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那些满族统治者的欺骗、压迫下,以前富有反抗外来势力入侵的中国人老实了,既然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么就留头好了!既然仁慈的皇上经常巡视江南,说明皇上还是很爱民的!我等小民自然是要好好的跪在地上三呼万岁了(不跪可是不行的,要是不喊万岁的话,刽子手会让你马上去和阎罗王讨论自己活了多少岁的)。大清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大动杀手?我怎么没有看见?我只看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一个个都是汉人,他们不是官当的很大吗?这个时代人这么想还情有可愿,我想到我来的那个时代就觉得有些人根本是电视看的太多了,忘记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满清遗老遗少的胡编乱造了,在电视中的那些满清皇帝一个个忧国忧民,一副天下为重的样子,对汉族是情同手足(那么文字狱是怎么来的?镇压的不是汉族是什么民族?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的祖先肯定没有因为文字被关进大牢的),那些皇帝一个个仁慈、善良,体贴下属,还有当侦探家的天赋。尤其是有个戏说皇帝和什么格格的,更加是胡扯蛋了,皇宫里面成了争风吃醋的地方!而皇帝和他的那些格格们一个个都是如此的富有人性!无怪乎很多人会对满清抱有如此的好感了!不知道我和史秉誉离开后那里又吵闹成什么样了?总不会因为喜爱电视中的那些大清皇帝把自己的祖宗也给忘记了吧?

不过也难说,有些满清遗老遗少的本事还是很大的!他们可以翻手为云,也可以覆手为雨!他们绝对会打着某些真理的幌子来为他们的老祖宗招魂的!不过要为了他们主子招魂他们有几个必须跨过的坎,一个是中国汉族的民族英雄要一个个的打倒——满族英雄是万万不能打倒的,要把康熙说成千古一帝,要把雍正比喻成大清的汉武帝,要把乾隆表彰成有文景之才,超越唐明皇的功绩,自然了,那些所谓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统统不如大清之英明神武的万岁万岁万万岁了。自然那些皇上也就是民族英雄了。(我先吐了再说……)还有就是要为历史上中国汉族的那些卖国贼平反翻案。

和周盛波言论一样,既然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那么秦桧也自然不能再是卖国贼的代名词了!(秦桧后人应该为了这个迟到的平反决定欣喜若狂,他们祖先终于可以安心的长眠于九泉之下了,不过在我现在呆着的时间秦桧还得继续老实的跪在杭州岳武穆庙里)秦桧应该是为了实现民族早日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他和儿皇帝石敬瑭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为了大义——既是民族团结被后人误会的人!平反自然是应该的了。吴三桂因为先降清后又反清那么汉奸的名称是可以去掉的,不过分裂祖国的罪名又可以给他加在头上,居然敢反对我大清——还是继续让你躺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好了!只是必须要换一个罪名而已。

还有那个可恶的洪秀全!大清帝国之衰落就是因为出了这么个败类!本来大清好好的,只不过是打了一场败仗而已,谁知道这个洪秀全不知道从那里学了一套邪教理论,蛊惑人心,闹的大清十多年不得安生!军费花了无数,大清败就败在洪秀全手里!不过现在好了!大可把太平天国望邪教组织上靠上去!那个洪秀全就是十九世纪中国的李洪志!嘿嘿,看谁还敢反对!

不过下面一位就困难一些了,那个孙中山可是被尊称为“国父”的人。这个“国父”

居然敢提出驱除鞑胬,恢复中华这种罪大恶极的口号,最后还真的让他“驱除”了,呜呼~!我大清列代祖宗泉下有知不知道有多么伤心啊!看来只有找找孙中山有没有什么卖国言论了,要是有自然是大大的一条罪名,就是没有冲着“驱除鞑胬,恢复中华”这条口号也可以加他一个分裂中国,制造民族矛盾的大帽子!——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国除了满清之英雄,其他的都成了跳梁小丑了。

一想到要是真的让这种满清遗老遗少掌权了,那么中国不知道有乱成了什么样子了!

我就不寒而栗。对这种人一定要从精神上催垮他们!

……

当天的争论最后是不欢而散,我说服不了这个顽固派,周盛波也说服不了我这个痛恨满清的人,最终我们互相给对方下了个同样的定义——中毒太深,没救了。

“秉誉,我看你还是不要再打周盛波的主意了,这小子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你想让他劝他弟弟过来?跟做梦差不多!还是把他继续留在我们这里好了。什么事情都别交代他干是绝对正确的!”想到周盛波我垂头丧气地对史秉誉说道。这么顽固不化的人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呢!恐怕其他那些李鸿章、左宗棠他们也是和周盛波差不多,甚至是中毒更深。

“我前段时间光顾着炸药生产了,还没有见见这个周盛波,下次有空倒要看看让大哥你没办法的是什么人。呵呵。”史秉誉看着我怪笑着。

“好了,不早了,你还是早点回去休息一下好了。我也要睡了。”夜已经很深了,要是再不睡明天白天就时刻都要打瞌睡了。

“那好,我回去了。大哥早点休息。晚安。”

“你也早点休息好了。晚安。”

史秉誉走了出去。屋子里面只剩下我一个人,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我一点睡意也没有。

地图上太平天国的领土正在被清军分割,那些太平军变成了一块块的,不连接的单独部队,从地图上看,沿着长江,两条粗粗的蓝箭头向天京伸了过去。昏暗的烛光下,如同张开了大口要把红色圆圈围起来的天京一口吞下。而太平军看看四处都有,可是也实在是扑的太开了吧?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河南……那里没有太平军?可是真要是援救天京又有多少部队可以赶回来?

曾国藩的策略是“欲拔根本,先剪枝叶”,先把天京长江上游战略要地一个个的夺了过去,现在终于到了决战天京的时候了。既然要救天京就要打曾国藩难受的地方,调动曾国藩派兵回援,不知道什么地方是曾国藩的要穴?打安庆、九江是不合适的,我军没有水师,就是占领了在敌人的反扑下也守不住!那么什么地方呢?南昌?还是直捣湖南的长沙?呵呵,这些做做梦是没什么的,不过要是真的付瞩行动就麻烦了!那里好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蜡烛灭了。

六月二十八日晨,太阳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厚重的乌云低低的压了下来,阵阵大风吹过发出呜呜声。

上午我只是接见了几个部长,随便的和他们聊聊天,顺便听听这些人的牢骚——要让我帮他们解决是不可能的——都是些要银子的人,我现在到那里给他们搞银子去?这个麻烦事情还是交给容闳去心烦好了!不过在最后在接见监察部部长倪峰时,他说的话让我很感兴趣。

倪峰祖籍是河北天津人,他的曾祖父四十岁的时候考中了嘉庆进士,知人善任的嘉庆给了他一个候补知县的官儿,老头儿本来以为可以很快去掉官衔上的“候补”两字,却没料到这个候补一候就候了十多年还看不到希望!在他五十六岁的时候,他听到这么个事情:春节开封府文武官员到抚署贺岁,巡抚老爷以对联“开封府开印大吉,封印大吉”求对,满府官员不知道是谦虚还是真的肚中无货,谁也没有对出来,闹的巡抚大人很不高兴。老头儿一听想到自己现在还在等候候补的事情有感而发的随口对到“候补县候却无期,补缺无期!”这副对子在京城里面一时传为佳对,在那些候补官员心中引起了共鸣。

后来不知是上司看中了他的学问还是因为他花了不少银子打通关节得到了效果,反正终于得到了被外放到福建去当正式知县的机会,老头儿高高兴兴地带着家眷走马上任。从此离开候补知县的日子是很让人高兴的,到了地方上不就可以好好的搜刮一下当地的地皮了?以前送出去的那些马上就可以连本带利的回来了!不过古话说的好,乐极生悲。老头在到福建的路上,走到温州就因为水土不服而重病不起了,到任是没指望了,年纪这么大的人整天只能躺在床上看着窗户等死了,拖了没三个月老头儿就遗憾地去跟阎王爷要官去了。虽然老头儿贵为一县之首,可惜以前当候补知县时间也当的太长了,多年的积蓄都流水一般花在北京无底的官场当中,到病死要送葬的时候,温州同僚才发现老头所有积蓄只有纹银七两,连买口好点的棺材都不够!幸好那些官员看在大家都是一殿之臣的份上捐助他家眷一点银子这才让老头能够入土为安,不过想要回老家是不可能了,在那些同僚的资助下,倪峰的祖辈在温州城外买了一亩三分田,干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儿。到倪峰这一辈的时候,倪峰的父亲想让倪峰完成祖辈未完成的事业,咬牙借贷了银两供倪峰去读书,指望着能够高中个状元或者是探花什么的,哪怕是中个进士也不错。倪峰也很为他父亲争气,五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八岁开始学作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做的是滴水不漏,在私塾里面被老师成是“孺子可教也!”,十四岁的倪峰参加了县试,名列第一,在十六岁时候参加了温州府试,取中第二名。

倪峰父亲简直是高兴坏了,祖宗终于显灵了!看来重现祖辈的风采为时不远也!倪峰在十八岁开始以监生身份参加浙江乡试,没想到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中,看看和倪峰同时通过府试的那些童生一个个取得了举人身份,倪峰的父亲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比不过人家——当时老师不是说他乃非凡之才吗?怎么连个举人也通不过?!去年八月在杭州倪峰第三次参加了乡试,他老爸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盼望着自己的儿子能够通过,最后是希望越大,失望也是越大,倪峰还是名落孙山了。后来在好心人的暗示下,倪峰和他老爸才知道原来是倪峰没有给主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