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上青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的养父。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防工业系统工作的江泽民找到我父亲,请他为江上青烈士题写碑铭。父亲回忆说:“记得好像是在什么会上。晚饭后,有人敲门,是江泽民同志。他说请我为江上青同志写个墓碑,我问,他是你什么人吗……”其实,早在1949年上海刚解放时,从事上海地下党工作的江泽民便得知了进驻上海军管会领导同志中有他养父江上青生前的战友张爱萍和刘瑞龙,便兴奋地要通了他俩人的电话。这一晃又是30年过去了,父亲回首往事,不禁大恸。江上青牺牲的那年,江泽民才13岁。江泽民同志后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牺牲的烈士啊,你可以安息了,中国革命,后继有人。1999年12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我父亲90岁生日前夕赠诗写道:“皖东风雨舞长缨,一片丹心日月明。”父亲去世后,江泽民又填词书赠我的母亲,他用诗的语言赞颂老一代革命者们:“百战千征,碧汉英雄路。”

历史如此沉重,后人岂能忘却?

这时的父亲,虽然作为皖东北地区八路军、新四军最高代表,但只是个光杆司令。在这次恐怖行动后,陇海南进支队的政治部主任李浩然担心父亲的安全,硬是派了王东保带了一支40人的队伍,给这位省委书记警卫。王东保后来是从大军区副司令的位置上离休的,他的夫人林浩同志是一位文化修养很高、观念超前、充满朝气和实干的妇女干部。他们的儿子王小雷曾是我的榜样,他“文革”前就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报名参军,成为全军的标兵,后不幸因公牺牲。

动乱中的中国只认枪杆子。父亲说,早在他读中学时,学生中就以对政府的态度分成两派,用“文革”语言来说是造反派和保皇派,不用说,共产党当年肯定是造反派。两派学生由赛球到辩论,最后发展成武斗。在殴斗中,保皇派首领吴以柯拔枪示众,枪响两声,把在场的人全怔住了。这件事对我父亲印象太深了。后来陈毅以党代表名义来达县,召见当地的党、团组织领导人,我父亲就提出来要搞枪。陈毅大惊,说学校又不是战场,你个中学生要枪干什么?3年后他们在中央苏区重逢,陈毅已不记得他了,提起当年要枪的事,陈毅大笑,原来就是你这个家伙!看来,枪比人更惹眼。

要拉队伍,可不是像电影里那样,登高一呼,贫苦百姓纷沓而至。军队是要花钱的,就是军饷,千八百人的队伍每日三餐,军装,被褥,武器,药品……总不能当土匪去抢吧。我的三叔,当时也在淮北一带工作,他给我描述了当时的情景:穷人有的是,要招兵,满大街没饭吃的都会抢着来。但枪一响,准保跑的一个都不剩……

与盛子瑾谈判的最大成效,是有了地盘有了钱。《三国演义》刘关张三结义,起兵哪来的钱?国学大师南怀瑾考证,是大商人张世平给的钱。曹操起兵是“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刘邦则是靠的吕后的娘家给钱。我们老爷子起兵是盛子瑾让大地主吴敬轩给的钱。各有各的路子。

在这里,他看中了一个人。

赵汇川,一个身高马大的汉子,国字脸,讲起话来声如洪钟。1933年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因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就自己在家乡拉起了一支队伍,打出宿县抗日游击支队的旗号。为了争取合法地位,后经江上青斡旋,编入盛子瑾的麾下,番号六抗三支队。六抗,是国民党的番号,即国民党安徽省第六专区抗敌指挥部下属的第三支队。父亲是一眼就看上赵汇川了。赵在学生时期曾组织过一个篮球队,取名“赫赫”,四个“赤”字,可见其之激进。后来参加了吉鸿昌的抗日同盟军,平定堡一战负伤六处,可见其之勇猛。

赵行,但他的部队不行。这是一支隶属国民党地方编制,而由共产党为领导骨干的“四不像”部队,起自民间,带有浓厚的游击习气和家族色彩。父亲有文:“着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他们灌输红军建军的传统和经验,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严格训练管理、密切军民关系等,使之逐渐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他征得盛子瑾同意,借口护送他,把赵汇川的部队拉到彭雪枫部队去参观见学,以连为单位开展结对活动,并派了一大批干部充实进去,最终将这支部队改造成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

“傲然携手天下事,与我义气走江湖。”从此,赵汇川带领着初建时最早的这支部队,跟随着我父亲转战江淮战场。父亲说起赵汇川来,总是要加一句:“一员虎将!”全国解放后,他又和父亲一起创建海军,后任北海舰队副司令。他的这段出自草莽的曲折经历,在“文革”中肯定难逃一劫。在革命小将的眼里,共产党、八路军都是样板戏里那样的,怎么会有这么乱七八糟的故事?赵小父亲3岁,因备受折磨,先我父亲去世。父亲说过:“我和赵汇川相识相知57年,是生死之交。”他的夫人马如珍为他出了一本纪念文集,由父亲题写书名《川汇大海》,取其名字“汇川”,意寓风吹浪涌汇入大海。父亲与创业时期这些老同志的友谊,一直延续了他们的一生。赵汇川去世时,父亲为他写了一副挽联:

八十三载革命路,身经百战,大智大勇,功勋卓著,一身正气奔大海;

五十七年战友情,并肩抗倭,同创海军,患难与共,满腔悲痛送汇川。

父亲走的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天快亮时,一下睡过去,梦见赵汇川一身戎装,带着一支部队,牵了两匹战马,上前对父亲敬了个军礼说,大将军请上马!遂后两人纵马飞驰而去……

梦,许多人认为荒唐,但我信。

就是这支赵汇川支队,成为夺占皖东北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力量,后来编为9旅27团,解放战争中的华野21军63师189团。另外还有两支队伍:

徐州沦陷后,周围十多个县,一下子涌现出大大小小上百个群众自发的游击队,他们就是陇海南进支队的前身。只要听听他们的名称,就不难想像起家时那种原始的、草莽的特征了:邳县青年义勇队;睢宁救国团;沭阳三县联防自卫队;上马台民众自卫队;铜山抗日游击队,等等,五花八门。山东、安徽、江苏三省交界处的三不管地区,也叫邳睢铜三角区,那里的青洪帮头面人物夏慕荛把他400人的抗日义勇军交了出来。国民党上校军官胡大勋回到家乡铜山组织了200人的队伍,拥有70条枪,两挺重机枪,一门迫击炮,也加入进来,编成机炮连。徐海行署蔡少衡把行署常备队交过来,编为第八大队。开明士绅朱庆轩组织了400人的队伍,编为独立第4营。这样,陇海南进支队,在一年的时间里,即由300人发展为3个团、7个营,共7000人。1939年9月,八路军山东军区成立苏皖纵队,江华任司令,向华中地区渗透,陇海南进支队编入其中,由江华带进了皖东北。这支队伍的一部分留下来,编入了我父亲的队伍,番号9旅26团,也就是解放战争中的21军63师188团的前身。

再一支是铜山县桃山集的抗日游击队,由孙象涵统领。最初只是80个人,从铁路警察那买了几支枪就起家了。后来并入萧县游击支队,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南下时被收编过去,整编为游击7大队,由吴法宪带过津浦路,进入皖东北后,改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独立大队。父亲管这个部队的领导人孙象涵叫孙豁子,说他配合的最为得力。独立大队后来扩编为9旅25团,是21军63师187团的前身。

这就是九旅的前身。这样的“乌合之众”能打仗吗?

鱼沟,1940年的春天。

在九旅刚刚3个月大的时候,那时还不叫九旅,还没有来得及给它起名字,就投入了和侵华日军主力部队的一场生死的搏斗,这对久经沙场的我父亲来说,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至今回忆起来情绪上还难免有些激昂。

为了扫灭西部的敌人,半个月来连续打了13仗,部队异常疲惫,父亲说,他决定在西北部山区暂做休整。我那年到现地去考察时已是夏天了,沿灵璧至徐州的公路蜿蜒而过,周围的山不高,确切地说是丘陵,军事上称为中等起伏地。植被茂盛,尤其是高粱长起来后,有很好的遮蔽作用,皖东北像这样的地方不是很多,应该说是个隐蔽休整的好地方。鱼沟是个集镇,在它的东南方十来里的地方,事情就发生在这里。

据父亲回忆,日本人还是发现了他们,随即调集大部队开始合围。情况来得突然,必须马上转移,直奔东南的洪泽湖地区。这是个大吊脚,部队利用夜暗,轻装简从,从鬼子尚未形成的合围缝隙中跳出去,应该是游刃有余的。但哪晓得走到鱼沟附近时,被邳睢铜地委书记的李云和拦住,他恳求部队无论如何要多留一天,好掩护地委机关的同志们转移。又是地方政府机关!这几乎和三年前陕北青阳岔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当时是胜利班师,没有敌情顾虑;而这次是被鬼子围堵,网一旦撒开,再要逃出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但我父亲说,在这样的情况面前,他是没有任何选择的。

多留的这一天,就是差点要了他命的一天。

父亲说:“哪里有把自己同志丢下的道理。我给部队动员,决定在这里阻击敌人,掩护地委机关先撤出去。第二天一早,鬼子就围上来了。时村方向是敌人的主力,当面的鱼沟是敌一个中队。我叫赵汇川在时村顶住,自己带一部分先消灭鬼子这个中队。鬼子没有想到我们会出击,一下子就被打散了,一部分躲进围子里。我组织攻坚,迫击炮也用上了。鬼子火力很猛,也很顽强,一直打到中午。我真有些急了,在鬼子合围圈里,久拖不决是很危险的。这时,时村那边枪声越打越近了,我感到不对头,赶过去看看吧。一出高粱地,就和鬼子迎头撞上了,几辆坦克和大股部队包抄上来。这时赵汇川他们也撤下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