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玉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科玉律-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离存想片刻,无奈的摇摇头:“奴婢怕要辜负万岁的厚爱!这件案子前期就悬疑重重,哪怕后来矛头直指英国公府。加上御膳房善做九色汤的那个羊师傅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这样一来就少了至关重要的人证。单凭这根珠花实在说明不了问题。萧家大可以推赖掉,喊冤说是别人蓄意谋害。就连鲁平侯府也有可能成为替罪羔羊,被推出来顶罪!”

萧家一环扣一环,早将自己从里面摘了出去。

若宣帝执意问罪,萧大将军作为征战沙场,立下无数战功的英雄,难免会叫人觉得宣帝做事不光明正大。

历代君王,最怕落得一个兔死狗烹,斩杀功臣的恶名。

那样一来,不管多大的雄心抱负,留在史书上的,也只会是一个昏君的形象。

郑离道明里面关系厉害,毫不犹豫道:“奴婢若为刑部小吏,断不会使用严刑逼供一招。萧大将军驻守边关多年,当地余威尤在。冒犯捉拿问罪,奴婢恐西夷再生事端。”

【文】周传瑛和柳尚书不禁重新打量这个小女子!

【人】好犀利的话锋。

【书】倒是一语中的,直戳到了本朝忧心所在。

【屋】宣帝面色阴晴莫定,随手抽出御案上的两份奏折,命安盛交给柳尚书和周传瑛:“这里一份是上官家求联姻的折子,边关八百里加急送来。另有边关守将郭世成的密信,上官家陈兵三万,就在荇明关关外,而且有不断增兵现象。”

周传瑛额头上的汗唰的就下来了!这件事他一点消息没有,郭世成这个混蛋,亏他那个位置还是自己使力扶持上去的,真是个白眼狼,丝毫不知感恩!

且不说周传瑛心中多么震撼,只说柳尚书拿了另外一份奏折观瞧,心中大骇!

“陛下,萧大将军,他,他要请缨领兵?”

郑离忙撇头去瞧,柳尚书手里的折子早被交给了周传瑛。

朝中无良将,这是宣帝最头疼的事,周传瑛虽然是千牛卫大将军,可千牛卫早一分为二,左右千牛卫各有副都统,周传瑛的权利实际就被削减了一大半不止。

攻打西夷,非猛将不可,而眼下朝中能堪当此重任的,却几乎为零。

郑离想明白这一点,就已经猜到,皇帝不会在眼下光景处置萧家。

但也不会叫萧大将军重新执掌虎符。

没了兵权的萧家,过两三代子孙,就会沦落的与长安寻常功勋人家一般无异,再也不能成为皇家的心头大患。

郑离偷偷望向宣帝,这个性子里时而优柔寡断,时而作风强硬的皇帝,究竟打算用什么方法挽回局面?

她这条浑水摸鱼的小角色,又究竟能不能全身而退呢?

107、人选

郑离与柳尚书、周传瑛将军三人同时退出了御书房,和门外刚刚被传唤进去的乔景峰擦肩而过。

郑离身上的冷汗早已经打湿了衣襟,从殿外吹进来的晚风刮在身上,更觉得无限寒意。

柳尚书张了张口,想要和郑离搭句话,周传瑛却手疾眼快,先拉了柳尚书一把,硬是将人搀扶出了大殿。

“老大人,你可不能犯糊涂啊!那个。。。。。。”周传瑛将军眼色一动,示意仍旧在殿内的郑离:“是皇后娘娘的人,咱们和她搭话,那算是哪门子道理?小心万岁知道,连咱们也一并化作了皇后党羽。”

柳尚书忙笑道:“不会吧?陛下岂是那种三言两语就叫人挑唆得去的?况且咱们兄弟二人究竟对皇上怎样一颗忠心,就算不说,陛下也是明白的!”

周传瑛冷笑:“老大人有个好女儿在宫中做娘娘,可您也别忽略了,太子良娣也是您的孙女!万岁爷心里可闹不懂您是更重视女儿,还是更重视孙女!依着在下说,还是远着丹霞宫为妙。”

柳尚书虽觉得周传瑛有些大题小做,却也还是提起了警惕之心,再见郑离从后面没精打采的出来,便不敢胡乱上前搭话,忙与周将军快步离开了紫宸宫,赶着皇宫宫门落锁前出去。

丹霞宫这边也是急的火烧眉毛,皇后一遍一遍派人去紫宸宫外打听,好容易把郑离接回来,皇后娘娘头一句便问:

“那珠花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萧婉彤之死另有隐情?”

郑离听她这样问便知道,皇后多半猜到了事情的一半,却不敢断定萧家掺和其中。郑离遂将早预备好的说辞讲给皇后听,其中并未隐瞒她孤身携珠花前往袁家医馆之事,因为即便瞒住,事后,皇后也自然会了解:

“万岁爷似乎早有察觉,今日奴婢刚进去,袁家医馆那个小大夫便被宣召进去,阿离不敢狡辩,只好实话实说。”

徐云站在皇后身侧,不失时机道:“娘娘,这么说,萧小主的死全是萧家自己演的戏,亏得娘娘当初还那样抬举萧婉彤!”

皇后现在顾不上失望,她关心的是皇帝对萧家的态度:“郑离,陛下宣周传瑛和柳尚书,难道也为治罪萧家?”

郑离摇头,迟疑道:“听万岁的意思,西北似有战事,大约不会降罪萧家。”

皇后听罢默然,她和皇帝十数年的夫妻,在最被信赖的那几年,她也曾手握重权,对朝中局势了然分明。西北若有大乱,除了萧大将军,并无第二个人可去平定。可看萧婉彤这件事,皇帝对萧家的疑心只怕更重,更不会放兵权给藏有虎狼之心的人。

一面是西夷虎视眈眈,一面是萧家鬼蜮伎俩,皇后实实在在为丈夫捏了一把汗。

她看了看底下站着的郑离,随意挥手吩咐其下去。

徐云见皇后这般举动,忙低声道:“娘娘,您怎么就如此原谅了郑离?要不是她自作主张,将此事弄的沸沸扬扬,陛下不会忌恨萧家。娘娘您也不会陷入这个被动局面!”

皇后心中苦涩,勉强一笑:“你没听明郑离之语?陛下早疑心萧婉彤之死蹊跷,当初查出了御膳房有人手脚不干净,也无非就是个搪塞之语,主谋却未捉出!”

“主谋难道不是英国公?”

皇后摇头:“别说是皇上,就连本宫都不信是武家所为。你没瞧见,英国公刚被责罚,皇上就传召回了武贵妃?一饮一啄,这都是定数!”皇后不愿意惩罚数落郑离,还有第二个原因。她自觉始终没有收服那丫头,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责罚,皇后怕没有起到好效果,反而叫郑离与自己离心。

近年来,皇后身边得用的人手是越发的少了。尤其在皇上重掌大权后,皇后越发感到力不从心。徐云忠心不假,但小聪明太多,大智慧不足。云裳更不用说,十足十的笨蛋。

皇后有心调教郑离,却不想操之过急。

且说次日早朝之上,皇上命百官传阅了荇明关守将郭世成的折子。

朝堂顿时哗然。

他们只当与上官家联姻一事有七成准,且宫中已经在商议,命哪位公主和亲,怎料转眼间,上官家就陈兵三万,意图攻打荇明关?

户部尚书忙算计自己手中的银子,去年是灾年,户部出了百万两银子赈灾,国库已经吃力,若此仗一打,户部里那点银子就要流水儿一般淌向西北。

和嫁一个公主出些嫁妆相比,显然后者更便宜些。

工部、兵部这边也没闲着,纷纷核算自己手里有几分好处。

这是文官,武将那里个个却摩拳擦掌,有心在皇帝面前卖弄一番。没有战事,他们这些武将就总矮文官一头。

都是陛下身边的朝臣,凭什么文官吃香喝辣,动动嘴皮子就能卖好!他们武将动动嘴皮子,就会被说成是粗鲁无用?

这上官家若真起兵造势,朝廷必然大规模启用武将,届时就是皇帝不想重武轻文,也由不得喽!

将领们纷纷下跪,请皇帝定夺。

这之中不乏萧家心腹,他们还不知昨晚宫中发生的事情,忙为萧大将军请命,盼皇帝准萧大将军领兵出征,一举荡平西夷贼寇。

皇帝面无表情,置身龙椅之上,冷眼看这些人闹哄哄没个章程。

安盛瞧着万岁爷的脸色,心里急的要死。

这些大人们,怎么就没个能体谅皇上心情的呢?他赶忙看向礼部尚书柳大人和千牛卫周大将军。

二人是昨夜便先得到消息的,安盛猜想,万岁爷那时宣召他们,大抵就是为今日铺局。

果不其然,安盛的眼神才扫过来,柳尚书便先一步站出。

“万岁,臣以为西夷联姻之好不过是缓兵之计,目的无非就是为战事打着掩护。这些年,上官家仗着天时地利,时不时发动些小战役,虽不伤大局,可对西北百姓来说,却深受其害。”

周传瑛忙接话道:“臣也这样以为。公主身份尊贵,若真能平定两邦之好,倒也是一大美谈,可就怕。。。。。。”周传瑛顿了顿,大殿之中一时寂静无声。

“就怕上官家贪心不足蛇吞象。”

此话一出,武将们纷纷附和,这是主战派。

主和派的文官们个个面如土色,心中腹诽,这是主和派。

皇帝环视一圈,最后目光落在兵部左右侍郎身上。萧大将军是有名无实的兵部尚书,真正实权早被他二人夺下,皇上有话,自然要问他们。

左侍郎忙道:“臣以为,周大将军所言甚是。不过如今有能力领兵的头位人选,还非萧大将军莫属。”

右侍郎觑着皇帝的脸色,忽然笑道:“萧大将早年间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这点毋庸置疑,可他毕竟上了年纪,又有伤病在身。怕不能担此大任。”

打仗主要就看兵部安排,现在兵部左右侍郎便分作两派,大家岂有不吵嚷的?一时间,朝堂上乱作一团,皇帝也不搭腔,更不制止,只听他们哇哇乱吵。

安盛换了三遍茶水,也不见下面有什么结果。

将近午时,这百官们肚子饿的咕咕作响,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大人更是身形打晃,有些摇摇欲坠的模样。

皇帝体恤,命人抬了花墩给这几个,却半点停歇的意思也没有。

众人渐渐也回过味儿来,吵嚷声渐渐息止,只偷瞧皇帝的脸色。

朝堂上一时静默出奇,无人再说话。就在你瞅我,我瞅你的空档,翰林院乔大学士忽然走了出来。

“回禀万岁,臣倒是有一策,可平西北战事。只是。。。。。。恐险而又险!”

“哦?”皇帝微微倾身,“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