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8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力也不会超过五百万。因为中国在大陆战场上的压力更大,而且可以提供帮助的国家并不多,所以中国的军事压力明显超过了美国。

由此可见,中国的处境不比美国好多少。

一月中旬,东方同盟集团首脑在新德里召开会议,黄瀚林亲自参加,在会议上明确了集团的战略目的。

这次会议,取得了重大成功。

原因很简单,在东方同盟集团中,只有一个核心,没有第二个核心,而且大部分集团成员国的安全问题都不太突出,所以中国能够主导整个集团,并且让那些暂时没有受到威胁的国家听从安排。

可以说,这也正是中国最有利的地方。

要知道,在西方同盟集团中,除了美国,俄罗斯也有很强的影响力,连澳大利亚与加拿大都有话语权。

东方同盟集团的核心战略,仍然是稳住各个地面战场。

显然,黄瀚林也做出了重大让步。根据他的承诺,中国将在稳住了地面战场之后,才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动反击。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陆军将在二月份向伊朗派遣第二个集团军,并且把部署在巴基斯坦的地面部队增加到五万,向伊拉克派遣一个集团军,使中东战场上的兵力达到二十万以上。

如此一来,大陆战场上的兵力就更加有限了。

虽然戚凯威对元首的这个决定非常不满,但是他也只是不满,而没有为此跟黄瀚林进行争辩。

相对而言,牧浩洋受到的影响大得多。

原因很简单,按照黄瀚林在集团首脑会议上做出的承诺,即便海军能够在三月底之前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权,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行动也得推迟,至少放在西太平洋上的兵力将大幅度削减。

对牧浩洋来说,要么推迟进攻行动,要么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发动进攻。

显然,两个选择都不太理想。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牧浩洋得再次调整总体战争计划,重新规划二零五三年上半年的作战行动。

如果不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牧浩洋很有可能放弃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想法。

一月份,最重要的事情与战争无关,而是在战场之外。

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之后,法德意三国政府首脑在一月十四日宣布,将在现有政府基础之上,组建三国联合政府。虽然这一决议还需要获得三国立法机构支持才能生效,但是欧洲国家终于向实质性统一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并且由此拉开了由法德意主导欧洲大陆统一的帷幕,更对其他欧洲国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迫使英国在不久之后,决定加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集团。

更重要的是,这对战场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法德意宣布组建联合政府,促成黄瀚林在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做出了稳定大陆战场的决定,并且因此让政治影响到了军事,或者说让军人不得不服从政治家的决定。

原因很简单,只有稳住大陆战场上的局势,才有望拉拢欧洲集团。

当时,中国军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中东与伊朗取胜。虽然中东战场更加重要,但是内在的关联,使得伊朗战争更加重要。说得简单一些,如果不能稳住伊朗战场,中国就无法向中东运送兵力,也无法让正在观望的欧洲集团相信中国能够取得胜利。要知道,西方同盟集团还没有遭受战略性惨败。

虽然政治家决定战争走向,但是指挥作战的仍然是军人。

也就是说,如何把政治决定转化为军事行动,依然得由军人说了算。

面对黄瀚林在新德里首脑会议上做出的承诺,牧浩洋无权表示反对,但是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

当时,特遣舰队已经返回太平洋,并且更名为太平洋舰队。

更重要的是,第二批“黑龙江”级大型综合战舰将在三月中旬服役,所以牧浩洋在一月下旬提出,按照原先确定的计划发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行动,并且在西太平洋上歼灭美军舰队。

虽然戚凯威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黄瀚林最终批准了牧浩洋提交的作战计划。

原因很简单,只要牧浩洋规划的作战行动取得了预料之中的结果,中国海军就能扭转战略态势,迫使美国向太平洋增兵,从而大幅度降低地面战场上的压力,让陆军能够在更加有利的情况下作战。

也只有这样,黄瀚林才能兑现承诺。

至于怎么打,那是牧浩洋的事。

第一百零一章 反击

第一百零一章 反击

从提出战略设想到变成现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海军方面,舰队兵力依然非常有限。就算第二批“黑龙江”级大型综合战舰能够提前服役,也只有十六艘,而不是原先规划的二十艘,因此每支航母战斗群只有四艘,与牧浩洋最初的安排相当。更重要的是,第二批“泰山”级航母不可能在三月份服役,因此舰队的总体作战能力不会有明显提高。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海军投资研制的大口径远程炮弹肯定能在二月底量产。

这种新式炮弹在战前就已开始研制,只是进度不是很快,直到战争爆发后,才加快了研制进度。与普通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相比,远程炮弹的主要改进之处,除了采用长径比更大的弹体之外,就是安装了火箭助推发动机,把中段弹道的飞行速度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从而使射程增加到了一千二百公里。

增加射程是主要目的,但是也因此带来了负面影响。

最大的影响有两个,一是炮弹的威力大幅度降低,二是精确度有所下降。

威力降低主要是炮弹的有效载荷降低,装药量减少了百分之七十,即便采用了最新研制成功的高能炸药,爆炸威力也比普通型低了百分之五十。如此一来,对付同样的目标,增程炮弹的打击能力明显降低。根据海军做的测试,增程炮弹在对付大型战舰时,打击威力仅有普通炮弹的三成。

精度降低带来的影响更加突出,增程炮弹的散布范围比普通炮弹高了一倍以上,因此在同等情况下,需要增加一倍的弹药投掷量,才能达到同样的打击效果。如果把威力降低带来的影响算进去,则需要增加六倍以上的弹药投掷量,才有可能达到同样的毁伤效果,而这无疑降低了舰炮的作战效率。

事实上,这也是海军不太重视增程炮弹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在战前,大口径电磁炮的主要任务是轰击岸上的目标,特别是防御较为坚固的军事目标。

当然,增程炮弹也有非常突出的优点。

除了射程更远,能够让战舰在更加安全的海域开火之外,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增程炮弹的体积进一步缩小,突防率大幅度提高。在进入末段弹道之前,炮弹的弹头将与火箭发动机脱离,从而使得末段防御系统更加难以拦截。根据海军的测试,增程炮弹被末段防御系统击中的概率仅有普通炮弹的百分之四十。

当然,对海军来说,增程炮弹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打击海上目标。

根据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的经验,牧浩洋把增程炮弹的生产工作排在了首位,要求承担生产任务的三家兵工厂在三月中旬交付两万枚,确保在接下来的海战中,为十六艘大型综合战舰提供一个基数的弹药。

可以说,在航母不够的情况下,牧浩洋不得不倚重大型综合战舰。

为此,他对现役的八艘大型综合战舰也做了调整。

特遣舰队返回太平洋之后,被安排进驻金兰湾,“黑龙江”号等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在南海区舰队反潜战舰掩护下返回本土,前往广州造船厂与湛江造船厂进行改装,即用对地打击模块更换防空模块。

只是,要到三月初,这四艘战舰才能完成改装。

主要就是,第一批八艘全是按照防空标准建造的,而且海军没有采购多余的对地打击模块,只是在采购第二批的时候,才额外采购了八套对地打击模块,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对已有的大型综合战舰进行改造。

按照牧浩洋的安排,到时候将有十二艘大型综合战舰具备全部的对地打击能力,而另外四艘则是典型的防空战舰。

接下来的两个月内,特遣舰队里的其他战舰也将进行改造。

主要的改造项目只有一个:增加末段防御系统。

按照牧浩洋的要求,“泰山”级航母的末段防御系统将达到八套,而这也是该级航母搭载末段防御系统的极限。在八套末段防御系统全部启动的情况下,航母不但要停止向大部分电子设备供电,还要把航速控制在四十节以内。只是好处更加突出,即航母的末段拦截能力将增强三分之一。

这些改造工作,都安排在二月份进行。

因为末段防御系统是非开口接入武器系统,即在安装的时候,不需要破坏航母的舰体结构,所以改造工作可以在任何一座拥有必要基础设施的军港内进行,不用返回造船厂,也不会占用造船厂的人力资源。

相对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地面部队。

戚凯威已经明确提出,陆军承担了足够多的作战任务,而且元首已经命令向伊朗与中东增兵,所以陆军无法在西太平洋战场上提供帮助。说得直接一点,牧浩洋不要指望派陆军去攻打马里亚纳群岛。

如此一来,牧浩洋能够调动的,就只有陆战队了。

虽然庞跃龙已经表示,陆战队将全力配合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行动,但是当时陆战队能够调动的作战部队只有四个陆战师,而且其中两个部署在冲绳岛,也就只有两个陆战师可用。

显然,对于攻打马里亚纳群岛来说,两个陆战师显然不够。

最初的时候,庞跃龙建议把进攻时间推迟到四月底,因为到时候,将有四个预备陆战师完成整编。可是牧浩洋要求在三月底发动进攻,而且明确无误的告诉庞跃龙,元首不会推迟进攻行动。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推迟,元首就会取消进攻行动。

到了一月底,这个问题变得更突出了。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美国正在向西南太平洋增兵,到了三月底,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美军将超过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