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夫人自然不会强留,由着她们母女二人离去。
余下的众人一起用了午饭,饭后长辈们在厅中聊些琐碎的家事,让元青菲一众小辈儿在里间说话叙旧。
等元青菲众人刚进了里间,厅中便低声议论开了。
“老夫人,您也帮我们掌掌眼,您老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多,这个时候可不能藏私哪!上午一下子见了这么多小公子们,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我都有些眼晕了呢!”
“可不是嘛,老夫人,他们就在元府上学,您老总比我们清楚些,我瞧着个个都谈吐不俗,而且还有真才实学,您给我们透个口风,好让我们心里有点儿底儿不是?我这闺女可是心头肉哪,总想着要给她挑个门当户对人品又好的。”
南阳侯夫人年氏与安新伯府三太太刘氏,半是恭维半是认真的说着。
她们心里是真的没底儿,平日里哪里能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出身好才学好的公子哥儿!今日可算来着了,可是一下子见的太多了吧,又挑花眼了。瞧着这个也不错那个也不错,但是具体人的品性如何、前途如何还要再派人详细的打听一番。
眼前就有个明白人儿,二人哪肯错过,便故意支开了姑娘们,细细的询问。
元老夫人精明的很,自然不可能真的将那些人挨个儿点评一番,更何况,她虽然不叫元青菲四个来见那些翩翩佳公子,但是心里惦记着呢,怎么也要先给元府的几位小姐挑完,才能让旁人挑。
近水楼台先得月,元老夫人日日都派了管事小厮等去盯着呢,甚至专门立了好些小册子,记录族学里那些学子的一言一行,她可是比谁都清楚族学里头那些个公子哥儿的具体情形。
那些好的,她都要给自己孙女留着呢,哪里肯实言相告。
“哎哟哟,你们也太高看老婆子我喽!这里头我还真是认不得几个,认得的那两个还是定了亲事的。这些年我年纪大了,精神也越发的不济,脑子也不好使了,今上午这一大帮子孩子在我面又是作揖又是道谢的,我只顾着高兴了,哪里分得清谁是谁呐!”元老夫人说着苦笑一声,伸手揉了揉额头。
一旁一直静立不语的郑妈妈见状及时的上前,伸手给元老夫人按头,有些担心的道:“老夫人,您头疼的毛病又犯了?”随后又高声叫了碧云,“去请了太医来给老夫人瞧瞧。”
“唉,哪里就用得着请太医了,我这是高兴的,不妨事儿。”元老夫人赶紧阻止了转身要走的碧云,有些嗔怪的看了郑妈妈一眼,心里却觉着不愧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人了,一个眼神儿她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看出她不想应酬这两位求婿若渴的女人。不过她自然是不能真的请了太医来的,那样就太伤面子了。
郑妈妈低头应了声“是”,便又退到元老夫人身后,静立不语了。
但年氏和刘氏见元老夫人确实精神不怎么好,也不好再多呆,只能失望的带了女儿各自离去了。
第九十九章 传统
接下来几日,元青菲除了午时去元老夫人那里,陪着京城里头有头有脸的夫人小姐用饭外,别的时候一概闭门不出,下头的人她亦是管的极严,不许随意出院子。元若仪三个亦是差不多如此,不过,她们三个要比她活跃的多,身边的丫鬟不时地以各种借口往寿鹤堂凑,大太太二太太也不时的往这边跑。
当然最上心的还是大太太,二太太不过是来凑个热闹罢了,她自己的嫡女已经在她精心操持下出嫁了,剩下个庶女元淼,她不在亲事上做手脚就是极好的了,根本不可能给她细心的挑个好人家,但是做做样子,显示一下她这个嫡母不曾苛待庶女,她还是要做的——她这个人最好面子了。
大太太此时就坐在元老夫人的下手,神色平静温和,脸上带着些许恭敬,她嫁到元府已经二十几年,但依然看不透自己嫡亲姑姑的想法,当年嫁进元家,是姑姑一手促成的。嫁进元府后,姑姑变成了她的婆婆,但好在血浓于水,姑姑总是向着她的,丈夫品行亦是个万里挑一的,儿子又十分有出息,这些年过得也算自在。
而今她唯一操心的就是女儿的终身大事了。
她心里不停地权衡着刚刚见到的几位公子的优劣。
当年元家大小姐元鑫就是二太太为她从元家的族学里头挑的夫婿。元鑫当年定亲时不过才十二岁,大太太觉着她还是早些给仪姐儿定亲比较好,免得好的都被旁人挑走了。至于玲姐儿,更要赶紧定亲才行,要不然她这个做姐姐的尚未定亲,仪姐儿就先定亲了,对仪姐儿声誉有损。而且,元老夫人也绝对不会同意这样没规矩的事。
不过,在家里儿女的亲事上头,大太太知道自己根本是做不得主的,儿子娶哪家的小姐女儿嫁哪家的公子,都要老夫人老太爷点头才行。
但她作为母亲,现如今又是管家的,还是可以提出合适的人选的,若于整个家族有益无害,老夫人多半会点头。
元鑫能嫁给永信侯世子,就是二太太自己相中了他,去元老夫人那里替女儿求来的。她虽然一向不喜欢二太太,却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眼光极好。如今元鑫嫁到永信侯府,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和美舒心。
吃穿用度比在元府时还要强上不少,一进府就开始接手府里的中馈,在京城年轻的新媳妇里头是极有身份的。丈夫身份尊贵却又是个上进的,每回回娘家,永信侯世子必定跟随,细心照顾,虽则头一胎生的是个女儿,但世子似乎并不在意,依旧你情我浓的。
唯一比较难伺候的就是廖夫人,但她平日里也不敢太过刁难元鑫,毕竟元鑫的身后有元府在,元家是不会放任自家小姐受欺负的。
大太太想着,最起码自己的仪姐儿也要嫁个侯府或是国公府的世子才行,不能让二房比了下去。
但是这几日来的贵公子里头,除了有克妻之名的定兴伯府世子,就是在女色上颇为放纵的宁义侯府世子,这两人身份虽高,家世显赫,但却根本就不是做丈夫的合适人选。
除了这两人,还有一人身份亦是颇高,但只怕老夫人老太爷那里是不会同意的。
这人便是北安郡王府的世子陆征。
北安郡王如今在辽东一带,是掌兵握马的实权郡王。他继承了自己父王的天分,骁勇善战,但他唯一的嫡出儿子陆征,并没有像他的名字一样,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他身体孱弱不说,还是个书呆子,不爱刀枪兵马,只爱之乎者也。
将嫡子留在京城,这是大封领兵在外的将领们不成文的惯例。
这其实就是人质。
北安郡王妃舍不得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一个人在京中生活,跟着儿子一起留在了京中,丝毫不管北安郡王在辽东纳了多少妾室,生了多少庶子庶女。
这些年在北安郡王妃请遍天下名医、用尽天下好药的精心调养下,陆征的身体总算是有了起色。
陆征爱读书做学问,今年一开春,北安郡王妃便干脆把他送到了元府的族学里。
陆征往年因身子不好,极少外出走动,几乎没有人见过他。
大太太今日自然亦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传闻中的世子爷。
但是与传闻中不同的是,陆征并非弱不禁风的书呆子,他容貌清秀俊美,气度优雅从容,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笑起来的时候,两颊上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让人挪不开眼睛。而且他一点儿也不呆,相反为人清朗机灵,又谦和有礼,一看就知教养极好。
大太太还特意不着痕迹的问了几句话,他均是不疾不徐的笑着答了,根本没有丝毫郡王世子的架子。
大太太看着就有些满意。
但是,老太爷却未必会满意这门亲事。
因为北安郡王虽然不如亲王的级别高,但却是实权王爷,权柄重的连皇帝都时不时的想办法牵制。
元家虽然与京中各个家族势力关系良好,但从不胡乱与朝中重臣深交,更不会随意联姻。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传统,亦是一条经得起百年验证的至理。
大太太有些踯躅不定,不知道该不该跟老夫人替这门亲事。她想了又想,决定还是先回去再仔细打听打听陆征的一些情况再说。
若是他身体康健只是表面上的,岂不是害了仪姐儿。再说她还真不清楚陆征如今的年岁,看着身形并不高大,似乎还没长开。而且虽说未曾听说过他定亲之事,但万一已经定亲了,那她也好赶紧另寻他人。
午时,元青菲依旧来寿鹤堂陪着用饭,今日来的是两位官太太,估计是做丈夫的品阶不高,一个劲儿的巴结着元老夫人和元家的众位小姐。她们应当知道元青菲的身份,觉着她是个使不上力的,对她只是敷衍的笑笑,没有多浪费一句口舌。元青菲乐的清闲,因此只是微微笑着,不多说一句话。
饭毕,一众小姐们去了内室,厅中便响起了两位太太的啧啧称赞声。
两位随着官太太一起来的小姐与元家众小姐,根本就互不相识,也无话可说,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外头的谈话。
第一百章 利害
元青菲即便没有故意去听,那些议论声也不由分说的涌进了她的耳朵里。里见外间仅仅一门之隔,外面声音略大一些,里间就能听到。
“哎呀,老夫人,这是今年新上的信阳毛尖吧,您这儿好东西可真不少!就连到您这儿来的孩子们都是极好的,瞧着个顶个儿的姿容出众,才思敏捷,又都是极有礼的,怨不得连江南的人家都愿意把公子送到元府的族学里读书,不知那位江南来的李公子书读的可好?”
“李太太,这位李公子可是跟你们家同姓呢,说不定百年前是一家子的!他小小年纪就考中了秀才,人又上进肯学,听说是个不错的。不过再多我也就不甚清楚了,老婆子我年纪大了,族学里头的公子又多,见得又少,我哪里能一一记得过来。”元老夫人心情似乎不错,声音里透出一丝愉悦,而且,很明显,那位李公子还并未入得她的眼,因此她很乐意把这些人介绍给旁人听,顺道卖个人情。
她总不能把所有来的夫人太太们都随随便便的打发走,那样