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鲁子敬未免不识时务!何苦为一个刘备误了我江东大好河山?”秦松又道。秦松也是南下的北方名士,现为孙权吴候府中宾客。
周瑜心头滑过一丝阴影。他想张昭、顾雍、秦松都是有识之士,更是江东的栋梁,连他们都主和,则孙权会是怎样犹豫!他本想同他们说几句,但想着鲁肃就快要到了,两方碰见了不好,就笑道:“公瑾方回,情况尚不明了!又有些疲惫,待考虑一下后,明日在主公面前商议,如何?”
“可也!”张昭悻悻道,停了停又恳切道:“公瑾!孙伯符将军去世前将主公托付我二人,请看在伯符将军份上,定要为主公拿定主张!万不可令孙氏后人为兵火所焚!否则你我死后无脸见伯符将军了!”
“子布先生放心!周瑜断不敢负伯符重托的!”周瑜客气道。
张昭等人悻悻告辞而去。
他们走了不多一会,鲁肃前来拜访,身后跟着诸葛亮。周瑜将二人迎进。鲁肃将诸葛亮向周瑜介绍道:“公瑾!这位是刘使君的使者诸葛亮!日前正受刘备之托前来找主公求救!”
诸葛亮赶紧上前一步,行着跪拜礼,恭敬道:“愚生诸葛孔明久仰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以拜见,欣慰不已!”
周瑜躬身还礼,不冷不热地请鲁肃与诸葛亮上座,并令婢女奉茶水。他对诸葛亮并不了解,也无成见,但因是刘备的谋士,心中也就有些不屑:天下英雄有的是,此人何故要追随刘备这种志大才疏、狡猾虚伪之人?
双方寒喧一刻后,鲁肃目示诸葛亮对周瑜道:“公瑾!时下同在江东效力的诸葛瑾便是诸葛先生的兄长!”
“哦!”周瑜笑了,对诸葛亮,点了点头,道:“原来是诸葛子瑜先生之弟!我与你兄是朋友!”
鲁肃见周瑜对诸葛亮有了笑脸,脸上便露出微笑,他想周瑜一直在鄱阳湖训练水军,未必知晓形势,就向周瑜仔细介绍了曹军一路南下,刘备惨败,曹操传檄,东吴大多人都主和的形势。周瑜细细听完,道:“子敬是主战,还是主和?”
鲁肃急切道:“我自是主战了!其一,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其二,刘皇叔现在有难,求救于主公,岂可见死不救?其三,我与足下都食孙家俸禄,受孙家知遇之恩,岂可有恩不报?故,我主张为主公奋力一战!可是主公却拿不定主意!”
“主公为何拿不定主意?”周瑜问道。
“主公欲战,又怕战不过;欲和,又怕国破家亡,愧对父兄!故遣使请你来定夺!有道是,外事不决问周郎,公瑾主张对主公至关重要!请一定说服主公对曹操一战!如此,上可以报孙讨逆知遇之恩,下可成全千古英名!”鲁肃严肃的表情道。
“哈哈哈!”周瑜抬头大笑,道:“既然众人都主和,求和就是了!曹操只要会猎刘备,与我江东何关?不妨且答应他,待灭了刘备再做打算!”
“这……”鲁肃愕然地看着周瑜,一时对不上话。
诸葛亮脸色刷地变得苍白,脸上笼罩着沮丧又悲哀的表情,呆呆地看着周瑜。
“周将军!”诸葛亮忽然起身,面对周瑜长跪下去,含泪道:“周将军!请看在我兄诸葛谨与将军为友的份上说服孙将军出兵救刘皇叔,孔明没齿不忘将军大恩!”
“君请起来!不必如此!”周瑜平静道。
诸葛亮并未起身,含泪拜道:“周将军!有道是士为知已者死!孔明出山之时,也知刘皇叔兵少将微,智力驽钝,难以成事,但感刘皇叔三顾草庐之恩,遂决意追随刘皇叔,万死不辞!万请将军看在孔明肝胆至诚之心份上,救刘皇叔一命!孔明将肝脑涂地以报将军之恩!”。
然后他跪在地上含泪对周瑜讲了刘备请他出山的经历。
原来,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早年丧父,随叔父避难荆州。叔父去世后,其兄诸葛瑾往江东谋事,诸葛亮就与诸弟在距襄阳四十里地南阳隆中躬耕陇亩。其时刘备屯居新野,谋士徐庶为他推荐了诸葛亮,并称诸葛亮为卧龙。刘备于是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前后拜访三次,才得以见到他。在诸葛亮的草庐里,刘备向他讨教天下大计,诸葛亮为他提出了三分天下之论,道:“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他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国险民附,重用贤能,可以为外援而不可以打主意。荆州沃野千里,是上天送给将军的肥肉。益州险塞,天府之土,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将军若占有荆州、益州,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一旦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自将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定,汉室可兴!”刘备听了,连连称好,当即请他出山。诸葛亮便做了刘备的宾客,参与军机大事。两人交情日密,一度引起关羽、张飞不满,不免有些闲言。刘备对他们道:“孤有孔明,如鱼之有水!诸君休得再说闲言!”
讲完了,诸葛亮含泪对周瑜道:“孔明自幼读儒家书,也知春秋大义!人生在世,当以忠义为本!亮躬耕陇亩,苟全性命于乱世!但刘皇叔不以亮卑微,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咨亮以当世之事,此后又如此器重!亮岂能不感之于心,又岂能不随皇叔驱驰以报知遇之恩?故亮乞周将军说服吴候出兵抗曹!亮某在此先叩谢了!”
说完,跪在地上连拜两拜。
周瑜见诸葛亮说得涕泗横流,一片赤诚之情溢于脸上,内心里暗暗感叹。看来,这诸葛亮也算有些学识。他在隆中为刘备所策划的三分天下之论,与他当初为孙策谋划的南北相峙之论颇有相似之处。当初,他也是建议孙策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一待天下有变后,就兵分两路,直取宛洛和秦川,成就帝业。两人见地竟如此相似!当然,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论对于当时兵不满二千,将只关羽、张飞,且寄居人下的刘备而言,只是空谈而已,是遥远不可企及的事,对于现在的刘备而言,更是一个烟消云散的美梦了。现在刘备命都顾不上了,哪里还有取荆州、益州的心思与本事?但这取荆州、益州,再从荆益出军以定天下的主张本身,却是金玉之言!从这一点看,诸葛亮,这个二十七、八岁的年青人也确有些真才实学!刘备这个庸才得此人材,也算有福。此外,从诸葛亮一番言语中,他也感到诸葛亮是一个忠诚谨厚的人,是那种知恩图报的人。他欣赏这样的人!
“请起来说话!”周瑜赶紧起身,伸出双手,要扶他起来。
“不!除非将军答应说服孙将军助我主公!否则亮某长跪不起!”诸葛亮以头伏地,象个小孩似地倔强道。
“哈哈哈!”周瑜直起身子,仰头大笑,又看着他道:“果真有些忠勇之气!若刘备日后能成气候,必是足下功劳!好吧!明日议事,周瑜定会说服吴候对曹操一战!”
“周将军所说当真?”诸葛亮兴奋地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泪珠。
周瑜含笑爽快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既久闻我大名,难道不知我是信义忠勇之人?我与孙伯符将军亲如骨肉,既有总角之好,又有知遇之恩,我岂能将伯符打下的半壁江山拱手送给他人?方才所言,只因周郎厌恶刘备其人,才出此戏言!”说完了,他目视前方,眼里射出坚决的、果敢的目光:“就算刘备不来求救,我周公瑾也要劝吴候起兵抗曹!就算曹操不逼迫我江东,我也要与曹操一战!这原本就是周郎与孙伯符将军谋划的千秋功业!”
“太好了!诸葛亮代刘皇叔谢周将军了!”诸葛亮再拜。然后起身,回到座上。眼角还含着泪花。
“哎呀!原来公瑾早有主张!方才一句戏言,吓我一跳!东吴有救了!鲁某悬着的心总算搁了下来!”鲁肃高兴地拊着胸道。
“呵呵!”周瑜笑道,“子敬也太小觑周某了!曹公举兵南下,黑云压城,公瑾用兵多年,岂能没有主张?虽在鄱阳湖中操练军马,但主意早已在胸了!”
“就是!就是!我知公瑾会有主意的,所以劝吴候速召你回来议事!”鲁肃得意地笑了。忽然,他眉头一皱,道:“公瑾!依我看,主公也有主战之心,只是怕曹军势大!公瑾要说服主公,需得有些道理才是!”
周瑜胸有成竹地笑道:“子敬放心!我明日自有说法!”
鲁肃疑惑地看了看他,点点头,然后道:“天色不早了!且先告辞!”周瑜也不留,送出门去。
·31·
耿峥 著
第三十一回
抗曹操周郎发英论 拒和议孙权斩案桌
第二天,孙权在其在柴桑的临时将军府里升堂议事。周瑜赶到衙府时,聚集到柴桑的江东名士、谋士、大小官员早已在内面了。诸葛亮也特许一同议事。都分文武侍立在两边。周瑜进来,参拜了孙权。孙权也慰问了周瑜,然后,令侍从取曹操的檄文给周瑜看。
“曹操与我会猎江夏是假,炫耀武力是真,同分土地是假,逼我投降是真!依公瑾之见当如何?”孙权没等他看完,就迫不及待地问。炯炯有神的碧眼射出一道希冀的目光,紧紧盯着周瑜。因为心情紧张,他紫色的胡须微微颤抖着。他今年27岁,已长出一部浓密的紫色的胡须,从小便有的碧眼更显得碧绿。这副远异于常人的容貌在一般百姓看来,有天子之气,故尔江东民间有人说,东南必兴代刘为帝之人。为江东之主已经有八年了。这八年来,在张昭、周瑜的辅助下,明显成熟多了,也有了江东之主的威信与威严。而江东军队吏士百姓已经完全服膺了他,就象当年拥戴孙策一样。可是,遇见这样的大事,他仍然拿不定主意。从内心里,他实在不愿归顺曹操,让曹操给自已封个候或什么刺史、太守之职什么的,那样不仅随时会成为曹操的鱼肉,就是死后,也无法面对九泉之下的哥哥孙策还有父亲。可是,如真要与曹操开战,又打不过,而张昭等人也抓住这点劝他降曹,这该如何是好?现在,他就要看周瑜的主意了。有道是:外事不决问周瑜!
周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