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则赶紧令军队停止攻城,在城外严阵以待,迎击罗马军团。
埃提乌斯没有把握打赢匈奴大军,因此,他并未急于下令出击,而是先跟阿提拉进行了谈判。两个老朋友见面后,真是有说不出的感慨。他们都是人中龙凤,原本惺惺相惜,如今却成为死敌。真是造化弄人啊。
埃提乌斯提出,可以让匈奴大军顺利撤走,但必须把军队中的阿兰人士卒留给罗马军团。
在阿提拉眼中,阿兰人只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隶,便答应了埃提乌斯。
随后,匈奴大军渡过塞纳河,来到香槟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有利于匈奴骑兵展开阵脚,阿提拉就放心地在这里稍作休整。
可是,埃提乌斯并非真心想放阿提拉走。他明白,一旦阿提拉全身而退,他肯定会遭到罗马元老乃至人民的唾骂。他之所以和阿提拉谈判,是因为罗马军团远道而来需要休整,他只不过是在争取时间。
几天后,罗马军团恢复了征途中消耗的精力,开始追击匈奴大军。
阿提拉没想到埃提乌斯竟然如此阴险,猝不及防下,被罗马军团的法兰克人突袭了他的后卫部队。
战争是无情的,充当阿提拉军后卫部队的斯皮德人付出了约一万五千战士的生命,才阻止住法兰克人的袭击。
见此情况,阿提拉心知自己已经无法撤出高卢地区,便让军队驻扎在马恩河畔的卡泰隆尼原野,做殊死一战。
卡泰隆尼原野方圆约200公里,很适合大兵团作战。这场决定欧洲命运的大战被誉为卡泰隆尼战役。
卡泰隆尼原野上有一个制高点,阿提拉本想占据这个地方,可惜的是罗马军团的盟军之一——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德率先占领了至高点,匈奴军几次试图夺回来都未能成功。
阿提拉是个比较迷信的人,请来一个巫师进行了占卜,巫师说,匈奴军此次会吃败仗,但罗马军团也不会好受,会死掉一个主帅。
阿提拉认为打这一仗不算吃亏,为了鼓舞士气,就像罗马雄辩家那样对全军将士发表了一篇演讲。
阿提拉的这篇演讲慷慨激昂,大致内容是:
士兵们,你们剽悍勇猛,曾经杀死了那么多敌人,征服了那么多民族,占据了那么多土地。如今,你们站在这个原野上,将要进行一场殊死决战。我知道,你们都是无所畏惧的,我这篇演讲也许多余。但是,我们将要面临什么样的情况还尚未可知。
我不清楚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赞赏。可我明白,你们喜欢战斗,对一位勇士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作战更刺激呢?因此,就让我们对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吧,谁敢率先展开战斗,就说明他比别人更勇猛。狭路相逢勇者胜,让我们用高傲的眼光去藐视那些怯懦的罗马人吧。不,不单单是罗马人,还有哥特人、法兰克人、伯艮第人等等,总之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无法跟匈奴大军比拟。
这群乌合之众依靠同盟来保护自己,这恰好表明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我敢肯定,在我们还没发动攻击之前,他们的内心就已经充满了恐惧。瞧吧,他们为了掩饰恐惧,竟然在忙着占据这片原野的制高点。那又有什么用呢,其实他们早就为贸然来到这片原野而悔恨。
勇猛的匈奴战士们,你们比我更清楚,罗马人向来不堪一击,稍微受到挫折就会变得士气低落。那么,就让我们去冲垮那些阿兰人,压碎那些西哥特人,杀死那些罗马人。
现在,敌我双方都聚集在这片原野,这正给了我们展示实力的机会。当我们的弓弦拉断的那一刻,敌人必定军心动摇,阵型必将一溃而散。到那个时刻,我恳求你们,拿起武器来,狠狠地打击敌人。如果谁受伤了,就要用敌人的死亡来回击。如果谁安然无恙,就要用敌人的血肉来填饱自己的饥肠。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战士们,今天你们脚下的这块战场,早已许诺授予你们光辉的胜利。千万不要跟胜利擦肩而过,尽快上战场杀敌吧。
愿上天和众神保佑你们,而我本人则和你们并肩作战,向敌人射出第一支箭。战士们,准备冲击吧。
阿提拉的这篇演讲,令匈奴大军士气大振,斗志高涨。
阿提拉趁机布置阵型:以阿提拉为首的匈奴嫡系铁骑居中;左翼由东哥特人充任;右翼由斯皮德大王阿达里克充任,其他的小民族则散布在大军周围。
与阿提拉相比,埃提乌斯的布阵显然更高一筹:从阿提拉那里要来的阿兰人冲在最前;西哥特人的重装骑兵排在右翼,对付匈奴军中的东哥特人,埃提乌斯本人统率左翼,对付刚刚遭受重创的斯皮德人。
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埃提乌斯这样布阵是有私心的。阿兰人打头阵,明显是被当做牺牲品。匈奴军的士气正强,让西哥特人对付他们,起码还有胜利的机会。斯皮德人是匈奴军中战斗力最弱的,埃提乌斯专找软柿子捏,可谓居心叵测。
战斗很快就打响了!双方经过相互射箭、投掷标枪等短暂交锋后,马上就进入了热战阶段。
匈奴铁骑用强弓硬弩向软弱的阿兰人发起了猛攻,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之击溃。
阿提拉指挥匈奴嫡系铁骑乘胜追击,一阵横冲直撞后,将罗马军团的左右两翼分割开,切断了他们的联系。
然而,阿提拉缺乏擒贼先擒王的远见,没让势头正旺的匈奴铁骑直扑埃提乌斯的后路,而是转向左翼,与东哥特人成掎角之势,全力向西哥特军冲击。
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杀得正酣,完全忘却了自己受到的危险是最大的,竟然带头冲锋,结果被东哥特人发现,一阵标枪投过去,把他刺下马。
倒霉的狄奥多里克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后面冲上来的骑兵践踏而死。
狄奥多里克的大儿子托里斯蒙德眼见父亲死于乱军中,一时间怒火中烧,率军从制高点上冲下来,与匈奴铁骑杀做一团。
饱受匈奴铁骑打击的阿兰人和西哥特人连忙趁机稳住阵脚,为托里斯蒙德做后盾。
这时,阿提拉忽然发现自己的先头骑兵杀得太猛,竟然把左右两翼的步兵甩在了后面,一时失去了支援。阿提拉生怕被敌人的人海围困,马上下令撤退。
此时刚好夜幕降临,阿提拉顺利地撤回到中军大营。
这场战役历时不过两个小时,但双方损失却极为惨重,约有16万将士战死沙场,可谓是欧洲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了。
夜色越来越黑,双方军队都很慌张。一生战无不胜的阿提拉也紧张起来,马上下令用马鞍和没用的装备在军营四周筑起一道防护墙,并用运输辎重的大车加强防护。
阿提拉情知以战况来看,无法跟罗马军团打突击战。只好退而求次,打一场匈奴人并不擅长的防御战,他甚至做好了兵败自杀的打算。好在,整整一夜,罗马军团并未发动袭击。
次日,天朗气清,但阿提拉却不敢再轻易出击,挂上免战牌,躲在了军营中。
罗马军团中的西哥特人也无心恋战了,他们忙着寻找国王。费了很大劲,终于在死人堆中找到了狄奥多里克的尸体。
国王战死,西哥特人悲痛不已,但很快就化悲痛为喜悦,庆祝王子托里斯蒙德带领士兵们取得了胜利。
为了替父王报仇,托里斯蒙德数次带领西哥特骑兵向阿提拉的军营发起猛攻。可是,匈奴人以逸待劳,躲在防护墙后面向西哥特骑兵不断射箭,杀得他们寸步难行。
埃提乌斯得知托里斯蒙德擅自出兵,赶紧制止了他,并劝他说这种攻击毫无意义,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是,托里斯蒙德是个急性子,叫嚣着一定要尽快手刃仇人。埃提乌斯不急不躁地继续规劝他说,你这样做简直是自讨苦吃,不如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消耗匈奴军队的给养,到时候阿提拉肯定会主动出营或签下丢人的和约。
其实,埃提乌斯阻止托里斯蒙德攻打阿提拉是有私心的。人一旦被仇恨侵袭,就会奋不顾身,但西哥特人的生死,埃提乌斯并不关心,他不过是暂时利用他们罢了。(W//RS/HU)埃提乌斯真正担心的是,万一西哥特人把匈奴人斩尽杀绝,西哥特王国就会壮大起来。而西哥特与西罗马向来有嫌隙,匈奴一灭,西哥特就会调转枪头攻打罗马。与其让西哥特人有羽翼丰满的机会,不如暂时给他们保留匈奴这个强大的对手。
可是,托里斯蒙德还是不听劝,执意要攻打匈奴军队。埃提乌斯不愧是位见多识广的人,他马上又说:“你现在领兵在外,而你的父王又去世了,如果你那些兄弟们企图篡位,这可怎么办?”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托里斯蒙德赶紧收兵,急匆匆赶回西哥特王国。
埃提乌斯的话还真说到了点上,托里斯蒙德赶回国时,他的两个弟弟确实在准备抢夺政权。为此,托里斯蒙德陷入了跟兄弟们的争斗中,再也无心报杀父之仇了。
西哥特人撤走后,埃提乌斯又用同样的办法将法兰克人打发走了,其他部族的人也相继撤离。
阿提拉见罗马军团作鸟兽散,赶忙率军返回匈奴帝国。
一战失利的阿提拉会善罢甘休吗?他将如何收拾残局?
第四节再战西罗马
卷土重来
匈奴帝国在卡泰隆尼战役中失利,并没有伤筋动骨,只是略伤皮毛。不过,自诩战神的阿提拉认为很丢面子。为了挽回颜面,阿提拉再一次整合大军,向西罗马发动攻击。
公元452年,阿提拉故伎重施,以解救霍诺利娅公主为由,挥师直击意大利本土。
这次,阿提拉吸取了教训,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狡诈的汪达尔人身上,也不再去招惹凶狠的日耳曼人,他唯一的目标就是罗马人。
西罗马皇帝听闻阿提拉卷土重来,真是悔不当初。这都怪他以前没听岳父狄奥多西二世的劝告,把霍诺利娅嫁给阿提拉,并附带一笔丰厚的嫁妆。这样的话,就让阿提拉失去了宣战的借口,为西罗马甩掉一个大包袱。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