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棋天下-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晔正在似睡非睡之间,突然听见外面有低低的说话声,忙喊道:“来喜——”

章二二 相位

楚晔听到外面有说话的声音,忙喊了一声“来喜”。

来喜听到楚晔的声音,忙小步跑进来,低声说道:“陛下,王大人刚刚派人禀告陛下,说高氏父子已经招供了。”

楚晔闻言,一下子掀开盖在身上的夹纱被,站起身来,喜道:“高氏父子招供了?”

楚晔素来喜怒不形于色,来喜第一次见楚晔这般外露,不由笑道:“陛下,高氏父子招供了。”

适才楚晔的心中还是有几分惴惴不安的,高家在朝堂的势力不容小觑,而自己仅凭一名脱籍妓\女的话,就派人将朝中大臣拿问。如果今晚王致中不审出结果来,早朝的时候只怕自己不好向群臣交代。万一高家的党羽借机发难,自己就会变得格外的被动。如今高氏父子已经伏罪,高家的党羽想来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楚晔不由点头赞道:“这个王致中倒是一个能员。”

来喜垂头不语,高氏父子虽然算不得什么人物,可也不算糊涂,要他们甘愿承认灭族的罪名,可想而知王致中究竟用了什么样惨酷的手段。

楚晔也知高氏父子想必是备受苦楚,可他终究是帝王,他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倒不甚放在心上,因看时候已经不早了,就吩咐来喜服侍自己更衣。

一时,来喜带着小太监服侍楚晔更了衣。楚晔喝了几口杏仁酪,就带着来喜等人去上早朝了。

早朝的气氛格外的凝重,早有人探听到高氏父子已经伏罪的消息。高家一党自然是不敢说话,一个个想着脱身之策,唯恐牵连到自己。而崔家一党又为了避嫌,自然也不肯多言。

因此当王致中奏明楚晔说高氏父子伏罪,供认自己暗中勾结清河王,图谋不轨之后,偌大的朝堂竟是寂无一声。

楚晔沉吟了一会儿,道:“高家于国可谓有大功矣,又是国之尊亲,不想竟犯下这等弥天大罪。谋逆本是十恶重罪,罪在不赦,然朕念及高家勋劳,大长公主又是朕之尊亲,故只罪高氏父子二人,余者不问。”楚晔说道这里,目光冷冷的扫过朝堂,帝王的威严在这一刻流露无余。

群臣为这天威所慑,忙跪下道:“陛下圣明。”

楚晔沉声道:“传旨,高氏父子勾结清河王谋逆,罪在不赦,但念及高氏勋劳,故只罪高氏父子二人。赐高炳业自尽,高允泽弃市,余者不问。另着工部将溧水公主旧宅修葺整齐,安置大长公主。”

群臣俯首在地,无一人敢出言反驳。

楚晔道:“诸位爱卿请起。”

群臣谢了恩,纷纷站起身来。

楚晔又道:“如今高炳业伏罪,丞相一职空缺,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不妨向朕举荐。”

群臣不由有些面面相觑,一时猜不透楚晔的心思,自是不敢贸然举荐。

却说崔光烈昨日听闻有人首告高家谋逆,自然是心中甚喜,因此忙派人到廷尉诏狱暗中打探消息。后来又听说高氏父子已经伏罪,本想着借今日早朝落井下石,狠狠打击高氏一党,不想楚晔却已经将一切处置妥当。如今楚晔又让人举荐丞相人选,他觊觎相位已久,本想借着高家倒台,徐徐图之,不想楚晔竟这么快就提及此事,因此倒有些无措。

高氏党羽也知高氏父子谋逆一案事有蹊跷,只是高氏父子已经伏罪,此时已是铁案难翻,所幸楚晔并不追究同党,自己这一派谋取相位已是无望。若说陷害高氏父子,崔家最为可疑,而且万一崔家当政,自己的结局可想而知,因此高氏党羽都打定主意,今日要据理力争,决不能让崔光烈坐上相位。

在这一刻,崔光烈的心中可谓七上八下,只觉得心一阵阵狂跳。无论资历,或是人望,自己当仁不让,应该继为丞相。可是此时自己自是不好开口,却又不见有人替自己开口,因此暗暗着急,里衣早被汗水湿透。

崔氏党羽因见楚晔的态度暧昧不明,此时也不敢贸然开口,只是留神崔光烈的态度。

崔光烈不由偷偷看了自己的心腹太中大夫王寿一眼,那王寿会意,忙出班启奏道:“陛下,兴安侯地位尊崇,威望素隆,微臣以为不如由兴安侯居相位。”

王寿话音刚落,就有高氏一党的人出声反驳。

顿时,朝堂上高、崔两党各执一词,据理力争。

楚晔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冷眼看着朝堂上的一切,表情有些莫测。

高、崔两党争论不休,争吵到后来,声音渐大。

来喜高喝了一声:“不得喧哗。”

群臣这才惊觉失仪,忙躬身肃立,不敢再说话。

楚晔道:“朕素知兴安侯忠心耿耿,尽心国事。只是丞相一职责任甚重,非人望素隆者,不足以担当此职。光禄卿萧长河才名动天下,朕以为不如以萧长河为相。”

楚晔的一番话委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此群臣只是默不作声。

萧长河忙出班奏道:“微臣才疏学浅,资历尚轻,恐不足以担当丞相一职。”

楚晔笑道:“爱卿名满天下,何必自谦如此。”

萧长河还要再说,楚晔道:“爱卿不必多言。”萧长河只得罢了。

群臣这才有些恍然:是了,此时高、崔两党已经势同水火,无论选这两党中哪一党的人出任丞相,另一党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纵使是楚晔出面,那么另一党也会阴奉阳违,暗中使绊子,只怕朝中就会纷争不断。现在不如选一个无党无派,资历尚浅的人出任丞相,倒可以缓和朝中的局势。

崔光烈暗思道:依今日的局势看来,自己要想谋求相位,只怕绝非易事。就算自己坐上了丞相一职,难免高党不从中作梗,自己也难施展手脚。而这个萧长河在朝中毫无根基,自己将来要除去他也容易得多。自己不如让这个萧长河出任丞相,自己在暗中将高党扫除干净再谋求相位也不迟。

想到这里,崔光烈出班道:“陛下圣明,所选得人。”

崔党见崔光烈如此说,自是纷纷赞同。

高党与萧长河本无冤仇,加上自身谋夺相位无望,且帮萧长河当上丞相,就能阻止崔光烈拜相,自然也是纷纷赞同。

楚晔轻咳了一声,群臣忙收了声,静听楚晔的旨意。

章二三 结发

楚晔道:“既然诸位爱卿都举荐光禄卿萧长河为相,朕意已决,拜光禄卿萧长河为相。”

群臣忙跪下,道:“陛下圣明。”如是者,三遍。

楚晔站起身,一拂袍袖,迈步朝后面走去。

楚晔坐着帝辇到了上书房,刚刚坐下,就听来喜禀道:“陛下,萧先生求见。”

楚晔笑道:“错了,如今应该改口叫萧丞相了。”

来喜出去,引着萧长河走了进来。萧长河拱手为礼:“微臣见过陛下。”

楚晔背靠着椅背,微笑看着萧长河道:“免礼,赐坐。”

“谢陛下。”萧长河直起了身子。来喜早搬了一个绣墩过来,萧长河落了座。

楚晔笑道:“你来得倒快。”

萧长河苦着脸说道:“陛下这是要将微臣放在火上烤,微臣怎么能不快点来?当初微臣因为陛下相劝,所以参加了科举,又入了朝为官。不想,陛下今日又这般陷害微臣。”

楚晔道:“朕不这般一步步引你入局,你怎肯入朝为官。如今朝政艰难,所以朕想着让你入朝与朕共但重担。”

萧长河见楚晔言辞恳切,不由轻叹了一口气,道:“待大局一定,陛下就要容微臣离去。”

楚晔的脸上流露出几分惋惜之情,道:“这是自然。”

萧长河见楚晔已经承诺,就拱手告辞。

楚晔见萧长河已经行至门口,高声道:“拜先生为相的旨意只怕马上就到。”

萧长河也不答话,退到门外,就一拂袍袖走了。

楚晔吩咐来喜道:“你去让人拟旨,拜萧长河为相。”

不过片刻,旨意已经拟好。来喜呈给楚晔看了,楚晔点了点头,来喜忙在圣旨上加盖了玉玺。

楚晔让来喜拿着圣旨去宣旨,来喜赍着圣旨自去宣旨。

恰在这时,有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进来,低声禀道:“陛下,韦统领派人奏明陛下,大长公主今日早起不吃不喝,只是要进宫来见陛下。”

楚晔闻言,长叹了一口气。他对大长公主心中还是颇有几分愧疚的,当初太皇太后与自己不睦,大长公主从中斡旋,自己获益良多。何家专权,大长公主暗中支持自己,与何家抗衡。

“陛下,”却是来喜回来了,来喜给楚晔请过安,就将一道表章呈上,“陛下,萧先生的上表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不过是朝堂故例:皇帝对臣子有大的封赏,朝臣一般都要上表辞谢。皇帝会再下圣旨,如此三次,朝臣才会接受圣旨,以示谦恭。

楚晔连看也不看,就说道:“你拿着圣旨再去宣旨。”来喜忙答应了。

楚晔又道:“你吩咐他们准备帝辇,朕要去坤仪宫。”

来喜忙去让人准备帝辇,待服侍楚晔坐上帝辇,他才拿着圣旨走了。

楚晔坐在帝辇上,只是想着一会儿到了坤仪宫自己该如何和高皇后说。

坤仪宫到了,早有小太监禀告高皇后说楚晔来了,高皇后已带着一众宫女、太监迎了出来。

楚晔下了帝辇,见高皇后脸上略带了几分喜色,知道她还不知道高家的事情,心中不由有些黯然。

高皇后跪伏在地上,叩首道:“臣妾请陛下安。”

楚晔亲手拉起高皇后,携着高皇后的手朝里面走去。高皇后从未见过楚晔如此,心中大喜,眼角眉梢都带着喜色。

服侍高皇后的宫女、太监都略略听闻了一些风声,因为来喜严诫过不得泄露,加上高皇后为人喜怒无常,性喜迁怒于人,如果将这个消息告诉高皇后,只怕讨不到半分好,因此这些宫女、太监都绝口不提,只瞒了高皇后一个人。

高皇后随着楚晔进了屋子,待楚晔落了座,就亲自捧了一杯茶过来。

楚晔接了茶,却只管沉吟,也不说话。

高皇后见楚晔不肯喝茶,在楚晔身边的椅子上坐了,道:“陛下尝尝看,这是母亲送进宫来的新茶。”

楚晔闻言,抬起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