拦截的人机互动按钮,4部50机炮以最大爆发射速在计算机自动控制下以不同的高低角剧烈射击,10秒钟之内360发50积木式制导炮弹对来袭火箭弹群构成抛物线弧线内切的4段拦截,50炮弹在滑出输弹机构时滑触电极将火控计算机信号接入电子延迟引信,准确地在火箭弹群内部和近旁炸出4群数万块拦截破片,68发火箭弹通过第一群拦截破片就只剩一半,通过第三群破片后只剩3发,在穿越第四群破片后仅1秒钟,最后一发火箭弹抵达目标轰然爆炸喷出子弹头,不过单发命中概率使得它的子弹群形心距离最近的坦克也有9米,
“铮!”的一声,一发子弹头打在前火力车顶盖侧部,穿透进去,停止在炮塔侧面装甲之中,
与此同时,3门152火炮轰轰轰连声射击,2群6发152炮弹飞了过去,正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965
出口加工A1区。
看到计算机显示那三组菱形坦克被3群火雨火箭弹准确攻顶之后竟然一辆不少,12辆车继续排着整齐的菱形方阵前进,就像是在阅兵场上接受阅兵,第一装甲团团长头脑阵阵发晕。
怎么可能?
那3群弹的末端简单制导是一种改进型惯性制导,这种机械类的东西,陀螺的转动,不会受任何电磁波的干扰,多么强大的电子干扰也不会影响它们的飞行轨道,轨道不变就会准确击中目标,计算机显示弹道终端光斑准确与目标光点重合——它们明明是命中了目标,火雨的子弹群罩住了坦克顶盖,那么大的动能和密度,坦克的顶盖怎么可能不被打穿?
答案只能是——这是中国人的最新型坦克,它们的顶部装甲防护力达到、达到——达到至少1450毫米厚的匀质钢甲!上帝啊,这是什么样的坦克!实心的大铁块吗?!这么重的东西,中国人怎么空运过来的?他们明明没几架百吨以上的大型运输机,怎么会一下子运过来16辆这种钢铁怪物!
不可能是钢甲。他们发明了特别有效的轻质装甲材料,特种金属复合陶瓷?听说过中国人搞了一点名堂,不过还是不行啊,赶不上我们的贫铀复合装甲啊,怎么会一下子超过我们十倍?
但是一定是新型装甲,新概念装甲!他们今天展示了怎么打也打不透的地效机装甲,那东西很轻,等效防护厚度却很大,装在飞机上都行,如果装在坦克上…
173空降师第一装甲团团长是坦克行家,一下子情不自禁思考了几秒钟,还来不及自觉收束思考,就被巨大的爆炸打断——12发152毫米炮弹准确炸毁了6部火雨34管155火箭炮,最近的一发与团长的电战指挥车只有30几米,地面传上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团长目瞪口呆地看到地面交手第一个回合下来,美国陆军武库里最强大的反装甲利器——6部155火雨火箭炮就完蛋了。
深厚的战术素养使团长很快清醒过来,脸色惨白地急急作出了一连串的布置。
966
成组坦克连连长亲率018号车组在原野上疾驰。
连长的指挥位置可以在电战指挥车,也可以在指挥坦克018号控制车,指挥坦克的电子装置有一些加强,比如计算机能力。连长在演习时常选择电战指挥车,那是为了在合成对抗中赢人家,今天首次实战却选择了指挥坦克,这是因为他根据今天的战场态势,制订了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作战方案。
所在的步兵营是中岳级部队唯一一个编制完整的步兵营。刚成军不过半年多,几次演习都是全营各单位的合成作战训练,每次演习都在气象、地理条件上注意了隐蔽,毕竟是我军几项划时代新型武器系统的合成编制演练,保密第一。
第一次演习,全营对抗兄弟部队一个装甲旅加一个陆航团,仅半个小时,演习指挥部就判本营打胜,理由很简单:对方所有装甲车辆都被地效机大队模拟摧毁,陆航团被离心炮模拟发射的子母弹风暴扫光。那次成组坦克连还没来得及出动,连长也就坐在电战指挥车里玩了会电脑,建立了全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