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飞机-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次的失利耿耿于怀。在这次新一轮战略大轰炸之缨,申请带队前往轰炸德军位于莱姆山区之中大型雷达站。这可是一个硬骨头任务,雷达站建立在山区的山峰之上,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功轰炸的,经验同实力缺一不可。一旦成功轰炸这处的雷达站,德军想在战争期间再建立起来,绝对很难办到。身为机群指挥官,完成这样的任务最能体现出自身的能力。

莱姆山海拔1015米,是阿尔卑斯山于德国西南端,在慕尼黑地区的西面,建在山峰上的大型雷达站,能起到监视法国边境及瑞士边境情况的作用,也能为慕尼黑地区提供预警。

蒂贝茨中校这次所率领的机群,主要是由B…17重型轰炸机组成,有三个中队近70架,而战斗机也有30架左翼攻击的教训,这次重型轰炸机在空中巡航时,分队与分队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而战斗机也在两侧警戒护航。飞行到达目标区域所在空域后,蒂贝茨中校才下达收束机群队列,准备轰炸目标雷达站。

基于重型轰炸载弹量大,飞行速度慢的特点,其轰炸的模式相对于中轻型的轰炸机来说要少一些。最有效而又威力最大的轰炸模式就是在3000米左右的高空,进行集群式水平轰~的破坏力,是重型轰炸机屡试不爽的打击手段。



“我是猎鹰,呼叫地面友军,呼叫地面友军,听到请回答。”从3000米的高空向下方的山区望去,大大凭借望远镜,也很难分辨出要轰炸的具体目标在哪里。率领机群一进入该地区,蒂贝茨中校便开始不断透过无线电向潜伏在这片地区的盟军特工人员反复呼叫,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地面引导。

“我是鼬鼠,我是鼬鼠,猎鹰听到请回答,猎鹰听到请回答。”蒂贝茨中校反复呼叫了几分钟后,无线电中终于有人回应了,是一名代号)。|

“我是猎鹰,我是猎鹰,鼬鼠请给出目标雷达站的准确方位坐标,引导机群前往轰炸,听到请回答。”听到地面引导员的回应,蒂贝茨中校十分高兴,连忙要求对方给出雷达站的具体坐标,要知道如果随意轰炸的话,就算把这一百架飞机的弹药扔到山区里,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我是鼬鼠,请把机群飞往xxxxxx,xxxxxx区域上空站所在的山上纵烟火为信号。”盟军的潜伏特工,马上在无线电中回应,给出了一个精确的经纬度坐标,引导美军的轰炸机群前往轰炸。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但背后却是潜伏特工们冒着生命危险艰苦卓越的工作。盟军战略大轰炸之所以能凑效,应给这些深入敌后的无名英雄记头功。

“猎鹰收到,立即前往。”蒂贝茨中校立即率领收拢后的机群,向特工报出的方位坐标飞去,战场上来不得半点迟缓,空袭讲求的就是一个快字。

“我是猎鹰,以轰炸机中队为单位散开,注意搜索地面烟火信号,发现后立即报告。”为了避免被德军地面的高炮火力打中,机群仍然保持在3000米的高空中飞行,在这样的高:_|火信号,还真的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为了扩大搜索范围,蒂贝茨中校不得不下令各中队独立搜索。

幸好今天是个晴天,高空中向地面的能见度属于良好,再使用军用望远镜进行观察,地面上山峰的情况依稀可见。或许大家会有疑问,既然依稀可见,那么应该可以发现大型的雷达站吧。其实不然,首先雷达站未必一定会安装在山峰顶上,有的定向雷达会被安装在半山腰,面向需要侦察的方向,再加上就算是安装在山峰顶,在战争时期也会在雷达的附近进行必要的伪装,在高空中要想发现还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对其成功轰炸,地面引导必不可少。

第二百八十六章 德国上空的鹰(五)

“报告猎鹰,三点钟方向发现烟火,三点钟方向发现烟火。”飞在机群最前方担任侦察任务的一个战斗机小分队,在飞抵了地面特工报出的具体坐标后,马上降低飞机的空中高度,一番搜索下终于找到了特工所说的烟火信号。毕竟雷达站所在的山峰,属于军事禁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潜上山上去的。盟军的潜伏特工也只能在山峰的脚下外围点火,不过烟火有两堆,分别在山峰的两侧一西一东,焰火把山峰夹在中间,居高临下从空中望去,两股浓烟直直地从下方升上空中,在空中看来还是比较显眼容易辨认的。

“我是猎鹰,所有重型轰炸机注意了,调整航向,中队为单位两路纵队,向目标山峰上的雷达设施实施高空水平精确轰炸,往返式投弹。”蒂贝茨中校没有仍可犹疑,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己方的重型轰炸机下达了攻击的命令。要知道潜伏特工在地面上点燃烟火,是冒了很大的危险的,及时的轰炸十分的必要,潜伏的特工可以利用盟军轰炸造成的混乱安全撤离。

德军的这处雷达站,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主雷达修在了山峰顶山,而辅助雷达则修在了面向西面的半山处。几个高炮阵地有的在同一个山峰上,也有的在周围的几个山峰上,构成了一个保护雷达站的交叉火力配置。显然德军的雷达站早早就发现了美军前来轰炸的机群,那些负责保护它的高炮阵地,在美军地重型轰炸机群还没有飞到山峰上空时,就抢先先美军的机群对空射击,在二战时期。雷达虽然能提前发现空中来犯的飞机,但却不能辅助高炮的对空射击。对负敌人的大规模飞机轰炸,惯常的做法就是几个高炮阵地在敌人的飞机还没有飞到时就向空中有规律地来回扫射,形成一个所谓的火力网,高炮阵地之间彼此构成交叉火力,能互相提供掩护。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山区及城市等有固定防御工事的防空。

而对于进攻一方的美军机群来说,轰炸山区是相当困难地。山区上空的气流,远比开阔地带的气流要复杂多变得多,气流的风速风向,对于飞机投弹飞行时的稳定性及炸弹从空中往下投后的抛物惯性影响很大。

而德军的雷达站对于美军航空兵来说是必须摧毁的重要目标。为了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打击目标,蒂贝茨中校向重型轰炸机群下达的是往返式投弹命令。也就是说重型轰炸机在投弹的时候,并不是一次过就把所有地炸弹都从空中往山峰上砸,而是分两至三次,在目标的上空来回折返飞行,每次飞过目标上空时只在最合适地时机投下部分炸弹。这种投弹方法是重型轰炸机对付山区目标特有的投弹方式,美军的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大,弹仓内炸弹的数目比较多,最能体现出这种投弹方式的投弹命中率。英军的重型轰炸机只携带一个巨型炸弹是不适合这种投弹方法的。(如果大家有关心新闻,在这次我国四川大地震后。我空军大型运输机对受灾山区实施紧急空投物资时,采取的就是这种往返式精确投弹的方法。不过投的是救灾物资而已。)

很显然,蒂贝茨中校是一心一意要把德军这个雷达站摧毁掉,把所有轰炸机都投入到了对雷达站所在山峰地轰炸上,而不分出部分的轰炸机对附近山峰上的高炮阵地进行压制轰炸。他这样下达命令,是有考虑的,建在山峰上地高炮阵地要远比建在平地上的高炮阵地要难于轰炸。分兵轰炸其它山峰还不如集中力量来轰炸雷达站所在的山峰,谁都知道飞机地炸弹再多,扔在山峰上的威力是要打折扣的。

为了尽量避免山区上空的乱流,对飞行投弹的重型轰炸机造成意外,美军的重型轰炸机一个中队再一个中队先后分开从高空中飞向雷达站所在的山峰。两架两架飞过山峰进行投弹,为了尽量避免被德军在附近山峰中的高炮交叉火力击中,美军的B…17重型轰炸机都保持在上的高度实施投弹。不要忘了这里是山区,平均海拔都在几百米以上。德军地面的高炮与美军飞机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在2500内,实在不能再降低空中高度了,不然被命中的概率就会很高。

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由于采取往返式精确投弹,虽然美军的轰炸机只有70架,但来回多次反复投弹,花费的时间是普通投弹倍之多。

三十架战斗机始终盘旋在该地区的上空周围,为来回轰炸机提供空中护航,提防可能出现的德军的战斗机的干预。不过此时美军的其它机群已经对德军的机场实施了轰炸,德军的飞机也没办法起飞前来攻击美军这个以轰炸机为主的机群了。

天女散花也不过如此,只是这时从天而降的不是鲜花礼物,而是死神的请柬,面对美军重型轰炸机在高空中的反复轰炸,德军也只能单边承受来自天空的打击,虽然有时能幸运打下一两架美军的飞机。如雨的重磅炸弹,把整座山峰从顶部到半山腰,几乎所有的地方都炸了个遍。

整个轰炸过程持续了一个小又十分钟,末了个别挂载了燃烧弹的战斗机,也从高空中把燃烧弹扔了下去。对于战斗机来说,这完全没什么难度,只要能扔到山上就行了,燃烧弹爆炸产生的烈火,迅速引燃了山上的一切可以燃烧的事物。轰炸过后,整座山峰已经面目全非,整个山头都被削低了几分,建在山峰上的雷达站的所有设施,炸烂的炸烂,崩塌的崩塌,摧毁的摧毁。

“派这么多飞机去炸雷达站,会不会有些浪费兵力啊。”身为作战部副参谋长,威廉少将根据蒙特的命令不断地向各个航空联队发出具体的指令,分配指示各个机群具体的轰炸目标。

“多是多了些,但只要能保证把德军所有的地面雷达设施都打掉,这对于我们以后连续的战略大轰炸将十分有利,多投入几个架次也是值得的。”听取了今天上午整个战场,各个方向上的轰炸战果汇总后,蒙特对战果还算满意,而战损方面在对德军机场的轰炸损失大一些,而对德军雷达站的轰炸损失要少得多,两双拉平整体战损比例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看来整体情况还算可以,上午这第一轮轰炸为以后扫清了障碍,威廉你就再辛苦一下,命令在下午及晚上有轰炸任务的部队早一步作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