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可甄不慌不忙地笑道:“臣那个女儿,当年就是因为性格温顺才被太妃选中了做儿媳妇,如果她是个精明的,也不会入了太妃法眼。东盛王府,已经有了一位精明强干的女主人,根本不需要再来一个一样聪明伶俐的喧宾夺主,因此,柔儿正好合他们心意啊。”
贺龙吟笑了笑:“这倒是真的,叶小姐,的确是一个温婉和顺的女子,配朕的大哥正合适。只是有一件事朕不明白,为什么叶大人会将贵胥的秘密呈现给朕?朕不相信,叶大人对新近发生的大事一无所知。”
叶可甄沉痛地说:“臣也是犹豫了很久,才决定将这封信拿来给陛下看的。其实,像臣这把年纪的人,求的无非是一个平安富庶。若是东盛王有个什么事情,那臣的女儿该怎么办?”
贺龙吟轻轻点了点头,他知道,叶可甄这辈子最疼爱女儿叶婉柔,为了这个掌上明珠,他什么都肯做
第一百九十五章 霓裳
第一百九十五章 霓裳 第一百九十五章 霓裳
叶可甄告退后,贺龙吟又将那封信看了好几遍。并喃喃自语道:“孟晓,你为什么要帮着他?当然,说到底,是母后给你这个机会的。如果不是她将你送到潞州去,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也许,现在为我生下皇子的人,只是你。幸亏啊,这封信没有落到母后的手里,否则,连我也不能保住你的性命了。”
…………………………………………………………………………………………………
各地精心挑选的民女终于陆续抵达京城,暂时安顿在皇宫最东面的钟慧阁,等待皇帝决定她们的命运。尽管,她们都是各地方少女中的佼佼者,可究竟能不能被皇帝看上,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她们需要在钟慧阁学习宫廷礼仪,三个月后,学习合格了,才能见到皇帝的面,由皇帝决定她们是做娘娘,还是做个宫女。
孟晓与同是从澎州而来的一名女子住在一间屋子里,这间屋子很大,一共有两张床。那个女子很伶俐,抢先将自己的东西放在了靠里面的那张床上,孟晓无所谓地笑笑,将自己的东西放在了靠门的床上。这和现代住宾馆标准间一样么,都喜欢住里面那张床,因为靠着门睡觉,谁都会有不安全感。孟晓很理解那个小姑娘的心情。那个小姑娘只有十五岁,对宫廷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就如同叶可甄不知道贺龙吟对孟晓难以忘怀一样,孟晓也不知道,自己留给贺清风的那封信,贺清风根本没有看到,而是被最不该看到的人送到了皇宫里。她一面跟着老宫女们学习宫廷礼仪,一面装作热情的样子与宫人们攀谈,且不时施点儿小恩小惠,几天下来,就弄清楚了皇宫的大致布局,并且打听出,历代皇帝的印玺,都存放在奉先殿后面的天庆楼上,由二十四个太监分成一日三班,轮流看守。
一听每班有八个太监把守,孟晓顿觉有些泄气,防守这么严密,我该怎么做才能拿到我需要的东西呢?
还没等她想出办法来,却接到了皇帝召见的圣旨。
大家面面相觑,惊喜之中又有着强烈的忐忑。因为一般来说,皇帝都要等宫廷礼仪的课程结束后再召见她们,可是这一次,这位皇帝似乎太心急了,她们才来了不过七八天,就急着想见她们了?
可是,皇上的旨意谁敢违抗?大家只得梳洗打扮,换上最鲜亮的衣服,随着教习嬷嬷和太监们去景恒苑面圣。
到了景恒苑一看,排场不大,皇帝也穿着家常袍子,拿着一把折扇,很随意地坐在椅子上,他的身旁,站着刚刚大病初愈的三皇子贺心濯。也许是大皇子二皇子生母的比较低微的缘故,贺龙吟对那两个儿子也不甚感冒,只对这个三儿子疼爱有加,这也足以可见,何贵妃在宫中的地位无人能及。
教习嬷嬷们引导着众女子给贺龙吟行礼,贺龙吟笑着摆摆手:“罢了罢了,不要弄得这么隆重,朕只是想请你们过来喝茶而已。”
教习嬷嬷们又引导着众女子坐下来,然后,宫女捧上了香茶。
谁也不敢喝,因为害怕喝茶的姿势不正确,引得皇帝不满。贺龙吟见状,只得说:“都随意好了,又不是正式召见,不用这么拘束。”
又对身边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点点头,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捧来一个卷轴。
贺龙吟说:“这是一幅画,如果谁能说得出这幅画的名字,朕就将这把扇子赏给她。”扬了扬手中的折扇。
皇帝手中的折扇看上去很普通,而且不是新的,应该他常用的物品。可是,正是因为这是皇帝的常用之物,才显得意义非凡啊。因此,众女子都伸长了脖子,盼望着太监赶快将卷轴打开,好让她们看清楚,那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
太监将卷轴铺在大理石案上,慢慢打开。
画上是一个偏偏起舞的女子,身着七彩霞衣,云髻高耸,面若桃花,小蛮腰盈盈不满一握,虽然只在画中,却眼波流转,透出无限风情。
孟晓一惊,这画上的女子,不就是自己吗?或者说,是金枫国的孟晓。看来,贺龙吟对于这个会跳霓裳之舞的女子果然不能忘怀,过去这么长时间,他还保存着她的画像。可是,不对贺龙吟拿出这幅孟晓翩翩起舞的画是什么意思?此刻的他,应该知道,孟晓已经随着贺清风造反了,就算是伊人难忘,那么拿着这幅画自己偷偷伤感就行了,为什么要告诉也许对此毫不知情的选女们?难道,他就不担心被姜太后知道吗?姜太后,能允许他日夜思念一个可恶的叛徒吗?
孟晓不动声色地看着贺龙吟,想从他平静的脸上看出一点端倪。可是,她什么都没能看出来。
贺龙吟命太监举着画,拿给众女子去看,一面又说:“这可是幅名画,谁认得?若能说出这幅画的名字,这把扇子,就归她了。”
太监拿着画,在每个女子面前停留了半分钟左右,可是,众女子看过画后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这幅画的来历。她们当然不会知道了,因为这根本不是什么名画,而是贺龙吟自己,因为思念那个跳着《霓裳》之舞的女子而画的。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这幅画只有他自己看见过,从未示人,因为担心姜太后看见了,又是一通说教。那样的说教,贺龙吟从小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他只是想用这幅画来甄别一下,这几十个女子里面,究竟哪一个是孟晓。因为那封信里面,孟晓只是说,她拿了江源的人皮面具装扮成一个绝色美人,可这绝色美人究竟长什么样儿,她没说。再说,能被遴选入宫的女子,哪一个不是绝色呢?所以,贺龙吟不能确定,那一张张绝色的容颜后面,哪一个才隐藏着那个令他朝思暮想不能忘怀的脸庞。
于是,他紧盯着每一个女子的表情变化,试图从中发现些什么。渐渐地,他真的发现了一个女子与众不同。
这个女子,自始至终都很淡然,不像其他女子,流露出急切的、想在他这个皇帝面前展露头角的样子。而且,其他女子看了那幅画,都是一脸的迷惑和急迫。迷惑的是她们多少也算本地才女,却竟然没有见过这样一幅“名画”,这叫她们多少有些面红耳赤。急迫的是她们迅速搜肠刮肚,试图从记忆深处搜出这么一幅画来,好赢得皇帝的那把扇子。皇帝有意将自己常用的扇子送给一个女子,这意味着什么?这些女子,不可能不浮想联翩加怦然心动。
可是,唯独那个女子,一脸淡然,始终未变。
其实,是孟晓过于紧张了,而那人皮面具对于表情的变化毕竟不如真的脸一样掌握自如,多少有些僵硬,加上孟晓使劲儿在心里告诫自己,千万要冷静,不能露出破绽。可谁想得到,就是因为她太冷静,所以才显得与众不同,反而引起了贺龙吟的怀疑。
贺龙吟看大家都说不出这幅画的名字,命太监重新将画铺在大理石案上,和颜悦色地对众女子说:“你们都过来仔细看看吧,不要紧张,这幅画这么有名,你们一定在哪里见过的。”
众女子纷纷离座,走到大理石的案子旁边,围着那幅画,都不敢出声,只是细细地看,不放过每一处微小的细节,可还是瞧不出个所以然来。她们有些泄气,心想皇帝的赏赐是拿不到了。有的女子已经放弃,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孟晓也跟着众女子一起瞧那幅画。那幅画上的舞蹈动作,她再熟悉不过了。在她的前一世,在月夜神夜总会,就是因为这一曲霓裳之舞,她才被贺先生盯上,不得已想从水下逃生,却来到了金枫国,来到了潞州,来到了东盛王府,认识了与贺先生长得一模一样的贺清风。
但是,贺龙吟这是什么意思?他应该不会知道自己的计划呀那么,他为什么要拿出这样一幅画来。这显然是他已经猜到了这批遴选的民女中间有孟晓存在。可是,他是怎么知道的?他不可能会读心术,读懂自己的内心吧。
孟晓脊背上的冷汗从进了这景恒苑就没有停止过,而此刻,虽然目光平静地欣赏着画中女子,可能感觉到,背后的衣衫,都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幸好只是春天,不是夏天,衣服穿得还算厚,否则,一定会被贺龙吟看出破绽来的。
孟晓有些后悔自己的计划太过大胆。其实,就算是没有遗诏,贺清风此时也是骑虎难下,要么受死,要么自己做皇帝,绝无第三条路可走。而对于他这样被逼到绝境的人来说,有没有那一张纸,又有什么要紧?他又不是打不过贺龙吟。当然,如果有那样一封遗诏,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至少,不用展开大规模的战争了。否则,东越国趁虚而入,贺清风该怎么办?
只是现在,人已经来了,再后悔有什么用?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贺龙吟早就注意到了神色慌乱游移的孟晓,尽管这张脸庞不是他朝思暮想的那个人的,但是他几乎能肯定,这就是孟晓自己在信中所说的人皮面具。
贺龙吟慢慢站起身,走到了大理石的案子旁边,看了一会儿画,忽然对孟晓说:“你见过这幅画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