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防空营的王奇判断的不错,那两架飞机,正是从河内飞来的法国MS406单翼战斗机,时速485公里,准备有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7。5毫米机枪。从河内机场出发到达防城单程是四百多公里,他们的航程只有九百多公里,也就是说,他能在防城上空滞留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

虽说,整个印度支那有150架飞机,但是大部分都是在西贡基地。河内机场的飞机只有42架。这两架飞机应该是例行侦查,为陆军的进发开路。

果然,刚刚过去不到十分钟,那两架飞机便沿着原来航线往河内方向返航。估计,法国战斗机飞行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飞行高度非常危险。为了方便侦查,飞机的高度保持在一千米左右。

王奇见战斗机按目前航线,三分钟左右经过他的防空阵地。

拿起步话机说道:“总部,总部,是否击落两架法国飞机。”

从步话机里传来联合指挥部的命令:“保持隐蔽,我们的目标是随后的步兵。”

“是”

王奇放下步话机,满眼遗憾地看着战斗机从自己头上飞过。

“煮熟的法国鹅,飞了!”

王奇的防空营有信心打下这两架飞机,也不是盲目的自信。他的防空营配属的是从德国进口的38型四联装20毫米高射炮,每连6门,两个连配属了12门,都部署在这个阵地。还有一个连采用的是4门德国36型88毫米防空炮。

38型高射炮是用来打高度在2。2公里以下的低空飞机,36型88毫米高射炮是用来打2-8公里高度的高空飞机的。不过这两种防空炮特区军工单位做了部分改进。

比如,88毫米高射炮原装配置的都是普通触发高爆弹,就是说只有打中飞机才爆炸的弹药。特区给88毫米高射炮配属了一种特区研发的“先进命中效率与摧毁”(AHEAD)弹药。它能够利用携带的大量预制破片,形成一个直接指向目标的高密度破片束,以拦截和毁伤空中目标。可在目标前方形成一堵任何目标都难以逃避的密集的“弹幕墙”,极大提高了火炮的命中精度,可有效地摧毁空中目标,其杀伤概率远远超过普通88毫米炮弹。

这种弹药最佳的效果是配合火控系统,使用计算机来控制爆炸最佳时间。不过,特区火控系统目前处于测试定型阶段,到实战装备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这种弹药即使不用火控系统,用延时引信制造“弹幕墙”,防空效果也不会差到哪里,毕竟现在的飞机速度和机动性都远远比不过后世。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弹药的造价太贵,一枚的价格差不多要一千多美元。以十枚这种炮弹击落一架战斗机,成本就是一万美元。

38型20毫米高射炮的弹药也做了改进,都是采用触发式穿甲高爆弹,弹药长度也变长了,使38型的射高增加到了3。1公里,主要是考虑到二战轰炸机采用高度3千米高空投弹命中率增加。

除了子弹有改进,还为20毫米高射炮连级阵地配属了专用激光测距望远镜系统,这种系统操作简单,一个人用三脚架架起就可以观测,测距系统可以对单独的目标跟踪测距,实时反馈飞行轨道参数,为20毫米高射炮阵地提供精准射击参数。配备这种测距系统的高射炮阵地,射击效率起码提高十倍。

不管是88毫米防空炮还是20毫米防空炮,采用的新型高爆弹药都离不开钨和锆,大范围使用,对特区的资源压力是个巨大的考验。

九十二、北部湾风云(四)

九十二、北部湾风云(四)

太阳金色的光芒撕开海面薄薄的晨雾,映照着海岸金色一片。从芒街方向出现了两条黑黑的长线。

崔远拿起望远镜看去。

长长的队伍一眼看不到边,从望远镜中看到队伍的前头是教科书中雷诺FT17坦克,那是一种一战时候的老式坦克,带头的是三辆,处于突前位置,给部队担任警戒。后面是步行的是一个排的红帽子兵,看脸型应该是当地人,队伍的后面是个法国军官。

距离前头部队约100米是大队的步兵,中间位置还有六辆雷诺R35轻型坦克,这种坦克是最新型的法国坦克,机动和火力都有所加强。随后,还有马拖着的75毫米战防炮。

这样的一支军队,对桂军来说,就是强大的武装。就算是一个师的兵力来硬抗,都未必抗的住。

崔远要阵地的观察哨报告目前的敌军距离。“前头部队,据我方阵地18。729公里。”

崔远在地形图上用直尺量了36厘米,在1:5万地形图中标准了敌方前头部队位置。

“东头村?前面三公里就是江平,江平地势开阔,估计敌人会在那里展开。假如他们在那边展开,我们的位置够不到他们,他们也打不到我们。一营阵地就不好说了,假如敌方的炮兵阵地设置在最接近江山半岛的位置,一营就会进入敌方战防炮的射程。除非现在一营利用155毫米榴弹炮长射程进行射击,否则应该要一营后撤二公里才行。”

崔远从地形图中看到了,炮兵一营潜在的危机,马上向团部做了汇报。

团长陈章银此时也接到了联合指挥部的直接命令,要求他部署的炮兵1营后撤2。5公里,重新选择阵地,炮兵团又被扣一分。陈章银担任团职之前,其实就是新兵,能被选择当团长的原因是,不仅对各种炮掌握的非常好,同时又是指挥学、炮兵学专业考试成绩最好的。但是归根结底,他还是新兵。面对各种复杂的具体情况,指挥混乱,部署失当,缺少全局性目光。

接到崔远的报告后,他犹豫一会立马给联合指挥部去了电话。

---

联合指挥部林森司令员和第五炮兵师师长高晋。

“老高,你的手下要请辞,你怎么看?”高晋接过林森手上陈章银的报告,看完以后,一拍桌子,说道:“乱弹琴!这都是什么时候了,都要开打了,现在摞挑子?这小子孬蛋。”

高晋也是原精锐边防团的炮兵营营长,是林森的老手下,对他的脾气很清楚。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以为他们都是你们啊,一个新兵有这样的认识和勇气,为了不给部队照成重大损失,敢于推荐能人让贤,这种胸怀值得鼓励。我的意见是同意他的请求,任命崔远为炮兵团团长,陈章银为三营营长。”

自己的兵自己知道,从目前的观察看,陈章银缺乏全局观和实际执行力,而崔远能够通过现场实际,迅速判断形势,并对友军提出实际有效的建议,这种能力不是靠读书能读出来的,这是天赋!高晋仔细思考之后,赞成林司令员的建议,并立即给炮兵团下达了任命。

----

果不其然,法军一个团的先遣部队在江平展开,架设炮兵阵地,工兵也开始作业,挖壕沟,堆沙包。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打算在江平建立防线。

法军没有继续前进,各团也拿他们没脾气。按目前的阵地设置,只有炮兵一营能够的着法军。不过,靠一个营的炮兵火力,最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也会让这些部队退回芒街。在己方领地内消耗敌军的战略意图就难以实现。

崔远奉命担任炮兵团团长之后,直接带着警卫班悄悄进了一营的阵地。他要清楚法军在江平的部署。

“老贾,你看看。法军的炮兵阵地部署得有点奇怪。”

一营长贾辉拿起望远镜朝对岸的阵地看去,发现,法军大部分的大炮,炮口都对准江山半岛的尖端。

老贾说道:“奇怪了,法军为什么要把炮兵对准江山半岛的尖端?难道我们的阵地被发现了?”

崔远说道:“不像,如果我们的阵地已经暴露,他们更不会把炮兵阵地和部队聚集在这里。”

崔远搞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又拿起望远镜细看对方阵地。

忽然发现陆续有部队向江平营地的后侧集中。但是,因为距离远,又被建筑挡住了,搞不清楚他们这些部队去干嘛。

崔远拿起地图细看,看部队集结的位置,应该是江平内侧的榕树头村。地图上显示那里有一个小型的渔港。

“渔港?部队?炮兵?。。。不好!老贾,法军要从江山半岛尖端登陆。你看,这个方向。法军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往榕树头村集中,规模恐怕已经超过连级。我猜想,法军的打算应该是派遣海军陆战旅一部,从那个渔村,偷偷向江山半岛登陆,假如遇到我方防守部队,则用他们的炮兵提供火力支援。”

老贾一愣,说道:“不会吧?法军要用船登陆的话,直接可以从芒街装船,直奔江山半岛不就结了。费啥事啊。”

“老贾,你糊涂啊。法军肯定是怕了我们的南海舰队,不敢从芒街走海路运兵,担心被我军从海中灭掉。而从江平装船,距离江山半岛不到五公里的海路,半个小时就到了。他们在江平建立阵地,也是想确认我们的舰队没有在这里。才敢采用在这里选择登陆江山半岛。你看着,登陆的时候,搞不好法军还会派战斗机来协助。江山半岛的战略位置,法军也是看的到的。”

老贾这才明白过来。

“老崔,这可咋办?我们这里可没有步兵协助啊。让敌军登陆成功,我们的一营可就完了。要不我们赶紧撤?”

崔远冷静的在地图上量了距离,半响说道:“来不及了,你们一营都是重炮,现在调整阵地撤离,估计敌人已经登陆了。”

他拿起步话机说道:“命令,炮兵团3营立刻转移征地,向一营靠拢,务必与一个小时内完成。另,请驻守3营阵地的防空营王奇营长也向一营征地靠拢。”

然后,又向联合指挥部汇报:“总部,敌军约一个营的兵力正在集结,可能从榕树头村装船,预计突击登陆方向为江山半岛一营阵地。请求步兵支援。”

崔远的报告一到联合指挥部,指挥部的战场信息系统已经捕获了法军正在榕树头村集结上船的图像。

林森满意的笑道:“老高,怎么样。这个崔远不错吧。能从战场的蛛丝马迹判断敌方的战术目的,发现这样的人才,就是我们这次实战训练的目的之一啊。”

“好苗子,军校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这么好的苗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