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坚持到底。
打赢了,还没什么。
要是战争出现转折,比如美国出兵干预,那就没什么好处了。
傅秀波在对外问题上很强硬,但是绝对不会把所有资本放在一个篮子里。留下足够的转圜空间,也能为处理战后事务创造有利条件。
从技术上讲,当时向钓鱼岛部署远程防空系统与反舰导弹的难度也不小。
主要就是,在部署这些作战装备之前,得预先构筑阵地,而钓鱼岛的面积太小,主岛的地形又不够平坦,只能修建地下设施。因此首先得把工程部队送上去,等到挖掘好地下防御攻势之后,再部署作战装备。
这些都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搞清楚了情况,小林光一肯定会有所保留,不会以首相身份,强令自卫队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起进攻。
可惜的是,小林光一没有搞清楚情况。
更重要的是,木村小次郎是小林光一亲自任命的海上自卫队司令官,绝对不会把首相的命令置于脑后。
这下,木村小次郎与今井利村再次发生争执。
虽然今井利村也是小林光一提拔的司令官,但是在作战问题上,今井利村肯定不会在乎首相的想法。
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今井利村非常清楚,现在发起反击就是送死。
问题是,能够置首相的命令于不顾吗?
虽然名义上,首相并非自卫队的总司令,但是在行政管辖上,首相实际上就是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
首相的命令,就是最高命令。
在木村小次郎坚持的情况下,今井利村只能做出让步。
六月一日上午,木村小次郎开始制订作战计划。
突击登陆舰队,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在登陆舰队前方,还有两支舰队的十九艘战舰,空中则有上百架战斗机。
从理论上讲,最理想的武器是潜艇,毕竟潜艇可以偷偷潜入敌后,出其不意的袭击航行中的舰队。问题是,此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十艘潜艇都在冲绳群岛附近,六艘在冲绳诸岛附近活动,四艘在大隅海峡与土噶喇海峡。这些潜艇离钓鱼岛数百公里,离登陆舰队更远,根本无法及时赶到。
潜艇派不上用场,次优选择就是战斗机。
只要能够夺得局部制空权,六十架战斗机就能用反舰导弹淹没登陆舰队。
可惜的是,今井利村坚决反对攻击钓鱼岛西部的舰队,因为这不但需要让攻击机群冒险突破中国空军的防空网,还要投入更多的制空战斗机与中国空军争夺制空权,而空中自卫队根本没有这么多战斗机。
或者说,如果在打击登陆舰队的战斗中损失过大,空中自卫队就无法按照今井利村制订的战术攻击东海舰队了。
显然,这种盲目的突击行动,肯定会遭受惨重损失。
木村小次郎不是傻蛋,也知道这么做等于让空中自卫队的战斗机去送死。至少在之前的战斗中,空中自卫队就没有在钓鱼岛附近占到便宜。如果因为攻击登陆舰队而损失了大部分制空力量,影响到了接下来的战斗,那么空中自卫队与海上自卫队都无力挑战东海舰队,也就不可能夺回制空权与制海权。
从长远来看,保留一些实力很有必要。
这下,就只能动用海上自卫队的战舰了。
问题是,没有空中掩护,舰队不但无法拦截中国登陆舰队,还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木村小次郎很无奈,只能向今井利村求助,即在舰队突击的时候,空中自卫队提供必要的空中掩护。
相对而言,这是比较可行的。
毕竟在舰队与预警机的支持下,空中自卫队的战斗机在防空作战中更有优势。
这个时候,今井利村提出了一个折中解决方案,即提前发起进攻,让第三护卫群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第二护卫群与第四护卫群在冲绳佯动,吸引中国舰队,协助第三护卫群从北面发起突击,空中自卫队将全力掩护第三护卫群。
虽然这套方案也存在问题,毕竟第三护卫群只有十艘战舰,而且要想拦截登陆舰队,需要在进入东海后全速前进,从而很难及时发现附近的潜艇,但是木村小次郎还是接受了今井利村的建议。
原因很简单,中国登陆舰队已经出发,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能到达钓鱼岛。
更重要的是,东海舰队在前方活动,如果从正面突击,就要与十九艘战舰交战,而第二护卫群与第四护卫群总共只有二十艘战舰。
因为日本战舰上只有最基本的反舰导弹,而中国海军的战舰都非常重视制海作战,不但两艘956E型驱逐舰上有八枚“日灸”超音速反舰导弹,其他驱逐舰上也有中国开发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护卫舰的反舰火力都不比日本驱逐舰差,真要正面交战的话,日本舰队没有任何优势。
让第二护卫群与第四护卫群佯动,就能吸引东海舰队。
第三护卫群行动迅速的话,刚好能在登陆舰队靠近钓鱼岛的时候到达,然后从一百多公里外发射反舰导弹。
登陆舰队没有防空火力,也没有反导能力,很难抵挡十艘驱逐舰的导弹攻击。
如果情况理想一些,比如登陆舰队没有全速前进,那么在制空权有保证的情况下,舰队还能抵近炮击。
不管怎么说,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这是最靠得住的作战方案了。
六月一日十二点三十分,木村小次郎给第三护卫群下达了作战命令,今井利村也开始调整防空部署。
随后,木村小次郎又给第四护卫群下达了命令,让其前往四国道南部海域。
此时,中国海军的登陆舰队已经离开了舟山群岛海域,正在向东航行。
因为最慢的一艘登陆舰的最快速度只有十二节,所以舰队的速度只有十二节,而不是两艘综合补给舰所能达到的二十二节。
用这个速度,登陆舰队要在二十个小时后才能到达钓鱼岛。
二十个小时,足够第三护卫群航行六百海里,即一千一百多公里。
第八十章 战术推断
第八十章 战术推断
第三护卫群前出,立即引起了中国海空军的高度重视。
因为在此之前,第三护卫群一直在四国岛南部海域活动,最多机动到大隅海峡东端与淡路岛南面,主要在丰后水道南面活动,所以几天来,侦察卫星一直在监视这片海域,跟踪第三护卫群。
六月一日下午两点左右,侦察卫星再次通过的时候,发现第三护卫群驶向大隅海峡。
当时,这个情况还没有引起情报机构注意。
毕竟第三护卫群的活动范围很大,从丰后水道南面向西南方向航行,也在其巡逻区域之内。
必须承认,二部有点疏忽大意。
根据后来调查,当时有一名情报分析员发现了问题,即根据照片上的战舰尾迹长度,大致推算出航速达到了三十节,即日本战舰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而在巡逻的时候,舰队不可能以最高速度航行。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排水量上万吨的“爱宕”级驱逐舰,以最高速度航行,也只能航行三千多公里。因为第三护卫群已经在这一海域活动了几天,所以剩余燃料最多只能以最大航速航行两千多公里。
也就是说,战舰只能持续航行不到两天,就得回港补充燃油。
更重要的是,在全速航行时,战舰不但无法使用拖拽式声纳,连舰壳声纳与鼻首声纳也会受到干扰,无法探测到附近的潜艇。
第三护卫群留在四国岛南面,就是为了防止中国潜艇靠近日本本土。
以反潜为主的舰队,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情况下,航速肯定不会超过十六节。只有在追击敌方潜艇的时候,舰队才会加速航行。
可惜的是,这名情报分析员的级别太低了。
更可惜的是,当时正在交班,情报分析部门主管收到报告后,还没细看就下班了。接替的主管首先处理更加重要的情报,即返回冲绳的第二护卫群与第三护卫群的行踪报告,把这份报告放在了最后面。
四个小时后,侦察卫星再次掠过第三护卫群巡逻海域上空。
这次,侦察卫星没有发现第三护卫群。
显然,这不是小事。
情报分析部门主管回头处理之前的报告时,才发现了问题,第三护卫群已经在四个小时前加速向西南方向驶去。
此时,第三护卫群已经渡过大隅海峡,进入了东海。
在二部断定第三护卫群已经进入东海之前,一直潜伏在大隅海峡西端的“海龙”号就发现了这支航速高达三十节的舰队。
肯定是舰队,不是别的船队,因为没有任何一支船队能跑这么快。
问题是,“海龙”号没有及时发出消息。
直到六月一日夜间九点过,周渝生才收到东海舰队潜艇司令部转发的消息,第三护卫群进入东海,正在朝钓鱼岛方向航行,航速高达三十节。
这份战报,正是“海龙”号发来的。
“海龙”号没有袭击第三护卫群,原因很简单,发现第三护卫群的时候,潜艇与舰队航线的垂直距离超过三十公里,随后又发现了舰队附近有反潜巡逻机,使得“海龙”号无法全速追击。
在这个距离上,即便是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也追不上战舰。
使用反舰导弹的话,更加不靠谱。
等到舰队走远,反潜巡逻机飞走后,“海龙”号才抛出通信浮标,并且把发报时间设定在了两个小时之后。
在此期间,“海龙”号机动了二十多海里,离开了反潜巡逻机的搜索区域。
情报判明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日本舰队到底想干嘛?
在周誉龙收到消息的时候,下午回到冲绳岛附近的第二护卫群与第四护卫群已经组成联合舰队,前出侦察的Mig…31还发现两支护卫群里各有一艘“日向”级直升机航母,随后联合舰队进入东海。
只是,联合舰队的速度并不快,只有十二节。
在任何人眼里,真正的威胁都不是第三护卫群,而是联合舰队。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腾耀辉判断出,日本海上自卫队采取了佯攻战术,只是他觉得打佯攻的是第三护卫群。
“再过十二个小时,第三护卫群就将进入交战范围。”腾耀辉并不慌张,因为他也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