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8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阿拉伯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军队心目中,戚凯威就是不败的战神。

不管是谁在前线指挥部队作战,只要戚凯威是中国中东军团司令,阿拉伯国家就能看到胜利的希望。

问题是,在大陆战场上,牧浩洋与戚凯威的分歧依然非常明显。

十二月上旬,总参谋部召开了五次参谋长会议,黄瀚林都来了两次,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有没有必要向俄罗斯宣战。

毫无疑问,戚凯威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俄罗斯入侵伊朗之后,立即向俄罗斯宣战。

牧浩洋则认为,还没有到向俄罗斯宣战的时候,而且中东、印度洋与太平洋方向上,牵制了大量作战力量,如果再增添一个主要方向,就会出现严重的兵力缺口,而且在补给保障上也会出问题。

母祁铁较为倾向于牧浩洋,只是没有明确表示支持。

庞跃龙肯定支持牧浩洋,因为陆战队的兵力都已用上了,而攻打迪戈加西亚与吉布提的战斗还在规划之中,他一直认为应该从陆军抽调部分部队,增强陆战队在印度洋上的进攻力量。

由此可见,军队内部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都认为兵力不够。

事实上,真正欠缺的不是兵力,因为戚凯威认为,在前半年,只需要投入四个主力集团军就能取得重大胜利,半年之后第一阶段动员的成果已经显现出来,也就不会存在兵力不够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在军队后方,即后勤保障。

要知道,中国刚刚开始战争动员,各方面的工业生产都在重新规划之中,而且部分工厂因为内迁还停工了一段时间,军事物资的生产效率还没有提上来,作战消耗却很大,根本无法为一场大规模战略进攻提供物资保障。

这也正是牧浩洋反对向俄罗斯开战的主要理由。

可惜的是,黄瀚林支持戚凯威,而且认为在政治层面上,只要俄罗斯入侵伊朗,中国就应该立即向俄罗斯宣战。

黄瀚林的理由只有一个:中国是正义的一方,有义务捍卫其他弱小国家。

虽然这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牧浩洋却不能直接反驳,因为这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还是道义上的问题。

大战爆发后,中国就一直站在正义的一方,而且得到了广泛同情与支持。如果中国没有捍卫那些受到侵犯的弱小国家,而是任由超级大国肆意践踏国际道义,那么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得到的支持将大幅度降低。

毫无疑问,黄瀚林宁愿承担军事风险,也不愿意承担政治风险。

不管怎么说,黄瀚林的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虽然在军事问题上,黄瀚林很少出面跟牧浩洋做对,但是他的政治立场也同样鲜明,即作为军人,不管是牧浩洋还是戚凯威,都应该服从政治决定。

这下,戚凯威的提议被提上了日程安排。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俄罗斯肯定会在年内入侵伊朗,而伊朗军队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按照李明阳的估计,如果俄军得到了美军支持,伊朗很有可能在开战一周之后丢掉德黑兰。

这下,新的问题出来了。

要不要出兵伊朗,帮助伊朗稳住战线?

戚凯威坚决反对出兵伊朗,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条铁路线,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开辟第二块地面战场,而且这也会严重分散本来就不多的兵力。既然海路已经打通,就更没有这个必要了。

在他看来,把伊朗变成俄军的泥潭,反而更有价值。

要知道,伊朗有数千万人,而且国土面积并不狭窄,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伊朗人也较为好战。

这些因素,都应该得到发挥与利用。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让他在大陆方向上的战略进攻不受影响。

可惜的是,这次不但牧浩洋反对,连黄瀚林都明确表示,如果伊朗遭到入侵,中国陆军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部队派过去,与伊朗军队并肩作战。至于围魏救赵战略,必须等到伊朗战线稳定下来之后。

在黄瀚林表明立场之后,戚凯威也不再坚持,也没有办法坚持。

第七十八章 广泛动员

第七十八章 广泛动员

回到总参谋部之后,牧浩洋除了要跟戚凯威扯皮,还要处理更重要的事情。

十二月二日,就任战争部长的第三天,牧浩洋在临时安排的会议地点,接待了来自全国的数百名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者,然后在会议上打出了他担任战争部长的第一张牌:战争期间各大企业必须以保证产量为主,不得以拖欠款项等任何名义影响工业产能,并且遵守政府产业规划的统一安排。

为了增强“说服力”,牧浩洋还暗示这些工业巨子:谁不听话,谁就出局。

虽然在会议上,企业家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政府采购款项不到位,企业将无法及时支付工人工资,无法采购工业原材料与工业设备,也就无法按时完成政府订单,但是在最基本的问题上,这些中国民营资本的佼佼者都给出了让牧浩洋满意的答复,即只要企业还在正常运转,就会全力以赴的配合国家的战争政策,不遗余力的支持军队的作战行动,尽到公民的基本义务。

当然,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第二天,牧浩洋就去见了黄瀚林,然后去找了杜小蕾。

在工业动员上,黄瀚林已经做出指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政府管制,即不再以市场经济模式来运作,由政府配给与调控为住。只是杜小蕾觉得暂时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还有很多手段没有用上。

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政府提供担保贷款。

按照杜小蕾的说法,在政府的信用额度用完之后,还可以增加货币发行量,最后才轮到政府管制。

当然,对这些问题,牧浩洋也不大清楚。

他只需要一个结果:战争期间,工业生产绝对不能受其他因素影响,军队的供应必须得到保证。

显然,杜小蕾的答复没有让他失望。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二零五二年底,中国的经济体系就已经进入战争轨道,中国政府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别的不说,杜小蕾在十二月中旬推出的担保措施,就让数十万中小企业的生存得到了保证,而这些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是中国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是军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大战期间,一家转移到江西的浙江电子企业,所生产的惯性导航仪的几个关键零部件,占到了战争期间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这家企业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只有一百多名员工,到战争结束时,已有三千多名员工。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能够如此迅速的进入战争状态,牧浩洋的贡献最大。

要知道,早在二零三八年,也就是全球自然灾害结束时,牧浩洋就着手制订全国性的战争规划项目。虽然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早期则集中在装备建设上,但是肯定得于工业打交道。根据周渝生、李明阳与马明涛等人回忆,牧浩洋在制订战争规划时,首先做的就是对工业进行摸底,然后以军事需求量划分等级,以确定各个行业的重要性,而他做的这些事,在战时就是动员标准。

当然,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牧浩洋只负责制订总体规划,落实到细节上,以及具体实施,仍然是由杜小蕾领导的国务院各部门负责。

稳住了国内企业家后,牧浩洋还通过他的影响力,对周边国家采取了行动。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十二月七日,牧浩洋以战争部长的身份,接见了巴基斯坦、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的驻华武官,首次向这些盟国提出,应该在工业生产上与中国同步,而中国则提供全面安全保障。

此后,牧浩洋还单独会见了印度的军事代表,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虽然要到二零五三年四月份,即杜小蕾在北京召开“同盟国政府首脑会议”时,中国政府才正式提出了经济整合方案,开始着手整合同盟国集团的经济力量,重新规划集团的工业生产能力,但是牧浩洋在此之前的举动,等于提前给盟国打了招呼,为杜小蕾在政府首脑会议上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当时,最值得重视的,正是集团中实力仅次于中国的印度。

虽然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结束之后,印度一下子跌落为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随后几年中,欧盟也没有像承诺的那样,帮助印度进行战后重建,反而利用重建,从印度获取了大量利益,但是凭借巨大的人口规模、相对广袤的国土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印度依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实力。

七年间,印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别的不说,到大战爆发时,印度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五,而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爆发前,仅有百分之六十。此外,印度每万人享有的医疗设施也由原来的不到一座增加到了…五座。根据印度在二零五零年做的全国人口普查,人均寿命已经提高到五十八岁,恢复到第二次印度洋战争前的水准。在生活环境上,印度的人均居住面积由二点三平方米提高到了四点七平方米,人均日摄入卡路里由一千八百大卡提高到二千七百大卡,基本上摆脱了贫穷。

当然,这些粗略的统计数据还不能完全说明印度的变化。

根据国际机构在二零五零年做的统计,印度的基尼系数为四点二,而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爆发前高达五点八。

这个数据表明,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后的五年间,印度的贫富差距大幅度缩小。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印度社会逐渐趋于稳定。

毫无疑问,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到大战爆发前,印度已经基本上恢复了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的创伤,成为南亚地区产值最大的工业国。

当然,这并不表明印度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

与当初的中国一样,印度在工业化道路上也选择了类似的方法,即首先发展轻工业,以此提高国民的生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