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太少,这个汉真的没法兴。
副总指挥熊秉坤!吴兆麟叫道。
熊秉坤跨着枪,耷拉着脑袋走了过来。后来回顾这段历史,他自述说:为了发挥全军攻击精神起见,我本人处于参赞和监视地位。
也就是说,事情走到这一步,往下这个命如何一个革法,他老熊实在是弄勿懂,只能交给吴兆麟来革了。而他老熊本人此后的工作,就是负责监督吴兆麟,看他怎么个革法。
就听吴兆麟命令道:现在你带领全体预备队,进入散兵壕内,向城中各标营猛烈开火。
熊秉坤呆了一呆,旋即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对头,命就是这么一个革法。
既然你们不革命,那就革你们的命。
这就是革命的铁血法则。革命没有中间地带,要不和我们一起革命,要不让我们把你的命革了,这大半夜的不说快点出来革命,睡什么觉呢,再不出来革命,就把你们统统干掉。
枪响了,密集的子弹飞向城中兵营,原本是死寂一片的兵营中,霎时间全都炸了锅,明灭不定的灯火之中,发出了鬼哭狼嚎的叫声。
【06。外边有人打我们】
虽然党人们的起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但武昌各标营,各学校之中,更多的人并不知晓,对此懵懂。比如说在武昌陆军第三中学里,仍然是一派和平的景象,晚饭后学生仔们夹着书本,纷纷跑到教室里占座自习,压根不知道就在这里夜里,有着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打开书本,刚刚进入学习状态,教官突然来到,吩咐所有的学生立即回宿舍,提早睡觉,这时候才晚上9点10分,众学生嚣闹一番,小绵羊一样又挟着书本回宿舍了。
刷牙洗脚后,熄灯号响起,众学生忙不迭地脱了衣服,爬到冷硬的床板上,闭上眼睛强迫自己进入梦乡,正自迷迷糊糊之际,黑暗之中突然枪声大作,众生衣服也顾不上穿,哇的一声,全都从床上跳了起来。
就听教官在门外吩咐道:躺下,都躺下,睡你们的觉……言未讫,又是一片枪声,这一次的着弹点明显偏低,有的子弹竟然打在了门窗上。
学生仔们吓得呆了:教官,教官,有人开枪打我们……
教官温和地道:不要管,只要你们躺在炕上别乱动,别到处乱跑,子弹就打不着你们。
可是学生仔们害怕啊:教官,外边开枪的人是谁啊,好端端的,他干吗要开枪打我们?
教官道:你们甭管外边的人是谁了,反正你们得小心点,别让人家打到。
话说到这里,枪声再起,子弹的着落点更低了,瞧这架势,外边开枪的人,明显是想找几个学生仔练练枪法,试试手气。众学生仔又惊又怕,不敢违抗教官之命爬起来,就躺在炕上拼了命的哇哇惨叫。
整个学校一片惨嚎声,宛如被沸水煮着的池塘青蛙。门外的教官大声地喝止,也不起作用。这时候临时紧急号声突然吹响,明摆着,学校已经被这惨叫声吓坏了。
学生仔们摸黑爬起来,跌跌撞撞争衣服抢裤子,混乱的场面热闹又刺激,乱过之后,众学生仔跟在教官屁股后面,深一脚浅一脚的逃到了打靶场。然后教官吩咐大家:你们都蹲下,就蹲在原地,千万不要站起来,只要不站起来,外边的子弹就打不着你们。
可是外边的人为什么要打我们啊?众学生仔们悲愤莫名,说什么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哪知道为什么?教官语焉不详,就是不肯告诉学生们。
幸好这些学生仔里,也有许多小革命党人,就乘此机会向大家传递消息:外边打枪的,就是第八镇的革命党人,今夜他们已经起事了。之所以打我们,是督促我们和他们一道去打,如果我们不出去,估计他们不会跟咱们客气。
消息越传越逼真,越传越有鼻子有眼。不长时间,人人都知道外边打枪的是南湖炮队,如果大家再不起来响应,炮队可就不客气开炮了——实际上,外边打枪的就是熊秉坤老熊等人,南湖炮队始终是沉默不语,但炮队显然比熊秉坤更具威慑效果,这是毫无疑问的。
闻知外边打枪的是炮队,学生仔们骇得魂飞天外,齐声惨叫起来:教官,教官,我们只是蹲在这里也不管用啊,只要人家一发炮弹打来,大家就全都完了。
教官说:开炮?这不太可能吧?
学生仔急了:怎么就不可能,他们已经向我们打了枪,当然也会对我们开炮。
教官:你们不要急,也别吵成这样子。
学生仔们如何能不急,齐声大叫起来:教官,发子弹给我们吧,凭什么他们冲我们开枪开炮,我们却只能挨打?
教官道:子弹……咱们是学校,没有多少子弹的。你们总应该知道,以前你们打靶射击的时候,也没子弹,是让你们用嘴发出砰砰的声音,假装有子弹。
这时候学生仔们齐齐的高叫道:发子弹,发子弹,发子弹……
教官:真的没子弹可发……
学生仔:发子弹!发子弹!发子弹……
教官:没有子弹……
学生仔:发子弹,发子弹,没有子弹也要发……
教官:你看你们这些孩子,没有子弹怎么个发法?
学生仔:发子弹,发子弹,谁发给我们子弹我们就跟谁打!
这时候学校里的革命党人李抱冰站了出来: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你们要是信得过我李抱冰的话,我保证你们人人都有子弹。只要你们各队派代表跟我出去,找外边的革命党接洽,答应和他们一起干,他们肯定会发子弹给我们,也就不会向咱们开炮了。
霎时间学生仔们全都兴奋了起来,齐声嚷道:谁给谁我们发子弹,我们就跟谁干,教官,教官呢,教官哪里去了?
原来教官眼见情势失控,都趁黑悄悄溜走了。失去管束的学生仔们亢奋无比,便在操场上推举了李抱冰为总领队,派了一名代表出去,找革命党联络。告诉革命党说陆军第三中学的学生愿意跟革命党干,千万不要拿炮轰我们。
【07。血腥大杀戮】
楚望台上一声枪响,给湖北送来了革命和暴乱。原本是被各标营长官看管得死死的党人们,全都趁此机会冲了出来,星夜赶往楚望台,与熊秉坤会合。
黑夜中一团团,一簇簇,一队队,全都是摸黑往楚望台方向赶路的革命党。
先来的是第三十标的一百多名兄弟,紧接着,革命党中最孚人望的蔡济民,也带着一百多人赶来了——此后的革命党人,将把今夜革命成功的因由,归于蔡济民本人在场,但实际上,革命家蔡老兄,是被最不乐意革命的吴兆麟乱枪打出来的。
测绘学堂的学生,也来了一百多人。
起义军的人数,成百成百的直线飙升。
吴兆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从现在起,起义才算是进入了正式阶段,而这就意味着:
残酷的杀戮与流血。
武昌城中,各学校都派出代表,去楚望台上领取子弹,陆军第三中学的徐启明,也在这些代表之中,据他描述一路所见:
……这年我才十八九岁,对革命向往已久,一点也不觉得害怕,但目睹第八镇起义兵士嗜杀旗人老弱妇孺,又不禁触目惊心。我亲眼看到一个老者从屋里被拖出来,一个兵士一刀刺过去。不少旗人住在楚望台旁边,死尸很多,水沟里都是血。我们过去说:不好杀小孩子。那些兵士说:那是旗人。我们说:革命不能随便杀人。他们只回答: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可见这种以民族仇恨为号召的口号已深入一般汉人之心,一旦起事,愤而报复……
旗人老幼遭屠,这事要怪满清落后的兵制。虽然满清在荣禄铁良等人的坚持下,不惜血本打造新军。但又因为害怕新军起事,就调旗兵镇守新军,而这些旗兵,却仍然沿用的是旧时的老体制,就连营房的布置,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旗兵们调防之后拖家携眷,老老少少全都住在兵营里,就连孩子都是出生在兵营里。
满清的旗兵,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利益阶层,男人当了旗兵,不止是领自己一份粮,自己领到的叫男粮,老婆也要领一份,称女粮,孩子还有一份……这些特殊利益阶层,说起来也不过是下层的普通民众,可是革命风潮起处,旗兵首当其冲,沦为了头一桩祭品。
旗兵手里有枪有炮,可是他们的女人孩子,却是赤手空拳,尤其是那些老弱妇孺,更成为革命的重点清除目标。
老幼妇孺杀光了,接着要杀的,就是四散而逃的旗兵。
要尽杀旗人,首先必须要攻下督署,那里是第三十标旗兵的大本营。就在吴兆麟排兵布将的时候,山下一个坏消息传来:
右路军邝名功,蔡济民合攻督署失利,已经退回津水闸布防待命。
听到这个消息,吴兆麟怒不可遏,立即下令:邝功名阵前失机,按律当斩。
取其头颅来见。
吴兆麟终究是个明白人,邝功名、蔡济民双双失利,他只下令杀军官邝功名,却不敢杀党人蔡济民,说到底,革命党真的不好惹啊。
【08。暗夜黑枪糊涂仗】
事实上,武昌首义之夜战,吴兆麟不唯是不敢杀蔡济民,连邝功名最终也“经同人缓颊得免”,意思是说,三军将士一起替邝功名求情,所以吴兆麟也就就坡下驴,权且寄邝功名的头颅在他的脖子上。说到底,吴兆麟也不是跟老邝有什么血海深仇,非要杀他不可,只不过兵行如火,律令如山,战事进展到这一步,每个人做事都已经由不得自己。
而邝功名、蔡济民攻打督署失利,也是事出有因,低估了督署的防范之严密。当时邝功名,蔡济民率众攻取督署后院,而督署为了自身的安全,早已调了兵力,埋伏于都司巷。邝功名,蔡济民二人不知,仍然是按了原来的部署,先派几名兵士在前面侦察前进,大队人马尾随其后,不提防转过都司巷,就遭受到了前方猛烈的机关枪扫射。
在当时,机关枪是比火炮更吓人的武器,机关枪扫射起来,子弹密集如雨不说,还不像火炮那样运作不灵便。再加上夜黑无法视物,前方机关枪一突突,邝功名蔡济名二人,根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