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结党营私,僭妄非礼,贪污受贿,包庇纵容,谋害宗室”等数项罪名,革去九阿哥胤禟的黄带子,开除宗籍,交付宗人府屋圈。
屋圈是圈禁的一种,把一个屋子圈起来,犯人只能在屋子里生活。
康熙爷对九阿哥胤禟的处置如此之重,让很多人在震惊之余,更添加了一种恐慌。
要知道,这朝廷上下,属于八爷党的人并不算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八爷党这次面临的是倾覆的局面,天子一怒,流血漂橹,九阿哥作为嫡亲的皇子都被开除宗籍实施圈禁了,其他涉案的官员和同党,又会落得怎样的下场呢?
所有人都盯住了八阿哥,试图从八阿哥的处罚结果中推断出自己今后的命运。
八阿哥再也没有走出乾西五所。
四川贪污案已经成为杀死他的一柄利器,然而这个时候,居然发生了一件更加荒唐的事情,在八贝勒府里,有人搜出了龙袍。
私造龙袍,就是谋反。
这项罪名,足以置八阿哥于死地。
总有人在猜测,在怀疑,八阿哥素来谨慎,就算有夺嫡之心,又怎么会头脑发热,在自己家里放这种危险的东西?到底这是有人恶意栽赃落井下石,还是有人出卖了他墙倒众人推?
这些似乎都已经不重要了。
从八贝勒府里搜出来的龙袍,极大地刺激了康熙爷的神经,几乎就在第一时刻,他就下令,革去八阿哥的贝子爵,圈禁于乾西五所。
八阿哥和九阿哥的倒台,让八爷党遭遇了一次全面的倾覆。
几乎一夜之间,北京城里就像刮了一阵狂风,不知有多少人落马,有多少人的政治生涯甚至是生命走到了尽头。
而且由于这阵风刮得太过干脆,太过猛烈,甚至超出了很多人事先的估计,竟然引起了一种恐慌的情绪,在这个寒风呼啸的腊月里,弥漫于整个北京城上空。
这种恐慌一直持续到腊月末,除夕来临,一个人物的到来,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太后回京了。
正文 178、史书有误
太后在春天去了盛京,冬天竟然就又回北京来了。
原计划当然没有这么快的,促使太后回京的,只能是八爷党的覆灭,和弥漫了整个腊月的这场白色恐怖。
凌波只在除夕晚上听说这个消息的,当时她正在看绣书、瑞冬等人包饺子。
她肚子太大,就是站着时间稍微长一点,都会吃力,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坐着。而这个时候,她是半躺在炕上,手边是热乎乎的杏仁茶,绣书和瑞冬就领着一帮小丫头在包饺子,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
屋子里烧着地龙,熏着香,又暖和又温馨。
窗上已经早早地贴上了“春”“福”等红色的窗花,烛台上的红烛火焰窜的老高,照的屋子里每个角落都是亮堂堂的。
博哲刚刚从外面回来,告诉她,太后下午刚进京,这会儿已经在宫里了。
“除夕回京,这么赶?”
凌波有些愕然。
外面下了一点小雪,博哲肩膀上沾了一点小雪花,他把外袍解开交给了绣书,然后又从瑞冬手里接过热帕子擦了脸和手,去掉了身上的寒气,这才坐到了凌波的身边。
丫头们也不回避,仍旧围在桌子前包饺子,只是谈话的声音都小了许多。
凌波将杏仁茶往博哲面前推了推,他端起来喝了一口。
“太后赶在腊月里回京,当然不会只是想跟皇上一起过年这么简单。”
博哲眼睛微微眯起,隔着杏仁茶冒起来的白色雾气,他的面容显得有点模糊不清。
凌波只是稍微想了想,就说道:“太后是为八阿哥回来的吧。”
博哲笑了笑:“所有人都是这么猜测的。”
八阿哥和九阿哥被圈禁之后,八爷党全面倒台,然而形势并没有就此遏制住,康熙似乎是被这一次肃清勾引出了血性,在收拾完八爷党后,竟然把目光望向了更多的地方。有一些不是八爷党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甚至连四爷党也感到了威胁。
先后废太子的覆灭,再有八爷党的消亡,康熙爷似乎是对这种眼皮子底下的党派之争感到了厌烦和痛恨,决心趁这个机会把所有人都敲打一遍,以彰示他的皇权至上。
显然,这种趋势让很多人都感到了不安,从宗室到公亲,都觉得动作有些太大,范围有些太广了,大家都觉得这种幅度越来越大的震荡,如果再不得到有效的控制,说不定将会危及整个大清朝的安稳。
所以,有人给远在盛京的太后,送去了消息,恳求她回京来劝谏皇上。
也许是送消息的人太具有煽动力,又或者京里的形势的确不容乐观,太后竟然顾不得天寒地冻,竟然一路就从盛京赶回了北京,在除夕当天回到了皇宫。
“不知道太后要怎么劝谏呢?”
凌波和博哲都在暗暗地这样猜测。
“爷、少福晋,饺子包好了。”
瑞冬清脆欢快的嗓音,惊醒了沉思中的小夫妻两人。
米筛上从里到外,一圈一圈的饺子码得整整齐齐,就好像全部都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
凌波赞叹道:“是谁包的饺子,真是漂亮。”
瑞冬得意地笑着。
绣书道:“这些丫头们的手艺,都是瑞冬教出来的,几乎看不出师徒的区别。”
凌波点头,赞了一声瑞冬。
“行了,拿去厨房下锅吧,煮一半蒸一半,等出锅了,给王爷、福晋、世子、格格们都送去,每个院子都不能漏掉。”
绣书笑道:“少福晋放心,奴婢们都省的,还列了单子的,一家一家地送,绝不会漏掉。”
她办事自然是稳妥的,凌波没什么不放心。
一时,丫头们收拾了残局,都端着饺子,欢天喜地地出去了。
门虽然是关着的,不过外面廊下挂满了灯笼,红彤彤明晃晃,透过窗纱映进屋子里,倍添喜气。
博哲拉住了凌波的手,照例先趴到她圆滚滚的肚皮上听了一会儿。
“嘿”他叫了一声,仿佛看到了什么惊奇的玩具似的,猛抬头瞪大了眼睛道,“他踢了我一脚。”
凌波摸了一下肚子,疑惑道:“我怎么没感觉到?”
“真的真的”博哲又把脸贴上去听了一会儿,然而这次却什么动静也没了。
“方才真是踢了我一脚,这会儿耳根似乎还有点痒呢。”博哲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说道,“这一胎,指定是个小子,不然没这么淘气。”
凌波笑道:“那也未必,你们简亲王府的种,不论男女,都不是安分的主儿。”
博哲想了想,也笑道:“说的也是,不过我倒盼着是女儿,女儿好歹比儿子贴心多了。你看我额娘,为着我跟大哥这两个儿子,没少操心。”
凌波不以为然:“大哥那是意外,是人祸,你不一样,你是自个儿不孝顺,成心气额娘的”
博哲拧了一把她的鼻子道:“嘴皮子倒厉害,我还不是为了你”
凌波笑眯眯地揉了揉鼻头。
反正现在郭佳氏看她是各种顺眼,很久没有找过她的麻烦了,她的日子过得挺幸福。
“有个消息忘了告诉你,徐钊的宣判结果出来了。”
“恩?”凌波问道,“什么罪名?”
“挟持宗亲,革职,流放。”
凌波吃惊道:“就这样?”
“就这样。”博哲耸了一下肩膀。
“可他不是……”她住了嘴,觉得事情透着蹊跷。
徐钊明明也是四川贪污案的涉案人员,而且还掌握了很关键的证据,可是方才博哲所说的罪名里面,跟贪污案一丝儿关系都没有。
“不明白了吧?”
博哲笑了笑,凑到她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话。
凌波这才了然:“原来是四阿哥要保他。”
她固然不了解徐钊有什么才能,但是从有限的接触时间里,她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尽管她曾经做过他的人质,但也同时见识了他的果敢、坚毅、冷静,当然还有高超的武艺,况且整个过程中,他也从来没有刻意刁难过她,可见他心中还有道义的存在。
贪污行贿的确是他人生的一个污点,但是如果不是他身处的大环境逼迫使然,他也不至于走上这条歪路。
“可是难道就因为他在回春堂失火案中表现出的义气,四阿哥就惜才了?”
她有点不解。
博哲摇头道:“当然不是。通过调查四川贪污案,四阿哥特意了解了徐钊的升迁历程,当初以他在军中积累的功劳,本来可以做远远超过同知的官职。然而因为四川官场的腐败,他被刻意地埋没了。四阿哥看中的是他领军打仗的才干,当然他犯了罪,依律严惩也是没有错的。”
“那怎么……”
凌波突然醒悟过来,把徐钊从四川贪污案中摘出来,并不是要掩盖他的罪行,而是想把他跟八爷党撇清关系。
四阿哥如果以后想启用这个人才,就一定不能让他在这种时候因为站错队而受到株连。当然徐钊本身也不是八爷党,可是在这种大范围地肃清之下,宁杀错不放过,冤假错案还是很容易的。
“那也不对,徐钊是皇上亲自审问的,皇上最知道他的罪行了,怎么会任由四阿哥保他呢,除非……”她犹豫起来。
博哲拍了一下手道:“你真聪明,你一定想到了是不是。皇上对四阿哥,是何等的器重,何等的偏袒。”
凌波有点骇然。
她看过史书,正史野史都看过,对于九龙夺嫡也不算陌生了,可是没有一本史书没有一本虚构小说提到过,康熙竟然对四阿哥有这样明显的表态和袒护。
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四阿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跟其他党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杀出一条血路,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是眼下,事实在告诉她,康熙爷早就把四阿哥定为了继承人,否则他怎么会这样地纵容四阿哥。
“那么这些日子,皇上大范围地打击结党营私,甚至还包括四爷的人,也是为了……”
博哲点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八爷倒下了,四爷就成了出头鸟。要知道,夺嫡并不单纯是皇子们的斗争,有无数世家无数官员都要为自己选择将来的主人。八爷的倒台,让很多人都失去了扶植对象和依靠对象,这时候如果四爷一家独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