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将府书香阁,姑娘心猿意。
“好,我的好尘儿。回来的好啊!你回来了爹爹也就可以安心去凤翎岛了。”李清臣看着失而复得的女儿老怀安慰,此时的李清臣已经双鬓渐白。
“爹爹,您去凤翎岛为何?”李出尘只听说过这个地名,却不知爹爹这眉头紧锁的模样是为了什么。
“尘儿,王上让你爹爹去操练新兵。这一去至少得一年半载的。”董小宛言语中带着不舍和无奈。
“夫人不必担心,这训练新兵总安全过行军打仗。你好好操持的家务,还有照顾尘儿。日子便过的快些。”两老虽老夫老妻,但感情依旧不减。
李出尘才刚回府,这爹爹却要出远门。她亦是不舍。来到将军府几日,李清臣夫妇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感受到了失去的亲情仿佛又回到了自己身边。原以为可以这般简单美满的孝顺在两老膝下,不料这王上还要派李清臣远赴凤翎岛训兵。没能如愿,李出尘略感叹息。
“爹爹,等你回来,尘儿给您做好过冬的袄可好?”
“好!真是我的好女儿啊。怪不得世人总说女儿贴心呐。这袄爹爹回来穿。”说着,李清臣抚摸着女儿的头笑盈盈的继续说着。
“凤翎岛在我朝疆域之最南极,这天气倒是四季如春,可这街道窄小,且纵横交错,不熟识地形的人可走不出那迷宫。”
“东西南三面环海,北边正是接壤着宜阳城的夜雾山。王上选在那操练,想必是为了防范隔海相望的南寇。”董小宛分析道。
“这只是其一,我想王上还想借着我手上的兵力与左右两党势力抗衡。”李清臣满脸忧愁道。
“老爷,此行要多加小心谨慎些,还是让泽儿与你一同前往吧。”董小宛想到此不安的望向李清臣。
“也好,泽儿像你,心思缜密,倒是我的好帮手。”略有所思,李清臣拾起了拾袖口决定道。
“爹爹,尘儿听娘说四哥哥博古通今、摊书能拥百城,能不能让尘儿也借阅一下?!”听爹娘说起这李正泽,出尘会想到了门口那位一眼便认出自己的亲哥哥。
李正泽的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让李出尘觉得眼前一亮。随即对这四哥甚是留心,原来是这将军府六子中唯一一个既文能武、出类拔萃的少年将军。
“尘儿喜欢读书?好,待会儿就让泽儿给你送过来。”李清臣打量着自己的女儿,看着她对书籍如此喜爱倒是个好事,毕竟女儿这身子是习不了武的。胸有点墨,以后也好寻户好人家。
“谢谢爹爹。”李出尘乖巧的点头行礼道。
“尘儿今天也累了。老爷,还是让她好好休息吧,来日方长。”董小宛看着时候不早了,便同李清臣一道回了自己园子。
“小姐,累了吧。”说着白芍领着如诗如画将沐浴的一摞摞物件拿进了屋子。
“是啊,还是第一次招呼这么多人。”李出尘虽然有些疲惫但心有甘甜。
“小姐你都没发现,今天啊是你笑的最多的一天了!”白芍略显激动道。
“呵呵。也许吧。在爹娘面前,总觉得心里踏实。对了,你们哪个是如诗?哪个是如画?”李出尘言罢,朝向伫立在沐浴所用木桶前的二人问道。
“小姐,奴婢是如诗。”一个身材略高的丫鬟答道。
“小姐,奴婢是如画,比姐姐小两岁。”说着活泼的丫头还用手比划着身边的如诗。
“原来是亲两姐妹啊。怪不得生的几分相似。”白芍言道。
“以后我们四人便要朝夕相对,没有外人的时候就不要再动不动下跪,老是奴婢长奴婢短的回话了。我可不喜欢这一套。”李出尘对着三人说。
如诗如画相互对视,接着又看向了白芍。在得到白芍眼神确认之后,伏了伏身谢过主子恩典。
“小姐,先沐浴吧。看您折腾了一天定时乏了,泡着澡舒缓舒缓。”白芍提醒道。
“也是。”
白芍将步轮推到了木桶边,将手伸进水里探温,然后借口水有些凉便让如诗如画出去再打些热水来。二人退下,李出尘从步轮上站了起来,由白芍扶着踏入木桶。
“小姐,你这样,要装到什么时候啊?”
“怎么了,白芍是嫌我老麻烦你推着背着了?”李出尘打趣的问,却吓到了白芍。
“不是的不是的,小姐。我怎么会这么想呢!小姐。”白芍急忙解释。
“好啦,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别紧张嘛。”李出尘看着白芍着急的模样笑道。
“小姐!你又耍我。”白芍埋怨的望向李出尘,顺手拿过檀木梳给李出尘梳理满头青丝。
“白芍,谢谢你。”李出尘温婉的拉过那双手。
“小姐,这话是我说才是。”白芍发自肺腑道。
“对了,你有没有将香囊送出去?”
“还,没···”说到这个白芍双颊绯红。
“也怪我走的太急,没来得及给你时间去找晏副将。”李出尘时才想到白芍的心思她忽略了。
“一切皆是缘分,小姐无需挂念此事。”白芍坦然,却透着一丝悲凉。
晏修其父曾经官拜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听闻其父亲年事已高,早已辞官告老还乡,去并蒂城安度晚年。如今晏修靠着他自己武艺不凡、足智多谋已被王上封了定远大将军,从四品。富贵荣华,指日可待。那日城门口便是协助颐亲王执行军务归来。李出尘琢磨着,也许白芍担心的便是这个,毕竟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得加上门当户对这个条件。白芍孤女一人,虽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但亦是身家清白的女子。李出尘寻思着找个机会与娘说说,让娘亲收了白芍当将军府的义女,再去找晏修应该会好些。
清晨,柔和的阳光射向山岭,射向溪流,射向繁华但此时却静悄悄的都城。晨光不同于午后阳光的猛烈,亦不同于傍晚夕阳的绚烂。它只是以一个包容者的姿态俯视着大地,悄悄地将光明带来。将府上上下下一早便忙碌了起来,因为今天,是李清臣领命去凤翎岛训练新兵的日子。将军府的前厅外,站着老老少少几十口人。丫鬟小厮伫立于厅前庭院内。
“正泽,你要好好照顾你爹!”董小宛替李清臣整理容姿,一边嘱托自己的儿子道。
“娘。您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爹的。”
“娘,为什么我不能和爹跟四哥一起去嘛!”说话的正是六哥李正好。
“你去做什么,倒不如好好让大哥教你武艺。”董小宛安抚着。
“好了,正好你就在家好好照顾你娘和你妹妹。不许胡闹。”李清臣浑厚的声音响起。
“哦。”李正好心不感情不愿道。
“尘儿,四哥的书你尽管拿去看,若有什么不懂便写家书。”李正泽来到出尘面前和蔼的说。
“恩,好。四哥哥与爹爹保重身子,要早日归来哦!”李出尘装着这个年龄该有的稚嫩道。
“那我们出发吧。”李清臣随即走向门外,两匹骏马,四列军队正在恭候着。
李清臣岁已入不惑之年,但依旧风采不减当年。翻身上马,威风凛凛。
“我们走!”气势如虹,马蹄轻踏,身后的队伍也开始了奔赴前行。
将府一干人等,跪拜送别。
第十七章 祈福玄灵寺,枫林遇贵人。
送走了李清臣一行人,李出尘便抽身来到李正泽的藏书楼---名曰'墨香苑'。这一进这'墨香苑'李出尘一脸震惊,随即沉迷其中。这里的书可堪比一个读书馆,一排排罗列整齐的架子上放着满满的书籍。天文地理、历史传说、事实军政种类繁多,一应俱全。若是四哥将这些书籍都阅读过,定是学富五车的文学泰斗,据她所知,这四哥还是武功了得的将才。李出尘不由得打心底里佩服这四哥。
李家的孩子每天都要早起习武,而今李出尘虽回了将府却不用参加。无人不知,李家的七小姐天生残疾,行动不能自如。所以,李出尘既省了练武这苦差事,也有了充足的时间看这慢慢一屋子的宝典。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李出尘过上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官家小姐生活。董小宛起初很满意,渐渐的她发现出尘太过废寝忘食的研书,人都消瘦了些许。正值长身子的时候,这样可不好。回府都三月有余,李出尘鲜少在众人面前出现。董小宛有些担心,出尘太过孤僻是因为从小在外的缘故还是心本淡漠。
“尘儿,今天就别去墨香苑了,陪娘去玄灵寺给你爹和四哥祈福吧?”董小宛在刘嬷嬷陪同下,在花园半道上截住了正要去墨香苑的李出尘。
“嗯,也好。白芍,你去把昨天没看完的书给我带上。”
董小宛摇摇头,说道:“今天就歇息一天吧,每天都躲在看还看不够嘛。”
“好啦,娘。我听您的还不成吗!”李出尘看出董小宛的担忧和不悦,倒是随了董小宛的意。
“这才是我的好尘儿。”说着拍拍出尘的脸。
李夫人出府,李管家命人备好了两匹马车。众人面前,白芍还是背着李出尘上了宽大素雅的那辆马车,与董小宛同车。老妈子和丫鬟坐在了后面那辆小一些的车里。李管家的儿子玉荣赶着马车,一行人朝着玄灵寺出发。
“娘,是六哥!”李出尘正卷帘看着窗外,看见了骑马奔来的李正好。
“他来做什么?”董小宛顺着李出尘的眼光望去。
“娘,你带着妹妹出门也不通知我!”
“通知你做什么,你没跟正烈学射箭么?”董小宛对这个小儿子还是宠溺的。
“我答应爹要好好保护娘和妹妹的。你们出门当然要告诉我啦!”
“你这孩子,我们不是有玉荣和那些家丁吗!赶紧回去!”
“不行。娘,我要留下来!”说着骑马上前,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头。
“这孩子!”董小宛想出外阻止,到被李出尘拦住了。
“娘,就让六哥哥陪我们去吧。我还没有跟娘和六哥哥出来过呢!”说着撒娇的靠在了董小宛身上。
“好吧,看在尘儿的份上。”董小宛望着娉婷的女儿,都长这么大了她还是第一次和自己出门。心酸和愧疚之下也不再坚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