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府小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府小妹-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称;文官则是绿色作轿帷,百姓称之为“绿荣官轿”。另外,轿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王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君王出行则是二十人的大阵势。普通百姓、以及一般社会地位一般者,不能坐轿子。

“将府夫人和小姐坐稳咯。”鹿公公殷勤的逐一来到两顶轿子边提醒道。

“起轿!”随着一阵尖锐的声音下,轿子稍颠簸了一下,便晃悠晃悠的从焱门从西侧拱门抬了进去。

李出尘在轿子中正襟危坐,眼神四下转动打量这轿子,顿时一阵压抑。她从没做过轿子,但一座上这轿子她便不欢喜。随后撩起轿帘,却见刘嬷嬷对她使了眼色。她忘了,这是宫中,凡事都要低调,不可妄为。

“小姐,外面风雪大。”刘嬷嬷寻了个理由,说着将轿帘重新放了下来。

无奈之余,轿中的李出尘只能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嬷嬷,这是去哪?要多久?”李出尘隔着轿帘问道。

“听说是去太**里。估摸着也要两盏茶的功夫。”

一盏茶相当于十分钟,这不就是要二十分钟嘛!李出尘放弃了当下累人的样子,提起罗裙就找了个舒服的姿势,斜斜的躺在了轿子里。

这身衣裳厚重的让李出尘这身子架不住,加之一早上便被白芍三人挖起来梳洗打扮,这会儿趴着扶手枕,李出尘便开始昏昏欲睡。

“启禀太后娘娘,这将军夫人和小姐已经过了焱门,如今正往这儿来呢。”贴身的翠儿来到后殿禀报道。

“嗯,好。这颐亲王进宫了没?”太后对镜端详了一会儿悠悠问道。

“还没听前头的回报,奴婢再去探探。”说着上前扶着道。

“也好。去吧。你们几个去御膳房拿些点心和热茶来。”说着,太后已经蹒跚至厅中。

“是,太后娘娘。”门口的两位宫女顺势退出了殿内。

“太后,这将军府的夫人甚是喜欢芙蓉酥,让奴婢去支唤声可好?”跟随太后多年的老嬷嬷在一旁提点道。

“如此甚好,还是你心细,赶紧去准备准备吧。”太后缓缓的点了头,示意道。

今儿个,是借着元宵佳节的名义,宣了母女二人进宫。要想个法子,先把董丫头那好好说服说服。只有轩儿娶了这李将军的家的老七,哀家才能放心啊。太后举着茶杯未饮,只出神的想着。

雪渐渐的消停了些,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玉王宫,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元宵的火红与白色瑞雪遥相呼应,好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小安子,这么早,是何人进宫了?”角楼廊前,一身材魁梧的男子俯瞰道。

“回禀睿亲王,今儿个是元宵佳节,应该是各个大人家的内眷进宫来了。”贴身宫人小安子回道。

“这元宵宴是晚宴,这时辰,你觉得是么?!”郭瀚霖不满的朝着小安子瞪上一眼。

“要不,奴才再去打听打听?”小安子畏惧的鞠躬回道。

“还不快去!”郭瀚霖说着踹了一脚,吓得小安子连滚带爬的下了楼去打探。

打听完,小安子亦是不敢怠慢。喘着大气又噔噔噔的跑上了角楼回禀。

“启禀王爷,原来那是李将军府上的夫人和小姐。”

“小姐?哦,对了。是听说李清臣有个女儿,却从未谋面过。”郭瀚霖自言自语道。

“听说,那小姐如今还不会走路呢。这不,这么早进宫,也许是怕路上耽误时辰来了。”小安子自作主张的分析道。

“小安子,你什么时候变这么聪明了。滚!将军府上的怎么这个时候进宫?为何?”郭瀚霖骂跑了小安子,继续盯着轿子的行走方向继续疑惑道。

“前段时间王上下旨召她们母女进宫陪太后过元宵,她们来的早又怎么了。王爷这疑心病还真是越来越重了!”小安子说着一步步的走下楼阶,但又不敢走太远,便在第一个转角处坐了下来。他家王爷的心情,那可是说变就变,随时都会发生状况,随时都要小心伺候着。

“太后娘娘不是不喜热闹么,平常连自家人都懒得招呼,怎的今儿个还召了外人来过节?”郭瀚霖说着捻了捻栏杆上的寒雪思索着,半晌,转身匆匆下了角楼,带着小安子去了他处。

颐亲王府马厩,郭淳轩半靠着木栏漫不经心的喂着马儿。

“闪电,你说我该不该去?”郭淳轩顺着乌黑发亮的马毛问道。

“闪电,你说她会答应王祖母的提议吗?”郭淳轩继续旁若无人的问着马儿。

“她定是不会答应的。她不是一般的女子。”郭淳轩自嘲的笑道。

“闪电,她想要的,我怎么给得了。”说着郭淳轩眼睑微垂,拍拍闪电的脖子。

“咴咴···”闪电似乎在回答郭淳轩的问题,抬着马蹄欲自由奔跑。

“也罢,还是去一趟。让事情无论如何终究要有个了结。”想着,郭淳轩利落的翻身上马。

“闪电,走!”郭淳轩夹着马肚子驰骋出府,身影夹着飘雪没入银白之中。

第八章 入宫(3)

落了轿,刘嬷嬷背着李出尘从雪覆盖的石阶攀走至宫门前,母女两人经门口太监通报,稍等片刻。里头出来的宫女便恭恭敬敬的领着她们来到了太后跟前。

“叩见太后娘娘,万福金安。”董小宛与李出尘一同行礼。

“快起来说话,这大雪之天,地上凉。孩子身体本就弱,以后在哀家这里就省了跪拜之礼。”太后亲切的招呼道。

“谢太后娘娘恩典。”二人异口同声道。

待到李出尘坐定,宫女们鱼贯而入,端上形形色色的诱人糕点与茶具。李出尘趁着太后与母亲寒暄的话茬,微微打量这太后所居的宫殿。

只见殿内云顶是百福字样的檀木作梁,明黄色水晶玉璧为殿内各处灯托,大小均等的珍珠为内殿外厅的幕帘,金鳞金甲的凤凰为柱础。着实显得气派华贵。

“将军夫人,这芙蓉糕啊是太后特命奴婢去给您做的。知道您爱吃,这不还热着,您尝尝。”嬷嬷端着精致的碟子放置于董小宛与李出尘中间的小堂桌上。

“有劳嬷嬷费心了,这芙蓉糕还真是属太后娘娘这儿做的最可口酥软。”董小宛称赞道。

“小宛要是喜欢呐,让嬷嬷在做些带回府上去吃。”太后熟络的招呼着,眼神带着常人难懂之色。她眯着眼睛,面带笑意。略有所思:

当年,这小宛还是一个伶俐的小丫头,却以她的才情与睿智俘获了自己王儿的心。可惜了,二人缘分尚浅,加之当时时局不稳,王上还需借助先王后家的兵力稳固王位,在自己的劝说下王上终究放弃了爱情至上的念头。最终没能结成连理。

想着往事,太后感叹的同时目光不由的转向稍远处的李出尘。

这小人儿,模样长的像极了她的娘亲。算起来,如今她这岁数比她娘亲第一次进宫还要小那么几岁。

但从一进这宫门,太后就发现,这李出尘以一株寒梅绣于水蓝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淡黄水仙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蓝绿披风。低垂鬓发装点着同款的小红梅,清新秀雅。难得的是,这丫头没有丝毫忐忑的神色,镇定自若的很。这可不是一般官家小姐所能拥有的气度和胆量。果然是将军家的小姐,亦是董小宛调教出来的好丫头。

李出尘隐约感觉到堂上坐着的那位时不时打量自己的眼神。她努力安抚自己的稍显慌乱的心绪,保持着那份该有的泰然与敬意。

“这小美人儿定是你们家老七了吧?”太后终于开口道。

“回禀太后娘娘,正是小女。”董小宛福了福身回道。

“长的倒是俊俏,假以时日必定也像你娘亲年轻的时候一样,倾国倾城的。”

“太后娘娘过奖了。”

“瞧我这记性,叫什么名儿来着?”太后说着,起身走向李出尘。

“回太后娘娘,是叫出尘,李出尘。”清朗的嗓音响起,李出尘那两汪清水似的眼眸,虽然总是淡淡的看人,却有说不出的明澈。

太后甚是喜欢李出尘的这份恬静与不卑不亢。

“这第一次进宫,若是有什么不适应的可要与哀家说说。以后啊,哀家这把老骨头还指望你能常来这儿坐坐聊聊天儿的。”太后若有所指道。

闻言,董小宛与李出尘默契的对望,两人各自揣测着这太后娘娘的心思起来。

“夫人,看来太后对着小姐喜欢的很呐。”太后身边的嬷嬷掩着手帕笑着帮衬缓和气氛道。

“能获得太后青睐,实在是小女的福分。”董小宛亦是平静的福身谢道。

骤雪初霁,头顶着冬日里的太阳,似乎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显得格外地清晰,格外地耀眼。但阳光的温度却好像被冰雪冷却过似的,怎么也热不起来了。郭淳轩策马奔驰而来,直至延福殿的前门口。守门的宫人认出了来人便即刻上前问安。

“给颐亲王请安。”

“免了,太后娘娘可起来了?”郭淳轩懒懒的问道。

“早起了,这不正与方才进宫的李将军的夫人和小姐聊着呢。”

“李夫人和李小姐已经来了?”郭淳轩略感讶异。

“是。不过,也才到了一盏茶的功夫。王爷,奴才给王爷通报一声去。”

“去吧。”郭淳轩看着宫人前去禀报,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

他迈步进入殿内,侧目便瞧见一身华服端坐在堂下的李出尘。彼此的目光掠过,让人难以察觉。来到正品茶的太好跟前儿,郭淳轩甩下剑袖,单膝下跪。

“孙儿给王祖母请安。”

太后合上杯盏的盖子,嗔睨他一眼。

“你这孩子,真是想让祖母找个人去绑了你才好。起来吧。”

“谢王祖母。”

“你们娘儿俩也别拘谨。淳轩这孩子,也算是小宛看着长大的。都是自己人。”太后示意给郭淳轩看座,一边又对着董小宛母女俩招待道。

“是。”董小宛自然不多说什么,凡事都只能点头应下。

“听说,前些时候,淳轩还救过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