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听到也回头紧张的看着闺女,这也是她想知道的。
“没有啊。”
巧真不知道嫂子为啥这样问。
“那你有没有和谁生气?”
梅花继续问着。
“没有,都把我当眼珠子一样护着,谁敢给我气生。”
巧真笑笑。怎么可能生气呢。
周氏和梅花这才出了口气,看来她们是多想了。
“怎么了嫂子?”
巧真不解,难道是谁和家里说了什么话不成。
“没,昨个听说你生了。生的那么快,都觉得不正常,俺们心里就犯寻思,怕是你磕着碰着,或者是和谁生气。才提前生了,这心里放下不下,所以想问清楚你。没事就中。”
梅花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谢谢嫂子,让你们跟着费心了。”
巧真感激,家里人不管想啥,都是因为自己是她们的亲人。她们才会多想。
梅花拍拍巧真的手。示意她不要多想。
她又回头去看了眼小牀上的孩子,眼内闪过淡淡的羡慕。
巧真没嫁的时间。声子就几岁了,可现在巧真都生了两个了,自己还是只有声子一个。
自己也想再有身子,可就是怀不上,也看了郎中,也吃了药调理。可就是没有。
虽然婆婆并不说什么,可她心里着急。
急也急不来。哎,要是她也能再有身孕多好啊。
梅花暗叹了一声。
她的表情巧真看在了眼内,她明白嫂子的心思。
巧真拉住了梅花的手,轻声说道:“嫂子放心。总会有的,别急。况且声子那么好,就是只有声子自己,嫂子也够了。要是急出了毛病,那可该咋好。”
周氏听到了闺女的话,走了过来,也拉住了媳妇。
“梅花啊,你嫁到王家多年,和玉花两个,我都把你们当娘的闺女待,是,娘心里是盼你们多生几个,这人老了,都想看到身边围上一堆的孩儿,心里才高兴。”
“可这并不表示娘就非得让你们生了,娘才能满意,现在咱们家的日子过的多好啊,娘知足,你们能生娘高兴,不能生,娘也不怨。心里别多想,别有负担,别因为这事把咱们的好日子过的不如心了,那可不是娘想要的。”
周氏劝着媳妇,她说的是心里话,想多要几个孙子,孙女,可这事由不得人,她不愿意逼迫媳妇。
“谢谢娘,媳妇知道了。”
梅花低下了头,她的婆婆是个好,从来没有说过难听的话。是她自己心里总过意不去。
“孩儿多了累,娘就是劳碌命,这三儿要是成亲了,再生一个,娘可有的忙活。”
巧真转了话题,怕说多了大家心里难受。
周氏一听这话来了兴致,声音也高了不少,说道:“真儿,你不说娘还忘了和你说了,最近你这身子不是不太舒坦吗。娘就没敢给你送信,娘可是给你三兄弟相中了一个闺女。”
看周氏一脸的喜气,巧真知道她应该挺满意的,只是自己还真不知道这事,这应该是最近才发生的。
“娘快说说闺女是哪庄的?家里如何?”
巧真追问。
“俺来说吧,说起来这事还多亏了俺呢。”
玉花大嗓门的嚷嚷,她也高兴。
“就你能耐,不说话就显不着你了,说吧。今个你可好好说。”
周氏坐了下来,虽然她说的话像是埋怨玉花,可她们平时说话就那样,并不是真的嫌弃媳妇。
“巧真,俺和你说。这事说来可巧了,那天俺在家没事,就去蒋马帮着你大哥照顾摊子。”
“这摊子生意还挺好,喝胡辣汤的。吃肉包的人老多了。我一到地儿就跟着忙活上了。”
“这人多也乱,我忙活个人不停,看见有个大闺女拿了个盆子去咱那摊子上盛胡辣汤,你大哥还多给她了一勺子。”
“当时我心里还挺不高兴,以为你大哥是看人家是个大闺女,长的不赖,年轻水灵,心里有啥想法,俺还生闷气呢。”
“那闺女递钱给我时,我还黑丧着脸。给她脸子看呢。”
“结果我忙中出错。怀里的一串铜钱掉在了地上我都不知道,还是那闺女告诉了我。”
“当时我那个脸红啊,我对人家那样,人家一句闲话没有,还反过来帮我。我真是不好意思。”
玉花说道这里脸红了下。
“你啊,是个没心眼的,有点啥事都摆在脸上,若是大中真有那个心早就不要你了,还等你看见。”
周氏说了媳妇一句。
玉花嘿嘿的笑着,她知道大中没那个心思。
“过后你大哥和我说那个闺女是蒋马庄子的,他听别人喊她月兰。说是她爹在镇子里给人帮工赚点血汗钱。她娘没的早,家里就她在张罗。”
“她有个哥。去年成了亲,为了成亲把家里家底淘空了。也耽误了闺女说亲。”
“闺女今年十六了,长的不赖,性子也好,也肯干。不过就是因为没啥嫁妆。所以说不了啥好的人家。”
“她那个哥是个老实头,她那个嫂子是个厉害的,还好吃懒做。不是个东西,成日的欺负她。”
“家里的活计都是闺女做,她那个嫂子成天吃饱就窜门。啥啥都不管。”
“那闺女有个奶奶,就爱喝咱们家的胡辣汤,爱吃咱们家的肉包,说滋味好。”
“闺女在家自己做了几次,没咱们家做的地道,所以她就时常攒几文钱买了给她奶奶吃。”
“你哥知道她家的情况,回回的就多给她一勺子。并不是有别的心,都是我心眼小,多想了。”
玉花把闺女家的情况说了一遍。
巧真一直认真的听着,闺女倒是不错,家里穷没毛病,只要人好就成,只是她那个嫂子不行。
家里都靠她。成亲后难免就要分很多精力在娘家。
闺女照顾娘家没毛病,只是这样一来,怕她那个嫂子……
巧真觉得并不是一门理想的亲事,不知道为啥娘就看中了呢。
巧真虽然觉得不理想,不过她不会强自的说不行。
“娘,就这样就给三儿定下了这门亲事?”
她问着周氏,怕里面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真儿啊,娘知道你的意思,你大嫂和我说这闺女的时间,我觉得她好是好,可怜也是可怜,可我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这天下好闺女,可怜的多了去了,我总不能一听就说给你兄弟,你说是不?”
周氏的问话,巧真点头,她就是这样想的。
“真儿,我开始没寻思这事,只是和你大嫂和大哥说,下次人家去,多给人家盛点胡辣汤,咱们家不差这点,那闺女见了钱不眼开,倒是个好品质的,咱们能帮就帮点。”
“可无意一打听才知道这闺女家就住三儿他们私塾的隔壁,你兄弟竟然认识这闺女。”
“娘一听可急坏了,心里怕他们有啥,也怕是人家赖上咱们家了,要是这样,娘可不能认,这样的人心思不正,就是长成天仙,娘也不要她做娘的儿媳妇。”
周氏嘴里的话说的很急,可见她对这事的重视。
381章 相见
巧真听了周氏的话点头,娘重视这事便好,不会因为同情就胡乱定下,这样她就放心了。
“巧真,你猜如何,这事真是想不到,娘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根本就不是娘想的那回事。”
“这闺女虽然说住的离那私塾不远,可她平时和那些个读书的并没啥接触。”
“除非必要闺女是不出门的,是个正经的。和三儿认识也是无意的。”
“说起来这还是今年伏天时候的事。”
“那几天三儿不太得劲,本来给先生请了几天假说不去,可三儿在家里躺不住,说怕拉下太多跟不上,等成子他们走后,他竟然强撑着要去。”
“娘拦不住他,只得让他去了。”
“哪知道,他走到那闺女家门口的时候,头晕的厉害,说俩眼有点发黑,身上没劲,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那天那月兰闺女正在院子里忙活,看到有人倒她家门口了,她也被吓着了。”
“可她哥去地里了,她嫂子窜门子了,家里就她和她奶奶在家。她又不敢喊人,最后强撑着胆子出去看了。”
“虽然她不认识三儿,可三儿成天去私塾,她也晃过面,知道是私塾里读书的,心就放下来了。”
“她问三儿咋了?三儿说他身子不舒服,发热,身子没劲。走不动了。不是故意坐她家门口不走的。”
“那闺女回屋给三儿倒了碗水让他喝,然后又去喊了私塾的先生来。让他把三儿扶回了私塾去。”
“喊完先生她还去请了郎中给三儿看病。跟着忙活了好一顿。”
“说起来你兄弟不是大病,歇了几天也就好了,可也多亏了人家。不然怕是得多难受。”
“人家闺女忙前忙后的啥也不图。过后也没提过这件事。没要啥报答,是个好闺女。”
“三儿和我说,他过后去感谢过人家,人家说不用,是应当的,让他别放在心上。”
“娘一听你兄弟说。才知道还有这段子事。才知道还有这样的渊源。”
“娘觉得闺女不错,一问三儿的意思,他也愿意。说家里好不好的没啥,他觉得这闺女心不赖。人也勤快。是个不错的,你那啥镇子上的娇小姐强。”
“你兄弟也愿意也没啥说的,找人一打听,觉得闺女确实不错,娘才起了心思。”
“我也相看了一次,挺相中的。就是她那个嫂子不合我心思,要是她没那个嫂子就更好了。”
说到最后周氏有点感叹,她不喜欢那闺女家的那个嫂子,确实不像样。
“娘,这世上哪有那十全十美的事。咱们要娶的是人家闺女。又不是她嫂子。能过的去就中,懒点馋点也没啥,只要不出格就中了。”
巧真劝着自己的娘,三儿愿意,她就没话说了。毕竟是三儿要成亲,是他要和人家过一辈子。而不是自己。
“你说的也是,哎。三儿这事,娘本以为容易,可相看了不少家,才知道作难。那些说亲的家里是都不错,可那闺女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
“也是娘眼界高了。看谁都不合适,都不对心思。才有了后来这档子事。”
周氏其实对于月兰也不是多满意,因为对方有那样一个嫂子。
不过周氏心底善良,月兰亲娘早死,让她同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