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听了只不作声,抬眼向外望了一望,淡淡道:“事已至此,我不会罚你。只是,这其中的缘由,你今儿可得和我说清楚喽。”
宝颐闻言,有些为难道:“太夫人,您说的缘由是。。。。”
“你这孩子,还准备跟我装糊涂呢?”太夫人与她面对面坐着,注视着她道:“我晓得你是个贤惠人儿,不会编瞎话来哄我,仲音好歹是王家唯一的女儿,我心里自然要向着她三分。”
宝颐闻言,忙恭顺应一声“是”。继而便将王仲音不想出嫁的心思一一作了交代。
太夫人轻轻“恩”一声,道:“那你再说说,仲音她是不想出嫁,还是不想嫁入闻家。”
宝颐一听,心里不由更加为难,这样她这么开口呢。
仲音的心事只告诉过自己,今天自己若要实情告知,岂不是要有损她的声誉,让她将来在人前如何尴尬?
太夫人见她片刻不语,轻轻叹一口气道:“你不说我也知道,她心里已经有人了是不是?”
宝颐低头默默,半响才道:“太夫人您知道了。”
“上次接沈少爷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太夫人轻嘘一口气,温言道:“仲音的出身不高,生母去得早。自幼跟着王苏氏那样的厉害主长大,如今小小的年纪,便养成了一副沉闷的脾气。什么事情,都往自己的心里攒着。”
宝颐闻言,见太夫人并没有半分怒气,稍微松了口气道:“太夫人明见,仲音妹妹平时确实话少得很。”
“装病的事,我不怪你们,但绝对不许再有下次。”太夫人淡淡扬起嘴角,道:“王家到底就这么一个女儿,说什么,我也不会因为这事让她受委屈。”
“好在,他们俩终究是表亲。。。。”说到这里,太夫人轻轻叹了一声,好似是十分感慨。“我倒也不反对,让王沈两家亲上加亲。只是,沈老爷他未必会愿意。”
宝颐听罢,随即明了。她自己与沈老爷见过几次面,能明显感觉到沈振声对王家的态度略为冷淡。
太夫人又想了想,接着道:“回去告诉仲音,让她别担心,我会替她张罗张罗的。”
宝颐点头笑道:“孩儿知道了,还劳烦太夫人操心。”
天蒙蒙亮的时候,窗外有开始下起了大雪,雪花好似羽毛一般纷纷扬扬,转眼之间,便覆盖住了整个世界。
宝颐起的很早,整个人穿戴的厚厚实实,一副要出门的样子。
最近,王仲熙的视力恢复了不少,俨然已分得清眼前的人是谁。这会,见她在自己面前忙乎个不停,开口问道:“下雪了还要出门?”
宝颐走到他身边,小声道:“这两天城门开了,我寻思着去看看她们。”这里的“她们”,自然指的是照顾小郡主的莺歌和柳氏。
王仲熙闻言明了,叮嘱一句一切小心,便笑着由得她去。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待马车行至袖子胡同的时候,马车的顶棚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雪。
因着莺歌的细心,小郡主被养的白白胖胖的,身穿着改过的小衣,在热乎乎的火炕上爬来爬起。
宝颐见她们一切安好,着实放心了不少,坐在一旁听着那柳氏讲一些客套的话,心里暗暗盘算着,城门一开,堂哥就该领着莺歌回去了。那么到时候,这小郡主自己要托付给谁照看呢。
正想着,宝颐身后有人再扯自己的衣角,扭头一看,正是小郡主。不知何时,她已经爬到自己的身后,扯着身后的衣服,嘴里依依呀呀的。
柳氏见状,不由笑盈盈地将她抱在怀里,道:“嗯嗯,这孩子,真是招人喜欢。”说完,还凑过去冲她的脸上亲了两下。
按说,柳氏是一个很合适的人,她为人老实本分,也不爱传闲话瞎打听。只是,她身边还有一个女儿小翠,倒也不是那么轻手利脚的人。
不过,莺歌倒是还没有回去的打算,她亲自递了块点心到宝颐手中,温和道:“不瞒小姐,奴婢想多呆几天再回去。”
“嗯?”温柔微微侧首,看着她道:“为什么?你如今有了身子,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莺歌垂下眼眸,极小声的说:“我不想,再连累风生少爷为了我同家里闹翻。”
“那怎么是连累呢?”宝颐神色温柔道。
莺歌下定了决心,沉住气道:“大小姐,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孩子生下来再回去。”
宝颐见她一脸坚决,只得暂时先答应了她。
离开柳氏的家,宝颐领着双喜往胡同口信步走去。谁知,有人突然从她们身后冒出来。
宝颐扭头看去,那人缓缓抬头,竟是贺晨。
贺晨满脸胡茬,身上的棉衣又破又旧,看上去十分的邋遢。
“夫人,我知道你把小郡主安置在这里。”贺晨小声道:“我暂时还不能将她带走,麻烦您再多照看她几天。”
宝颐根本没来得及说话,便见贺晨一个利落的翻身上墙,消失在了她们的视线之外。
双喜向周围张望了一圈,紧张道:“三少奶奶,趁着周围没人,咱们赶紧走吧。”
晌午时分,宝颐特地去了一趟大江园的铺子,本想是找堂哥说一说莺歌的事情。不料,却在店中受到了一封匿名请帖。
孙掌柜将请帖递给她,道:“今儿一早送来的,说让我亲自交到您的手上。”
宝颐展开请帖一看,眉头微蹙,立马合上请帖道:“送请帖的是个什么人?长什么样子?”
孙掌柜稍微回想了一下,回道:“是个姑娘家,还用斗篷遮了脸,穿戴得很是富贵。”
宝颐闻言,点了点头,转身匆匆出了店铺。
请帖上面约的时间,是未时一刻,自己现在若不赶紧过去,恐怕就要晚了。
须臾,谢大宝赶着马车停在了一处院府门前,门匾之上,只端正写有两个字“乐府”。
双喜扶着宝颐下车,打量着眼前不大不小的宅子道,小声道:“三少奶奶,这是哪儿啊?”
宝颐闻言,微微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这时,乐府的大门一开吗,从里面迎出来两位棉衣小厮,其中一人给宝颐作揖一礼,客气道:“敢问这位夫人,您可是王家的三少奶奶?”
宝颐微微颌首,从袖中拿出那只请帖递给他,问道:“请问,您家主人是?”
小厮闻言未答,恭敬地从宝颐的手中接过请帖,略看一眼,再次俯身道:“三少奶奶请跟小的来,我家主人已经恭候您多时了。”说完,摆一摆手将她们请入府中。
进府还没走上几步,宝颐抬眼便见到有几名身着粉色夹袄的丫环正在候着,其中一名丫鬟上前接替那两名小厮,朝着宝颐福一福身道:“奴婢倩儿,给三少奶奶请安了。”
倩儿带着宝颐她们转入庭院,沿着一条青石小道直走,穿过垂花拱门,又一直往前走,待行至到正房之前,欠身一礼,恭顺道:“我家主人有事和三少奶奶商议,还请这位姑娘随奴婢侯在外面吧。”
双喜不放心,凑到宝颐的耳边道:“不行,奴婢还是陪您进去吧。”
宝颐还在猜着乐府的主人是谁?为何如此神神秘秘的。于是,想了想,淡淡道:“不用,既然来了,我就客随主便吧。”
屋中点着香炉,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花香。宝颐闻着这股味道,突然举得有几分熟悉,只是一时却想不起来。
这时,一名身着白狐毛坎肩褶缎裙的妇人信步走来,宝颐看向她扬唇一笑,眸带冷色,开口道:“贾姑娘,好久不见了。”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四十一章 离城(上)
第四十一章 离城(上)
许久不见,贾醉春依旧那么光彩照人,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凛冽的清冷。
宝颐紧抿着唇,眼神充满防备地看着她,暗暗叹息,为什么她会突然出现了?
“三少奶奶,不用这么客气,请坐吧。”贾醉春见了,笑容更加深不可测道。
两人相对而坐,宝颐的目光停在桌上精致的瓷杯上。看来,贾醉春的境遇不错,如此的庭院摆设可见一般。
想到这里,宝颐眼波流动,深深注视了她一眼,开口道:“贾姑娘,今日见我所谓何事?”
贾醉春感到宝颐的视线,微微一笑,淡淡道:“很简单,我找你是为了救王家。”
“你这话什么意思?”宝颐闻言,微微蹙眉。
贾醉春的笑容忽地收起,眸中的腾腾墨色愈加深沉,语气认真道:“我要你们走,我要王家离开这里。”
宝颐没明白这话的意思,不由以一种怪异眼神看她。挑眉道:“贾姑娘,你有什么目的不妨直说,何必坐这里和我兜兜转转呢?”
贾醉春与宝颐对视一眼,轻轻笑了下,道:“好,那我就直说吧。王家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而三少奶奶也救了不该救的人。所以,若想要保命的话,你们必须离开城里。”
宝颐闻言,身子微微一摇,不觉脸色青白。心里暗道,这些事情,她是怎么知道的?
贾醉春见她满脸惊悸,沉吟道:“我没有必要骗你,更不会要害你。只是,上次贩私盐的事,三少奶奶真以为是王家的无妄之灾吗?”
宝颐怔了一下,与她对视一眼,忙问道:“那件事,你都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得太多了。”贾醉春拈着茶盖,牢牢盯着她道:“如今宁王受难,王家以后再得不到他的庇护。”
她的话说得一半一半,宝颐不禁有些急了,起身道:“到底是谁要害王家?是谁非要置王家于死地。”
贾醉春闻言,神情变得有些复杂,道:“他们陷害的不是王家,而是宁王。”当然,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她自然不会多讲。“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只想帮宣爷他最后一次。”
“我不明白。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早些和我们说。”宝颐微微正色,肃然道。
贾醉春闻言,心里霎时涌起一股酸涩之意,却并不回答。
“当时,你突然从家中消失,继而王家就遭遇大劫。”宝颐看着她,屏息道:“难道,这一切都和你有关系吗?”
“事情已然过去,我不想再多说了。”贾醉春不疾不徐道:“离开这里,是你们唯一的出路。而且,越快越好。”说完,她抬手轻轻地拍了一下,示意门外的丫鬟进来送客。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