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剑-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剑一听脸色早变,纷纷唤道:“老剑客,您怎么样了?老剑客!”

徐老剑客被叫得大不耐烦,一摆手将众剑挥散,白眉上翻下挑地瞧着他们,道:“死都死不清静!这当口,你们还想着让我出手,来替你们撑撑局面吗?”

诸剑面面相觑,虽然口上不说,可是内心里确早都将徐老剑客当做了最后的希望。

徐老剑客道:“广城这能为是不小,但你们二十几号人也都是修剑堂的候补,盟里顶了尖的人物,就无一是男儿,无一有这出手的胆色?”高扬从人群中拧过头来,短须戟张,喝道:“老剑客说的是!临敌无胆向前,空自眼明手便!咱们一齐上,还怕胜不了他?”众剑客听罢互瞧一眼,掣剑转身,一个个脸挂决然,向廖广城怒目而视。

徐老剑客扫了一眼,叹道:“唉,凭你们这些人,还真是不成。”

诸剑听了大为泄气,只见徐老剑客道:“格斗对剑,说白了也就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利用与转换中,获取有效打击。群战更是要把这种利用转换提到一个高速的极致。你们看上去人是不少,但对手只他一个,挥起剑来,能冲到上去有效进攻的,不过三五人而已,多了岂不互碍手脚,容易自伤?再者说莺怨剑长达七尺,使开来攻击距离极远,届时你们能靠近的,恐也只是一二人而已,上的再多,也只在外围,伸不上手,又有何益?唉,你们也是盟里的精英人物,一把年纪仍这般不上进,将来还有什么指望哟。”

诸剑听得无不宾服,一时丧气无地。

在一片愁云惨雾中,徐老剑客向旁边瞧去,唤道:“那死孩子,你过来。”

他眼光所看之处,孤零零只有一人,站的正是常思豪。

诸剑都已愣住,从没见过徐老剑客唤人用这般称呼。

常思豪一听“死孩子”三字入耳,却立刻察觉到了身体的异样:此刻的自己虽然额角淌汗,却无心脏跳动之感,赶忙伸手一摸,鼻孔处也没了呼吸。他双目一直,登时明白刚才自己和东方大剑动手之际,每招都是生死千钧,由于过度紧张,已经将呼吸心跳都滞住了,然而此刻已然缓了半天,怎么还没恢复?

未察觉时倒没什么,心里这一明白,身上顿觉脱力,精神有些恍惚,不由自主地想起妙丰“活死人”的话来。难道,这半痴不癫的道姑所说,竟是真的?

徐老剑客道:“让你放下,你放下了么?”

常思豪神思魂魄似在虚无飘渺间,茫然恍惚,不知应答。

徐老剑客道:“你已是个死人,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一句真言入耳,常思豪目光一舒,心开天籁,身静如水,再不觉得没有呼吸心跳属于异样。

徐老剑客欣然道:“减事可以成佛,安心即得逍遥,放下便为收获。多少大德高贤,以毕生之功,修得九龙十象之力,为的便是放下,但放下不等于放弃。过眼云烟须过眼,云烟过尽眼中留。放下须得先找见,找见放下为过手。老子言:‘吾之大患为吾有身’,试问吾若无身,何来大患?无身之吾,寄予何存?释祖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法门,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试问世间无吾,正法何藏?世无吾身,怎入法门?故剑家特云:‘以身为剑,吾为剑身,以剑为身,吾为剑魂,吾在剑在,无吾不存。’将一切归结于吾,今试问汝,‘吾’是谁也?”

常思豪道:“‘吾’就是我。”

徐老剑客道:“不错!吾就是你,你就是我!”手在腰间一拍,宝鞘间剑鸣起啸,白光陡起,直向常思豪射去。

廖广城亦是武学大痴,听着二人对答,也正在解悟机锋,忽见剑光射出,知道那是徐老剑客佩带多年的剑中神品“十里光阴”,立生警觉。扬手一剑,莺怨飒飒而出,半途裹住“十里光阴”的剑身,向后抽带。

常思豪瞧着这柄剑倏然靠近,又倏然远去,当即想到“放下”之前,须先“找见”,登时足下一挫,鬼步射出,刹那间已然握住“十里光阴”的剑柄。

“找死!”

廖广城左手莺怨后甩,右手龙泉挺出,直刺常思豪咽喉!

五指握住剑柄之际,常思豪立即一切“放下”,身心骤松,下跌及整体突进速度却陡然加快,眼见龙泉剑直刺而来,自己没有闪避,剑尖竟然飘然贴发而过。

向上纵跃可以用力,力强则高远。向下摔跌,想要加快速度,却不那么轻松。

就算是以失衡态为核心的“鬼步跌”,也需要在向前跌冲的状态下,保持身体不散,这样才能如箭如一。

然而人体毕竟有四肢,不散,就要用力。

“放下”得到的,是彻底的解脱,令常思豪在一瞬间,身如水之长泻。

这一瞬间,他忽然就明白了宝福老人要自己去叩拜黄河的用意。

“放下不等于放弃”,高速中,他指尖微动,便又有了剑柄的实感,同时明白,郑盟主那一式撒手剑,是舍而未得,选择了放弃。

放弃自己,如何能赢?

一刹那耳中天清地净,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廖广城的心跳却密集如鼓。

手中的“十里光阴”被莺怨带偏,早从廖广城的左腋下空处滑过,自己的身体,正在拉力、惯力、冲力三重作用之下,以极高的速度撞向对方的前胸!

就在两人贴合前的瞬间,廖广城嘴角勾起冷笑,脊椎一抖——

第三章 心灯亮

“鱼龙震!”

诸剑知郑盟主的惨剧即将重演,都觉惨不忍看,纷纷闭上眼睛。

间不容发,常思豪的头,正结结实实地顶在了对方的胸口。

一瞬间他脸上皮肤泛起波纹,涟漪般向全身扩散而去——这一刻,天地间似没了声音。

人影乍合即分,一人向后崩飞。

诸剑急目前望,常思豪左足踏地,膝贴肩头,原地保持着低弓步持剑前刺之势,手中的“十里光阴”与头颈、腰身、后足成一斜线,与地面形成极窄的锐角,身体不动,人亦无声,缓缓歪倒。

空中,廖广城一个跟斗稳稳落地,双臂一撑,两眼紧闭,鼻孔中“嗯”地一声,缓缓哼出半口白气。

脑中嗡鸣之声不绝。

他知道,这是刚才在被击中时内劲反弹催动了全身骨骼,从而引起的高频震颤。

鸣响的同时,内劲随着震动不断收敛入骨,带来一种超妙的舒适感,令他一时身心两忘,似如不在人间。

人若以双手掌心掩耳,四指在后脑弹拨,会感觉有巨大的敲击声传入内耳,是因为这声音并非以音波方式,而是以震动方式刺激到了耳内听觉器官之故。廖广城此刻情境便是与此相类。全身骨骼震动传音,比之四指弹拨后脑要强烈得多,是以他自己如历尽一场宇宙的重生,别人却听不见一分一毫。

弹拨后脑是一种养生手法,在道门称之为“鸣天鼓”,因掌心连心经,耳通肾经,取意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而他全身这种无声之炸,则是一种修行至深层境界的表相,内行人谓之“串心雷”。

心非心脏之心,而是取意中心内部,暗指骨骼,有了这种征象,说明体内水火相交风雷炸起,身心一如,元婴已成。这种境界,在佛门喻之为“一人开悟,震动十方世界。”十方世界并非外在十方,而是身内自一宇宙。元婴也并非真的是个婴孩,而是一种指代。元即最初,元婴即最初之我,是为真我。

人类的思维万万千千,最终总是归结到两个问题上,就是自己从何处来,又能到何处去。这问题的答案想不出来,要知道不能靠思考,只能靠实修。

实修不是看书。看书是学,学到的只是知识,“若从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故学法不能证法,学道亦非修道。实修也不是克制欲望。心念追不着,欲望压不下,靠意念来控制,不能说假,但是太难,几乎无法做到。佛道两门实修都靠打坐入门,秘密并不在于控制心念,而在于如何摆正骨骼。

骨在肉体中心,将骨调正则为真修心。这句话是千古不传之秘,其实俗语一句“主心骨”,早已道破天机。

活着总有恐惧,怕老、怕病、怕死,没有的怕得不到,得到的怕失去,故而人人“提心吊胆”。

把骨架调正,肉体如挂,五脏松垂,便是心胆俱放,由此入手,只管坐去,久之两肩如沙陷山沉,念不收而自消,息不调而自匀,肉体会自动进入一种强劲的自我修复强化状态,在改善营养吸收转化能力的同时,更可以让天地间肉眼看不见的物质能量影响自己,日久功深可达身变,自然可以看开很多东西,死后焚出舍利、肉身不朽,都是身体被未知能量物质转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在心理和生理上脱离常人,达到更高层境界的证明。【这种理念,与传统医学讲“风”症的理论类似,比如伤风,风无形无质,怎会伤人?但传统医学认为,是风带来的空气中有肉眼看不到的某种致病因素,也就是现代医学讲的细菌或病毒。古人认为风中是有东西的,繁体“風”字里面原本就是一个“虫”。现代科技的电磁波、电波甚至电能都可在空气中传播,这也是能量在空气中承载传递的例证。】从意识入手,逐步改变生理,如同积攒弹力,期待一跃上峰。由身体入手,逐步改变意识,则如缓步攀援,同样能到终点。前者需大定力,在毫无效验的时候要能够苦苦坚持,而且更需要相当大的智慧天才。相比之下,后者则比较稳健。身心原为一体,色识亦是不二,廖广城是武学大家,修为已在峰肩,然而多年来却始终未能走上这一步。如今体味着身体的变化,心下明白:自己已然在外力之下身变心通,终于迈过这道门坎,从此更上层楼。

嗡鸣渐消,一睁眼看到屋墙、木柱、灯烛、剑架、条幅、尸体、众人,相熟如旧,又陌陌似生,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满目。

诸剑瞧他不但没受伤害,皮肤面色反而如刚蜕过皮的龙蛇般融融细嫩生光,有种焕然一新之感,似乎功力又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都不禁暗吸了一口冷气:原来的他已难对付,如今还有谁能制得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