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郎呵白郎,我宁愿今生再见不到你,只盼你快快平安赶至皖州,别回来。可你……你竟什么都不曾告诉我……你从不曾将我当作妻来信任、倚重……
她满心悲苦,抬眼,却看见皇祖母身旁那美丽少女,一般惨白脸色,又是恨又是哀,却又忽然,物伤其类。
太液池畔火烛通明,惊愕之下的鸦雀无声里,唯有烈烈火焰咝咝低吟,犹如灼烧中疼痛的哀哭。
忽然,那被羁押的女刺客放声大笑。她抬起满是灰尘和汗水的脸,一双蓝色的眸子却依旧神采奕奕。她竟看也不看那高贵的太后,她的仇敌。她将目光投给了九五至尊的皇帝,众生黎民的天子。她笑问:“听闻陛下修道。《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莫非陛下也是如此谨尊天道,视子民为刍草狗畜的么?”
“放肆!”好几人同时怒叱。棍棒立时落在她身上、脸上。李乾想要扑上前去护住她,但被卫军阻拦了。
皇帝神色微僵,但并未如何动怒。“无心仁慈,无意偏爱,那才是自然的。圣人法天地自然之道,治国理民,不以个人意志加天下,无爱,亦无憎,无为而治,是为自然。刍狗也只是自然,并非低贱。”他的声音缓而深沉,好似只是在对一个困惑的孩童宣讲其道。
“自然无为。”祥誉清冷一笑:“如若黎民有冤,六月飞霜,陛下也要无为么?”
“誉娘!不要再胡说了!”李乾无望地呼喊。他知道的。是的,他知道。他又不是个痴子。但他不能让她说出来。她不说,吃苦的或只是他两人。她若说了,天便要塌了。
然而,皇帝却静道:“九郎,让她说。”皇帝微微阖目,眉心深刻的,竟是无限的疲乏。他苦笑,喃喃低语:“顺其自然罢,不要再勉强。该来的总是要来,该走的,留也无用。”
祥誉大笑。“好。启禀陛下,陆氏女祥誉鸣冤。”她奋力直起半个身子。忽然,她笑着流下泪来。她又深深地匍匐拜倒,以最虔诚而壮绝地姿态禀陈:“祥誉替汉王殿下鸣冤,恳请陛下做主。”
没有人料想到,她会这样说。
李乾浑身一颤,呆呆地望着她。
祥誉却不看他,只有澄清泪水从那双蓝色的眸子里滚落下来。她向皇帝拜道:“祥誉本是草芥贱优,蒙殿下不弃恩宠有加,是祥誉不思餍足,贪婪愚昧,因……”她眼中显出痛苦来,却依旧咬牙泣道,“因太后阻挠殿下与祥誉往来而怀恨在心,造下此等深重罪孽。祥誉自知死罪,与殿下无忧,呈请陛下明察,万勿错冤了好人。”她猛又抬起头来,竟直视了皇帝的眼睛。她道:“陛下,祥誉死,不足惜,可殿下是您的亲子,您不能无为,您一定要护着他啊。”
她忽然甩开摁住她的两个禁军,从其中一人腰间抽出佩剑来,引颈狠狠一抹。
瞬间,灼红飞溅。
他们离得太近。那一腔热血,竟撒在李乾脸上,顺着面庞滚落,染红了他的眼。
人群惊呼,唯有他安静无声。
他就那样呆呆地望着她,看见她倒了下去,躺在血泊里,唇边却绽开了绝美的微笑。
她终于在最后的时刻向他伸出手去,薄唇颤动,似还想说些什么,只是,已再没有了声音。
但他却听见了。
她说,对不起,活下去。
可是他……
人声在周遭嗡鸣。他难过得不能呼吸。他看见她被人抬了起来,渐渐远去。鲜红浓稠的血沿路淌落,一端连着她,好似残断的红线。
那月老牵订姻缘的红线呵,竟是这样织就……
他忽然就暴怒起来,毫无征兆地,扑向她,竟无人敢阻拦,无人能够阻拦。
他不顾一切地夺回她,抱在怀里,一手抄起那尚染血的长剑,剑锋所向,不知是人是己。
他抱着她一步步后退,双眼无神,却又有激烈燃烧,癫狂。
那是至极绝望而无力的控诉。
是谁,将这琉璃般剔透而脆弱的爱情踏得粉碎?
“乾!你回来!你听见阿娘在喊你了?”好容易转醒的德妃声泪俱下,匍在地上,竟不能起身。
“九郎,父皇令你回来!有什么话回来慢慢说。”皇帝亦紧张起来,禁不住颤抖。
“九哥哥,你回来啊!”婉仪泪如雨下。
所有人都在唤他。但他却一言不发,像个不会说话地木雕人偶。
他在太液池清寒的波光前停下来,夜风飞扬着他染血的宽袍,映着冰冷月光下瘦长的影。他终于淡淡地开了口,声音一如这皎月湖水般清冷:“我说过了,就算化成灰,也要与她化在一处。”
忽然,他听见一声哭喊。
“殿下!你不能辜负她啊!”
他寻声望去,看见那个少女站在皇祖母与他的好友身旁,泪流了满脸。
他微笑起来。
他懂。可这世界太冷,没有了她,一刻也不愿再多停留……
毋宁死,不苟活。
肌骨碎裂的凄绝声响撕裂了九重夜空。染血的剑峰从李乾后心穿刺出来,竟然那么深,那么长。浓稠鲜血顺着剑身淌落。他抱着祥誉倒了下去,跌入太液池里。
沉寂寒潭悠长沉闷地叹息着,拥抱了这一对绝望的恋人,水面渐渐旋出血色水晕。
天地,冰凉寂静。
许久,那崩溃的母亲终于迸发出凄厉惨呼,她扑上去,无助地向着水面伸出双手,好似祈求再能抓住些什么。禁军将她架了回来,她却再次晕倒过去,不省人事。
生辰。死忌。红灯吉彩。惨惨哀哭。多么绝妙的讽刺。
墨鸾看着眼前一片混乱,无数的火把几乎要将太液池给烧干了,火光鼎盛,却将水面飘散的鲜红映得更加凄艳。她只觉得浑身无力。心口旧伤受了剑气冲袭,一直疼痛难忍,几欲迸裂一般。她难过地按住,颤抖着无法支撑。
李乾干净的笑脸尤在眼前。但那个人却已不在了。不在了。
她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为何会是这样?为什么,明明这样相爱,老天却偏吝啬至此。眼前一阵阵地发黑,她腿软地再也站不住。
恍惚中她被人抱住。她抬头看见蔺姜。第一次,她与他离得这样近。经脉血液俱凉,她无力地倚在他怀里,听见他反反复复地哄慰:“阿鸾,你不要怕,还有我呢,我在这里。”
他的胸膛是宽厚的,温暖,结实,却偏这样陌生。
她猛然想起白弈,仓皇地一把推开他,摔倒在地。混乱中茫然抬头,却看见太后静静坐在凤床上,冷冽面容毫无表情,仿佛眼前惊涛骇浪的不是生死离合,而是一场因早已观赏过无数次而不再新奇的闹剧。
心中陡然震颤,一口腥浓从嗓间涌出,她兀自强忍,却还是从唇角淌落下来,苦涩无边。
章二四 是非错
李乾被打捞上来时依旧紧紧抱着祥誉。那柄长剑将他们的心贯穿在一起,鲜血竟浸入剑锋,擦拭不去。
他抱的那么紧,即便抽起长剑,也不能将他们分开。
御医上奏,陈请用药水浸泡汉王尸身,使之软化,将二人分开。
十数载沉湎问道,性情寡淡的皇帝悲哀已极,闻此奇奏终于暴怒,当场将奏疏撕得粉碎砸在那御医脸上,即下旨,追册陆氏女一品王妃。九皇子谥英。赐英王及王妃合棺而葬,陪袝永陵。
区区草芥优伶之身,册封一品王妃,享合棺陪袝之身后大荣,自天朝开元以来,独此一例。
太后闻讯不允,与皇帝当面争执起来。
长生殿内,屏退众侍随,太后清冷的声音愈发如犹冰寒。她问:“陛下认这陆氏女为儿妇,竟还允其陪袝永陵,莫非是要替陆氏反贼翻案么?敢问宅家,要将这一大家子的颜面搁在什么地方?”字句里,尽是嘲弄嗤笑。
皇帝沉寂良久,一双手却不自禁地颤抖,他阖目长叹,抬起手捂住眉眼:“朕本有九个儿子,能长成人的只这四个,如今,却也只剩下三个了。母后莫非不记得,九郎也是您的孙儿。承欢膝下,又才是多久之前的事。他……他如今已不在了,母后为何……为何就不能多想想他的好。”
“好。”太后冷笑,“陛下若是能将与我斗气的智勇用在朝政上才好,否则你余下那三个儿郎怕是也要被些左狼右虎生吞活剥的。”她睨眼望皇帝去,眼中折射出尖锐的精悍,那并不似一个母亲打量儿子的神色,而似针工里的巧绣娘厌弃一件制坏的绣品。她忽然愈发阴冷起来,扬起唇角,缓缓笑道:“还好。”
皇帝尚兀自埋着眼,闻声抬起头来,却听太后冷道:“还好那三个儿郎子少说有两个不似你,阿爷不中用,小郎们急着当家来。”
如斯尖刻。
皇帝苦笑。“阿娘,”他的嗓音里浸着疲惫,身影哀颓而又沮丧,他像个普通儿郎一般唤着阿娘,问:“阿娘当真从不曾悔过么。今时今日,儿终于懂得阿娘当日之恨,可阿娘又能否体察儿子此时之哀。”
“我有什么好悔。”太后嗤笑。
“阿娘不悔。”皇帝长叹,“既然如此,阿娘何苦瞧见一个七分像她的小娘子便携在身旁,又何苦待挚奴如此——”
“你住口!”太后眸光烈寒,肃杀脸色与那神圣图腾一般的妆纹迭于一处,愈发孤绝高傲。她便像一只昂首立于荣耀之后的雌狮。许久,她摇头而叹:“罢了,这一件事也可依你。但——”她话锋陡然转利,显出不可悖逆的坚决来,“陛下要依我二件事:其一、赐吴王宏携世子常居武德殿;其二、小三儿府上也空了这些年了,白氏那丫头倒是很合的。”
“阿娘,白卿那小女儿比阿宝也才大十岁。”皇帝颇无奈拧眉。
太后置若罔闻,接道:“后一件事,也不必急于一时,但还是莫拖延太久的好。”
“阿娘。”皇帝又唤。
太后轻笑,她看着皇帝,眸光中流淌出哀悯来。“你知道如何才能保你那三个儿郎都好生活着罢?”她忽而问道。
皇帝由不得怔住。
“你说得不错,他们都是我的好孙儿。”太后微微阖目,竟似沉寐在午后暖阳中。她静了许久,叹道,“放下你那一套不切实际的东西罢,不可听任,不可无为。”言罢,她重唤上侍随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