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道:我的松山三郎的干活,日本领事的干活,实在看不下去你们这样瞎胡闹,才出来说句话的干活。
郭人漳:你有何话可说?
松山三郎道:郭人漳,你缺心眼的干活,这个湖南已经沦为了兵火之地,陆荣廷来了的干活,北洋军也要大举杀来的干活,你就算是抢了汤芗铭的位子,你也坐不稳的干活。
郭人漳吓了一大跳:不得了了,陆荣廷来了,这厮可不好惹,我还是回去挖煤的干活。
郭人漳吹哨,召集矿警集合,回煤矿继续挖煤。
然后松山三郎问汤芗铭:陆荣廷来了,你打算怎么办的干活?
汤芗铭冷笑:松山三郎,你少来吓唬我,不过一介陆荣廷耳。信不信我只需一声令下,就让他陆荣廷欲哭无泪?
松山三郎大惊:你真的有办法?快说出来我听听。
汤芗铭:传我的命令,家家户户自制小旗,上书八个大字:反对帝制,湖南独立!然后所有的群众都出门来游行,喊口号搞集会,欢迎陆荣廷的桂军路过湖南。松山三郎,你看我这一招如何?
松山三郎目瞪口呆:汤芗铭,有你的,你还是人吗?莫非变色龙投胎转世?
【10。世道硬是不公平】
兵临城下,汤芗铭抢先下手,宣布湖南独立,逃过了一场兵劫,得意地坐在屋子里,咯咯直乐。
却不知陆荣廷也兴奋得满地打滚,此番出兵,他可是提着脑袋以一己之力独挑北洋,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想是不敢想,可他最终还是做出来了,虽然他找来岑春煊和梁启超这两个人保驾,可他比不了岑梁二人啊。单以上次二次革命而论,参与行动的人,被抓的抓,被杀的杀,可大元帅岑春煊却什么事也没有,袁世凯硬是不敢碰他一根手指头。
这一次如果失败,岑春煊和梁启超,肯定还是个没事。就算是有事,替他们俩说情的人,也有很多。
可他陆荣廷呢?一旦出了事,陆荣廷就得搭上自己的脑袋。这世道,就是这样的不公平。
可不承想,起兵之后,事情竟然是如此容易,那汤芗铭还在长沙城中,为陆荣廷设立行辕,建了彩楼,让陆荣廷充满了幸福感。
幸福归幸福,但陆荣廷越发警觉,他故意命两支军队进入长沙,自己却偏偏不进去,看汤芗铭还有什么咒念?
汤芗铭又能有什么办法?只好乘夜色偷偷溜出城来,逃走了。
逃走的路上,汤芗铭忽然发现前方也有人在狂奔,逃得居然比他还要快。他追上去定睛一看,竟是浙江将军朱瑞。
当时汤芗铭极是诧异,问:朱瑞,你为何要星夜奔逃啊?
朱瑞喘息着道:惨了,不逃不行啊。也不知是哪个坏心眼的家伙,天天在浙江造谣,非说我要诱杀第二旅旅长童保暄。你说我闲着没事杀他干什么啊?还诱杀,说得有鼻子有眼,让我解释都没法子解释。
汤芗铭道:呵,我还以为我最惨,原来天底下还有比我更惨的。
朱瑞道:是啊是啊,你肯定惨不过我,我没办法跟童保暄解释,童保暄那厮也不想听我解释,他不由分说,集合起军队,突然来攻打我,我只好掉头狂奔。跟你说我这个浙江将军可真是闹心,我被我的部下追杀过不知多少次了,居然还活到现在,连我都有点儿佩服自己。
汤芗铭沉思道:哎,我说朱瑞,你说我们好端端的,你在浙江我在湖南,都呼风唤雨威风八面,怎么突然之际风云变幻,是个喘气的就跑来找我们麻烦,我们俩到底招谁惹谁了?
朱瑞道:这还用说吗?都怪袁世凯闲极无聊,非要称帝,结果惹出了天大的乱子。咱们俩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归根到底,都要怪他。
汤芗铭道: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袁世凯把咱哥俩给坑惨了,我跟他没完。我现在就去南京,找冯国璋,跟老冯说说这事儿。
朱瑞道:我跟你一起去,反正现在也是无家可归了。
有分教:五路将军入金陵,洪宪王朝一扫平,呜呼哀哉是老袁,竹篮打水一场空。汤芗铭与朱瑞夜赴南京,联合五路将军,搞出来个五将军秘密通电,犹如一把利刃插入到袁世凯的心中,迫使他取消了帝制。
但一步错,步步错,此时的袁世凯,已经是英雄末路,单单是取消帝制,犹不足以满足敌人的胃口。他需要付出更多,生命,以及一世英名。
第十一章 大崩盘
【01。皇后不敢当】
袁世凯的洪宪王朝,不是心血来潮,凭空捏造,是有其讲究的。
早在王朝定鼎之初,讨论王朝名称时,就分成了三派:一曰太子派,二曰非太子派,三曰图谶派。
太子派就是袁克定那一伙,这伙人开会讨论说: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年号中都有一个武字,比如说朱元璋创建大明,史称朱洪武,就有一个武字。所以此派人马拍板的王朝名称,叫定武。
非太子派就是袁克文那一伙人,这伙人都是知名的学士文人,最善于挑毛病。他们反对袁克定的“定武”,因为这个称呼把袁克定的名字装进去了,明摆着是要接班,因此王朝不应该叫定武,而应该叫定文,将来让袁克文接班当皇帝才对。
到底应该叫定武还是叫定文,太子派和非太子派打成了一团。这时候图谶派人士出来劝架。此派人士绝对专业,分析说:五百年者,有王者出。从朱元璋到现在,恰好是五百年,这个假不了,不信你自己推算。
图谶派继续分析说:凡五百年来,成大事者,名字中少不得一个洪字。比如说朱元璋朱洪武,所以创建了大明。比如说洪承畴,所以定鼎了大清。比如说洪秀全,也沾光弄出来个太平天国。再比如说黎元洪,名字中赶巧有个洪字,结果黎元洪就阴差阳错地成了中国革命大领袖。
可见,新王朝的名字中,别的字有没有没得关系,洪字万万不可少。
又因为新王朝与历史上的皇朝不同,新王朝讲究的是行宪,连皇帝都要听宪法的,所以王朝的名字中,还必须得有个宪字。
如此一来,王朝的名字已经别无选择,它必然是洪宪。
于是袁世凯就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国首任洪宪皇帝。
但袁世凯称洪宪皇帝后,有几件事,让他愁得从早哭到晚,这里要说一说。
头一桩事,就是袁世凯称帝后,原配夫人于老太太,就顺理成章地升格为皇后。于是袁世凯亲信孙宝琦的太太,便率一群老太太入宫,来参见皇后。但袁世凯与孙宝琦是儿女亲家,当孙太太领一帮老太太跪拜皇后时,于老太太急忙站起来,说:亲家太太,各位太太,皇后不敢当,不必行礼。
宫中女官苦口婆心,教导于老太太,说她现在是皇后了,必须坐在椅子上,让大家冲她磕头。可于老太太说什么也受不了这个,说:做了皇后,连还个礼也不行了?这可不敢当,真是不敢当。
那一年,北京最流行的话,就是“不敢当”三个字。
孙文听了这事儿,深有感触,发表讲话说:
吾人革命,对于国政当多行之事,理所固然。即如袁项城登基,其皇后受官眷朝贺,声声言不敢当。岂有皇帝、皇后受臣下跪拜而言不敢当者?足见袁家虽世代簪缨,身居帝位也是外行。愿吾革命党人与闻国政,不做外行之事,如洪宪皇后之为不敢当语也。
看了孙文这个讲话,足以让我们恍然大悟。难怪袁世凯称帝,闹得天下纷乱——袁世凯是期望一个君宪,而大家反对的却是帝制。
【02。理论总是正确的】
君宪与帝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先说君宪,君宪是指君主立宪制,如日本、英国。这是一个极尽聪明的政治智慧之体现,设计这个制度的人,知道人性是非常奇怪的,特点就是对人不对事,谁也不服谁,越是正确的越要给你添乱,不乱成一锅粥,这事儿就不算完。所以君宪的制定者巧妙地利用人性这个特点,设置了一个没有实际权力的虚君,放在大家头上。而下面则是政客们你争我夺,一旦要失控,就把虚君拿出来维持秩序,防止时局彻底乱套。所以说君宪不君宪,并非问题的主要方面,问题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的游戏规则,社会规则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公正合理,这才是一个社会能不能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性因素。
再说帝制,帝制与君宪完全不同。帝制就是帝制,是皇帝一家权力独大的超级独裁体系。在这个制度中,皇帝本身就是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又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别人是没得法子跟他玩的,怎么玩怎么吃亏,因为他可以随意改变游戏规则。说到底,帝制时代的社会游戏规则就一条:他赢你输。
最后是皇帝,这个皇帝是最典型不过的中国式皇帝,是极权时代特有的经济学产物,也是帝制时代的最终结果。
事实上,袁世凯一再力图向大家表明,他是要实行君主立宪的。这是他登基之日的三条许诺之一,另两条是废除跪拜制度,以及废除太监制度。他的一再声明,统统全都是白扯。
为啥呢?
不为啥,反正你老袁想世世代代舒舒服服,这美事甭想。
说明白了就是,袁世凯相信自己是在搞君宪,所以他理直气壮。而大家反对的则是帝制,更加义愤填膺。
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比如说梁启超,他最明白君宪和帝制的区别。可因为他在争夺美女花云仙时,在杨度手下吃了瘪,于是老梁一怒为红颜,假装不知道君宪和帝制的区别,率先布局起事,这就让袁世凯,更没个地方说理去。
但话又说回来,搞不清楚君宪和帝制,这也不能怪别人。至少在袁世凯的宝贝儿子袁克定这里,他嘴上喊君宪,实际上要搞的却是帝制。
史载,袁克定在家里乱来一气,要改掉以前的称呼,确定自己的太子地位。为此他专门把老妈于老太太请来,亲自讲解跪拜仪式,让于老太太领着全家,向袁世凯磕头。
当时于老太太一听就火了,说:叫我带头给他磕头?想也甭想,这头我才不磕,我一辈子给他生儿育女,还要给他磕头,这还讲不讲道理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