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防火门随时有可能失效。结果就是,枪炮长下令向尾部主炮弹药库注水。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损管人员犯了严重错误,导致尾部十多个舱室进水,其中就包括舵舱。在准备排水的时候,火势失去控制,导致舰尾燃起大火。
“亚利桑那”号突然脱离战斗集列,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虽然当时,后面的四艘战列舰能够看到打头的旗舰,但是在舰队交战中,只要舰队司令官没有明确命令,每艘战舰都是紧盯着前面的战舰。如果“内华达”号的舰长有经验,此时就应该盯住旗舰,而不是盯住“亚利桑那”号。可惜的是,六名美国舰长都是第一次参加实战。
结果就是“内华达”号跟着“亚利桑那”号转向了。
后面的三艘战列舰也就不用多说了,在看到“内华达”号转向后“俄克拉何马”号也紧跟着转向“纽约”号与“得克萨斯”号也不例外。
由此,产生了一个极为严重的结果,即旗舰落单了。
更要命的是“亚利桑那”是向右偏转,也就是拉大了交战距离。
显然,经验丰富的德舰舰长不会错过这个十分宝贵的机会。
从十二点过五分开始,八艘德舰都把炮口指向了“宾夕法尼亚”
号。而这个时候“宾夕法尼亚”号仍然混乱不堪,大副在后方舰桥上指挥,舰长已经阵亡,舰队司令还在抢救之中。要命的是“宾夕法尼亚”号的大副并没有注意到后面的五艘战舰已经偏离航线,因此没有进行任何调整。
可以说,这是这场战斗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机会。
只是,问题也很明显。
当时,只有“拜仁”号与“巴登”号与“宾夕法尼亚”号的距离在一万八千米内,而六艘战列巡洋舰靠后,与“宾夕法尼亚”号的距离都在一万八千米以上。在这个距离上,三百毫米穿甲弹根本无法打穿“宾夕法尼亚”号的装甲。
要不是如此,最多只需要五分钟“宾夕法尼亚”号就得完蛋。
非常可惜的是,公海舰队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十二点过十分“亚利桑那”号的舰长才意识到,他已经带领其他四艘战列舰偏离了交战航线,而且旗舰遭到了八艘德舰的集中打击。
也直到这个时候“亚利桑那”号才打出了信号旗,让其他战舰回到战列上去。
虽然只有五分钟,但是“宾夕法尼亚”号也够受的了。
可以说,公海舰队就算没有抓住这个宝贵的战术机会击沉“宾夕法尼亚,号,也彻底打残了这艘战舰。
在恢复交战顺序的时候“宾夕法尼亚”号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
只是,战斗还没有结束,因为冯承乾还没有收到巡洋舰分队发来的消息,意味着运兵船队还没有被歼灭。
这个时候,金仍然没有站上指挥岗位。
大西洋舰队的处境极为凶险。要知道,在“宾夕法尼亚”号丧失战斗力后,公海舰队获得了二打一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排头的“拜仁”号与“巴登”号都把炮口指向了在十二点十五分回归战列的“亚利桑那”号,而这艘“宾夕法尼亚”号的姊妹舰在此之前就已经遭到了重创。
继续打下去,大西洋舰队的结局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也许,靠运气,大西洋舰队能让公海舰队尝到苦头。可是在以一打二的橡况下,运气肯定无法帮助大西洋舰队取胜。!。
第一百五十四章 结局已定
拯救了大西洋舰队的不是在十二点半回到指挥岗位上的金。而是运兵船队。
十二点二十五分,在等待得几乎失去耐心的时候,冯承乾终于收到了由巡洋舰分队发来的电报。从北向南搜索的八艘轻巡洋舰终于遭遇了落荒而逃的运兵船队,并且在发出电报的时候就已经投入了战斗。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大屠杀。
别忘了,负责掩护运兵船队的美国轻巡洋舰在此之前,就已经被十二艘公海舰队的轻巡洋舰咬住了。也就是说,运兵船队在向北撤退的时候,没有得到战舰掩护,而运兵船本身并没有战斗力。
收到消息后,冯承乾下令撤出战斗。
虽然,很多舰长不理解冯承乾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撤退,因为公海舰队已经在交战中占据了上风,而且优势极为明显。不但“宾夕法尼亚”号被击毁“亚利桑那”号也即将失去作战能力,另外四艘战列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即此战的目的不是为了歼灭大西洋舰队。更重要的是,除了“拜仁”号与“巴登”号能够对美舰构成致命威胁之外,除非缩短交战距离,不然六艘战列巡洋舰就是在浪费炮弹,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击沉美国战列舰。如果缩短交战距离,哪怕只有一艘美舰没有失去战斗力,也很有可能让公海舰队门g受难以承受的损失。
别忘了,公海舰队身后,还有规模庞大的大舰队。
可以说,只要有一艘主力舰遭到重创,并且因此使航行变得困难,那么公海舰队的返航路途就危机四伏。
冯承乾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达到了意义最为重大的战略目的,而他接下来就是率领公海舰队安然无恙的返回威廉港,而不是在离本土数千公里的地方,与注定要在船坞内摆放几个月的敌舰拼个两败俱伤。
当然,在这个时候撤退,正是恰到好处。
运兵船队在近百公里之外,就算公海舰队撤退后,大西洋舰队立即赶过去,也无法及时到达。
按照冯承乾的判断,最多只需要两个小时,巡洋舰分队就能完成任务。
事实上,没有花到两个小时。
十二点四十分,公海舰队与大西洋舰队脱离接触,八艘主力舰以二十五节的速娄,抛下了六艘美舰。
最后关头,雷德尔还发来电报,建议让留下来的轻巡洋舰发动一次鱼雷攻击。
只是,冯承乾否决了这个建议,因为这等于让轻巡洋舰去冒险,而那六艘美舰并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
一个小时后,也就是十三点四十分,巡洋舰分队发来消息,战斗已经结束。
二十四艘运兵船中,十一艘被击沉,五艘逃脱,另外八艘投降,巡洋舰分队指挥官请示如何处置运兵船上的美军官兵。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那些美军已经投降,按照交战规则,德军应该收容战俘。问题是,八艘运兵船上有数万名军人,而八艘轻巡洋舰上无论如何也容纳不下这么多战俘。
再说了,也没有足够多的水兵来看管这么多战俘。
所幸的是,冯承乾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别忘了,在成为公海舰队参谋长之前,冯承乾率领“柏林”号执行过一次为期近两个月的破交任务。
按照冯承乾的安排,八艘轻巡洋舰将为投降的美军官兵安排救生艇,并且提供足够维持七天的淡水与食物,然后炸沉缴获的运兵船。
在离开之前,领队的轻巡洋舰将通过国际公共频道,发出交战海域的确切位置,以便美国、或者英国的舰船及时赶到,救走在海上飘泼的美军官兵。
可以说,这是很人道的做法。
后来,这三万多名美军官兵依然到达了欧洲,并且参与了欧战,但是其中大部分美军官兵都在战场上向德军投降。
不管怎么说,冯承乾的做法,至少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德意志第二帝国将善待战俘。
傍晚,两支巡洋舰分队追上了向东北方向撤退的公海舰队。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大舰队到达交战海域,救起了三万多名美军官兵,随后把他们送上了赶来的几艘货轮。一周之后,这些丢失了所有武器装备的美军官兵到达英国,被编入了美国陆军欧洲军团。
只是,这支部队没有立即开赴战场。
原因很简单,美国陆军派出的第一批十五万名官兵中,只有这三万人到达英国,而且在到达英国的时候,没有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这三万多美军的士气都很低落,根本上不了战场。
根据美国公布的资料,除了这三万多名官兵,还有大约两万人回到美国。
也就是说,在这场战斗中,美国陆军损失了十万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随同运兵船沉到了海底。
美国陆军还没有开上战场,就遭受了一次战役级别的惨重损失。
事实上,损失更大的是美国海军。
虽然六艘战列舰都没有沉没,但是在返回诺福克的时候“宾夕法尼亚”号与“亚利桑那”号基本上等于沉没了。
这两艘战列舰在船坞里趟了一年,才完全修复。另外四艘战列舰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也丧失了出海作战能力,分别花了三到五个月才修复,因此错过了接下来的几场关键战斗。
说得直接一点,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美国海军只有中小型战舰可用了。
对美国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管怎么说,有大西洋这道天然屏障,就算德意志第二帝国夺取了制海权,一时半会也无法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要知道,直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也没有一支可以跨越北大西洋的两栖部队,更没有向大西洋对岸投送兵力的能力。甚至可以说,帝国陆军连跨越英吉利海峡都办不到。
毫无疑问,美国有的是时间。
问题是,英国有时间吗?
在美国海军被打残,数个月不能恢复元气的情况下,重担全部压在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肩膀上。更要命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到年底的时候,能够使用的,也就只有八艘从美国采购的战列舰。战场对面,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除了拥有参与这场海战的八艘主力舰,还拥有两艘已经服役的战列巡洋舰,并且在年底之前,至少还能修复六艘战列舰,使主力舰的规模达到惊人的十六艘。
也就是说,到年底,公海舰队的规模将是大舰队的两倍!
即便到一九一七年初,大舰队在获得了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
两艘“复仇”级与一艘“虎”级之后,主力舰的数量也只相当于公海舰队的一半,因为到时候,公海舰队铁定还能获得八艘修复的战列舰。
即便把四艘预计在一九一七年三月底之前修复的美国战列舰算上去,英美海军也没有半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